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影音/空氣細懸浮微粒嚴重 恐傷心肺、致氣喘

影音/空氣細懸浮微粒嚴重 恐傷心肺、致氣喘#氣喘

高雄市的天空一片霧濛濛,能見度很差,就連地標、85大樓也看不清楚,加上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很多機車騎士們、都養成戴口罩的習慣。南台灣的空氣品質,真的這麼糟糕嗎?根據環保署委託台大職業工業衛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台灣在民國95到97年期間,當日「細懸浮微粒」瞬間最高濃度,北部地區,每立方米為72微克;其次是中部地區,有95.5微克;濃度最高的高屏地區,有133.9微克,比美國平均標準35微克,高出4倍,因此環保署決定,增列「細懸浮微粒」為空污管制項目。環保署表示,這項研究還發現,濃度超過17.2微克,就會提高孩童氣喘就診率、呼吸道發炎風險,甚至引發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因此年底前將參考美國和日本訂出標準,明年六月就可公告實施。※新聞內容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想當爸媽這麼難嗎?白冰冰求女失敗大哭!「健康搜查隊」解救不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6&HN_Yr=0&HN_Mon=0郭台銘投資廈門醫院治不孕症 挖角台灣醫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09&HN_Yr=0&HN_Mon=0中風後黃金期! 半年到一年積極復健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HN_Yr=0&HN_Mon=0&aid=13200&sor=1

拒不「開心」差點死亡 男子插管後救回一命

拒不「開心」差點死亡 男子插管後救回一命#氣喘

日前一名37歲男子,因為「重度二尖瓣瓣膜逆流」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救,經過瞭解後才發現,原來男子早在3年前就已經診斷出「中度二尖瓣瓣膜逆流」,但是卻遲遲不肯開刀,最後導致心悸、心律不整後才同意開刀治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醫師謝慕揚表示,重度的二尖瓣瓣膜逆流,會造成肺水腫 ,引起氣喘及咳嗽的症狀,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37歲男子因胸悶、氣喘惡化為心悸加重,沒辦法平躺,必須坐著直才能夠呼吸,最後因為呼吸與心臟問題惡化,只好送到醫院急救,謝慕揚醫師表示,患者到院急診時,產生低血氧情況,需要緊急插上氣管內管,並接上呼吸器救治才救回一命。而後患者於加護病房治療3天,控制住心律不整的情況,並且給予利尿劑脫水改善肺水腫之後,才在3天後拔管。謝慕揚醫師表示,雖然已經拔管,但是心臟的問題還是得改善,患者經過建議後,同意將損壞的心臟二尖瓣瓣膜,換成機械瓣膜,還一併修復心房中膈缺損,進行心律不整燒灼手術;經過4個多小時手術,與術後3週的藥物治療,患者已經很順利地出院並回到工作崗位上。謝慕揚醫師表示,瓣膜性心臟病是造成心衰竭的原因之一,現今醫學對於各種心臟的瓣膜疾病,診斷與治療已經不是難事。治療上的困境,往往是病患們對疾病的不認識與不瞭解,往往擔心手術風險很高,而拒絕手術。其實病患只要能夠接受醫師的建議,勇敢接受合適的治療,都可以避免這樣的生死關頭。他呼籲瓣膜性心臟病的病友,好好地與自己的醫師溝通,把握手術的時機,不要延誤自己恢復健康的機會。眼瞼下垂無神是睡不飽?小心肌無力症找上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17季節轉換增睏境!好眠寢具單手壓床墊1至3公分較佳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91炎夏陽光曝曬產生細紋 BBL脈衝光可治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3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氣喘

