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甲狀腺

小兒科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小兒科-施忠憲醫師表示,身材矮小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一、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二、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三、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五、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六、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七、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 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施忠憲醫師指出,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 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施醫師提醒,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眼突、脖子粗 當心甲狀腺風暴侵襲

眼突、脖子粗 當心甲狀腺風暴侵襲#甲狀腺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毒症則指身體組織受過多的甲狀腺素刺激後出現的症狀和徵象。因為現在工商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們情緒不穩定,造成這種疾病容易發作,尤其是女性,可能是先天體質加上荷爾蒙以及細膩敏感的個性,發病的機率特別高,不過、近來男性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內分泌科-陳世爵主任指出,病人最常見的表現有脖子增粗、易緊張煩躁不安、眼球突出、消瘦、怕熱多汗、多食、大便次數增多、月經不正常、皮膚癢、心慌、心悸、失眠等。也有一些表現不典型,僅有易怒、易疲勞、不孕、工作績效或功課退步等。有時候常常被認為是患上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或心臟疾病、糖尿病、腸胃炎甚至癌症等。甲亢的治療方式目前有藥物(抗甲狀腺藥物)、開刀、放射碘治療,須視病人情況來決定治療方針。陳世爵主任表示,抗甲狀腺藥物:這是一般患者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須定期檢測血中甲狀腺素濃度,以調整藥量。使用1~2週後症狀開始改善,4~8週後成效良好,通常需持續使用6~24月至甲狀腺功能正常,使用維持劑量後,如要停藥,須歷經數月並定期追蹤。極少數人會引起副作用。如︰皮膚癢、皮疹、蕁痲疹、關節疼痛,肝功能異常等,最嚴重者為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狀為喉痛、發燒、有口腔潰瘍;以上出現時需立刻停藥找醫師診治及進一步檢驗。陳世爵主任提醒,治療過程的應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1) 耐心持續用藥甲亢病人在用藥治療有效後,要按照醫師的吩咐,定期追蹤 逐漸減少藥量,直至最小維持量。維持治療時間一般在1年半至2年。(2) 定期檢查白血球細胞最好每週檢查白細胞一次,2-3個月後,每隔一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白血球細胞過低,醫生會加用提升白血球細胞的藥物,停藥或換藥。(3) 遇到懷孕妊娠時孕婦要按照醫師的吩咐謹慎用藥,要及時調整藥量,以免用藥過量,而影響胎兒甲狀腺及大腦發育。甲狀腺風暴為甲亢最嚴重急性併發症,風暴發作時,體溫可達39 °C以上,煩躁不安、心跳在140次/分以上,腹瀉、嘔吐,甚至休克而死亡。若甲亢病人未進行適當治療,當遇到精神創傷、感染、勞累及手術等因素時,容易發生甲亢風暴。因此,陳世爵提醒,甲亢病人除了進行正規治療外,還須注意休息,避免精神打擊,及時控制感染等。 甲亢一般是不必手術切除, 只有當藥物控制不下來或腫大到會壓迫到呼吸道,或有可能合併惡化腫瘤時,可以會診一般外科做進一步評估及處理。

