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5歲男子,左邊鼻子流鼻血已經3個禮拜,每次出血都是一陣一陣的,有時還會突然出現大量鮮血,雖然已經去診所檢查過,但沒有找到流鼻血的原因,也未發現出血點。後續,他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就醫,醫師詢問病史後發現病人前陣子曾到山區玩水,遂以軟式的鼻內視鏡仔細檢查鼻腔的每個孔洞,最後在中鼻道處發現一坨約4公分大的水蛭⋯
一名25歲男子,左邊鼻子流鼻血已經3個禮拜,每次出血都是一陣一陣的,有時還會突然出現大量鮮血,雖然已經去診所檢查過,但沒有找到流鼻血的原因,也未發現出血點。後續,他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就醫,醫師詢問病史後發現病人前陣子曾到山區玩水,遂以軟式的鼻內視鏡仔細檢查鼻腔的每個孔洞,最後在中鼻道處發現一坨約4公分大的水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天氣時常熱得教人難受,游泳是最佳的消暑運動。一名10歲男童跑去溪邊游泳,回家後感覺鼻子癢癢的,不時還會流鼻血,起初以為是過敏,直到男童驚覺鼻孔裡好像有隻蟲,到急診求助,醫師竟從他鼻內夾出一條活蹦亂跳的水蛭。新竹台大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杜雄表示,男童因防疫情期間泳池關閉,於是跑去溪間游泳,回家後感覺鼻子不舒服,不時還會流鼻血。家長得知後先帶往小兒科看診,起初以為是過敏造成,但服藥後症狀未改善,再到耳鼻喉科看診,診斷後也告知沒有特別問題,可能是鼻過敏或挖鼻孔引起的搔癢和流鼻血。原以為是過敏造成 過了7天照鏡子才發現蟲蹤這樣的症狀持續了一星期沒有改善,游泳後第七天晚上,男童在洗臉照鏡子時,看到自己左鼻孔內好像有一隻蟲子,家長得知後原本不以為意,覺得不可能會有蟲子在鼻子裡,男童堅稱鼻內有蟲,加上鼻癢、流鼻血症狀依舊存在,家長才半信半疑帶孩子到急診求診。經過問診及細心檢查男童的鼻腔,果真在左鼻腔內看到一黑色塊狀,不像是鼻腔內正常的組織,用夾子觸碰還會蠕動,經過多番嘗試後,終於夾出一條長約3公分的黑色水蛭,取出後還活生生地舞動。杜雄表示,男童游泳後鼻子很癢和流鼻血的迷團終於解開,也治癒了。原來是男童在溪間游泳時,水蛭跑進鼻腔內,在鼻腔內蠕動時造成癢的感覺及在鼻腔吸食黏膜時造成流鼻血。提醒民眾,若在溪間游泳後感到鼻子搔癢不舒服和流鼻血,切記不要掉以輕心,趕緊求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中年男性病患到急診室表示腳踝處有蟲鑽進去,醫師診視後只在內側腳踝處找到一個些微滲血的表淺傷口,拿照片給患者比對後發現原來是水蛭。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世光表示,水蛭通常生長在低凹的溪谷、潮濕的草地,步道路徑上。這個時節,民眾到郊外、溪邊踏青時,在石頭邊、樹枝上或葉子背面看到的黑色絲狀蟲就是新生水蛭。水蛭黏在身上 火烤、灑鹽可能會感染李世光醫師說明,水蛭的口器刺入皮膚後,釋放的麻醉成分會使宿主不易察覺,同時會在宿主血液系統中釋放抗凝血酶、水蛭素。所以遇到水蛭黏在身上的時候,記得千萬不要直接拔除,如此有可能會讓水蛭口器留在身體裡而造成潰爛。有些民眾會用火烤、灑鹽的方式處理,但有可能會造成傷口處的感染。李世光醫師建議,只要慢慢的把他「摳」掉,趕快離開該處即可。5點預防水蛭上身李世光醫師建議,去除水蛭的辦法,可用指甲或類似扁平鈍器貼著皮膚撬開水蛭前端的吸盤,然後再撬開另一端的吸盤,因為當撬開水蛭吸盤時,水蛭的顎也會鬆開。此外,登山健行時也有一些預防水蛭上身的方法:1) 穿緊身長褲,並穿著中統登山襪,在小腿以下部位,噴抹香茅油、樟腦油、食鹽或是綠油精、白花油等。2) 以手撥頭髮或摸摸臉之前,請先看一下是否有水蛭上在手上,以免跑上頭頸部。戴手套者,也別忘了脫手套檢查雙手。3) 在陰濕的水蛭惡地,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碰觸雜草、樹枝、樹幹,更不要坐臥。4) 生水得煮滾或過濾後再喝。5) 若在外地搭帳蓬過夜,可在地布外圍,用防蚊液噴上一圈防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24歲的背包客李薇拉妮(Daniela Liverani),日前到東南亞旅行時,在越南帶了一個紀念品回國,那就是一條長達8公分的水蛭,且在未取出的這段時間內,都生長在她的鼻子內,以血液為食。