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過後,許多人開始調整作息,試圖恢復身體的最佳狀態,但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欣瑜提醒,身體肥胖不能單看體重,台灣人有70~80%內臟脂肪偏高,屬「體重正常型肥胖」,也就是體重正常但內臟脂肪超標,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透過211餐盤改善。
年節過後,許多人開始調整作息,試圖恢復身體的最佳狀態,但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安欣瑜提醒,身體肥胖不能單看體重,台灣人有70~80%內臟脂肪偏高,屬「體重正常型肥胖」,也就是體重正常但內臟脂肪超標,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透過211餐盤改善。
春節年假放完後,許多人都胖了一圈,開始準備減肥計畫,甚至以為飲食「少量多餐才能瘦」。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破解迷思,醫師指出,少量多餐其實是減重錯誤觀念,如果一天攝取的總熱量超標,對減肥的效果其實跟規律吃3餐差不多,建議民眾可運用「攝食產熱效應」幫助瘦身。
過年前後天氣冷,不少人就食慾大開,年假每天都大吃大喝,該怎麼調整飲食維持身材?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其實冬天只要吃對東西,就能更好瘦、更燃脂,可以靠正確飲食慢慢消耗熱量,如果對於減重還沒頭緒,不妨參考「10日控卡食譜」搭配「營養師瘦瘦湯」,幫助想要減重的民眾整個冬天都苗條健康。
減肥其實很簡單!吃對食物加睡飽就好,偏偏這2樣正常的生活習慣,現代人常常做不到。研究指出,每天睡不滿7小時的人,比起睡眠時間超過9個小時的人,更容易肥胖;早餐有吃蛋的人不僅可以抑制亂吃食慾,也能減少中午進食的食量,長期下來就能依靠飲食習慣調整,無痛達到減重效果。
在國內外明星藝人的推波助瀾下,「單一食材減肥法」經常成為瘦身的熱門話題。這種減肥法主張透過只吃「特定食材」,如芭樂、蘋果、香蕉或豆腐等,來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然而,此種飲食方式雖能達到一定的瘦身成效,卻不一定能瘦得健康漂亮,倘若長期如此進食,或將對身體造成不小損害。
透過運動訓練減輕體重的人,一定都有過信心滿滿站上體重機,顯示出來的數字令人傻眼甚至沮喪的時刻。心中立即浮現的是這段時間多麼努力的上健身房,推掉許多的聚餐與宵夜就是要讓飲食更乾淨,但最終的結果卻讓這樣的堅持一下子就被瓦解。《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努力運動體重卻上升的原因。
一名40多歲女性用過減重藥物和飲食控制但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減重效果。經三總肝膽腸胃科醫師評估,接受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ESG),手術風險低且治療隔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體重從術前70kg,一個月後降至60kg , 整體第一個月後體重下降約10%,BMI從27.3降至23.4,患者對手術成效十分滿意。 肥胖是影響健康的負面因素之一,有許多方式都可以效達成減重的目標,但每個方法都有其限制及風險,除了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或使用藥物控制之外,針對BMI值27以上的族群,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志偉主治醫師表示,新型態的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是透過胃鏡縫胃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飢餓感及減少胃容積,減重效果可達約10~20%,並改善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現象,微創手術安全性高僅需約1.5小時,治療後恢復期只需一至兩天,且相對於切胃手術的不可回復性之風險,胃鏡縮胃後若有任何不適,可以拆除。因此適合更多族群來使用,例如:輕度肥胖(BMI>27)以上與合併代謝症候群之患者、重度肥胖不想接受外科手術患者、減重手術後復胖治療皆具成效。 進行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後,能成功降低食慾與進食量,楊醫師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專業指導飲食控制更能達到良好的減重成果,重拾健康生活不復胖與美麗指日可待。 圖/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 楊志偉醫師
35歲的謝先生長期病態性肥胖,卻未正視過自身體重帶來的健康風險,身高179公分的他,體重最重時可達到135公斤。直到3年前,因肥胖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才讓他下定決心治療,與醫師討論後,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胃鏡縫胃術,術後體重成功降至92公斤,足足減掉超過40公斤,不僅氣色變佳體力也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