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腹部脹痛易倦怠竟是白血病

腹部脹痛易倦怠竟是白血病#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脾臟是另一個沉默的器官,若突然出現貧血、臉色蒼白、倦怠、骨頭疼痛、經期血流量大增或傷口出血不易止血等症狀時,應盡速至醫院抽血檢驗,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68歲吳先生因倦怠並伴隨偶有腹部脹痛,到肝膽胃腸科看診,醫師詳細查問生活史,平時沒有抽菸或喝酒習慣,也沒有得過慢性B型或C型肝炎,雖沒有發燒或感冒但胃口減低、體重略降、明顯的體力變差,爬沒幾階樓梯便有點喘,且左側腹部感到頓頓而非尖銳難忍的疼痛。經門診理學檢查發現眼瞼內側結膜略白,身上並沒有肝硬化的臨床表徵(如黃疸、手掌紅斑、前胸蜘蛛痣等),當天緊急做的血液檢驗發現,肝腎功能正常但血色素僅8.8(正常男性成人應至少13.0),此外,白血球為27,800(正常男性成人應為5000-10000左右),血小板數為51,000(正常男性成人應為140,000-400,000左右),顯見血球數量異常,已為中度貧血。幾年前影視明星高凌風便是出現了類似症狀。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明顯脾臟腫大但無肝硬化或肝臟腫大現象,回憶起過去在醫院實習的時候,學長曾說過:「單純的脾臟腫大,永遠要想到是血液科的疾病」。於是當天將吳先生的血液做抹片檢查,在顯微鏡下的診斷確診為白血病,俗稱「血癌」,吳先生後來轉診至台大血液腫瘤科,經骨髓穿刺檢查並且進入治療階段,幾個月後吳先生再次回到門診,雖然頭髮變少了但是精神奕奕!多數患者不易於第一時間確診,且血癌患者白血球變異速度快,惡化如光速般疾速進展,嚴重者甚至2周內癌細胞增至1千倍,提高感染風險,倘若未即時治療,嚴重恐喪命!請勿輕忽須尋求專科醫師,提供您必要的醫療協助

月經量暴增 當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月經量暴增 當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僅22歲的歐歐,某次經期正常結束後的5天卻「又來了」,但這次經血量暴增,夜用衛生棉不到1小時就要替換,甚至出現如手掌大小般狀似燒仙草的血塊!起初前往婦產科檢查,然而出血與婦科疾病無關,轉診至大醫院抽血,才驚覺白血球數量高出正常人8倍,並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所幸經過7次化療及骨髓移殖,目前僅須持續追蹤,生活一如既往。血癌發病難早期預防 貧血、骨頭疼痛、血流不止等症狀要小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唐季祿說明,白血病俗稱血癌,在所有癌症中並不屬常見。每年約新增2千名病人,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是最常見的血癌,每年約新增800個案例。過去,血癌好發年齡較其他癌症年輕,但是2000年以後發生於60歲以上的病人比例增加,已經佔一半,而45歲以下患者仍占3成。唐季祿理事長表示,目前已知血癌發病原因包括輻射線暴露、化學物質(尤其是含苯物質)、曾經接受化學治療,都會增加致病風險。但是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致癌因素就突然發病,目前也無法早期預防或早期發現。若突然出現貧血、臉色蒼白、倦怠、骨頭疼痛、經期血流量大增或傷口出血不易止血等症狀時,應盡速至醫院抽血檢驗,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唐季祿理事長表示,由於血癌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同上述病例,初期以為是婦科疾病,所幸及早轉診抽血檢驗,才得以接受治療並成功治癒。然而多數患者不易於第一時間確診,且血癌患者白血球變異速度快,惡化如光速般疾速進展,嚴重者甚至2周內癌細胞增至1千倍,提高感染風險,倘若未即時治療,嚴重恐喪命!標準化療有侷限 中位數存活時間僅7至8個月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說明,過去針對血癌治療,以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為主。然而多數年長的患者有共病問題,考量身體機能狀態,若無法接受標準化療,多數即無法進一步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也因此長期存活率不到1成。此外,也有少數患者聽聞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後,選擇放棄或另類療法。在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中,又只有5成能接受標準化療,另一半患者須透過減量或低劑量化療,以致整體血癌的患者,中位數存活時間僅有7至8個月。血癌患者96%以上具基因突變 精準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所幸,近年血癌的基因檢測技術及精準治療帶來生機。侯信安醫師表示,透過檢測發現高達96%的患者具有基因突變,檢測也能更清楚區分出高、中、低風險,進一步配合血液幹細胞移植投以精準治療,復發率也因此降低至3成以下!同時,分子醫學及標靶藥物這類精準治療除可提升化學治療的效果,也能於第一線控制惡化,接續搭配鞏固治療到維持治療,對提高患者存活率有相當大的進展,患者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就能把握治癒的機會。每年的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唐季祿理事長強調,民眾應對血癌症狀有所警覺,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進一步把握治癒的機會。

