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較溫和?骨轉移5年存活率低

攝護腺癌較溫和?骨轉移5年存活率低#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於美國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您可能也曾聽過親友罹患攝護腺癌,並對攝護腺癌留下一個印象:「攝護腺癌似乎是長得較慢的癌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的印象,但請別小看攝護腺癌,因為部分攝護腺癌生長較快、容易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半數患者晚期確診 多侵犯其他器官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通常會較晚才發現。在台灣,約有一半被診斷攝護腺癌的患者屬於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可能已有淋巴轉移或遠端轉移的狀況。當攝護腺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或器官時,會造成更多不適,例如便秘、下肢無力、水腫,若轉移到脊椎、髖骨、及大腿骨頭等處,則會有明顯的骨頭疼痛,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五年存活率也大幅下降。哪些症狀屬於高風險攝護腺癌?剛診斷出攝護腺癌時,醫師會先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再擬定治療計畫。風險愈高,疾病的進展愈快,轉移的機會也較高。哪些狀況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呢?主要根據以下狀況來判斷。*腫瘤延伸到攝護腺外*格里森分數8分以上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病理科醫師檢視腫瘤組織時,依照腺體排列方式訂出級別,愈接近正常、分化良好的是級別一,分化愈凌亂、不成熟的是級別五。接著,再把佔最大與第二大面積者的級別相加,就是格里森分數。這是攝護腺癌分級裡最常被使用的判斷系統。格里森分數愈高,代表腫瘤的分化愈差,因此當格里森分數大於8分時,患者較可能出現轉移,存活率也較差。當患者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任何一項指標,代表攝護腺癌的進展可能比較快、轉移機會比較高。若評估患者健康狀況預計存活期超過五年,便會建議患者積極接受治療。骨轉移易骨折 肺轉移狀況更堪憂當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症狀就會變得很多樣,也讓患者更加不適。攝護腺癌經常出現骨頭轉移,像是髖關節、脊椎骨、骨盆等處。轉移至骨頭後,會造成患者骨頭疼痛、患處骨頭容易骨折、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下肢癱瘓、可能會讓骨頭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引發高血鈣症而讓人噁心無力。骨轉移的位置愈多處,患者生活品質會愈差,相當煎熬。除了轉移到骨頭之外,攝護腺癌也會轉移到肺臟、肝臟、腎上腺等內臟器官,根據多項研究,當攝護腺癌轉移至內臟器官,會比骨頭轉移造成更負面的影響,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皆進一步下降。積極治療高風險攝護腺癌,好好控制,有機會提升存活率,並減少癌細胞擴散後對患者造成的不適與煎熬。治療攝護腺癌可由兩方面著手,「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根除手術適用癌細胞未擴散者局部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主要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以手術治療攝護腺癌時,可進行攝護腺根除手術,用手術移除所有的攝護腺組織,這比較適用於預期壽命超過十年,且癌症還侷限於攝護腺內的患者。放射線治療可以用於第一線治療,也可用於術後輔助性治療。若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放射線治療能減輕骨頭的疼痛不適。全身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藉由降低患者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來抑制攝護腺癌生長,可以靠手術或藥物的方式來達成此目標。手術方面是切除雙側睪丸,以減少男性荷爾蒙。目前荷爾蒙治療的藥物選擇很多樣,口服、針劑皆有,透過不同機轉來減少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的刺激。「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透過腦下垂體的調控,抑制睪丸產生男性荷爾蒙。「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可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荷爾蒙治療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男性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由睪丸製造,部分由腎上腺皮質層製造,抑制睪丸、腎上腺製造男性荷爾蒙能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然而,有些攝護腺腫瘤也能自行合成男性荷爾蒙,屬於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可考慮使用同時阻斷睪丸、腎上腺與攝護腺腫瘤合成男性荷爾蒙的藥物,以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可阻斷男性荷爾蒙受體,讓癌細胞不會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而增生。「女性荷爾蒙」可減少男性賀爾蒙生成。在台灣有不少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已經有淋巴或遠處轉移的狀況,全身性荷爾蒙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使用「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搭配「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或加上「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若於治療過程中產生荷爾蒙抗性,便須使用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或使用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以抑制腫瘤生長。根據患者的狀況,醫師亦可能使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積極治療對於高風險攝護腺癌患者,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時間,也可減緩疼痛惡化,提升生活品質。攝護腺癌不可輕忽的警訊當攝護腺癌患者出現1.格里森分數 ≥ 82.骨轉移 ≥3處3.發生內臟轉移以上三項指標中,符合其中兩項以上時,有較高的惡化風險。這個族群的患者需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美國與台灣食藥署核准這些患者透過荷爾蒙合併其他藥物治療,進而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和整體存活,並提升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熟男腰痠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熟男腰痠背痛 竟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2歲的老高持續腰痠一個月、背部異常疼痛,發作時錐心刺骨、坐立難安,晚上也輾轉難眠,嚴重影響平日生活。經檢查發現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頭導致疼痛。在醫師建議下,老高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不僅疼痛大幅改善,日常行動也恢復自如。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 緩疼痛提升生活品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書彬表示,臨床攝護腺癌隨著病程發展,約有80%機率發生骨轉移。針對此類型案例,傳統會先採取荷爾蒙治療,透過降低男性荷爾蒙抑制癌細胞生長;當患者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演變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時,就只能接續化療,但隨化療而來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等常讓患者吃不消,所幸現在有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且有健保給付,讓患者在經濟或病症緩解上都有新的選擇。 放射性α粒子治療精準 正常組織傷害降低黃書彬醫師說明,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適合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且尚未有內臟器官轉移的患者。其α粒子放射線抵達骨頭後,便能幫助殺死癌細胞,且因範圍小於10個細胞直徑,可將周遭正常組織受到的傷害降至最低。臨床應用上,也能大幅改善骨轉移的疼痛,提升生活品質,進而幫助患者重振精神,面對病魔的挑戰。 男性隱形殺手 篩檢率低常錯失診斷良機黃書彬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又有男性隱形殺手之稱,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當有明顯症狀時,往往已轉移至其他部位,而篩檢率偏低是錯失診斷良機的主因。黃書彬醫師呼籲,年滿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固定至醫院接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及肛門指診檢查;有家族史的民眾,更應提前至45歲定期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攝護腺動脈栓塞術 恐無法確知罹癌否