頸腫、金魚眼、吃不胖 當心甲狀腺功能亢進

頸腫、金魚眼、吃不胖 當心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

24歲陳小姐(化名),眼睛大大的有點凸眼。經常食慾非常好,雖食量大,但就是胖不起來,最近体重還減少了許多。平時很容易為了小事與同事、家人爭得面紅耳赤。有同事注意到她的頸部好像腫腫的。胡小姐到醫院檢查後,醫師替她做頸部的觸診發現甲狀腺腫大。過多的甲狀腺荷爾蒙會導至人体產生過多的熱量,冬天不怕冷,夏天怕熱;使心臟處於容易受刺激的狀態,容易有心跳太快的反應,而導至患者病人喪失意識、手會發抖、易動怒、眼睛凸出像金魚眼、婦女月經不順暢、食慾增加、体重減輕等症狀。病人如有上述症狀到醫院求診時,醫師會懷疑甲狀腺功能異常而做血液檢查,檢驗血中甲狀腺荷爾蒙的濃度及甲狀腺刺激荷爾蒙的量。臺安醫院內分泌血液科醫師群表示,甲狀腺荷爾蒙偏高,甲狀腺刺激荷爾蒙偏低時就可以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其分泌的量由腦下垂体控制。腦下垂体分泌甲狀腺刺激荷爾蒙,隨著血流到達甲狀腺,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荷爾蒙到血液中。當血液中甲狀腺荷爾蒙的量超過身体需要時會抑制腦下垂体分泌甲狀腺刺激荷爾蒙。這樣的作用機轉是正常的,叫做 "回歸機轉" "Feedback"。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血中有一種特殊的蛋白存在,它會刺激甲狀腺分泌荷爾蒙,其刺激作用不受上述"回歸機轉"控制,導至血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過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方法可分藥物治療,放射碘治療,外科治療。服用抗甲狀腺荷爾蒙的藥物可以降低甲狀腺的荷爾蒙合成能力,使血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趨向正常,同時使用抑制心臟的藥物防止心跳過快。臺安醫院內分泌血液科醫師群強調,藥物治療一旦停止,復發的機率很高。放射碘治療是利用碘會聚積在甲狀腺的機轉加上放射碘發出的放射線破壞甲狀腺組織的作用來達到壓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目的。放射碘的使用劑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甲狀腺低能症而必須終生服用甲狀腺激素製劑補充血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以維持身体正常的新神代謝。北美的醫師偏好此種療法。外科治療是將腫大的甲狀腺体積切除至8 - 10公克。台灣地區的病人,如果不希望以藥物控制,大多以此外科方法治療。術後偶而會有暫時性低血鈣、甲狀腺低能症,絕大多數的病人術後良好。

預防骨質疏鬆症不等骨折 運動、足鈣、少菸酒

預防骨質疏鬆症不等骨折 運動、足鈣、少菸酒#甲狀腺

骨質疏鬆症是健康的隱形殺手,患者多不自知,等到跌倒發生骨折行動不便,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高齡股骨骨折有15%患者在一年內因感染或其他併發症死亡。骨質流失沒有症狀,民眾應多加注意防範。建議卅五歲以上的民眾定期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為健康把關。「骨質疏鬆症」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大約35歲起,骨質會開始慢慢減少。但如果正常的骨質流失速度加速的話,骨頭就會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而這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當骨質大量流失,骨頭變得疏鬆脆弱時,容易因跌倒而造成骨折。根據相關報告顯示,股骨骨折的高齡患者,由於長期臥床,約有50%的患者會在發生後的一年內因感染或其他併發症而死亡。奇美醫院放射診斷科-么煥忠總技師指出,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像長期鈣質的攝取不足、過量飲用咖啡、茶或酒,吸煙、長期缺乏適度的運動、停經期提早來臨、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一些疾病也會引發骨質疏鬆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肝病等都是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那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通常患者本身根本不知道已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等到骨折發生時,才知道是骨質疏鬆所引起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充分的鈣質攝取、正確的運動以及定期的接受骨質密度檢查等,都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么煥忠總技師表示,預防骨質疏鬆可參考以下幾點:1. 適量且持續的運動:能有效地增加骨質密度,降低骨質流失;更可增加柔軟度及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活動度與平衡感,進而預防跌倒,減少受傷。預防跌倒受傷:保持正確姿勢,改善身體的平衡感,預防跌倒受傷最能避免骨折發生的危險性。2. 足夠且均衡的營養:足夠的鈣與維生素D是治療骨質疏鬆最基本的要求;避免過度節食,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蛋白質;少食用含磷、咖啡因過量等太鹹的食物及減少過多鹽分攝取。3. 避免服用易造成骨鈣流失的藥物,如類固醇等。4. 充足日照與避免過量菸、酒。么煥忠總技師表示,目前先進的骨質密度測量儀,檢查速度快,可一次檢查三個以上部位;只要符合健保局給付之適應症皆可隨時檢查。有需要的民眾可至醫院門診洽詢;若是民眾擔心自己骨質疏鬆卻不屬於健保局給付之適應症,亦可電話洽詢。早期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健保局給付骨質密度之適應症 ◎一、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包括副甲狀腺機能過高須接受治療者、腎上腺皮質醇過高者、腦下垂體機能不全影響鈣代謝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者醫源性庫欣式症候群者。二、非創傷性之骨折者三、五十歲以上婦女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但是篩檢性檢查如健康檢查等則不列入健保局保險給付範圍。過早停經及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是骨質疏鬆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的評估。一般建議,停經後女性及6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定期接受骨質密度篩檢。

