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

維護大眾健康 外籍勞工也應定期體檢

維護大眾健康 外籍勞工也應定期體檢#健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依據「受聘僱外國人健康檢查管理辦法」,外籍勞工於定期健康檢查發現疑似肺結核,會由健檢醫院通知雇主,雇主需偕同外勞攜帶體檢報告、胸部X光片,至指定確認醫療機構複驗。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為防範入境外勞帶來病原感染國人,應定期體檢,依規定核備,做好外籍勞工的健康管理,以保障市民健康。外籍勞工確診為肺結核,應依醫師處方,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對於疑似肺結核個案或肺結核確診等待遣返個案,雇主宜提供通風良好的單人房,且個案應配戴外科口罩至痰液培養結果沒有細菌。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2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雇主在取得中央勞動主管機關核發之廢止聘僱許可函,依規定遣送外勞出國。原則上,痰檢查陽性個案須服藥2週,才可搭乘飛機出國。衛生署訂定「受聘僱外國人健康管理辦法」,規定外籍勞工入境後3個工作日內及入境後滿6個月、18個月及30個月之日前後30日內,雇主須安排前往行政院衛生署指定之醫院接受定期健康檢查,並取得健檢證明15日內檢具相關文件送衛生局核備,罹患法定傳染病(肺結核、漢生病、愛滋病)將轉知勞委會撤銷聘僱許可,遣送出境。若未定期健檢及未按時核備將依法科處罰鍰6萬至30萬元,目前基隆市外籍看護工多與雇主或受看護者同住,常見傳染病為腸內寄生蟲,為杜絕傳染病由境外移入,國人與外籍勞工應共同養成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

大腸鏡檢查再進化 大幅減輕疼痛

大腸鏡檢查再進化 大幅減輕疼痛#健檢

由於大腸鏡檢查過程中有時會造成極度疼痛,讓許多人望之卻步,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致力改良大腸鏡檢查方式,繼以局部灌水取代空氣,大幅減輕受檢病人疼痛後,去年中更自美國引進「換水法大腸鏡檢查」,以反覆抽水、灌水方式進行檢查,進一步減輕病人疼痛,至今已有數百位民眾受惠。相關研究成果並獲邀於今年的全球消化性疾病年會(DDW Week)中發表。做大腸鏡檢查,若是不願自費接受麻醉「無痛大腸鏡」,就只能做一般大腸鏡檢查,忍受檢查的種種不適與疼痛?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謝毓錫多年來投入大腸鏡檢查方式的改良研究,先後發表「低壓充氣法」及「局部灌水法」兩項新檢查的研究論文,並獲刊登於世界知名腸胃病學期刊。去年5月份謝毓錫的局部灌水法論文發表後,引起美國華裔教授梁永亨注意,主動以電子郵件與謝毓錫取得連絡,並傳授其研發的「換水法大腸鏡檢查」法。而兩人合作進行的研究,也受邀於今年將在美國舉辦的消化性疾病年會(DDW Week)中發表。謝毓錫表示,他所研發的局部灌水法是以水取代原本的空氣,將大腸撐開,改善一般大腸鏡檢查時大腸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而梁教授的方式則是先將大腸內多餘空氣抽出,再以一邊少量灌水、一邊抽水的方式,反覆灌水、吸水,不但能洗淨腸道,讓腸鏡看得更清楚,更能進一步改善病人檢查時的疼痛情況。新檢查法使用半年多來,已有數百位病人受惠,對檢查過程均感到滿意。謝毓鍚指出,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但有些人因害怕大腸鏡檢查造成的疼痛,或是擔心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而對大腸鏡檢查望之卻步,隨著大腸鏡檢查方式持續改良,如今檢查過程的疼痛感已大幅減輕,而且毋需支付額外的無痛麻醉費用,以及承擔麻醉風險,有助於提高民眾對大腸鏡檢查的接受度,不致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雲林健檢開跑 今年新增失智篩檢

