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全球超過3年,雖然目前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確診者重症甚至死亡。疾管署今天公布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COVID-19)血清抗體監測結果,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截至去年6月,全台近8成民眾都曾經染疫,推估至今未曾染疫的「天選之人」僅剩1成或更少。
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全球超過3年,雖然目前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確診者重症甚至死亡。疾管署今天公布去年上半年新冠肺炎(COVID-19)血清抗體監測結果,發言人羅一鈞指出,截至去年6月,全台近8成民眾都曾經染疫,推估至今未曾染疫的「天選之人」僅剩1成或更少。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是基因檢驗技術的一種,可檢測出少見的基因突變型,作為治療重要指引。健保署日前規劃給付NGS,檢測時機研擬於癌症確診時或二、三線治療失敗後,採單一癌別終生給付1次,最快今年5月上路,新制預算最高可望達新台幣10億元。
高端疫苗採購爭議延燒,直到總統大選後也持續受到討論。日前,疾管署提前公布高端COVID-19疫苗採購合約,500萬劑金額新台幣40億3000萬元,署長莊人祥解釋,當初每劑700元是在資訊不明確下預估,高端出價950元,議價後均價840元。
2024總統立委大選落幕,當選第16任總統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成為第一位醫師出身的民選總統,他同時擁有復健、醫學與公衛學歷,其提出的「健康台灣」政見也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表示,健保改革與人工生殖法修法將是優先事項,都是極具挑戰的議題。
台灣面臨少子化問題,許多年輕族群選擇「不生」,而且已經形成風氣問題,導致年輕人普遍晚婚、不婚。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2023年新生兒13.5萬人再創新低,雖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催生策略,但低薪、高房價未解,預估龍年也難現催生紅利,讓出生率再探低谷。
近期類流感、新冠疫情雙重夾擊,日前更新增3例流感死亡。疾管署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12萬3614人次,呈持續上升趨勢,且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並預估在春節前1週達疫情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人次將上看15萬。呼籲還沒接種疫苗的民眾,盡快加緊腳步接種。
久坐會導致許多的健康風險,像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根據日本調查指出,女性每天久坐逾7小時,罹患乳癌風險將增加36%,就算「每天步行超過1小時」及「每週運動3次以上」也沒有改變罹癌風險。專家建議久坐女性應經常起身伸展活動。
隨著總統大選愈趨接近,各大候選人紛紛提出政策。日前,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主張推動長照保險以解決長照財源問題。衛生福利部對此則表示,長照基金以支定收落實資源布建目標務實可行,先進國家經驗顯示長照保險非唯一解;並已推出多項補助與照顧者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