聲帶麻痺、沙啞 注射自體脂肪可改善

聲帶麻痺、沙啞 注射自體脂肪可改善#甲狀腺

單側聲帶麻痺造成聲帶閉合不全,是臨床上常見的聲音沙啞原因,嚴重時還會造成進食時容易嗆到。它可因甲狀腺手術,顱底、頸部、肺部腫瘤或受傷,喉部受傷,腦幹中風,也有不明原因引起。在排除掉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原因,經過適當藥物治療及觀察後,如果聲帶麻痺造成沙啞還是沒有復原,所幸有對患者而言相當輕鬆的方法可以治療,那就是「聲帶注射自體脂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張欣平表示,單側聲帶麻痺會造成聲帶不動及萎縮,以致說話時聲帶閉不攏,造成發聲漏氣及沙啞。要改善聲帶閉合的手術方法有幾種,其中「聲帶注射」有內視鏡手術不需頸部切口、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等優點。張欣平說,其實曾用來做聲帶注射的物質也很多:從早期太氟龍和矽膠,到最近也有人嘗試膠原蛋白和玻尿酸,但它們是外來物質多少有生體相容性顧慮,而且價格也相當高昂。但抽取少許患者自己皮下脂肪組織來做注射,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雖會部份吸收,但如注射時預先多打一些,通常還是有足夠脂肪組織存活下來達到療效。張欣平進一步指出,在局部麻醉纖維內視鏡導引下,經口進行聲帶注射,不需全身麻醉,所以即使身體狀況不佳,但需要改善聲帶閉合不全的患者也可以治療。通常注射後三個月效果就穩定,迄今已有超過五十例治療經驗,八成以上術後都有改善效果,術前聲帶閉合不全較厲害患者效果較差。無人有明顯不良反應;即使注射後因脂肪組織吸收太多造成效果消退,也能很容易再注射來改善。