雲林健檢開跑 今年新增失智篩檢#健檢

據統計,雲林縣為全台老年人口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為關懷民眾的健康,大林慈濟醫院與雲林縣衛生局合作,從三月份起展開免費的社區健康篩檢活動。24日在古坑國小的第一場活動就吸引三百多位民眾參與。為了幫65歲以上長者的健康把關,今年特別增加心電圖檢查、失智症篩檢等項目,歡迎民眾把握機會。檢查項目包括一般成人健康檢查、大腸直腸癌篩檢、口腔癌篩檢,還有針對婦女朋友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古坑鄉民黃金惠表示,雖然每年都會參加自己公司所舉辦的員工健檢,覺得有定期檢查就夠了,但在活動宣傳單裡看到有子宮頸抹片檢查項目,因從不曾做過檢查,就決定前來參與活動。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盧韋勳醫師指出,高齡化地區的民眾常見高血壓、脊椎及膝蓋等方面的問題,透過檢查可針對民眾的問題提供就醫管道,再加上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的四癌篩檢項目,整體的檢查對民眾的健康有很大幫助。大林慈濟醫院社區醫療部高級專員陳鈞博說,為提升民眾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以及考量偏遠地區就醫的交通不便,與雲林縣衛生局合作巡迴。從今年三月起將配合大埤鄉、元長鄉、四湖鄉、古坑鄉共七場次的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活動,民眾可密切注意衛生局所發放的宣傳單張,或村里的廣播系統。

注重預防保健 衛署規劃多項免費檢查

注重預防保健 衛署規劃多項免費檢查#健檢

預防保健是維護健康的根本之道,同時亦能節省個人後續的醫療費用及政府健保支出。衛生署規劃預防保健免費檢查,服務範圍從新生兒到成人,包含孕婦產前檢查、兒童預防保健、牙齒塗氟、成人預防保健、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攝影檢查、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等八大項目。 孕婦產前檢查的服務對象為妊娠第一期(未滿17週),可檢查二次,妊娠第二期(17週至未滿29週)可檢查二次。妊娠第三(29週以上),可檢查六次。檢查項目有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個人孕產史查詢、成癮習慣查詢、身高、體重、血壓、胸部、腹部檢查等。血液檢查及尿液檢查。超音波檢查:於妊娠第二期檢查一次;因特殊情況無法於該期檢查者,可改於妊娠第三期接受本項檢查。衛教指導:孕期生活須知、產前遺傳診斷、營養、生產徵兆、母乳哺育、成癮習慣戒除與轉介等。乙型鏈球菌培養篩檢:於第七次產檢接受本項篩檢。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的服務對象為滿一歲六個月可檢查四次。一歲六個月以上至未滿2歲可檢查一次。2歲以上至未滿3歲可檢查一次。3歲以上至未滿7歲可檢查一次,檢查時程可配合預防接種一起進行。檢查項目有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衛教指導:母乳哺育、營養、幼兒發展、口腔保健、視力保健及事故傷害預防等。 民眾接受上述八項由政府補助之預防保健服務時,均需攜帶健保IC卡並由院所讀卡,但不會扣減健保IC卡之就醫次數,也不需繳交部分負擔,若是接受孕婦產前檢查或兒童預防保健服務,請攜帶孕婦健康手冊及兒童健康手冊,另如健保IC卡無照片者,請攜帶身分證明文件供院所核對。