攝護腺動脈栓塞術 恐無法確知罹癌否#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有關運用「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來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式,近來經由媒體和社群媒體的傳播,引發民眾關切和討論。衛福部苗栗醫院泌尿科劉明岳醫師表示,造成男性排尿障礙的病因很多,攝護腺肥大只是原因之一,其他病因包括膀胱結石、膀胱腫瘤、攝護腺癌、尿道狹窄、膀胱收縮不良等,需經泌尿專科醫師協助,找出確定之病因,才能對症選擇最佳治療方式,若一昧追求新治療方式,不僅症狀無法改善,且反而有加重病症之風險。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 未納入醫療保險系統劉明岳師醫師表示,經泌尿專科醫師診斷為攝護腺肥大而導致的排尿障礙,有許多治療選擇,包括藥物治療、低侵入性治療及各種手術治療等。依據台灣泌尿科學會資料指出,至今歐洲泌尿科醫學會,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等,都未將「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列入常規治療選項,而是「研究階段」之選項,也未納入醫療保險系統,其治療的效果還不明確,且有一定的風險,有可能造成急性尿滯留、血尿以及直腸潰瘍出血,並非全無副作用。進行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 恐無法化驗是否有攝護腺癌此外,研究顯示,傳統泌尿科攝護腺刮除手術,在65歲以下的病患中,13%被意外發現有攝護腺癌,而大於65歲者更高達29%。若是進行「攝護腺動脈栓塞手術」,則無法取得攝護腺檢體,無法化驗是否有癌症病灶,就無法知道是否有潛藏的攝護腺癌。劉明岳師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對於攝護腺治療,有藥物治療及傳統攝護腺刮除、雙極電燒攝護腺刮除、雷射攝護腺切除等多種手術治療方式,治療成效良好。日前也有一位鄉親,因攝護腺肥大接受手術,發現攝護腺組織內有癌細胞,進而順利接受攝護腺癌的標準治療,獲得良好的預後效果,患者和家屬相當滿意。

