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怕開刀!她手麻3年被痛醒

腕隧道症候群怕開刀!她手麻3年被痛醒#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33歲的上班族女性,因工作長期使用電腦,三年前發現右手整天都有麻麻刺刺的感覺,且要不斷甩手才能減輕不適,就醫檢查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雖然試過注射過類固醇、復健治療、針灸,但效果皆並不明顯,於是醫師建議她手術治療,將腕橫韌帶切開,釋放腕隧道的壓力,不過患者懼怕開刀,加上沒時間請假休養,所以就一直沒有處理。直到去年幫忙家裡包粽子,連續三天下來,發現手指麻刺感怎麼甩也甩不掉、無法拿太重的物品、在睡覺時還經常被刺痛感所驚醒,甚至連用筷子夾菜時,菜都會掉到桌上,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幸在接受了小針刀治療後,她手指的麻刺感都不見了,且半夜睡覺也不會被痛醒,還給她一個良好的生活品質。手麻別輕 延誤治療恐致永久性神經受損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廖千慧中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是種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通常發生在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如電腦族、廚師、生產線作業員等,且女性發生此問題的比例,為男性的3~10倍。病患時常夜間被痛醒,初期甩一甩或許可以減輕症狀,大多數的人會以為是自己睡姿不良壓迫手腕,而延誤就醫,因此呼籲民眾不要輕忽手麻,以免導致永久性神經受損退化的嚴重後果。至於在治療上,除了可透過注射過類固醇、復健等方式來的達到效果,但類固醇並不能經常施打,所以,可利用小針刀快速鬆解沾粘及肥厚的組織,進而解除僵硬、疼痛、活動困難的問題,只是,在治療後的24小時內,需避免手腕的過度使用或搬重物。

電腦族手痠麻痛?4招預防腕隧道症候群

電腦族手痠麻痛?4招預防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建議已出現輕微「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的民眾,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可經由物理治療有效緩解局部疼痛,病患也必須配合進行手部運動,才能更有效的治療病症以及避免症狀復發。腕隧道症候群情況嚴重時,則可能需要開刀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的預防1)減低重複性的手部操勞,避免同一姿勢握住東西太久。2)若有需要手部用力反覆的動作時,宜將速度減慢。3)加強特定的手部和前臂的肌肉力量,減少不正確手腕姿勢的肌肉代償。4)養成利用雙手轉換或輪流工作的習慣,適度的讓雙手休息。建議已出現輕微症狀的民眾,先找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可經由物理治療有效緩解局部疼痛,此外病患也必須配合進行手部運動,才能更有效的治療病症以及避免症狀復發。長期每天長時間使用電腦的電腦族,如果加上坐姿不良,在操作鍵盤或滑鼠的時候將手腕掌側直接壓靠在桌面上,會造成腕隧道被壓迫,導致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應該讓手腕與前臂保持自然平行狀態,避免讓手腕長久處於下垂、上抬或扭轉的姿勢。(本文摘自/物理治療教你自助擺平痠痛/大塊文化出版)

貪玩手機麻將 竟使她半夜手麻醒

貪玩手機麻將 竟使她半夜手麻醒#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低頭族、電腦族注意,只要長時間使用且姿勢不良的話,都容易會引起腕隧道症候群,或是頸部神經受到壓迫等問題找上門!日前,一名44歲的女性,因經常喜歡窩在床上玩手機版的麻將遊戲,導致右手常會出現麻痛感,有時就連抬頭,也會有一股電流從頸部延伸到手指,而嚴重時甚至會半夜麻醒。起初原以為是腕隧道症候群所引起,但經過了1個多月的治療,症狀仍不見起色,後來才發現,她除了有腕隧道症候群外,長時間低頭,造成骨刺增生,進而引發頸椎退化壓迫神經,才會使得她右手麻痛感,所幸經過復健治療後,症狀已逐漸獲得改善。頸部神經受到壓迫者 明顯增加中雙和醫院婦健醫學部黃士偉醫師表示,由於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大幅增加,使的近來門診中,多了不少因長期低頭,而造成頸部疼痛的患者,且頸部神經受到壓迫的患者,也明顯增加中。然而,頸部神經壓迫的症狀,是從頸部,延著單側上臂、前臂,直至手指,但因腕隧道症候群也會出現手指麻痛的反應,所以,有時容易造成診斷上的混淆,且隨著使用3C的時間變長,兩者問題也容易同時發生。長期低頭易壓迫 玩手機應維持15~35度有鑑於3C產品的使用,已造成民眾頸椎的傷害,黃士偉醫師建議,最好的姿勢是下巴略縮,但這姿勢久了也會不舒服,最好每使用30分鐘,就活動一下肩頸,另在使用手機時,也應避免駝背或低頭的姿勢,因此,民眾在使用時,除了可輕輕做下巴內收的動作外,也可將姿勢維持像看書的樣子,最好呈現15~35度,手肘平放為佳。而使用電腦時,坐在椅子上,應貼在椅背上,盡量不要越做前面,甚至出現駝背,如果椅子本身設計不良,無法完全貼住椅背的話,可放置枕頭或靠背的東西,來降低頸椎的負擔。玩手機玩到肩頸痠痛 「聞液青年」助緩解最後,為避免民眾頸部疼痛越來越嚴重,醫師也提供3招伸展活動操助緩解,只不過建議在進行前可先熱敷,使肌肉放鬆效果會更好,若無法的話,則可在洗澡時進行:1)左手扶著左肩頸,有手輕按壓頭部往右斜前方伸展,停留5秒左右,換邊,但要切記不可以拉太快,以免造成反射性收縮。2)頭往左、右、前、後四個方向伸展,並分別往左、右兩側旋轉,依個人習慣決定停留秒數,但最少應停留5秒。3)左手扣助椅子,右手中指碰觸左耳尖,將投部像右側伸展,停留5秒換邊,就跟「聞液青年」動作一樣,有助於幫助提肩胛肌運動,但切氣要全身放鬆才能達到效果。

