#火燒心

火燒心可及早發現 與嘌呤接受體有關

火燒心可及早發現 與嘌呤接受體有關#火燒心

半夜或吃飽飯之後常感到火燒心般的胸口灼熱、喉嚨酸酸的有東西逆流上來的感覺,相信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也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是比較慢性的疾病,花蓮慈院腸胃功能檢查室主任陳健麟表示,在臨床上常有病人覺得不舒服到院治療時,胃酸逆流症狀已很嚴重,於是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病人在胃酸逆流發生初期沒有不適的感覺?每個人的食道黏膜對胃酸逆流的刺激反應機轉是否不同?陳健麟醫師解釋說,食道對胃酸逆流的反射機轉及影響,不是只有產生發炎症狀而已,也牽涉到很多神經傳導狀況,可能與食道細胞的接受體有關,因此與慈濟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謝坤叡合作,運用分子生物學做嘌呤接受體基因檢測,探討食道黏膜上皮細胞的接受體對胃酸刺激的關係。但在這項基因研究中發現食道細胞上的接受體會因人而異,有些嘌呤接受體對胃酸反射機轉也不同,在一些長期胃酸逆流的患者裡面,因為神經傳導存在著一些障礙,反射機轉遲鈍,導致早期對胃酸逆流的症狀沒有什麼感覺,也使病情延誤就醫診斷,因而病狀隨著時間越久越嚴重。相反的,有的人的食道細胞接受體比較敏感,在胃酸逆流症狀輕微時就能感受不舒服,就醫後就可以容易的獲得及時診斷治療。這項研究首次在胃酸逆流患者中,成功的證實食道黏膜細胞嘌呤接受體基因異常,將有助於改善胃酸逆流患者之診斷及治療。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火燒心

隨著年節的氣氛到來,民眾在飲食上常常忽略「忌口」,因此容易出現腸胃道疾病。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鄭興醫師呼籲民眾不要因為一時的嘴饞或是僥倖認為偶爾吃一次不礙事,而毫無忌憚的大吃大喝,否則「病從口入」!農曆春節期間民眾除了玩樂之外,免不了吃吃喝喝,但逞一時口慾伴隨而來的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與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鄭醫師表示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可能是食物本身的刺激性或不易讓人消化、食用了含細菌或毒素的食物或是受到病毒感染。鄭興醫師說明大部分的症狀是輕微的,民眾只要飲食清淡或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並補充適當的水份和電解質,不適的症狀就會獲得改善。倘若出現嚴重腹痛、血便、一天內持續水瀉超過六次、腹瀉超過兩天、身體出現脫水現象或胃腸道症狀伴隨發燒者,建議至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師診療緊急腹部問題,給予藥物治療。以上情形若是出現在小孩、老人或免疫缺陷患者時,應立即就醫。鄭興醫師也提及,過年常吃到的蜜餞、開心果等食品應要細嚼慢嚥,避免食道異物阻塞。尤其是家中有小孩、老人、中風者、吞嚥困難病史的人,更應該格外注意;民眾在春節期間伙食準備較平常豐盛,大魚大肉不忌口,但有逆流性食道炎病史的患者必須斟酌用量,同時少吃刺激性及其他會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才可降低「火燒心」復發的機會。鄭醫師另外補充,肝病、胃潰瘍、胰臟炎的患者,應該節制飲酒,身體才不會有較多的負擔。而有膽結石病史的患者,若吃完油膩的食物後,右上腹開始出現持續疼痛,可能是膽囊或膽道石卡住造成發炎而疼痛,應馬上就醫診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