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

【免費講座】子宮內膜異位症

【免費講座】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晚婚和生育第一胎的年齡不斷延後,子宮內膜異位症儼然成為許多婦女心中的痛,除了疾病本身帶來的不適外,還必須面對生活中許多外來的壓力,令患者相當困擾。對此,亞東醫院特舉辦「子宮內膜異位症」講座,並邀請彭福祥醫師主講,告訴大家到底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臨床的處理方式,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子宮內膜異位症時間:5月14 日(四)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紀念醫院 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2316

婦女止痛藥命 研究:恐不孕流產

婦女止痛藥命 研究:恐不孕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女性在經期或排卵前後,時常有下腹悶痛的不適感,也因此,怕痛的女性易選擇止痛藥來舒緩疼痛。但你知道嗎?女性在排卵期前後長期使用止痛藥,容易干擾胚胎著床,恐導致不孕的危機。止痛藥要人命 女性不孕的隱性殺手 渴望生子的女性要注意!據以色列臨床研究證實,前列腺素減少可降低子宮內膜對胚胎的附著能力,也就是說,女性習慣服用止痛藥恐導致前列腺素降低,子宮內膜逐漸變薄,流產率也隨之增加;日前,就有一名29歲的楊小姐,因排卵期常感到下腹劇痛,也有服用止痛藥的習慣,不幸,肚皮長時間仍無動靜,而求子心切的她在婦產科醫師的建議下,戒掉長期仰賴止痛藥的習慣,終於成功懷孕。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影響婦女不孕、下腹劇痛的常見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併發佔60%,近20%為骨盆腔發炎;而其餘因素多為特殊個案,像是長期服用止痛藥所產生的不孕。市面上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很多種,部分產品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恐引婦女不孕的風險,也因此蔡鋒博呼籲,有生育計畫的婦女,如有下腹劇痛等不適感,應盡快就醫,而不是忍一時方便,購買止痛藥舒緩;倘若真的痛到須服用止痛藥,蔡鋒博建議,應當避免選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不影響生孕排卵、干擾胚胎著床為優先考量,例如:普拿疼,對女性不孕的影響也較低。

經痛要人命?醫師傳授「好朋友」乖乖祕技

經痛要人命?醫師傳授「好朋友」乖乖祕技#子宮內膜異位症

「報告老師,蔣小花今天又要請生理假了!」大家對「生理假」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雖然這是身為女生才有的特權,但其實如果把「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拿來形容經痛,相信這些深受經痛困擾的人一定點頭如搗蒜。台大醫院婦產科吳明義醫師說明,超過二分之一的女生從初經來臨後,到更年期發生前的這數十年當中,多多少少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經痛,輕微的也許只是下腹部悶痛,但痛到狀似腹部抽筋,臉色慘白的人也不在少數。「經痛」在醫學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前者是指沒有疾病狀況下卻在生理週期來臨時伴隨週期性疼痛出現;後者則是指因病理疾病而造成的疼痛,最常見的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但疼痛出現的時間較沒有週期性且持續較久。經痛的產生主要還是生理週期時的內分泌變化息息相關,當卵巢排出卵子之後,生理週期進入黃體期,子宮內膜會促進前列腺素釋放,當前列腺素濃度過高,子宮收縮強度增加,就會產生疼痛感,甚至荷爾蒙的波動也會引起頭暈腦脹、情緒不穩、食慾增加等全身不適的症狀。吳醫師說明,目前經痛的治療上,除了使用止痛藥及抗前列腺素外;尚可藉由「口服避孕藥」來達到調整內分泌,降低疼痛發生。因為口服避孕藥除了可以抑制排卵,也可減少子宮內膜增生,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對於原發性及續發性經痛都有明顯的幫助。目前市面上最被廣泛使用且廣為接受的口服避孕藥,大多屬於低劑量形式,吳醫師分享這類的口服避孕藥,除了能可改善經痛外,有的含有新型抗雄性化黃體素,亦有助於紓緩生理期來臨前的「經前症候群」症狀,例如食慾增加、情緒低落、身體水腫以及生理痘產生等狀況,一併解決了「好朋友不乖」的問題。除了藥物之外,經痛時搭配腹部熱敷、適度運動以及充分休息也能達到疼痛緩解的作用喔! 吳醫師提醒,一但出現經痛症狀,千萬不要只是自行購買止痛藥服用或是咬牙硬撐,應先主動尋求婦產科醫師診斷,以確認疼痛的原因。當醫師排除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後,藉由正規藥物治療才是解決經痛王道。延伸閱讀:http://www.wewomen.com.tw/blog/blog_article.asp?dataId=516 

卵巢癌指數CA-125異常,就是得了卵巢癌?