萬聖節應景南瓜 好吃助健康又防癌

萬聖節應景南瓜 好吃助健康又防癌#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萬聖節將至,除了舉辦要糖活動,最不可少的應景物品就是南瓜,不過南瓜除了拿來裝飾、造型之外,更有相當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健康、預防疾病。南瓜的黃色果肉來自於β胡蘿蔔素的顏色,由此可知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再加上具有高度抗氧化力的維他命C與E,可說是最強組合。南瓜內有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鐵質,可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和抗老化。南瓜營養價值高 高纖高鉀南瓜屬根莖澱粉類食物,但不同於地瓜、馬鈴薯、山藥是在土底下生長,而是躺在土地上長大的。根據《本草綱目》《滇南本草》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化痰排膿、治咳止喘、解毒殺蟲的功能,也可生肝氣、益肝血,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南瓜籽含鋅量高 可保護攝護腺南瓜種籽也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鈉、鉀、鈣、鎂、鋅、鐵、磷、鈣,維生素A、E、β-胡蘿蔔素、菸鹼酸、葉酸等的良好來源。維生素E對於預防攝護腺癌具有公認的保健作用。建議可以在家DIY烘烤南瓜子,只要在烤箱內先墊上一層鋁箔紙,預熱150度,再將吃完南瓜後剩下的南瓜子放入烤箱,加上適量鹽、胡椒等喜愛的調味料,烘烤45分鐘,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南瓜連皮帶籽吃 排毒瘦身又防癌南瓜屬於存放越久、甜度和風味都越好的瓜果,所以剛買回家的南瓜建議可以存放2~3周,味道更好!美味的南瓜要帶有枯黃乾燥的果蒂,且瓜皮有層均勻的果粉、紋理清楚。若指甲輕壓表皮有留下痕跡,則代表南瓜尚未熟透,果肉不甜,建議要再存放一下。加熱不會流失維生素B3,β胡蘿蔔素與維他命E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將南瓜油炸或嫩煎有助於提高吸收率,做成焗烤、可樂餅或濃湯也很適合。此外,南瓜蒸過後吃起來更甜,可將蒸南瓜泡在醬油湯汁醃漬,或做成南瓜沙拉。

攝護腺癌症狀與肥大相似 定檢保健康

攝護腺癌症狀與肥大相似 定檢保健康#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明顯,且與良性攝護腺肥大非常相似,因此常被輕忽,導致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期。攝護腺癌是年長男性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男人50歲時就有半數會有攝護腺肥大症狀,70歲時罹患比率高達近8成!多數攝護腺癌,可以透過醫師檢診和篩檢,及早發現異常,愛自己愛父親,別忘了定期檢查與追蹤治療。早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 預防重於治療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泌尿科劉明岳醫師表示,攝護腺又名前列腺是男性特有腺體,早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當癌細胞生長到某一程度,造成尿道阻塞時,出現頻尿,夜尿,解尿力道不足而出現斷斷續續或解尿不乾淨、滴滴答答的情形,嚴重者會出現解尿疼痛甚至尿滯留情形,而患者常將這些症狀,誤認為攝護腺肥大,未積極就醫,以致錯失最佳治療期。劉明岳醫師說明,攝護腺癌檢查項目包括肛門指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血液檢測,及經直腸超音波等,再視情況以切片方式,確診是否罹患癌症。劉醫師舉例,今年初有一名81歲男性鄉親,因解血尿至泌尿科門診看診,透過理學檢查及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及進一步切片經病理報告,確診為攝護腺癌,經與患者及家屬說明、共同討論後,擬定最佳治療方針,目前採每月定期以賀爾蒙針劑方式治療,病況穩定。年過50及45歲以上有家族史男性 每年接受檢查要有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早期發現對攝護腺癌非常重要,建議年過50歲的男性朋友,每年接受肛門指診以及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朋友勇敢面對,可提前於45歲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攝護腺癌,效果更好的目標。