年關近「動手」時間多 小心手麻、疼痛上身

年關近「動手」時間多 小心手麻、疼痛上身#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關將近,許多人工作會格外忙碌,或是需要大掃除,「動手」的機會多,容易造成手部過度使用,產生不適、疼痛!對此,醫師提醒民眾大掃除或工作時,應避免重複姿勢、過度用力,且不要長時間維持相同動作,要適度休息,以免疼痛上身。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邵崇榮醫師表示,日前就有一名36歲男性前往骨科求診,他長期在大陸工作,因從事餐飲業、手部過度活動,造成手指卡住及活動不良,在大陸醫院求診時,卻被告知可能需要截肢,嚇得他趕快回台求醫;經過醫師確診為扳機指,立即安排施以超微創手術,很快解決不適,術後一週便可返回大陸工作。邵崇榮醫師說,扳機指若在保守治療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就需考慮開刀治療,確保生活品質。過度使用造成手麻、疼痛 提醒民眾不要維持同姿勢過久 邵崇榮醫師指出,手部工作過度,容易造成腱鞘或韌帶發炎、腫脹壓迫到神經或肌腱,容易發生手指麻、無力或活動受限等情況,提醒民眾不要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與動作;若是不慎手部出現麻、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確實找出病症或原因,不要讓手部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手不再發麻、疼痛 教你5招打擊腕隧道症候群

手不再發麻、疼痛 教你5招打擊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病患若時常出現手部莫名疼痛、有時會拿不住東西而掉落,或是無法打開罐子、扭轉瓶蓋等情形,恐要擔心是不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有些人是因手部或手腕進行重覆、持續的動作,使得腕屈肌腱鞘發炎導致,症狀嚴重時,可能連單純的駕車、讀書,都會讓疼痛或麻痺加劇,甚至半夜會痛或麻到醒過來,可說是相當折磨人。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陳興源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中年婦女或是懷孕女子,是上肢最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會因神經壓迫而導致感覺異常、疼痛、麻痺、甚至肌肉萎縮;常見原因,包括腕屈肌腱鞘炎(反覆過度使用受傷或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腫瘤、甲狀腺機能異常、懷孕(會引起淋巴水腫)、糖尿病 (會引起神經炎)、痛風、腕部骨折等導致。陳興源醫師提醒,若民眾不積極治療,疼痛與麻痺恐加重,甚至可能肌肉萎縮無力,對生活造成不便;目前臨床治療共有5種方法,醫師將一一介紹:1)適度休息及保護/避免過度使用手腕,最好能配戴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專門設計及製作的護具;至少夜間要使用護具保護,如果症狀嚴重則建議整天使用。2)復健治療/可採用紅內線、熱敷、水療、蠟療、經皮電刺激及超音波等方式,並搭配物理治療師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將會有不錯的效果。3)藥物治療/如服用非類固醇止痛劑、促進血液循環劑、維生素B群、口服類固醇及外用酸痛軟膏等來緩解症狀,但避免長期服用。4)緊急局部注射/嚴重麻痛或急性發作,而影響日常生活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立刻緩解症狀,但此為暫時性效果,不宜經常注射。5)手術治療/若神經已變性,肌肉開始萎縮時,必需盡早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時間約20分鐘,一般採局部麻醉,手術後即可返家不須住院,傷口約10天就能拆線;術後仍需接受復健治療,讓水腫儘快消除及恢復萎縮的肌肉功能。

男子手麻3年 檢查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男子手麻3年 檢查竟是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8歲男性,右手麻已有3年,平時睡覺中容易麻醒,最近3個月,症狀加劇,經骨科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後轉介至職業醫學科門診,該個案為金屬加工業作業員,安排現場訪視後確認為職業疾病。其後取得職傷資格就診,停工休息復健一個月後開刀,開刀後症狀改善,期間並獲得醫療補助及工資補償。郭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廖再緯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是手腕很常見的職業疾病,症狀包括手部麻鈍感、刺痛感、釘針似的燒灼感和疼痛感。疼痛在晚上或睡醒時特別明顯,騎車或作手腕動作時,疼痛會加劇。症狀在冬天氣溫偏低時,常會更加明顯。腕隧道症候群惡化時,疼痛會加劇、握力變得軟弱,大拇指基端的肌肉萎縮。腕隧道症候群 半數與職業有關腕隧道症候群的病人當中,與職業有關者約佔了一半,被認為有高危險的相關作業如下:手腕部反覆動作、用力握緊或抓緊工具或物品、手部或腕部以不自然方式操作、直接對腕隧道施予壓迫及使用震動手工具等都是高危險族群。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建議先採取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方法有休息、使用護具、復健與藥物治療;若保守治療超過8周,仍無法緩解症狀,則建議採取手術治療。

