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不想手術 神經阻斷助改善

坐骨神經痛不想手術 神經阻斷助改善#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醫師,我下背痛好久了,每天都坐立難安很痛苦,一定只能開刀處理嗎?」根據統計,80%的民眾都有神經壓迫下背痛的問題,其中坐骨神經痛是最常見且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的問題之一。後龍診所復健科醫師吳明哲建議,坐骨神經痛若尚未達到非開刀不可的急迫程度,可由專業疼痛科醫師進行疼痛治療,協助改善症狀不適。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因素及族群1)常見於中老年患者,因脊柱退行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所引起的疼痛。2)懷孕者,因子宮擴大直接壓迫的結果所導致。3)患有脊椎腫瘤者,腫瘤直接壓迫坐骨神經或神經根就會造成症狀。4)損傷造成,如骨折、感染或炎症引起。5)經常搬重物、長時間彎腰或久坐。6)糖尿病病患。坐骨神經痛非老年專利,年輕人也要注意,若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也可能提早報到!坐骨神經痛典型特徵是腰部脊椎到臀部、大腿、小腿肚直到足踝的各種異常疼痛感,如:刀割、觸電麻木或燒灼熱等;更嚴重時可能造成下肢無力、刺痛、麻木、行走困難、坐臥不安,影響日常生活,併發症可能影響腸道或膀胱控制喪失,造成排泄機能異常。「神經阻斷術」治療 可緩解疼痛一般保守治療先以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維他命B群來治療,並配合復健腰椎牽引,但若沒有明顯效果,就要考慮手術。在坐骨神經痛症狀明顯、但尚未達到開刀的急迫程度時(如:大小便失禁),吳明哲醫師建議可由專業疼痛科醫師進行「神經阻斷術」治療。根據病況不同,在超音波顯影下將治療藥物注射至神經孔、腰椎橫突或硬脊膜外腔,來緩解疼痛症狀。過程中無需麻醉、安全性高且在診間即可執行。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疾病常與腰椎的不當使用有關,造成的結構變形磨損,進而傷害神經,保養的方式就是要善待腰椎,注意姿勢正確,少搬重物、不睡過軟的彈簧床、避免穿高跟鞋、座椅應有適當靠背、多做拉腰、拉單槓、游泳等運動。對於長期因坐骨神經痛而煩惱,且不想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建議可與醫師討論並接受檢查評估,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3歲的超高齡阿嬤,近半年飽受左側腰、臀、大腿痠痛及無力之苦。經過診斷及影像學檢查,患者脊椎第1及第2節(L1-2)椎間盤突出,造成她嚴重坐骨神經痛。年紀大又裝有心臟調節器,為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阿嬤也極害怕開刀。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手術,採用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再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消融止血,避免電流干擾,順利完成手術並解除阿嬤椎心之痛。超高齡、手術全身麻醉高風險 改以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滿頭白髮的阿嬤因屁股痛,不能久坐、久站、久躺,被迫坐輪椅進入診間,因為身體病痛而不停的哀哀叫,扶著疼痛加劇的左腿甚為痛苦。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對於這類超高齡、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尤其適合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採用局麻、手術時間僅約2小時、傷口不到1公分、出血少、傷害組織少,能降低高齡者術中全麻的高風險及避免傳統手術時間過長。術後疼痛度較低,3小時即可下床行走,也讓病人術後復原時間跟著加快。汽化方式消融止血 避免影響心臟節律器楊椒喬院長表示,又量這位超高齡阿嬤因心律不整,裝有心臟調節器,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以汽化方式來消融止血。有別於傳統電燒器,必須透過電流切割組織及止血,恐影響心臟節律器功能,引發心律不整,更嚴重將造成休克,造成病人術中高風險。精準診斷病灶及汽化止血設備,加上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僅夾除突出游離的椎間盤,不會過度破壞椎間盤,不會影響脊椎穩定,避免放置不必要的植入物,阿嬤順利解除椎心刺骨之痛,手術3小時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行走,隔天出院,返家休養,順利保有高齡生活品質,不再痛得哀哀叫。

