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

不只疫苗造成心臟炎症 小心「2種疾病」也會

不只疫苗造成心臟炎症 小心「2種疾病」也會#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美國食藥署與歐盟藥品主管機關發現,施打BNT 與莫德納Covid-19 mRNA疫苗和心肌炎、心包膜炎之間,可能有關聯性。歐洲藥管局分析,截至7月10日, BNT的1.77億劑接種疫苗中,出現145例心肌炎,以及138例心包炎;而莫德納2000萬劑疫苗接種當中,則是出現19例心肌炎和19例心包炎,其中5人死亡。 那麼疫苗還能夠安心施打嗎?對此,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表示,根據指揮中心表示,雖然數據顯示,確實有發現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發生心肌炎的年輕男性數字高於預期,但計算其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6,屬於極罕見的案例,因此從整體公衛角度而言,施打疫苗仍是利遠大於弊。「而且這些年輕人心肌炎發生後,經過適當治療大部分恢復得不錯。」施奕仲指出,不是只有新冠疫苗有可能會造成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疾病,若民眾對於這類型疾病不熟悉,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以下是這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症狀、預防及治療方式。 心肌炎心肌炎顧名思義是心臟組織發炎,主因是病毒感染。舉例來說,許多腸病毒類的病毒,例如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等,或某些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病毒類,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微小病毒等,若跑到心臟造成心肌感染發炎,就是所謂的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還有許多不明原因的心肌炎,一般認為可能包含某些免疫失調或異常所引起,例如因自體免疫引發的心肌炎;因mRNA疫苗引發的極罕見心肌炎,可能就是透過免疫異常所導致。文獻上,也有報導極罕見的細菌性或寄生蟲引起的心肌炎。有鑒於心肌炎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要預防心肌炎,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個人衛生、提升免疫力,勤洗手、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也可預防病毒性心肌炎。 由於心肌炎常因上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的症狀非常多變、難以發現,假若感冒症狀異常延長病程,身體越來越虛弱,就應該提高警覺。施奕仲指出,心臟發炎時,會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而影響血液輸出,除了胸痛外,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喘、很累、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等症狀;而猛爆性的心肌炎,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心肌炎的型態十分多變,醫師可透過理學檢查、血液檢查或X光、心臟超音波協助診斷,心電圖會呈現各式各樣的變化,各種心律不整都有可能發生,傳導障礙、STT段異常也很常見,最終再以心臟核磁共振檢查或心肌切片作確切診斷。」而心肌炎的治療方式則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透過藥物改善症狀,給予發炎部位充分的時間恢復,類固醇的角色有正有負,若是確診病毒性心肌炎,免疫球蛋白的治療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至於猛爆性心肌炎患會出現急性心臟衰竭的各種癥候,常需要透過葉克膜延續生命,等待換心。 心包膜炎心包膜是包圍心臟的一層纖維層,會包覆在進入心臟的幾條大血管的根部中,平常可能約有30毫升的液體,做為緩衝撞擊之用。但如果心包膜發炎,心包膜可能會蓄積發炎液體,過多的液體有時會壓迫心臟,造成所謂的心包膜填塞,若未及時執行心包膜穿刺引流,有死亡的風險。 施奕仲解釋,心包膜炎的發病原因部分與心肌炎相似,主要是病毒感染,在台灣,也會遇到因結核菌感染造成的心包膜炎。此外,尿毒症、癌症轉移、化療電療引起的反應性心包膜炎,也是可能的發生原因。因為造成心包膜炎的成因眾多,預防之道應該以提升免疫力並且從預防或控制慢性病著手,日常生活應均衡飲食以攝取多樣營養素,規律運動來強健身體,並積極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症狀通常是中央或左側的胸痛,尤其呼吸時會更加嚴重、不舒服,可能會合併躺下時呼吸易喘、身體虛弱、發燒、心悸、腹瀉以及嘔吐等症狀。 臨床上,醫師會用聽診檢查是否有特殊的心包摩擦音,或是使用心電圖、超音波檢查等檢測來了解。若是發炎情況嚴重,除了使用消炎藥物緩解,若引發大量心包膜積液,會使用手術或引流將積液排除,避免心包填塞死亡。 疫苗引發的心肌炎、心包膜炎 容易發生在施打一周後施奕仲表示,無論是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只要提高警覺,出現症狀後及時治療,以這次mRNA疫苗施打後產生的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的案例,一般來說都不會威脅生命。即使是疫苗引起的副作用,根據美國疾管中心統計除極少數案例以外,絕大多數人都能康復。 根據歐盟藥品管理局的說法,mRNA疫苗造成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副作用,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第二劑接種的時候,且發病時間約在一周後到28天內發生。近期台灣出現第一例打完莫德納疫苗診斷心肌炎的疑似案例,是60多歲的女性患者,可見除了年輕男性,任何年齡、性別也都應該提高警覺。 