『健腦大作戰』孕期均衡飲食 有助幼兒腦部發展

『健腦大作戰』孕期均衡飲食 有助幼兒腦部發展#甲狀腺

人體大腦發展的非常早,懷孕約2個月左右,胎兒的腦部細胞便開始發育,從出生後到2歲,是腦部細胞發育的高峰期,此後一直到6、7歲,則為神經細胞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因此『健腦大作戰』必須從懷孕期就開始。為了開發孩子的腦力,許多父母會買昂貴的健腦補品給小孩吃。奇美醫院營養科王柏勝營養師表示,其實站在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只要孩子不偏食,均衡的攝取六大營養素,適當的補充腦細胞建構成份,就可獲得足量的健腦營養成分。生理作用中每種營養素都是強化智力的重要關鍵,並無孰輕孰重。了解這些健腦食物,善加利用,才能有效提升腦力。王柏勝營養師指出,腦部細胞構成所需的營養素有以下:一、醣類:為人體必須且最重要的營養之ㄧ,其中葡萄糖更是腦部主要的熱量來源。沒有吸收足夠的醣類,會使精神欠佳,而且不能集中。食物中主食類是醣類最大的來源。為了讓醣類充分被利用,足量的維生素B群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增加醣類攝取時,同時需要增加維生素B群的攝取量。二、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構成的原料,是製造細胞和神經傳遞物質的重要元素之一,能幫助腦部發展,食物如新肉類、雞蛋、豆腐、奶類等均屬優質蛋白質來源。人體細胞的製造過程繁複,所需的營養素種類更是多元,缺一不可。除攝取足夠蛋白質外,也必須攝取其他的維生素跟礦物質來協助蛋白質的利用。三、脂肪:包括磷脂質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前者是製造細胞膜及神經髓鞘的主要元素,有助增強記憶力和集中力,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及豆漿、植物油及果仁等均蘊含豐富磷脂質;後者是大腦神經細胞的重要成份,也是腦部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EPA有促進細胞養分運送的功能;DHA是構成細胞和細胞表層膜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大腦皮質的功能上,與記憶力的維持方面,以至於幼兒成長過程中腦部發展,DHA都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大腦對DHA的需要從懷孕期便開始,整個懷孕過程中,母體中的DHA濃度是胎兒成長的關鍵,它影響胎兒頭部大小的發展,腦幹細胞的形成,眼部組織及心臟結構等等。醫學研究指出,由於懷孕的第3期(即最後3個月),以及在授乳期間的DHA補充,能直接加強胎兒及嬰兒的整體健康;故此,今日的嬰兒奶粉也加上了DHA作為其中的部分成份。自母體出生後,人必須依靠食物中的DHA來配合身體的需要,而肉類及蔬菜的DHA含量幾乎近於零,故此透過食用魚類生物而得到DHA,在魚類中又以深海魚的眼窩脂肪中含DHA量最豐富。如果以魚的品種來說,魚表面比較光或發亮的魚含較多DHA,包括秋刀魚、沙丁魚、鮪魚、鱈魚等等。四、維生素1. 維生素B群:能促進醣類分解提供熱量,協助蛋白質代謝,是維持腦細胞正常功能的必要物質。乾果類(如核桃仁、腰果、松子、榛子等)、種子果實類(芝麻、花生仁、南瓜子、西瓜子、杏仁、葵花子)、水草類(如紫菜、海菜等)、金針菇、香菇及其他黃綠色蔬菜;酵母製品、肝臟等都富含維生素B群。2. 維生素E:脂溶性抗氧化維生素,可降低體內氧化壓力,減輕疲勞。因此增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的攝取,維生素E的補充就更顯得重要囉!食物當中維生素E含量較豐的有小麥胚芽油、紅花油、米糠油等植物油;五穀雜糧、番薯、黃豆、花生、芝麻、萵苣、菠菜、豌豆、青豆、荷蘭芹等蔬菜;瘦肉、蛋、肝臟。五、礦物質1. 鈣:補充鈣質可抑制腦細胞異常放電、穩定情緒促進良好的睡眠、減輕身體疲勞、增強抵抗力。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為金針菜、荷蘭芹、芥菜及其他葉菜類蔬菜;海帶、紫菜等海藻類;小魚乾、泥鰍及其他連骨小魚;牛奶及其製品(如乳酪、優格等);大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漿、腐竹、腐皮。2. 鋅:微量元素鋅可促進兒童發育及提高智力。鋅的來源可由攝取牡蠣及其他海產品(海菜、海帶、紫菜、蝦皮等);牛奶、瘦肉、玉米、芋頭、白蘿蔔及茄子等蔬菜。3. 碘:為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及提高腦力,預防甲狀腺腫、生長遲緩、智力低下等症。海菜、海帶、紫菜、蝦皮、海魚、魚鬆等海產品。台灣地區食鹽當中以添加碘,適當的攝取鹽份,也是很重要的喔!4. 磷:參與神經纖維傳導、能量生成及貯存,是大腦活動的必需物質。魚、肉、全榖類、牛奶、花生、杏仁、葵花子、豌豆、酵母粉等都含有大量的磷。六、其它在中醫醫學上,智力與情緒二大思維體系,分別歸屬於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所掌管,要開發幼兒的腦力,培養穩定樂觀的情緒,可從小根據體質適當食用健腦食物及藥膳。王柏勝營養師建議,可利用溫補中藥入菜,如:山藥、枸杞、百合、黃耆、人蔘等,也是不錯的方法。大腦的發育,需要許多種的營養成分協同作用才能完成。幼兒能完整補充各種飲食,應『從食物當中均衡攝取為主,健康食品補充為輔』的營養策略。而健康食品的選擇請認明有國家健康食品標章的產品, 除效果好外也會比較安全,讓小朋友頭好身體也能壯壯喔!

