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症

臉部白斑症的痛 台灣首例黑色素自體移植治癒臉部患者

臉部白斑症的痛 台灣首例黑色素自體移植治癒臉部患者#白斑症

白斑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光田綜合醫院發表國內首例透過「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治癒「臉部」白斑症的成功病例。主治的整形美容中心暨整形外科吳文宏主任表示,之前光田綜合醫院即透過這項先進的手術幫助多位白斑症患者成功消除身體上的白斑,而這次更成功完成難度更高的臉部、眼皮的手術,對於白斑症患者可說是一大福音。患者謝先生35歲,是一位來自高雄的白領上班族,大約是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開始長出白斑。如果長在別處可用衣服蓋住也就罷了,偏偏他是長在臉部包括眼皮、鼻子、臉頰等處,非常顯眼,不僅周圍的人誤以為是會傳染的皮膚病而保持距離,走在路上連陌生人都會頻頻投以注目禮。外型上的劇變讓原本五官俊帥自信十足的謝先生難以接受,變得不喜歡外出交際,他覺得自己就像「歌劇魅影」裡面的男主角,臉上戴著白色面具,遇到喜歡的女生也不敢直接追求,因此至今仍是單身一人。上個月,謝先生經由朋友介紹到光田醫院接受臉部「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術後28天膚色就完全恢復正常,讓他多年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天天對著鏡子微笑。吳文宏主任表示,「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是透過先進的顯微手術由患者健康處的皮膚移植黑色素細胞到臉部,讓患處膚色恢復正常,進而治癒白斑症。由於臉部皮膚較精細,加上治療範圍還包括最脆弱的眼皮,因此手術難度比較高,手術時間共計4個多小時,結果非常成功,由患者自體移植的黑色素細胞衛生上較無疑慮,且不會發生排斥、感染的問題,而顯微手術極為精密,也不會留下疤痕,僅需注意術後皮膚色差需要時間慢慢接近,約需三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因人而異,宜定期返院追蹤。目前這項手術的費用因治療位置、大小、難度有所不同,身體四肢部位約10~20萬不等,臉部則約12~24萬不等。未來這項手術可望能幫助更多臉部白斑症的患者,幫助他們走出歌劇魅影的痛,迎向美麗人生。延伸閱讀「白斑症小檔案」: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8405

黑色素含量異常 男子「白斑症」纏身

黑色素含量異常 男子「白斑症」纏身#白斑症

每到冬天為了抵擋嚴寒,保暖用的手套成了民眾隨身攜帶的必備小物。但台中縣一名年輕的男子多年前卻因為罹患白斑症,造成雙手手背、手掌發白猶如天生戴著一副白手套,想脫也脫不下來,雖到處求醫治療但成效不彰。經光田綜合醫院 - 整形外科暨整形美容中心吳文宏主任施以「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將男子大腿的黑色素細胞移植到手背皮膚後,男子雙手的顏色幾乎都恢復正常與一般人無異,讓當事人非常開心。而這也是目前全台所知首例報導以該技術治療白斑症成功的個案。吳文宏主任表示,這位陳姓男子今年才30歲,外型條件不錯,但有個敏感的錯號叫做「白手套」。原來他多年前雙手手背及右手腕漸漸產生白斑症,雖然身體並無不適症狀,但白斑症讓雙手皮膚產生不規則的白色區塊,和正常膚色相差很多,看起來就像是戴著一雙露指的「白手套」。陳先生曾抱怨自己多次遇到旁人問他為何手套不脫下來?還有人以為他雙手沾到麵粉,頻頻催他去洗手。最糟糕的是,條件不錯的他每次約心儀的女性見面,對方一看到他的雙手就以為他有皮膚病,別說牽手了,連約會都老是無疾而終。主任指出,「白斑症」是一種黑色素含量異常造成膚色異常的現象。有些臨床研究顯示或許和自體免疫疾病、遺傳、心理壓力等有關,但目前真正發生原因仍不明確。患者通常在四肢、眼、鼻、嘴、腋窩及下背部較易出現白斑。另外嘴唇及陰部粘膜部位也可能發生。由於白斑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因此容易因陽光過度曝曬導致曬傷甚至引起皮膚癌。多年來,陳先生看了不少醫生,也嘗試過照射紫外線的療法,但是效果都十分有限。後經朋友介紹來到光田醫院整形外科看診,吳文宏主任以最先進之「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從他的大腿皮膚移植黑色素到雙手上,術後經過3個月,陳先生雙手移植部分都成功長出黑色素細胞,幾乎完全治癒,而大腿皮膚顏色也重新恢復,接近正常顏色。目前許多學者專家正研究老鼠黑色素細胞之人體移植手術,但尚未有臨床上的成果,而吳文宏主任率先採用人體黑色素顯微移植手術治療,衛生安全,且無排斥、感染或疤痕產生問題,可說是治療上的一大突破,而這也是國內第一例報導以「人體黑色素細胞顯微移植手術」成功治療棘手白斑症的個案。陳先生開心的說,自己終於不用再當「白手套」了,虎年新希望就是趕快交到一位理想的女朋友!