洗腎人瑞接種新冠疫苗 醫:先打先有保障

洗腎人瑞接種新冠疫苗 醫:先打先有保障#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於5月中旬逐漸擴大後,民眾對於疫苗接種由觀望逐漸轉趨積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6月中取得分配給洗腎病患的AZ疫苗後,旋即安排在隔天為腎友施打,接受率約九成,其中包含102歲的陳奶奶及併有大腸癌及肝、肺轉移的蘇先生。仁愛院區腎臟科主任徐永勳表示,洗腎患者通常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是年紀較大的長者,洗腎病患須頻繁進出醫療院所,罹患新冠肺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0倍,死亡率為10-30%,是一般人的10倍,建議腎友應該盡早接種疫苗,先打先有保障。「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者,才會造成血栓」對於長輩們擔心的血栓問題,腎臟科醫師田翹榜表示,打疫苗會造成血栓是在對血小板有特殊抗體的人才有關聯,跟一般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中風或心肌梗塞機轉完全不同,有此類特殊抗體者非常罕見(約十萬分之一),且大多發生在西方白種人,長輩及腎友可以不用太擔心。至於需不需要等待莫德納或其他疫苗,腎臟科醫師洪惠萱說明,打疫苗並不是就不會被傳染,而是被傳染後可減少演變成重症,就這個觀點來說,現在台灣已有或將有的疫苗都是好疫苗,都可有效降低未來被染病時的重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感染科主任顧文瑋說,所有疫苗都有其副作用,常見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肌肉痠痛等,這些反應在長者反而比較少發生,也沒有哪種疫苗比哪種好或安全,像注射完發燒的狀況在莫德納會比AZ多,莫德納也有罕見的心肌炎報告,但案例主要發生在年輕人,長輩們毋需多慮。建議腎友及長輩在有急症或才剛恢復的狀況下先暫緩接種,若有慢性病但控制穩定,就可以接種。「萬一染疫以奶奶的年紀更承受不起」陪伴陳奶奶出入洗腎室的媳婦表示,當初家人也很猶豫要不要讓奶奶接種,但奶奶經常要來醫院,萬一染疫以她的年紀更承受不起,且家人及替奶奶洗腎的醫護人員也會有被傳染的疑慮,所以還是決定讓奶奶接種。另一名病友蘇先生的女兒則表示,她也經歷了同樣的猶豫與擔心,因此尋求父親腫瘤科及腎臟科醫師的意見,考量父親病情穩定,經醫師分析及家人討論後,父親自己決定接受注射。徐永勳說,從注射疫苗到現在已超過兩周,洗腎室一百多名腎友們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蘇小姐跟陳奶奶的媳婦一致表示,如對接種疫苗有猶豫或擔心,應信任醫師的建議,保護病人,也保障家人。

打新冠疫苗前後 飲食有哪些禁忌?