一般的人會認為,咳嗽通常都是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只要去診所看醫生並且按時吃藥,咳嗽就可以完全康復。但是日前有一名3歲小弟弟,一直不斷的咳嗽,當初以為是感冒,等到其他感冒症狀都好了以後,卻發現小弟弟還是一直在咳嗽,甚至咳到連食物都吐出來!再度就醫後才發現,原來小弟弟不是感冒引起咳嗽,而是氣喘所引起的結果。小兒心肺科戴任恭醫師在《高醫醫訊》中提到,小兒氣喘又稱小兒哮喘,指的是三歲左右以上的小孩,一年內有三次以上「呼吸急促,氣管發出喘鳴聲」的發作經驗。戴任恭醫師在文章中提醒家長,家中小孩若是有以上情況,就有可能是氣喘。但是大多數的父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只要一聽到家中孩子患有氣喘,都以為小兒氣喘治不好。但是只要找出致病因子,避免過敏因子,並配合藥物控制和治療,其實是能夠痊癒的。根據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的衛教文章指出,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有90%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蟎過敏。塵蟎大約只有0.2~0.5公釐大小,主要靠人或動物的指甲和毛髮為生,繁殖速度極快,好發於夏末初秋時。因此提醒所有家長,要避免塵蟎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定時清掃家中環境,盡量不要在家中擺設絨毛玩具,家裡的傢俱如窗簾、沙發,盡量不要選擇毛類的材質,唯有創造一個清新的環境,才能真正避免孩子成為氣喘病童。冬病夏治 揮別過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58預防小兒氣喘 中醫籲:4~6歲孩童治療效果最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875改善氣喘過敏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 提升生活品質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366

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

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氣喘

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保山指出,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氣道過度反應,在遇到各種內因性或外因性的刺激時會導致支氣管收縮產生氣流阻滯。臨床上的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和咳嗽等症狀,尤其容易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兩次發作中間可以完全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這是氣喘的另一特徵。需強調的是,氣喘發作所產生的症狀是一時的,但氣喘本身造成的呼吸道發炎卻是慢性的,患者往往因為症狀緩解而自行停藥,導致無法全面控制氣喘而反覆發作,不僅影響到生活品質,嚴重發作時甚至會致命。王保山醫師說,氣喘治療的原則為避免過敏原及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治療氣喘的藥物可以分為緩解型藥物(支氣管擴張劑)及控制型藥物(抗發炎藥物)兩大類。氣喘不是治不好,而是沒有好好治。只要病人能和醫師好好配合,避免過敏原及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並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不自行停藥,氣喘是一個可以預防,可以控制得好的疾病。

孕婦若太胖請注意! 恐增加小孩氣喘機率

孕婦若太胖請注意! 恐增加小孩氣喘機率#氣喘

根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非常胖,可能會讓小孩在日後得到氣喘的機會,比起體重正常的孕婦,還要高出61%,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孕婦肥胖會增加小孩罹患氣喘的風險。此外,《台灣醫界》這本期刊也表示,過胖的孕婦會罹患多種疾病,甚至會導致胎兒死亡。瑞典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約13萬名媽媽以及她們所生的19萬名小孩後,發現如果媽媽非常肥胖,而且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超過35的時候,所生出來的小孩,與體重正常媽媽的小孩相比,有超過六成的機會得到氣喘。默多克兒童研究所與墨爾本大學(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阿德里安教授(Adrian Lowe )表示,即使是只有超重18%的媽媽,也會讓小孩罹患氣喘的機會增加41%,所以孕婦應該要多運動,不要讓自己過胖,以免影響小孩的健康。阿德里安教授表示,目前我們無法知道為什麼媽媽的肥胖會影響小孩氣喘,但是他猜測有幾個原因,第一種可能是因為媽媽過胖,因此導致小孩也容易過胖,促使小孩容易罹患氣喘。第二種可能是肥胖是一種發炎狀態,如果媽媽肥胖的話,就會透過胎盤的交換,將發炎因子傳到小孩身上,進而改變小孩的免疫系統,造成容易過敏的體質。第三種可能是改變了小孩體內的代謝平衡,影響了小孩的長期健康而導致容易發生氣喘。第四種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因為媽媽的肥胖是長期生活習慣所造成,嬰兒出生後媽媽並沒有改變原本的生活習慣,反而讓小孩學習到不正常的生活習慣,增加氣喘的風險。而且早在2006時,就有李耀泰、郭宗正與陳福民三位醫師於《台灣醫界》這本期刊中,提到肥胖婦女會產生的影響,包括妊娠糖尿病、死產、胎兒神經缺陷、生產時易出血過多、影響胎兒生長和發育等問題,對於孕婦本身和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因此醫師建議懷孕的肥胖婦女,應該要多運動、減重、營養控制等,才能夠幫助自己順利生產,同時生下健康寶寶。久「坐」工作恐致一身病 每小時起身活動有益身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1醫學教育 需兼顧醫療新知識技能與醫學人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8維他命越補越致命 想要養生反而「傷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73

媽媽做的工作 與新生兒氣喘有關?