女性減肥、防曬過度 易得骨質疏鬆症

女性減肥、防曬過度 易得骨質疏鬆症#甲狀腺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的脆弱,結果使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增加。一般而言,人的骨密度在三十至三十五歲時達到巔峰,以後便開始走下坡。奇美醫院骨科主任-陳伯毅醫師表示,女性因為懷孕生子、較少運動、減肥節食、營養不良,在三十五歲以前沒有達到較高的骨密度﹙成年女性骨質較同年男性為低﹚,也可能因為疾病長期服用藥物﹙例如利尿劑、抗癲癇藥、類固醇、甲狀腺素、肝素、化學治療等﹚,或卵巢病變、停經後,女性荷爾蒙下降,導致骨質快速流失,較男性易患有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容易衍生許多併發症,包括跌倒易產生骨折﹙髖部、腕部、胸腰部脊椎﹚、外觀變形﹙駝背、脊椎側彎、身高變矮﹚、瀰漫性背痛、肌肉衰弱、活動性降低、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行動不便造成與社會疏離、高死亡率。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著,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的骨折但可能仍無任何症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之骨折引起劇痛而求醫。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調查統計發現:65歲以上之城市婦女,19%已有一節以上之脊椎壓迫性骨折,依全民健保資料顯示,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3500例﹙男性則約為2500例﹚。發生髖部骨折的年長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約為15%﹙約等於乳癌3、4期的死亡率﹚,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的感染為主。若依目前台灣婦女平均壽命為78.3歲而言,大約三分之一的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腕部之骨折。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的原則是:(一)在發生骨折前正確診斷出骨質疏鬆,並找出可以治療的導致骨質快速流失的原因(二)降低骨質流失速率(三)積極治療和預防骨折(四)以復健方法增進患者生活品質因為至今仍無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已經疏鬆的骨骼回復到原有的骨質密度,因此陳伯毅醫師建議,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改善日常生活中抽煙、酗酒、過度飲用咖啡的習性、要多運動﹙輕度負重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腳踏車均可﹚、有適當的日曬﹙一天當中十多分鐘的日照就夠了﹚,注重飲食中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的攝取,攝取較習慣上為高量的鈣質對骨質是有幫助的,成人女性每日攝取量為1000mg,停經後則增加到1500mg。有些疾病會導致骨質不正常的流失而致極度骨質疏鬆,例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庫欣氏﹙Cushing’s syndrome﹚症候群、胃腸吸收不良等,診斷並治療這些疾病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確認病患所使用藥物是否造成骨質流失的副作用,改善或停止使用這些藥物也是很重要的。陳伯毅醫師說明,目前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主要有雌激素﹙Estrogen﹚Fosamax、Evista、Miacalcic、Forteo等。以往雌激素是用於防止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的首選藥物,但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乳癌和因血栓導致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因此醫師應與病患共同討論使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利弊得失,再行選擇適當療法。婦女在接受雌激素治療時應常規地作乳房檢查,包括自我檢查乳房、乳房X光攝影和超音波檢查,並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甚至病理切片檢查。其他如活性維生素D,由於年老婦女飲食減少,少曬太陽,活性維生素D較易缺乏,不利鈣質吸收,應經常補充,並追蹤血鈣以防高血鈣症的發生。年長者因為動作慢、反應慢、視力不好,容易跌倒。據統計大部分的老人跌倒骨折多發生在家中或居室內,故居家環境內必須注意照明是否充足,是否有可能引致跌倒的不良設施需要改善,在衛浴空間裏必須防滑,且設有可供抓握的扶手。年長女性也可能在起身時因自主神經失調造成姿態性低血壓而發生跌倒,必須給予教導,儘可能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行動、反應和姿態性低血壓的藥物。一旦發生骨折,應儘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診斷、對骨折的正確瞭解和妥善治療,積極復健,避免感染和心肺併發症,才能增進生活品質。