潛伏性梅毒 多因捐血、健檢才發現

潛伏性梅毒 多因捐血、健檢才發現#健檢

近日,一名患者因捐血或健康檢查後發現梅毒抗體陽性被建議來感染科治療,患者抱怨不知如何感染梅毒,也不記得曾出現過相關的症狀,再次接受梅毒抗體檢查,呈現陽性反應但數值極低,檢查發現可能感染多年後成為潛伏性梅毒而無任何症狀,潛伏性梅毒多不需治療(於感染初期即自癒),是需要詳細詢問可能的感染途徑與定期追蹤的疾病。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梅毒為俗稱花柳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性病,台灣地區大多數的梅毒病人皆無症狀,梅毒抗體檢查結果均為陽性但抗體數值不高,屬於潛伏性梅毒,病人多因健康檢查或捐血檢驗發現感染。梅毒一般的傳染途徑多為性行為,少部份可以經由未消毒完全的針頭和輸血等途徑傳染,醫療行為因曝觸體液造成梅毒感染的機會則極為罕見。王唯堯主任也說,潛伏性梅毒無論是否接受過治療,均須每半年至一年於門診接受血清學追蹤檢查。臨床上也發現,台灣多數潛伏性梅毒的病人多為年輕時因性行為或其他未知途徑被感染,且沒有出現明顯症狀,男女皆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常常被忽略直到健康檢查或捐血檢查時才被被告知感染,王主任也呼籲如果民眾自覺可能有被前述途徑感染的可能,千萬不要利用捐血來確認,建議到醫院接受進一步諮詢與血清學檢查。

3月17日起 免費成人篩檢服務起跑

3月17日起 免費成人篩檢服務起跑#健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國人十大死因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為慢性病等, 希望藉由週期性健檢服務,將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等疾病危險因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此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為了共同關心市民健康、為市民健康把關,於101年3月17日(星期六)上午8至11時,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成人整合性預防保健篩檢服務。雖然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但統計99年臺北市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利用率僅為30.28%,實為可惜。希望大眾在為家庭及工作忙碌之餘,如無暇前往大醫院時,可選擇住家附近的健康服務中心篩檢、逐漸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篩檢服務內容包括,成人健康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及肝癌篩檢等,請民眾記得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及臺北市市民健康卡踴躍參加。

影音/陸客來台健檢 民憂排擠資源

影音/陸客來台健檢 民憂排擠資源#健檢

陸客來台不只可以逛名勝、吃小吃了,以後還可以到醫院做醫療美容、健康檢查,甚至進行疾病治療,衛生署核准包括台大、三總、新光等30家醫院,接待陸客團,旅行業也看好這龐大的商機。旅行社動作頻頻,找上飯店、醫院合作,推出三到六天的行程,除了全身健康檢查、臉部回春美容,還搭配養生餐、打球健身,瞄準頂級陸客的荷包,不過醫改會卻擔心,大量陸客湧入醫院,會排擠台灣民眾的醫療資源。除了健康檢查,醫療行為的部分,目前精神科及傳染病不開放給陸客看診,其餘疾病陸客也可以申請來台就診,雖然衛生署強調,已經要求醫院畫出專用病床,但醫改會質疑根本沒有實施方法及監督措施,台灣民眾的醫療權益恐怕一點一滴被瓜分。

影音/健檢未發現罹癌 診所敗訴判賠

影音/健檢未發現罹癌 診所敗訴判賠#健檢

現在很多人都會做健康檢查,不過,也常傳出有些人做了健康檢查之後,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病情,最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機。先前就有一位旅居美國的建築師,四年前回台灣到一家知名診所做健檢,當時醫師卻沒發現他的X光片有異常,直到過了兩年後,這名建築師因為發病,才被檢查出,他已經是惡性胸腺瘤的末期,他因此氣得告上法院求償,現在法院認定醫師的確有疏失,判決這家診所和醫師要賠償新台幣521萬。位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中心診所,曾是許多政商名流首選的知名醫院,為了更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名旅美的顧姓建築師,96年時,回台到中心診所做健康檢查,但診所卻沒查出他的胸部X光有異常。2年後,他因為發燒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惡性胸腺瘤末期,五年存活率只剩25%。他認為當時醫師就可以看出病灶,但卻沒有察覺,因此提告求償。台北地院判決,中心診所確實有疏失,醫生和診所須連帶賠償新台幣521萬多元,全案還可上訴。對此,中心診所表示還沒收到法院判決書,暫時無法回應。而醫改會也發現,過去一些醫療檢查糾紛的案件裡,不少民眾想要調閱以前的健檢照片檔案,但醫院卻說全部找不到了。醫改會表示,坊間越來越多標榜高價的自費檢查,但高價並不一定代表準確性。民眾在健檢前,除了審慎評估各家醫療院所外,健檢後一定要索取書面及影像病歷資料做留存,以保障自己的權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