媽媽做的工作 與新生兒氣喘有關?#氣喘

現在新生兒過敏的比例逐漸增加,有些嬰兒還會因為氣喘住院,讓很多家長傷腦筋。根據丹麥的報導發現,母親的職業跟新生兒氣喘有很大的關係。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醫師仇思源醫師認為,媽媽職業影響新生兒氣喘的機會其實很低,反而是嬰兒出生後,接觸到外界過敏原才會發生氣喘。丹麥科學家研究了四萬多名的小孩後發現,如果母親的職業,會常接觸一些小分子的物質,像是油漆、膠水、汽車零件、木材行等,會讓新生兒更容易發生氣喘。研究團隊的貝里特博士(Berit Hvass Christensen)表示,這一次的研究發現到孕婦的工作環境與新生兒氣喘的關連,但是需要更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哪些物質會導致新生兒氣喘。仇思源醫師解釋,其實氣喘是過敏的一種,當過敏原進入身體後,會引起過敏反應,導致支氣管強烈收縮而導致呼吸急促。至於外國的研究認為,媽媽的職業會導致新生兒氣喘,仇思源醫師認為不太可能,因為過敏反應是逐漸產生,不太會因為媽媽的職業而受到影響,但是這仍然是未知數。仇思源醫師表示,雖然沒有辦法確定媽媽的職業與氣喘的影響,但是能夠確定的是抽菸會對於新生兒產生胎盤損傷,甚至會影響胎兒智力發展,讓新生兒長遲緩,所以懷孕的婦女最好不要抽菸;還有新生兒最好可以餵母乳,特別是有過敏或氣喘的嬰兒,因為母乳當中含有水解蛋白,可以改善過敏的體質,幫助胎兒預防過敏。咖啡喝太多會誘發胰臟癌?醫師:肉猛吃、煙狂抽才會得胰臟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19C肝根治率高 患者免驚慌!及早治療為不二法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99打擊「腹凸男」致命危機 腰圍納健檢還須「追蹤、矯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32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

止痛藥吃多引起腎臟癌?醫師:濫用任何藥都會!#氣喘

網路上面流傳一則消息,止痛藥吃太多會導致腎臟癌,引起熱烈討論,這則消息來源是美國醫學期刊「內科學文獻(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統計發現,長期使用止痛藥的病人,容易罹患腎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林青穀醫師表示,罹患癌症的風險因子很多,無法使用簡單的流行病學統計就認為這一定是有關連的,在醫學上的認定除了統計相關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致病的機轉。不管中、西藥,只要是藥物本身就容易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罹患相關疾病。

遠距氣喘照護 有效改善病情

遠距氣喘照護 有效改善病情#氣喘

卓小姐56年次,無氣喘家族史,但受氣喘困擾10多年,多次因氣喘發作致無法呼吸送急診而挽回寶貴性命。另一對13歲與11歲林姓兄弟,有氣喘家族史,常因感冒、接觸過敏原引發嚴重氣喘發作,經緊急送醫治療才恢復健康。卓小姐和林姓兄弟接受醫師建議,加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氣喘照護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與改善,昔日緊急送醫情形不再發生,現只需2~3個月定期回診追蹤。衛生署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有150萬人受氣喘所苦,而由氣喘延伸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含肺氣腫、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去年躍升第七大死因,死亡率每十萬人達22.5人。根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統計,國內兒童氣喘盛行率30年來已成長15倍,國小兒童氣喘盛行率從1.3%增加到19.7%,每5人就有1人罹氣喘。北醫附醫遠距照護中心主任葉健全表示,北醫附醫遠距照護中心自去年7月開始氣喘病人收案,共有10位氣喘病人加入遠距氣喘照護服務,照護內容包含居家持續監測肺功能指標、急性氣喘發作適時處置、用藥調整提醒及諮詢、定期門診追蹤、門急診就診服務、緊急醫療協助及客製化遠距健康照護平台服務,避免症狀惡化及發生併發症。中心將其中8位病人加入遠距照護前、後四個月作分析,以氣喘控制測驗(ACT)及門急診返診率作為成效評估,急診返診率由12.5%降為0%、門診平均返診率降低30%。更重要的是,ACT 評值顯示病人氣喘症狀有顯著意義的改善,因此參與遠距氣喘照護的病人及家屬,使用該服務之滿意度達90%以上。延伸閱讀「遠距照護氣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19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