想要抗老化 先解決內分泌系統障礙

想要抗老化 先解決內分泌系統障礙#甲狀腺

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在老化過程中,確實荷爾蒙是逐漸減少,臨床上會因老化而產生內分泌系統障礙,像是胰臟之胰島細胞、甲狀腺、性腺、腎上腺、肝等。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針對以下幾個老化常見問題,加以說明。(一) 胰島細胞障礙六十至八十歲的人口中,約百分之四十,八十歲以上之老人有半數出現血糖耐受不足或糖尿病現象,然而有一半血糖異常的老人被忽略而沒診斷出來,還些人會呈現因血糖過高而導致血管病變,原因是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能力降低,對胰島素產生抗性,飲食攝取不均,身體活動能力下降,增加腹部脂肪比率,這些異常可藉由飲食控制、運動、口服降血糖藥、胰島素來加以控制,避免糖尿症併發症產生。(二) 甲狀腺荷爾蒙變化老化過程中,體內甲狀腺素通常變化不大,但三碘甲狀腺素及甲狀腺促進素會呈現輕微不足的狀態,此時會產生怕冷、反應遲滯等類似老人癡呆之現象。(三) 性腺荷爾蒙退化光田皮膚科醫師表示,女性停經之年紀在五十歲左右,此時女性荷爾蒙中之動情激素下降尤甚,因此骨質疏鬆、心肌梗塞、中風、老年癡呆症等疾病危險性也會增加。男性六十歲以上其體內男性荷蒙為年輕人之一半,此時可導致陽萎及動脈硬化等。此時補充荷爾蒙可以降低這些疾病,女性補充動情激素及黃體素可以改善停經後之生活品質,但仍有其危險性,即會增加乳癌,子宮頸癌等發病率,所以補充荷爾蒙之前應對其效益及其潛在之危險性做通盤了解,每年定期做乳房及抹片檢查。目前醫學界有一派不主張補充女性荷爾蒙。市面上有一種植物性或雌激素,以大豆製造的,服用可以降低更年期不適應狀,其副作用極少,光田皮膚科醫師建議,若不想服用傳統的女性荷爾蒙,足以代替的,但其長期益處仍待研究。致於男性荷爾蒙補充,可以改善性功能,維持體內強壯及骨本,但對於攝護腺癌者是不可服用的,會助長癌細胞生長。(四) 腎上腺活力降低老化體內之硫酸去氫表雄脂酮(DHEAS)的濃度會降低。醫學研究發現DHEAS可以止防止肥胖、糖尿病、癌症及心臟病發生,可以增加免疫力。不過有些報告指出,服用DHEAS來治療老化有些可能導致卵巢、攝護腺及其它癌症之危險,所以未經詳細評估而冒然使用,可能會發生不好之反效果。類似胰島素因子減少,目前為止所知仍有限,光田皮膚科醫師表示,老人之生長激素逐年減少,之後類似胰島素減少,此因子它可防止肌肉萎縮,增加肌肉強度,增加骨本。但生長激素會產生肢端肥大、糖尿病癌症及高血壓等副作用,使用是需要小心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