打新冠疫苗前後 飲食有哪些禁忌?#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目前有資格打疫苗的人還相當有限,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疫苗抵達台灣,漸漸的,一般大眾也將可接受注射;因此開始有人問,疫苗接種前後要注意什麼,或是應該要吃什麼,因此我們就針對這個主題來聊聊吧!  對於打疫苗沒有特殊飲食法 首先要跟大家說的是,目前並不存在一種飲食法,可以直接讓疫苗更有效,或是讓它失去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在注射之前不需要準備什麼很「特別」的飲食,對於吃,你真正要做的事就是吃得均衡,讓自己的身體條件良好,其餘的就交給疫苗與之後的免疫反應;此外,如果你現在正過著三餐不正常、偏食的生活,會建議現在就開始調整。 雖說沒有特別的飲食法,但有些跟維持人體免疫系統運作有關,又是國人比較缺乏的營養素就會需要注意,也就是說,含有相關營養素的食物就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應該要注意的事情。 日常的飲食建議 留意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與成分 維生素 A、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鋅及蛋白質等,都是支持人體免疫系會需要的營養素。因此記得要吃各種不同顏色的蔬果,補充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從雞蛋、富含脂肪的魚、日曬/紫外線照射的菇補充維生素D;補充各種容易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例如雞肉、魚或是更容易消化吸收的鱸魚精類產品。另外,與抗發炎有關營養素與成份也可以納入日常的飲食中,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Omega-3 脂肪酸、來自植物的天然成分。 營養素豐富食物來源 維生素A:豬肝或其他動物內臟;油脂較多的魚,例如鰻魚、鮭魚、鯖魚、土魠魚等。 beta-胡蘿蔔素:綠葉蔬菜和其他綠色、橘色,還有黃色的蔬菜、青花菜、胡蘿蔔;或是哈密瓜、芒果、木瓜、甜瓜等水果。 維生素D:雞蛋、鮭魚、鰻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富含有知的海魚,或是日曬/紫外線照射的菇類。 維生素E:植物油、堅果種子類、綠色蔬菜、奇異果。 鋅:牡蠣、紅肉、禽肉、海鮮、豆類、堅果種子、全穀類。 優質蛋白質:豆、魚、蛋、肉。 Omega-3 脂肪酸:亞麻籽油、奇牙籽油、紫蘇籽油、印加果油或富含油脂的海魚,例如鮭魚、鯖魚、土魠魚、沙丁魚等。 植物的天然成分(涵蓋香辛料):主要來自各種植物油;黃酮類化合物:柑橘類水果、香草、蘋果、綠茶、莓果類;非黃酮類化合物:巧克力、薑黃、橄欖多酚。 地中海飲食是你的好朋友 一個一個去對照上面的食材吃是否覺得很麻煩呢? 那麼,這裡推薦可以考慮地中海飲食,因為當你的飲食越接近地中海飲食,你就越能完整的吃到上述提到,維持免疫系統健全有關的營養素。 接種疫苗當天 打 COVID-19 疫苗跟其他的健康檢查不一樣,不需要刻意空腹;反而會建議不要空腹,因為空著肚子注射疫苗會讓人容易頭暈,特別是有暈針經驗的人,空腹可能會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 打針前,可以吃一些東西,例如優格、水果、雞蛋,或是健康的能量棒都是不錯的選擇;注射之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手臂疼痛、輕微發燒,或是全身酸痛,別擔心,你的免疫系統正在正常發揮中。 補充水分 對於打 COVID-19 疫苗而言,打的前後喝足夠的水很重要;喝足夠的水不僅能讓全身各種生理機能運作順暢。 除了喝水,你也可以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或是湯和滴精類的產品,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能補充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如果打了之後,覺得發燒、不舒服,美國 CDC 也建議多喝水。 避免喝酒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指出喝酒會減弱疫苗的作用,或是 COVID-19 疫苗對喝酒的人有不好影響的證據,不過還是建議避免喝酒;理由在於酒會抑制免疫系統作用,而且會讓你脫水,這正好與多喝水相衝突;就算只是喝一點點的酒,也會有脫水的作用。喝酒會弱化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增加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如果生病的話,也會比較不容易康復。 注射之後吃什麼 如果你平常的餐食都要自己張羅,那麼注射疫苗那天,為了避免打完之後太累,可以事先準備好晚餐;另外,打完疫苗之後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或是食慾不佳的情形,這時候你可以準備容易吃的雞湯或是魚湯,搭配麵條或稀飯一起吃,補充能量之餘,也能吃到優質的蛋白質與營養素。 整個看下來,你應該會發現,最好的做法就是讓自己的身體健康,藉由均衡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規律運動、充分地睡眠、適當調適身心壓力等;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別聽信沒有根據的傳聞或是說法,就是這種時候,我們才更應該團結一心。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新冠疫苗怎麼打?台大醫回答3個常見QA