半年體重狂掉10公斤 白血病作祟!

半年體重狂掉10公斤 白血病作祟!#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3歲的張姓男子今年6月發現自己明明食慾正常、飲食不變,卻短短6個月體重莫名下降10公斤。剛好就醫到胃腸肝膽科做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後採電燒切除。因出現術後出血,回到門診接受抽血檢查,報告顯示白血球指數高達17萬(正常值為1萬以下),轉至血液科後揪出是典型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的一種)造成體重狂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症狀 體重減輕及脾臟腫大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主任林增熙表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症狀常出現精神不濟、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脾臟腫大情形。肝臟問題常被誤以為是喝酒或慢性肝炎引起,其實是白血球堆積在脾臟,造成脾臟腫大,容易造成病情延誤,必須藉由專業且有經驗的血液科醫師,才能從血液常規檢查中來判斷。 以前罹患白血病的患者,只能等待有無合適骨髓移植。林增熙主任說明,現代醫學發展十分進步,白血病已不如以往電視劇演的可怕致命,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能透過骨髓穿刺或基因檢查確診,如果患者一開始不想抽骨髓,可經由基因檢查來初步判定;由於定量基因檢查跟血液常規檢查可一起進行,不需再額外抽血,治療3個月後,基因檢查也能早期預測預後情形。確診立即就醫 進入加速期、急變期死亡率高張姓男子經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後,立即安排進行標靶藥物治療。9月初病情已經控制得很好,白血球指數恢復正常。標靶藥物治療的優點在於不用住院,只要每2週回門診治療追蹤,待病情控制穩定後,由醫師評估後改為每個月進行標靶藥物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可分3階段,初期為症狀較輕的「慢性期」,可持續約3至4年;第二階段「加速期」,會出現較多明顯症狀及血球改變,可能會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最後若是進入「急變期」,接近急性白血病致死率高且預後極差。白血病可依據細胞來源與型態學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林增熙主任呼籲,若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建議盡早至血液科門診,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提高預後成果,避免危及生命。如果拖到後期才就醫,恐會變成加速期甚至末期的白血病,致死率相當高!