荷爾蒙療法 攝護腺癌治療新曙光

荷爾蒙療法 攝護腺癌治療新曙光#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別於其他癌症治療,攝護腺癌治療在傳統的手術、化療、電療外,近年更增加荷爾蒙療法。一名74歲病患過去確診為第4期轉移性攝護腺癌,第一線荷爾蒙治療控制3年多後,治療不但失效且顯示有新的肝臟與骨骼轉移。又進一步接受化學治療,但成效仍不如預期。幸好在醫療的進步下,病患有新選擇。病患後來決定接受第2線荷爾蒙藥物治療,沒想到治療效果比預期還好。使用3個月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大幅下降,後來更進一步的降至0,同時也沒有發生相關骨骼併發症,病情持續樂觀控制中。55歲男性有排尿問題 盡早就醫檢測癌症指數台東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醫師翁竹浩說明,近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快速上升,目前已是男性第5大癌症。台東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約為24.31/十萬人,亦居男性癌症第5位。值得注意的是,台東有一半病人在第4期時才被診斷出來,加深治療難度,與台東醫療較不便、民眾對疾病的概念不足有關。建議55歲(有家族史者50歲)以上男性若有排尿問題,儘早就醫檢測癌症指數,早期發現及治療。翁竹浩醫師表示,這幾年醫療在攝護腺癌荷爾蒙療法方面有大幅研究及進展,提高癌症的治療品質。以往台東對於攝護腺癌的治療,荷爾蒙用藥只有第一線用藥,許多癌症病人試過所有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病人很快就進到臨終階段。台東近年慢慢將新的荷爾蒙藥物補足,如第二線及骨轉移藥物等,讓攝護腺癌的病人重見曙光,病人治療成效有新進展。翁竹浩醫師說明,攝護腺癌以荷爾蒙治療來控制病情,無論是癌症第2期至第4期,乃至後來出現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CRPC),荷爾蒙療法皆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在正常的男性身體中,男性荷爾蒙主要由睪丸產生。荷爾蒙治療其基本原理是降低睪丸產生的睪固酮濃度,抑制癌症細胞的生長。傳統治療難控制病情者 可考慮後續進行荷爾蒙治療根據臨床治療病人的經驗及國際文獻,荷爾蒙新藥對於傳統難以有效控制的疾病,病患可以擁有更多新選擇。如果病程剛進入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階段,第二線賀爾蒙用藥可提前於化學治療前使用,有效減緩病情。另外部分轉移性第4期攝護腺癌病患,合併使用第一線荷爾蒙治療與第二線荷爾蒙治療或化學治療,有機會能大幅延長存活期。目前新型荷爾蒙用藥,介紹如下:1) 第一線荷爾蒙用藥/相較於傳統荷爾蒙抑制劑,新型抑制劑如輔美康,較能快速壓低體內雄性素而不像傳統藥物會有雄性素的反彈,發生心血管疾病副作用風險亦可能較低。缺點是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局部紅腫疼痛,極少數的病人甚至會長達數周,可在注射後局部冰敷來減輕不適感。2) 第二線荷爾蒙用藥/治療期間,癌症控制主要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病患症狀進行監測。若病情穩定,普遍考慮每3至6個月抽血監測一次。部分病人經過一段時間荷爾蒙治療,原來荷爾蒙治療會逐漸失效,攝護腺特異抗原可能會逐漸上升,疾病進入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階段。若疾病進入這個階段,第一線的荷爾蒙治療已顯不足,但仍應繼續施用,可考慮更後階段的治療,如第二線荷爾蒙治療或化學治療。安可坦為新型第二線荷爾蒙藥物,本來用於化學治療後無效病患。但後來醫學研究顯示,提前至化學治療前使用對病患有更多益處。除了可減緩疾病進展,也可使病患延後需要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常見治療副作用包括疲憊、背部疼痛、便秘、關節疼痛、熱潮紅、高血壓、頭痛等,較嚴重的有癲癇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澤珂為另一種新型第二線荷爾蒙藥物,本也是用於化學治療後無效的病患。但後來的醫學研究顯示提前至化學治療前使用更能有效減緩疾病進展,並且延緩病患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常見治療副作用包括水腫、低血鉀、高血壓、熱潮紅等,較嚴重的有肝功能指數上升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3) 骨轉移荷爾蒙用藥/轉移性攝護腺癌病患中有相當高比例為骨轉移。癌骨瓦可以預防攝護腺癌相的骨骼併發症如骨折、脊髓壓迫,也可減少需要放射線治療的嚴重骨骼疼痛及需要接受骨骼手術的風險。常見治療副作用包括疲倦、低血鈣、噁心、腹瀉等,較嚴重的有顎骨壞死症。顎骨壞死症發生機率相當低,但若給藥期間接受牙齒相關治療則易增加風險。建議病患接受此治療前都應接受牙醫師檢查,若牙齒需要治療,應等治療完成後再行施用藥物。若在給藥期間需接受牙醫治療,務必告知牙醫師您有施用此一藥物。即使在沒有併發症的情形下,病患也應定期接受專業牙醫師的檢查與評估。