新冠疫苗怎麼打?台大醫回答3個常見QA#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各國拚疫苗施打率。台大醫院設立COVID-19新冠肺炎常見問題專區,台大醫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市面上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都非常新,一年內匆促上陣戰績不錯,不過也存在一些問題待解,黃立民提供以下解析。Q1新冠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可以隔多久?根據免疫學原則,打完第一針,只要免疫系統還記得,隔多久打第二針都有效果,如果免疫系統已經忘記第一針,第二針就要從頭來。針對AZ疫苗,政府規定8-12周打第二針,不過臨床試驗發現,不同施打間隔的保護力,小於6周有55%,6-8周則59%,9-11周63%,大於12周達81%,「16周以上效果還是非常好,代表隔了16周再打第二針免疫系統還記得,仍然有效。」至於第二針最長可以隔多久?黃立民強調,新冠疫苗還沒有數據,若參考子宮頸癌疫苗數據,青少年需打兩針,間隔6個月,研究顯示兩針間隔12個月比6個月的抗體量高。即使間隔12個月,免疫記憶仍在,甚至有研究顯示,隔兩年效果又更好,顯示免疫記憶持續效果很久。Q2新冠疫苗可不可以混打?黃立民指出,很多歐洲國家已經建議混打,主要理由是副作用,目前建議第一針AZ,第二針打RNA疫苗,但需更多實證研究。根據西班牙研究,663人第一針打AZ疫苗,後續1/3第二針不打,2/3打第二針疫苗,不打第二針抗體沒有變化,第二針打BNT疫苗,抗體幾何平均值幾乎增加100倍,綜合抗體陽性率從34%進步至100%,「顯示混打效果不錯,比打兩針AZ好。」不過混打會不會副作用增加?黃立民分析,主要副作用是發燒機率增加,目前有國家建議可以混打,比如加拿大建議第一針打AZ疫苗,第二針可以打AZ疫苗或RNA疫苗,但強調第一針打RNA疫苗,第二針一定照打RNA疫苗。為何混打疫苗順序很重要?黃立民強調,混打一定要不能比原來方式差,甚至要更好,先打AZ疫苗再打RNA疫苗,一定要比兩劑AZ疫苗好,或者至少一樣好才會混打。「先RNA疫苗再打AZ疫苗,不用做實驗就知道效果一定不好。」黃立民說明,因為RNA疫苗第一劑效果約只有50%,第二劑強化免疫記憶很重要,如果第二劑換成AZ疫苗,免疫原性沒RNA疫苗強,且不同刺激方式對免疫系統不夠,混打效果因此比較低。Q3如果只打一針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有多少?如果第二劑無法打,保護力還在嗎?黃立民分析研究數據表示,輝瑞第一針保護效果是52%,莫德納第一針是69.5% (不過只打一針14天內的保護效果是50%,打第二針就達92%);只打一劑的嬌生疫苗是66%,AZ是76%。根據以色列打BNT疫苗經驗,第一針保護效果是54%,與臨床試驗相似。但他強調,如果疫苗覆蓋率夠高,蘇格蘭只打第一劑BNT疫苗有91%,AZ是88%;南韓只打第一劑BNT疫苗則89%,AZ是86%。由於數據混亂,黃立民解釋,打一針效果取決於當時環境,如果施打率不高、防疫措施不嚴格,效果是不好的;如果防疫有成、疫苗施打也踴躍,打一針效果就很好。BNT和莫德納打一針約50-60%,如果防疫、施打率都好,則可達80-90%;AZ疫苗打一針約7成,如果防疫、施打率都好,也可達80-90%。多少人打疫苗,才能回歸正常生活?黃立民總結上述問題:1.第二針疫苗,AZ可以隔4-16周,政府建議8-12周,從研究顯示隔半年也沒關係。2.新冠疫苗可以混打,但順序很重要,一定要先打腺病毒疫苗,再打RNA疫苗。另外,RNA疫苗一定要打第二針。3.只打一劑保護效果,視疫苗覆蓋率和疫情嚴重程度而定,情況好約50-60%,情況好可達80-90%。台灣要100%全體免疫力,一定要打到80-90%,不過打30-40%就有感了,效果就會擴散,病毒傳播速度就變慢,可以預期台灣打到30-40%疫情就會比較好控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孕婦打新冠疫苗 全台名醫6大問題解析