年過40脊椎退化!下背痛的中醫保健

年過40脊椎退化!下背痛的中醫保健#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的描述,而不是病因。像下背痛、臀部痛、大腿及下肢延伸疼痛,甚至痠麻痛,或像針刺到一樣延伸到腳底,常被叫做坐骨神經痛。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呢?腰臀部肌肉緊繃 也可能壓迫坐骨神經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說明,腰椎是由一塊塊的骨頭疊成,中間有強力纖維包圍柔軟髓核的椎間盤當緩衝,椎骨空隙中有脊神經穿出,負責身體所有感覺訊號的傳遞。而坐骨神經是人體下肢最長的一條神經,從腰部經過臀部、大腿、膝蓋、小腿到腳底。任何壓到坐骨神經的因素都會引起神經痛。譬如椎間盤突出;椎體退化壓迫神經;跌倒致椎體滑脫,拉扯神經;腰部或臀部肌肉緊繃,壓迫神經,「梨狀肌症候群」是其中之一;脊椎有腫瘤,可能壓迫到神經。年紀超過40歲 脊柱就開始退化坐骨神經痛好發因子,像常搬重物或久坐工作、體重增加、過胖。若是年紀超過40歲,脊柱就開始退化,曾受傷會更早退化,常引起神經壓迫。老人家摔倒,常引起脊椎滑脫或大腿股骨頸骨折。糖尿病可能因神經病變,引起坐骨神經痛。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式,西醫可服藥或搭配復健。中醫透過針灸、脊椎調整可以減輕坐骨神經痛,減少服用止痛藥。再搭配一些下肢伸展運動,可減少坐骨神經痛發作。床鋪坐墊別太軟 減少腰部出力陳建閔和張育誠中醫師共同提醒,平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久坐和久站,站立和坐著時注意姿勢,不要彎腰駝背,少穿高跟鞋;睡眠充足,不宜過度勞累,疲倦時很容易肌肉扭傷;注意飲食,容易腹脹和高熱量的食物都會增加腰痛和脊柱負擔。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脊柱的活動力、還能矯正姿勢;床鋪坐墊不要太軟,會讓腰部出更多力。若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應避免激烈運動且減少運動量,可以鍛鍊腹部和背部核心肌群運動。增加腰部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可減輕疼痛。

從下背痛到腳底!別輕忽椎間盤突出

從下背痛到腳底!別輕忽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8歲的李先生是退休老闆,近日下背部痠痛,起初尋求推拿、拔罐等傳統名俗療法緩解,但疼痛沒有改善且日漸加劇,除下背部痛,還沿著左側臀部、大腿、小腿一路痛到腳底。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的改善有限,甚至疼痛到連翻身都困難,也無法行走。經檢查後確診為腰椎椎間盤突出並狹窄,導致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手術後,解除坐骨神經痛狀況。沿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台南市立醫院外科部部長暨神經外科醫師閻漢琳表示,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坐骨神經痛多發於單側,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2種,原發性的主要是坐骨神經炎症病變引起,繼發性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坐骨神經痛合併其他加劇症狀 須考慮手術治療初始的症狀不盡相同,有的只是輕微隱隱作痛,像抽筋後肌肉僵硬的感覺;有的則會有劇烈疼痛感,而且會由下背部一路延續到腳底。有些患者只有某些姿勢會引起不適,譬如咳嗽、打噴嚏等腹部用力的情況或長時間久坐時出現;有些則是無時無刻都疼痛。大部分會有肢體麻刺感,無法正常直立或彎腰,進而影響坐姿、站姿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椎間盤突出與脊椎退化狹窄,造成軟骨組織凸出來壓迫到腰神經,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閻漢琳醫師表示,現在手術技術都相當純熟,傷口小且約1週即可出院。若患者經休息、藥物、復健等保守治療均無效,且短時間內疼痛加劇、力氣變差、甚至大小便失禁、步伐不穩、跛行等情況,應考慮緊急手術積極治療方式。

常痛到「歪腰」 微創脊椎手術有解

常痛到「歪腰」 微創脊椎手術有解#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0歲的陳先生患有坐骨神經痛,痛到坐立難安,甚至歪著腰走路。陳先生決定使用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的神經減壓術,來解決長久的痛。透過此治療方法,不破壞脊椎正常功能,單純夾除病灶,傷口小。不但迅速改善症狀,縮短復原時間,也避免不必要的植入物,避免脊椎退化。傳統手術時間長、全身麻醉 風險較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魏敏雄表示,陳先生是腰椎右側第3、第4節椎間盤突出,神經孔狹窄,神經壓迫,嚴重坐骨神經痛,走路跛行。雖然腎功能不佳,加上年事已高,但因手術是局部麻醉,避免傳統手術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長、傷口大、復原久的高風險。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對組織破壞大,且將骨刺或椎間盤取出後,為維持脊椎穩定度,因此需打上骨釘及放入人工植入物,術後往往有感染風險較高、周圍軟組織纖維化、脊椎僵硬、活動度變差的問題。微創脊椎手術 神經減壓效果好新式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的神經減壓術是精準新治療方法,透過專為微創脊椎手術設計的內視鏡,藉由神經孔自然開口,以內視鏡單純夾除病灶。由於對神經減壓效果良好,術後馬上感覺不痛,且不會造成脊椎不穩定,不須植入骨釘及人工植入物,相對不會造成脊椎因開刀退化,可延長脊椎的使用年限。魏敏雄醫師表示,就像是要將樹幹裡的蟲子抓出來。傳統手術需要將樹幹劈開、掏空,但是新式微創內視鏡手術只要在樹幹上挖個小洞,就輕易除蟲。解痛的效果立竿見影,讓病患迅速重拾正常生活。