紫外線不再是皮膚的頭號敵人

紫外線不再是皮膚的頭號敵人#白斑症

一般人聽到『紫外線』三個字,很自然的會將紫外線視為皮膚的頭號敵人,因為紫外線會造成皮膚老化、黑斑甚至皮膚癌。不過,讓一般民眾更難以想像的是,皮膚科醫師可以利用紫外線用來治療許多皮膚疾病。奇美醫院皮膚科 - 林旻憲主任表示,紫外線可以依波長的長短可粗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以及短波紫外線(UVC)。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可以降低皮膚發炎,所以可以用來治療許多皮膚疾病;反之短波紫外線(UVC)可以毒殺細胞以及細菌,臨床上無法用來治療皮膚疾病,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可以阻擋太陽光的短波紫外線,保護生物不受到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可以用來治療皮膚疾病的紫外線,可以再細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 、窄頻中波紫外線(波長為311nm的UVB)、超長波UVA (UVA-1)以及紫外線準分子雷射(excimer laser)。紫外線光療已經廣泛使用在治療包括像是乾癬、白斑症、全身性濕疹,包括異位性皮膚炎、結節性癢疹;慢性掌蹠汗庖疹、尿毒性皮癢症、黃疸性皮癢症、皮膚淋巴瘤、後天性免疫缺乏徵候群之發癢性疹、淋巴瘤樣丘疹病、泛發性扁平苔癬、類乾癬;全身性硬皮症、硬皮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不過林旻憲主任提醒,目前健保有給付紫外線光療的只有乾癬、尿毒性皮癢症、全身性濕疹、白斑、皮膚淋巴瘤。紫外線光療在治療皮膚疾病時,病人站在直立式的紫外線光療機器中央,曝露出皮膚要接受治療的地方,不需要治療的部位則使用毛巾或衣物遮蓋,眼睛必須穿戴護目鏡保護。每次照射時間從數十秒到數分鐘不等,照射的時間以及次數會依照個人膚質、使用的儀器以及病情嚴重程度而有所調整。 如果病人是接受長波紫外線化學療法(PUVA)治療,治療前病人必須使用感光劑來加強療效。感光劑可採口服方式或者局部塗抹皮膚方式,如果是口服感光劑,服用後24小時內要確實防曬及避光。林旻憲主任說,目前主流的照光方式是使用波長為311nm的紫外線,又稱作窄頻中波紫外線光療,病人不用搭配使用任何感光劑,不僅使用方便,治療效果又令人非常滿意。無論是窄頻中波紫外線光療,或是長波紫外線化學療法,柳營奇美醫院目前都備有儀器可以提供病友最理想的治療。至於接受紫外線光療會不舒服?有副作用嗎?紫外線光療是一種方便、迅速且有效的治療方式,病人極少有不舒服的感覺,只要患者遵守醫師排定的療程,幾乎不會有副作用發生。如果病人體質對於紫外線敏感,或是光療劑量過高,病人則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曬傷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