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政府正式加入WTO之後加徵了菸酒健康捐,其中的10%專款專用於菸害防治工作,從6月9日起到11月17日止,共舉辦了11場戒菸認證課程, 2000多位醫師參與認證,92年1月1日起共有763家醫療院所具有資格開辦門診戒菸。這對台灣的預防醫學領域與公共衛生政策而言,無疑是一件創舉,也是政府正式面對菸害這項全球第一大死因的一大步.對於許多醫師而言,也是首次全面性揭櫫菸害防制與治療的重要性,希望能夠更正視這個全民健康的問題,落實預防醫學中Primary Care的第一要務(First Priority)”戒菸 Smoke Cessation”。WHO統計數據(Reference:WHO information Fact sheet No.221 Apr.1999)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約1/3成年人口吸菸,人數約11億人。吸菸率在開發中國家逐漸上升,在已開發國家逐漸下降。已開發國家吸菸率為男性 42%、女性24%,開發中國家吸菸率則為男性48%、女性7%。在中國大陸現今0-29歲的3億人口中,有1億人終將死於菸害,其中一半將於年僅35- 69歲時死亡。目前全球約有400萬人死於菸害,依流行病學估計,到2030年每年約有1000萬人死於菸害,遠超過愛滋病,肺結核,車禍,自殺等。菸害的成因當菸品燃燒時所產生的物質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以及約4000種的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是造成成癮的主因,但是4000多種的有害化學物質才是致癌的元兇。當吸菸者吸菸時菸頭發紅,此時菸頭完全燃燒,溫度達到約1000度,燃燒所產生之化學物質約400種,這部分大約佔整支菸品燃燒的85%,又稱為主流菸(Main Stream);當吸菸者將香菸放於菸灰缸上燃燒時,此時菸頭呈不完全燃燒,溫度僅約400度,燃燒所產生之化學物質約4000種,且毒性較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物質強,這部分大約佔整支菸品燃燒的15%,又稱為側流菸(Side Stream)。抽菸與30%的癌症有關,90-95%的男性肺癌患者與70-75%的女性肺癌患者與吸菸有關,由此可見菸害的嚴重程度。人們在吸菸後,尼古丁進入腦內僅需8秒鐘,吸菸者罹患心臟病的比例是不吸菸者的5倍,中風的比例為不吸菸男性的4倍,不吸菸女性的5倍,吸菸孕婦新生兒體重約減少7盎司,新生兒死亡率約增高33%,且自發性流產比例增高。B型肝炎帶原者肝癌發生率亦大幅增高,且與吸菸量成正比。人類所使用的物質中,香菸是最容易成癮的物質之一,尼古丁上癮的機率與古柯鹼相當,而容易上癮的程度是酒精的6-8倍,尼古丁的使用者約有95%會上癮,在美國尼古丁成癮的人數約1億2千5百萬人,高於酒精的1億人與古柯鹼的1千5百萬人。而成癮的原因約略可分為三個層面:生理面、心理面和社會面。<對生理面而言>吸菸後尼古丁到腦部僅需8秒鐘,血中尼古丁會造成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與血壓上升,且造成平滑肌收縮、胃酸分泌。腦中尼古丁造成短暫性警覺性增高、注意力集中。長期使用造成HDL下降、LDL上升。而戒菸會造成體重微幅增加5%,因其BMR下降約5-10%且食慾上升。<對心理面而言>習慣性與依賴性部分來自於心理面,許多人習慣於特殊場合與情境下吸菸,如寫作、沉思、分析、思考或心情不佳等,而許多心理面因素也來自於短暫性的生理性反應。<對社會面而言>社交活動中對於吸菸行為的相互認可與鼓勵,菸商的大力促銷,媒體對於吸菸的錯誤傳導,社會與文化對於吸菸的接受度,以及長輩吸菸對於晚輩的影響,都是社會面對於吸菸成癮的肇因。醫護人員對於戒菸的介入過去醫療界對於戒菸多採取被動的方式,醫療院所多以開設戒菸門診與戒菸班的方式提供已有戒菸意願的吸菸者戒菸諮詢與衛教,較少採取主動方式引導門診吸菸病患戒菸。其實,吸菸病患若經醫師建議與警告,可將每年的戒菸率由1%增高為3%,若再帶回戒菸手冊,可提高至7-12%,第一次心肌梗塞的病患若只接受尋常照護,約有35%會戒菸,若經由醫師勸告,會有約50%的病患戒菸。而產前門診中,約有20-30%孕婦會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