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筆」原為糖尿病患者用於降血糖的藥物,卻意外被發現能有助於瘦身,因此也有人會用來減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購買及施打,必須經由醫師處方。醫師提醒,1~2成患者剛開始使用這類腸泌素藥物時,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若不舒服到影響生活,務必與主治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瘦瘦筆」原為糖尿病患者用於降血糖的藥物,卻意外被發現能有助於瘦身,因此也有人會用來減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購買及施打,必須經由醫師處方。醫師提醒,1~2成患者剛開始使用這類腸泌素藥物時,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若不舒服到影響生活,務必與主治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談到地中海飲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誤解:「難道是天天吃義大利麵嗎?這樣我可不習慣,也吃不起。」或是:「希臘也在地中海,不過希臘菜在台灣應該很冷門,也不好吃吧!我還是習慣吃中菜。」然而,地中海飲食是目前最歷久不衰的飲食法,對體重控制、血糖血脂控制、及心血管保護都有所好處。《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地中海飲食」的相關知識,幫助你用吃的變健康!
一名38歲男性是飲食失調患者,長期在身心科追蹤治療,每天都要和飲食失調症抗爭。先前曾嚴格執行飲食計畫,但過度的飲食計畫愈來愈難以執行下去,受不了飢餓的狀態,經常失去自制力而躲在房間大量狼吞虎嚥,吃下8~9包泡麵後就以催吐方式將食物吐出來,因此入院好幾次精神科病房⋯⋯
35歲A男在科技業工作,因工時長、缺乏運動,導致身形肥胖,體重已超過112公斤,最近員工體檢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和三酸甘油脂偏高,肝指數也異常,於是到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就醫,發現他腰圍超過100公分,血壓稍微偏高136/86毫米汞柱,確定診斷為代謝症候群,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患有重度脂肪肝。
很多人因為體重過重或是缺乏纖維質,所以,會透過多吃蔬菜來補充纖維或減重,但卻不知道吃錯蔬菜的種類,吃了過多的全穀根莖類的高澱粉蔬菜,容易導致熱量攝取過多,減重不成反而變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民眾「蔬菜」正確挑選方式,這樣吃才能真正瘦。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是種間歇性的進食方式通稱,包括在一個期間內進行斷食與進食循環。《優活健康網》特摘藥師張中維所撰此文,分享「間歇性斷食」的相關知識,包括間歇性斷食介紹、間歇性斷食對身體的影響、間歇性斷食的安全等,幫助民眾正確減肥。
人類終於活在一個糧食不虞匱乏的環境時,我們似乎愈來愈掙扎,因為……這世界讓我們太容易變胖了!而體型的增長不僅會變成受人評論的一環,愈來愈多的研究也證明肥胖是種疾病,會帶來更多的慢性病、癌症、失智等問題。因此不管是為了健康,抑或為了面子,許多人不停落在「減重→復重」的惡性循環裡。究竟要怎樣做到良好的體重控制,有幾點你需要先了解。
根據世界糖尿病聯盟統計,全球約有5.4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1!並有數據指出,高達8成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有肥胖或過重問題,當糖尿病合併肥胖即稱為糖胖症*2,研究指出糖胖症患者具有較高的心血管*2和腎臟疾病風險*3,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糖胖症從字面上解釋就是肥胖合併血糖問題,英文是diabesity,也就是由糖尿病的英文diabetes和肥胖症的英文obesity組合而成,因此在治療上需同時針對兩個疾病進行處理。 三軍總醫院代謝症候群防治中心主任郭俸志醫師說明,肥胖和糖尿病是會交互影響的,當長期肥胖狀態下,容易造成脂肪組織功能不良,進一步形成異位性脂肪沉積於肝臟造成脂肪肝,於是使得「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導致糖尿病*4.5,相反地,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狀態下,也會使得脂肪組織堆積而增加肥胖的風險!當身體面對2種有害因子的影響下,會讓血糖不易控制,而血脂及血壓異常的風險也升高,進而使得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變的機率大幅增加*2.3。 郭俸志醫師表示,也因此糖胖症患者,除了血糖穩定控制之外,更需將減重列為優先治療目標,才能逆轉此惡性循環,從而減少相關心腎系統等器官病變的產生。原則上BMI ≧27的族群,建議至少必須要先降至24 ≦ BMI<27,再慢慢控制回標準體重 (BMI≦24)。(國健署健康九九+:BMI測試) 飲食控制、運動養成再搭配藥物才是關鍵 不管是糖胖症或是糖尿病患者,郭俸志醫師強調,都必須給予飲食衛教作為基本,進一步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才能達到長期穩定的血糖及體重控制,另外若已達重度肥胖情況時,就可能顯著影響到日常生活能力,如走路會喘、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膝蓋負擔過重產生退化性關節炎等,這樣的高風險族群除了生活型態的介入治療外,就會建議儘早使用輔助藥物或接受減重手術,以避免越胖越無法運動,進一步造成血糖難以穩定控制*6。 郭俸志醫師說明,目前同時具有控制血糖、控制體重及心腎器官保護效果的藥物共有兩大類,分別是口服與針劑型的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以及口服的SGLT2抑制劑。前者除了促進胰島素分泌達到控制血糖作用之外,同時也能抑制食慾、減緩胃排空來達到有效的體重減輕,更重要的是長期使用下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實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當血糖已經降到正常值時就不會持續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單獨使用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所以也可以用於非糖尿病之肥胖患者的體重控制。後者SGLT2抑制劑則透過腎臟排出糖份的機轉來達到控制血糖及減少體重的效果,原則上也不會造成低血糖,同時長期使用下也具有減少心衰竭及慢性腎病變的實證。 無論是口服與針劑型的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或者SGLT2抑制劑,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若糖尿病患者已有相關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病病史,就會建議於第一線就開始使用*7,但在藥物使用上仍需注意,使用 GLP-1受體促效劑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且少數案例報告中顯示可能與胰臟炎風險的增加具有關聯性,此外口服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必須要空腹服用,服藥喝的水量需限制少於120毫升,且服藥後需至少隔半小時以上才能攝取食物;而SGLT2抑制劑服用時間則較為彈性,可以空腹或隨餐吃,但要注意維持水分的補充、避免長時間憋尿及維持良好衛生清潔習慣,以減少生殖道或泌尿道發炎的風險。因此在選擇藥物時,病患都應該與醫師討論是否合適。 郭俸志醫師提醒,糖尿病與肥胖是影響健康的2個有害因子,更是彼此互相影響,肥胖會大幅的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因此若有肥胖問題一定要儘早處理,透過養成每天量測體重的習慣,配合總熱量控制、搭配飲食指南及每天適當運動20~30分鐘,一週至少3~5天,進一步加上醫師囑咐的藥物治療,才能達到健康的體適能狀態並維持有效且長期穩定的血糖及體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