卵巢癌指數CA-125異常,就是得了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症

卵巢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異常時已近末期,是婦女同胞的隱形殺手,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婦科癌症中的卵巢癌與子宮頸癌是民國96年台灣婦女同胞的前10大癌症死因之一。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醫師謝宗穎,建議至婦產科進行超音波及內診診斷,至於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則可以考慮在月經結束後2~3天接受CA-125抽血以及婦產科超音波一起檢查,以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謝宗穎表示,大部分的婦產科醫師,在門診都會遇到病人拿著健康檢查的其中一項抽血報告值(CA-125),有的甚至註解為卵巢癌指數,來詢問醫師,「醫師,怎麼辦,我得卵巢癌了嗎 ?」。在前幾年,台灣曾流傳一封名為「只要您是女生,一定要檢驗CA-125」的電子郵件。因此在婦女的健康檢查中,幾乎都會有一項CA-125腫瘤指數。當這項卵巢癌指數異常時,婦女同胞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呢?要面對它,首先我們要來知道CA-125腫瘤指數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謝宗穎醫師說,CA-125是一個可以被OC-125單株抗體所偵測的一個高分子量(200~2000kD)的醣蛋白(Glycoprotein),許多器官例如腹膜、肋膜、心包膜、輸卵管上皮、子宮內膜及子宮頸內頸等等,皆可發現CA-125抗原的存在。但是這個抗原在正常的卵巢組織並不會表現,然而約莫80~90%卵巢癌末期患者,此項指數會升高。其實在尚未停經的婦女身上,CA-125值上升最常見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子宮肌腺症。目前CA-125的正常值訂在<35 U/ml,在健康的成人只有1%的人會大於35 U/ml。停經後的婦女如果CA-125值上升,就必須要趕快接受進一步檢查,因為停經後的婦女如果CA-125上升又合併發現有卵巢腫瘤,其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可高達90%。有哪些情況下,CA-125值會升高呢?謝宗穎醫師分析指出:(一)婦科良性疾病:子宮肌腺症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月經期 (所以最好在月經乾淨後2~3天抽血才適當)、骨盆腔發炎及骨盆腔沾黏、良性卵巢腫瘤、部分子宮肌瘤、正常懷孕第一期,妊娠8~10週為高峰、子宮外孕。(二)非婦科疾病:甲狀腺低下、慢性肝炎、肝臟病變、胰臟炎、腹膜炎、腎衰竭、心臟衰竭、黏液性腹水(Myxoedematous ascites)。(三)惡性腫瘤:卵巢上皮細胞癌、子宮內膜癌、腹膜癌、輸卵管癌、子宮頸內頸腺癌、胰臟癌、乳癌、大腸癌、胃癌、肺癌。謝宗穎醫師強調,臨床上,CA-125並沒有用來當作一般婦女卵巢癌的篩檢工具,因為我們知道在很多種情況下,CA-125值都有可能上升,對於早期卵巢癌的陽性預測率只有10%。現今對於卵巢癌,CA-125腫瘤指數主要用於追蹤卵巢癌手術後、化療後的治療效果以及偵測有無復發的跡象,不應該當作卵巢癌的篩檢工具。目前比較確定用來篩檢婦科癌症的工具,只有子宮頸抹片篩檢子宮頸癌。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異常的CA-125值,不是卵巢癌呢? 婦產科超音波以及婦產科醫師的內診,皆是有力的輔助診斷工具。對於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有的婦產科醫師會建議可以考慮接受CA-125以及婦產科超音波一起檢查。但對於一般婦女,則不必過度強調每年做CA-125的例行抽血檢查。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CA-125的抽血檢測,最好在月經結束後2~3天再抽,因為在月經週期抽血,CA-125值通常會大於35 U/ml,然而對於停經後的婦女,CA-125值升高,就應該特別注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