水蛭像凝固鼻血 她差點忽略掉它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李薇拉妮在返國前2週開始流鼻血,但她曾因騎機車而跌倒,所以,都以為只是摔車受傷,導致血管爆裂所致。當她返回愛丁堡後,雖然鼻血止住了,但卻發現有東西從鼻子內伸出來,原以為是凝固的鼻血,因此,想伸手去把它處理掉,但卻又快速縮回,使得她無法將它清除所以做罷。直到後來某次洗澡時,看到它伸至下嘴唇,照鏡一看,李薇拉妮才意識到她的鼻子裡存在著一種生物,嚇的她趕緊就醫檢查。若為及時將水蛭取出 它已經跑到腦中當她被送進治療室時,醫護人員用手電筒、鉗子與鑷子進行處理,只要醫生一抓住它,李薇拉妮便能感受到水蛭在鼻子裡掙扎,歷經一個半小時後,突然間她的鼻子不再疼痛,水蛭已被醫師拔出來了。醫師表示,水蛭的大小有如食指般長,拇指般粗,且若沒有及時就醫,它可能已經跑到腦中了,後果將不堪設想。而美國水蛭專家Mark Siddal表示,李薇拉妮之所以受到水蛭入侵,可能是因為她在越南游泳,或飲水時不慎吸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外出遊玩真的要當心!一名五十歲的歐女士,日前覺得鼻腔裡有異物,且會蠕動,每動一次鼻腔就出血一次。就醫檢查發現,她左側的鼻腔裡竟然有一個紅、黑色的異物,醫師以內視鏡取出,竟然是一條長達四公分活生生的水蛭!原來,歐女士兩周前到山區遊玩,用當地的山泉水洗臉,水蛭可能因此入侵鼻腔中。但在衛生系統發達的台北市,這樣的個案並不多見,醫師提醒民眾出遊時應特別注意使用的水源,山泉水盡量不要使用為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指出,患者約兩周前曾前往山區遊玩,一周前開始覺得鼻腔裡有異物,且伴隨血水分泌,覺得不對勁到醫院就診。由於患者本身沒有鼻竇炎、血友病或凝血功能異常相關病史,醫師以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患者左鼻腔有一個黑色異物,麻醉取出後竟然是一條四公分長的活水蛭。醫師說,水蛭又稱為螞蝗,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人類被吸附並不容易感覺到,以血為食。此外,水蛭吸血時會分泌唾液,而唾液中又含有抗凝血物質,使傷口無法凝固。這隻水蛭寄生在鼻腔中,吸飽血後傷口仍會持續出血,因此患者會有鼻出血的情形,當水蛭取出後,患者的症狀即解除。洪元宗醫師提醒,外出遊玩應特別注意水資源的使用,建議使用自來水洗手、洗臉,不要用山泉水,以確保安全。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洪元宗醫師在患者鼻腔中取出長達四公分的活水蛭。(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6歲小男童莫名的流鼻血已有半年時間,曾到小診所就診,但流鼻血情況卻未有改善,一直到至醫院耳鼻喉科就醫後,經醫師使用鼻鏡檢查,發現鼻內右側有一團黑色的物體,噴了麻醉藥後,將異物取出,才驚見居然是一條長約6公分的水蛭,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忠雄表示,萬一小男童一直未查出病因,或是很多隻水蛭,可能會造成貧血、營養不良或過敏性休克。陳忠雄醫師表示,使用鼻鏡檢查後,乍看之下以為是異物,接著向鼻孔噴麻醉藥與消腫藥物,噴完後,黑色物體竟然會蠕動,判斷可能是水蛭或其他蟲類,再繼續噴了麻醉藥之後,那蠕動的黑色物體睡著了。於是輕易的將物體取出,剛取出的物體仍處睡眠狀態而縮成一團,經過5分鐘後,物體開始動起來展開身體,才確認是一條約6公分長的水蛭。陳忠雄醫師表示,水蛭會跑到男童鼻腔內,推測可能與男童玩耍的環境有關。小男童會流鼻血是因為水蛭吸血時,會分泌防止血液凝結的水蛭素,才發生流血的現象。水蛭有前後兩個吸盤,前吸盤較小且有齒,可咬破人體的組織;後吸盤用來固定身體的位置。所以水蛭吸盤在吸住人體的時候不易拔下,尤其是在鼻腔狹窄且黏膜脆弱的環境下更加困難。所幸寄居在男童鼻腔中的水蛭看似幼蟲且只有一隻,處置時因使用麻醉藥使得水蛭睡著了,它無法吸男童的血,所以可輕易的將它取出且未傷至小男童鼻腔。陳忠雄醫師強調,臨床上常見跑進鼻腔的異物多為鈕扣、珠子、圓形小電池、糖果及包裝紙等,活的物體較少見,若小孩異常的流鼻血,不要自行摳鼻子,應儘快至耳鼻喉科做檢查,查出病因解決問題。