孕婦打新冠疫苗 全台名醫6大問題解析#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50萬劑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後,政府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讓孕婦自行選擇施打AZ或莫德納疫苗,這兩天門診詢問接種疫苗事項的孕婦暴增,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整理出6大孕婦最關心的問題,供準媽媽們參考。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面對疫情建議孕婦應接種疫苗,學會特別成立「懷孕與COVID-19」工作小組,結集國內數個醫學中心產科主任、醫師,定期討論COVID-19對懷孕影響相關研究的最新發展。 Q:孕婦適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對胎兒或母體是否有不良的影響?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施景中指出,無論是輝瑞-BNT、莫德納或AZ疫苗,目前的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並不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孕婦可以安心接種。 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如果有染疫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 Q:要打哪一種疫苗?至於孕婦應該選擇哪一種製程製備的疫苗來施打比較好,施景中解釋,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Z、Janssen),國外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輝瑞-BNT、莫德納)部分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5000例的個案數和經驗,關於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COVID-19疫苗時,還是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 Q: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比較恰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表示,懷孕期間任何階段,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媽咪都可以接種。雖然如此,大多數的醫師傾向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周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 當然,如果婦女在懷孕初期因工作或個人因素有染疫風險時,則應考慮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孕婦要不要接種,應該視個人情況,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和好處後再施打,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先和醫生討論過後再做決定。 Q:接種疫苗前要注意什麼事情?除了曾經對疫苗有嚴重的過敏反應病史,或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必須例行住院者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外,台北長庚婦產科醫師陳彥廷建議,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 Q:打了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葉長青指出,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在接種完疫苗後會有疲倦感、肌肉痠痛或頭痛的現象,少部分的人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發燒、甚至是畏寒。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多半輕微,可以藉由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服用普拿疼來改善,在48小時內就會緩解。 Q:出現什麼情況該趕快回醫院檢查?台北長庚婦產科醫師莊雅淳指出,國外有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免疫血小板低下症的案例,發生時間大多介於接種疫苗後5到28天。因此,工作小組的醫師專家們提醒,如果接種疫苗後持續高燒、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改變、嚴重腹痛、呼吸困難、四肢浮現紫斑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洪泰和醫師強調,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國產新冠疫苗邁向人體試驗 明年問市

國產新冠疫苗邁向人體試驗 明年問市#新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光生技6日舉行記者會說明自主研發的武漢肺炎候選疫苗最新發展進度,董事長詹啟賢表示,目前動物小鼠試驗疫苗抗體反應佳,目標下半年啟動人體試驗,希望明年冬天有需要的台灣人都能施打。動物試驗疫苗抗體反應佳國光生技表示,武漢疫苗是全新的疫苗,因其對人類的感染性,使用不活化全病毒,在技術及生物安全的考量有其困難度。經過3個月努力,已成功生產出候選疫苗,並且在台大病毒實驗室教授張淑媛進行疫苗抗體中和試驗,結果在注射武漢肺炎候選疫苗的小鼠血清中,發現小鼠抗體反應優異。詹啟賢董事長表示,研究武漢肺炎疫苗像是一場障礙賽的馬拉松,最終的結果誰也不知道;不過,疫苗安全、有效後才是量產的問題。前面步驟必須確實走完,6個月安全觀察期是不能打折扣的,接下來國光將進行武漢肺炎病毒疫苗GMP量產作業,同時完成後續毒理試驗及攻毒試驗。期望能在今年第3季可獲准開始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目標是明年冬天來臨時,台灣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打到疫苗。國光生技表示,武漢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擴散而尚無即將消失的跡象,也使各國均體認到疫苗的重要性。日前已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及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討論,在顧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如何以緊急使用授權(EUA)方案及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且已獲得CDE同意將國光的武漢肺炎疫苗開發案,列為COVID-19專案諮詢輔導案件計劃往前推進。目標明年冬天全台民眾可施打國光生技指出,由於流感疫苗與武漢肺炎疫苗是以不同技術在不同工廠產線生產,國光生技在本身細胞生產工廠及簽約合作夥伴擁有的生產設備及能量,應該可以提供足夠的產能滿足國內需求。國光在全程製造的技術上,擁有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不會受第三者或他國的牽制。詹啟賢董事長表示,希望明年冬天有需要的人都能打得到疫苗,以優先滿足台灣2300萬民眾需求為主,如果有多出來的量會援助海外;以目前生產能量計算,有可能會有多出來的量,但因為這是全新的東西沒人做過,良率會如何還無法完整掌握,因此現階段還無法準確計算,生產會分批次出來,優先施打順序則由政府決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