腰椎開刀不用怕 新手術降低癱瘓風險

腰椎開刀不用怕 新手術降低癱瘓風險#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歲的王女士,2個月前開始感覺左下肢麻痛。狀況日益嚴重,無法久坐、久站,甚至影響睡眠及日常行走。就醫後診斷為第4、5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所幸進行雙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坐骨神經痛也都改善,很快就回歸正常生活。雙微創腰椎手術 傷口小、復原快許多民眾聽到腰椎手術都感到非常害怕,擔心手術失敗會造成下肢終身癱瘓,就算手術成功,也需面對漫長的復健治療,因此常讓病人望之怯步。現在發展雙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傷口小、復原快,是安全且無痛的腰椎手術。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世祥表示,雙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以微創釘加微創支架的方式,手術只需在背部做2到3個1、2公分的傷口,術後傷口疼痛非常輕微,觀察2、3天後即可出院且無需拆線。傳統腰椎支架體積大 神經受損風險高傳統手術腰椎支架體積大,因此植入時需要的空間較大,對神經的碰觸也較多,造成神經受損的風險比較高。雙微創腰椎內固定手術是使用組合式腰椎支架,不僅體積小,且植入人體後再行組合,所需空間較小,幾乎不碰觸神經,因此更加安全。李世祥主任表示,腰椎手術有很多方式,許多民眾不甚了解,認為腰椎手術非常危險。其實手術風險視病情、病人年齡、身體狀況及手術方式而定,建議病人要與醫師詳細溝通,才能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老是下背痛 新式手術助脊椎減壓

老是下背痛 新式手術助脊椎減壓#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齡化的現代社會,下背痛和坐骨神經痛等腰椎退化性疾病已是十分常見困擾長者的通病,而相同症狀的病人根據檢查結果卻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傷口小、失血少 無傳統手術僵硬感58歲的江先生近期為下背痛及雙下肢麻木而困擾,雖曾被診斷為腰椎第四第五節脫位併中度椎管狹窄,但因身體狀況不佳而遲遲未處理。某日早上突發下肢疼痛以致無法站立,心導管追蹤報告顯示繞道血管有部分阻塞,醫師為他進行微創腰椎減壓及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不但傷口小,失血量少,術後較無傳統手術後的長期背部痠痛僵硬等後遺症。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亮鈞指出「微創脊椎減壓經骨皮質內固定手術」可將傷口縮至5公分以下,減少背部肌肉的創傷,更可降低手術中失血及感染率、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手術後腰背痠痛的機會。同時減少不完全減壓帶來的症狀改善有限或復發。國內外研究亦發現經骨皮質骨釘路徑能提供更強的支撐固定效果。下背痛原因複雜 詳細諮詢才能得到最合適的治療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複雜,需經過完整的病史詢問、神經學及影像學檢查才能精確診斷及治療,治療方式從保守的藥物及復健治療、侵入性的局部注射及神經阻斷,到外科神經減壓併非融合或融合固定手術。趙亮鈞主任指出,每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民眾須與醫師詳細討論並考量個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進而減少手術對生活及工作的衝擊。選擇優良復健及疼痛控制團隊,也能提供在地民眾更完整及多元的脊椎退化性疾病諮詢與治療。

擺脫坐骨神經痛 2件事一定要注意

擺脫坐骨神經痛 2件事一定要注意#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80歲的陳阿嬤因腰痛,長達一年的時間都處於左側屁股、大腿酸麻痛的狀態,就醫檢查發現是椎間盤退化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由於保守治療效果有限,醫師施以「尾椎硬膜外神經阻斷術」,僅以注射針劑的方式,短時間就改善患者的坐骨神經痛,是非手術方式治療的有效選擇。腰痛延伸到臀部或大腿 恐為神經受壓迫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洪豐建指出,骨刺、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退化、椎間管狹窄等壓迫到坐骨神經時,就會引起腰痛症狀,嚴重者還會延伸至臀部或大腿後側,引起酸麻痛,這些症狀都會讓患者坐立難安,沒有一刻舒服過。洪豐建醫師指出,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病人,輕者會先以熱敷、電療、腰椎牽引等物理治療,以放鬆肌肉,達到減輕局部神經壓迫,降低疼痛目的或輔以消炎止痛藥物,但當這些保守治療都不能緩解症狀時,即可採用「尾椎硬膜外神經阻斷術」。2大方向顧好 避免疼痛上身洪豐建醫師說,尾椎阻斷術是在薦椎區域局部消毒麻醉後,從薦椎之下的裂孔處下針,穿過薦椎韌帶,進入硬腦膜外,注入3cc的類固醇及1cc的止痛劑,達到消腫、消炎、止痛的效用。此外,病患在門診即可接受醫師注射,注射後觀察10-15分鐘若無不適現象即可返家。洪豐建醫師提醒,經注射過後患者應盡量少提重物,避免加重椎間盤的壓力。除了平時保養也要特別注意不宜久坐及久站、充分休息之外,2大方向顧好才能避免疼痛上身:1) 姿勢端正/坐姿端正、避免彎腰駝背、站立時應求雙腳平衡。2) 改變日常習慣/不睡過軟的彈簧床、避免穿高跟鞋、座椅應有適當靠背。(圖片提供/洪豐建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