日前一名居住在台東山區的八旬老阿嬤,因為溪水清澈,阿嬤也習慣長期飲溪水、洗臉等,但三天前開始,阿嬤發現自己一直鼻塞、流鼻血,原以為是感冒、直到日前小孫子告訴阿嬤鼻子裡有怪東西時,阿嬤才驚覺異狀,趕進就醫檢查,原來當阿嬤在洗臉、飲溪水時,水蛭也悄悄跑進阿嬤鼻子,看醫生從鼻腔抓出一隻肥大的水蛭,嚇得阿嬤說:「不敢再飲溪水」。(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Shizhao)署立台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徐英碩表示,其實山間看似清澈的溪水,其實都可能蘊藏危機,因為水中可能含有肉眼無法察覺的水蛭幼蟲、蟲卵等,如果不注意,用溪水洗臉、喝水,水蛭、幼蟲或卵都可能會從眼睛、耳朵、鼻子進入到人體,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道阻塞、鼻黏膜發炎以及鼻腔受傷。徐英碩醫師用鼻竇內視鏡檢查,幫阿嬤找到她鼻腔中的水蛭,用夾子費了一番功夫,才抓出吸附在鼻腔壁的水蛭,這隻近五公分的水蛭,連阿嬤看到都嚇了一跳,另外因為阿嬤鼻腔不斷被水蛭用齒咬破吸血,加上水蛭會分泌水蛭素讓傷口血液無法凝結,所以才導致阿嬤一直流鼻血,徐英碩醫師也提醒民眾,從事山區等戶外活動玩水時,應避免喝溪水,若不慎接觸到溪水,感覺鼻塞、流鼻血等狀況,一定要立即就醫。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知名作家吳淡如所主持的廣播節目中,邀請到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宏信醫師,主講關於耳鳴相關的醫療知識與教育,當中開放民眾call-in電話,由工作人員蒐集問題後,再由醫師回答。原本是一個不錯的互動,但是卻遭到主管機關的關切,讓主持人吳淡如氣得在節目中開砲,說此舉根本就是剝奪聽眾的權益。主管機關則認為,醫師沒有親自問診、判斷,是不能給予任何處方或是解決方法,否則就會觸犯醫師法。根據台灣醫界雜誌一篇「新世紀醫療革命—遠距醫療」的文章表示,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遠距醫療正日益走近我們的現實生活。「遠距醫療」顧名思義就是結合醫療、通信和電腦科技,使病患的資料及醫師的專業知識能跨越時空的限制,進行遠距診斷、遠距會診、遠距治療、居家照護及臨床教學、醫師繼續教育等,其目的是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將醫學中心的醫師和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提供給偏遠及離島地區的民眾、醫師和護理人員,以提升基層醫療品質、均衡醫療資源。但是該文章也表示,在台灣有幾個遠距醫療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令問題,目前現行的醫療法規當中,醫師只能夠針對山上、離島偏僻地區或有特殊、急迫情形,為因應醫療的需要,可以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的醫師,以通訊方式詢問病情,進行診察、開給方劑,並囑由衛生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助產人員執行治療。也就是說,如果要隔空問診,目前只能限定在遠距離的地方,如山上、離島,或是在急救的時候,而且必須要由當地政府所任可以的醫師才行。至於吳淡如小姐所開設的節目,遊走在醫療法規邊緣,當然被主管機關警告。小腸卡子宮寬韌帶破洞 產婦險送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5&HN_Yr=0&HN_Mon=0打完玻尿酸別泡溫泉 以免影響療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8&HN_Yr=0&HN_Mon=0婦人車禍重度昏迷 兩次手術挽回生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2&HN_Yr=0&HN_Mo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