勞工三大職業病 聽力受損居冠

勞工三大職業病 聽力受損居冠#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今天是5月1日勞動節,光田醫院統計醫院近幾年篩檢的前3大職業病,分別是「聽力受損」、「腕隧道症候群」以及「下背及腰椎傷害」,其中聽力受損最不容易在初期被民眾查覺,加上這種疾病有其不可逆性,等到事後要治療已來不及,因此特別呼籲民眾要重視職場環境及自我的健康管理。光田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施旭姿表示,多年來為勞工健檢及特殊健康檢查,最常見的職業傷害就是「聽力受損」,其次是「腕隧道症候群」,排名第三的是「下背及腰椎傷害」。其中,下背及腰椎傷害主要發生在勞動力高、負重量大的職場,例如工地工人、搬運工、貨運員工等,這些勞工平時每天至少得搬運2公噸以上的重物,連女性每日都至少負重1公噸以上,長此以往難免造成脊椎骨、韌帶、椎間盤甚至神經等的傷害,嚴重的話不僅需開刀治療,甚至得離開原有職場。而名列第二的「腕隧道症候群」最常出現在高度仰賴雙手操作,講求效率或以件計價的工廠如紙盒、口罩工廠等等,其他如美髮師、廚師也是高危險群,這些族群手部每日重複相同的動作數千數萬次,導致手腕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嚴重的話一樣需要開刀治療。發生率最高的就屬「聽力受損」,施旭姿解釋,以紡織、機械、板金工廠等噪音較大的環境為例,工人每日至少8小時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音量中,長期會對聽力造成很大傷害。但因患者一開始會先從「高頻率」的聲音開始聽不到,而平時人與人的對話、生活中的各式聲音多屬於中低頻率,所以8成以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聽力已經受損,等到症狀嚴重,連中、低頻聲音都接收不良時已後悔莫及,醫師強調,聽力的受損是不可逆的,想要恢復從前的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施醫師特別要提醒在高噪音職場工作的朋友,工作時最好配戴耳塞、耳罩,並定期接受聽力檢查。醫師指出,一般勞工生病或受傷達一定嚴重程度時都可向勞保局申請傷病補助,但職業造成的傷害若經職業醫學科醫師專業評估,並申請通過勞保局鑑定確屬職業相關疾病的話,還會加重給付,除醫療費以及門診、手術、住院可免部分負擔外,往後因治療無法工作期間的薪資等都能得到較高的補助。如果民眾發現或懷疑有職業病的問題,建議可到職業醫學科門診請專業的醫師評估檢查,才不會沒了健康又賠了基本權益。(圖片來源/光田醫院提供)

手麻為中風前兆? 腕隧道症候群作祟

手麻為中風前兆? 腕隧道症候群作祟#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常常會手麻嗎?一名60歲陳姓婦女抱怨最近兩個星期雙手會麻,尤其是一到半夜,常常麻到醒過來,而且騎機車時也會很麻,擔心手麻不是中風的前兆,就是血中膽固醇過高,因此到神經科就診。經過神經傳導檢查之後,發現手兩側的正中神經有被壓迫的現象,符合腕隧道症候群的診斷,經過適當的休息及復健、藥物的治療後,手麻漸漸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醫師周秉箴表示,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首重休息,沒有適當的休息很難痊癒。腕部使用護木避免手腕過度彎曲可以減輕手麻的症狀。藥物方面,手腕局部注射類固醇或是口服類固醇都有療效,如果藥物及復健治療都無效,或是拇指肌肉萎縮就需要考慮手術。周秉箴指出一些會造成手麻原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通常跟重複性的動作或是搬重物有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適當休息十分重要;糖尿病如果血糖沒控制好,時間久了會產生末梢神經病變,也會手麻; 頸椎神經壓迫,會伴隨頸部痠痛或是手無力的現象,改變頸部的姿勢可能會引起手麻;酒精性神經病變,在酗酒的患者常見到,酒精具有神經毒性,長期會造成神經病變;中風通常是單側手腳麻,很少雙側,同時可能會有單側手腳無力、言語不清、嘴歪的症狀;再來就是姿勢不良,每個人幾乎都有睡醒之後手腳麻的經驗,如果不良的姿勢持續過久,壓迫神經就會發生。因此,膽固醇高或血脂肪高和手麻並無相關性。周秉箴說,手麻的原因相當多,建議民眾若是有相關的症狀,最好還是找神經科醫師詳細診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