疝氣就醫竟攝護腺癌 侵犯鼠蹊部罕例

疝氣就醫竟攝護腺癌 侵犯鼠蹊部罕例#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84歲男性雙側腹股溝疝氣,右側於前年進行修補術,左側則於去年進行疝氣修補術,其中左側切除的組織意外發現轉移性腺癌,而且檢驗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40.37(正常值為4以下),後續經病理切片及影像醫學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第4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放射線腫瘤科醫師洪文欣表示,由於病人年事已高,且曾因冠心症放置過支架,麻醉風險極高,因此放棄手術治療,改以非侵入性的放射線治療,同時接受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搭配Bicalutamide(可蘇多錠)、Leuprorelin(柳菩林)一起使用。病人放療期間發生輕微腹瀉、裡急後重及照射患部皮膚發紅乾癢變黑等症狀,這些症狀在放療結束1至2週即逐漸消失。攝護腺癌於癌症發生率中高居第4名洪文欣醫師表示,指出,依照國民健康署公告105年癌症登記年報中,攝護腺癌是癌症個案數增加最多的第3名,十大癌症發生率中位居第4名,死亡率中則居第6名,更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中的第5名,死亡率中的第7名。絕大部分發生年紀在55歲以上,分期多為2至3期,組織形態分佈以腺癌最多。攝護腺癌喜侵犯儲精囊,淋巴擴散易在閉孔、內髂、外髂及薦前淋巴結等區,遠端轉移易攻擊骨頭,該病人由左側鼠蹊所切除的軟組織化驗出轉移性腺癌,實屬少見案例,因此易誤判為疝氣。至於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則具有專一性及敏感度,為診斷及追蹤攝護腺癌的最佳利器。攝護腺癌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等攝護腺癌主要治療方式包含根除性手術、經尿道內視鏡電刀攝護腺刮除手術(TURP)、放射線治療、內分泌(荷爾蒙)治療(包含藥物或睪丸切除術)、冷凍療法、高能量聚焦式超音波(HIFU)或合併治療等。手術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在攝護腺癌治療中各占有一席之地,配合內分泌(荷爾蒙)治療可控制攝護腺癌,而放射線治療因不需動刀,加上現今對位影像的進步,以精準無傷口的優勢,造福更多的癌症病人。

攝護腺癌骨轉移 潛藏癱瘓危機

攝護腺癌骨轉移 潛藏癱瘓危機#攝護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印象深刻的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有兩種:有些人幾乎全身都轉移,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另外一種病人,則是病情發展到後期,痠痛鑽進骨頭深處,就算用上各種止痛藥、甚至嗎啡都壓不下來。」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忠信說,將攝護腺癌比喻為「隱形殺手」一點也不為過。隱形殺手「攝護腺癌」 無明顯症狀易輕忽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經常一被診斷,就發現病情其實已經相當嚴重,尤其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骼的問題,即使剛開始患者沒有察覺,隨著病程進展,卻可能嚴重破壞患者生活品質,「很多人到後來是一直痛到離世的」,影響不容小覷。初確診三成癌轉移 高居十大癌症No.5根據衛福部104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在台灣,初次被診斷為罹患攝護腺癌的病患,約三成已經出現癌細胞轉移,且其中高達九成都是骨骼轉移。陳忠信醫師解釋,一方面是因為骨頭環境適合攝護腺癌細胞生長,另一方面是癌細胞轉移後,病患需接受的荷爾蒙治療也會加速造成骨質流失,因而使得骨骼承受雙重壓力。而攝護腺癌的骨轉移位置以脊椎與骨盆腔最為常見,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骨頭被侵蝕到一定程度後,輕則骨頭痠痛,嚴重者恐導致患者骨折、甚至有可能因脊髓壓迫而造成下半身癱瘓。健保給付保骨針 單株抗體皮下注射 陳忠信醫師表示,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骨骼格外脆弱,一旦診斷,就會建議患者多從牛奶、雞蛋等飲食中獲得鈣質,或直接服用鈣片;藥物方面,也有健保給付的雙磷酸鹽或是單株抗體保骨針,可保護骨骼健康。單株抗體的保骨針採取皮下注射,使用方便,且每月注射一次即可,若患者骨骼相關症狀嚴重,可感受到明顯的改善。只是患者使用期間,必須特別留意口腔健康,定期牙科追蹤以避免下顎骨壞死;且要特別攝取鈣片與維他命D3,以防出現低血鈣的問題。易與攝護腺肥大混淆 50歲男性應定期檢查 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又容易與攝護腺肥大混淆,即使病情已經發展到第四期,出現骨轉移,骨頭痠痛的症狀還是很容易被誤認為只是老化。因此,陳忠信醫師呼籲,50歲以上男性還是得定期接受檢查,以免延誤病情;且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生病,就窩在家不活動」,還是要適當地出去曬太陽、多活動筋骨,對身心都有助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