血癌復發有解 雙特異抗體免疫療法

血癌復發有解 雙特異抗體免疫療法#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三十多歲女士突感頭暈目眩,出現類似貧血症狀,就醫後發現體內白血球數量異常,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又稱血癌。雖接受標準化療,病情仍未達到緩解。之後接受雙特異抗體的免疫療法,有效控制病情,骨髓移植後至今身體狀態穩定。醫師指出,血癌即使化療後復發,仍有機會達到緩解,進行骨髓移植,並非是無藥可醫的絕症,患者不要放棄希望。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症狀往往又急又猛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欣學說明,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新增兩百多例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典型症狀包括異常發燒、異常出血、貧血、頭暈等,症狀往往又急又猛。驗血時,健康成年人白血球數值多為3,800-10,000,血癌患者白血球數值大多非常高,甚至達十幾萬、二十幾萬。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包括化療及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治療困境在於,化療後約一半患者有復發情形,而化療使用的藥物若產生抗藥性,病患常無法達到長期存活。雙特異抗體 難治型、復發血癌多一項選擇李欣學醫師解釋,血癌患者須靠化療等藥物讓病情緩解,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才會比較高。在過去,當化療失去效果,患者幾乎就無藥可用。2017年2月衛福部核准免疫療法用藥「雙特異抗體」,可用於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第二線治療,難治型或復發患者使用該藥,可達到病情緩解,爭取時間進行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全新機轉的「雙特異抗體」為癌症免疫療法之一,是以BiTE技術,除了擁有辨識癌細胞能力外,還可活化自體免疫細胞,徹底消滅癌細胞。簡單來說,自體免疫細胞比喻成警察,而癌細胞是小偷,雙特異抗體就像是有兩隻手,一手抓警察,另一隻手抓小偷,強制兩者碰面,這是過去免疫治療所無法做到的。李欣學醫師表示,約四、五成患者用藥後病情達到緩解。遵照醫囑用藥 有機會緩解病情、延長壽命李欣學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持續發高燒三天以上、小傷口血流不止,或出現異常頭暈等症狀,務必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另外,針對難治及復發型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目前已有藥物可供選擇,患者依然還是有希望,只要遵照醫囑接受治療,便有機會緩解病情,延長壽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只是腹痛、腹瀉 壯年男竟患血癌

只是腹痛、腹瀉 壯年男竟患血癌#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歲的徐先生因為腹痛、腹瀉以及肚子脹大症狀求診,抽血檢查後,赫然發現徐先生血液裡高達24萬多顆的白血球,白血球指數超標24倍,裡面含有許多不成熟的白血球。慢發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球數量極高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從顯微鏡觀察周邊血液抹片發現陳先生體內的白血球數量極高,但其中的血癌芽細胞數其實很少,而且其它的紅血球、血小板數目還算正常範圍内。問診時也得知陳先生有脾臟腫大狀況,安排骨髓檢查送檢後確定有費城染色體,同時也有BCR-ABL基因融合,因而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臨床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發覺不易。疲累、食慾不振 症狀不明顯易忽略陳筠方主任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疲累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脾臟腫大。但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或者患者自行去藥局購買藥品,雖然短暫減緩不適,但沒有處理根本病因。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血液腫瘤中很少見,卻有極好的預後。在健保標靶藥物的治療下,絕大部份的病人可以終身控制病情,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一樣。希望民眾更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接受相關健康檢查,若有不適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講座/如何戰勝白血病

講座/如何戰勝白血病#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無特別症狀,但可能因脾臟腫大可而食慾降低、左上腹部疼痛、代謝過速、輕度發燒、體重減輕及慢性疲倦等。本次講座將由余垣斌醫師在講座中帶您認識白血病,希望患者在與醫師充分溝通並了解治療的好壞後,勇敢接受治療,期望可以為更多的人找回健康,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如何戰勝白血病時間:2017/09/21(四)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一跌倒就顱內出血?原來白血病作怪

一跌倒就顱內出血?原來白血病作怪#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4歲的董女士一跌倒就顱內出血,檢查後發現罹患淋巴性白血病,莫名頭暈,左手左腳動彈不得,生命只能用「週數」倒數,確診白血病後加入試驗用藥,療程結束後癌細胞完全緩解。今年2月該試驗用藥「雙特異抗體」已核准上市,期待能給予更多患者重生的機會。白血病每年新患者約200人急性白血病的疾病進程來的快且兇狠,在復發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約3個月會死亡。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東燦表示,白血病常見症狀為發燒不退、貧血、全身倦怠、無預期出血等。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年新診斷患者約在200人左右,常見於3~5歲兒童。林東燦醫師提及,國內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學治療成功率逾8成,但對於成人患者,預後卻不佳。主要原因在於成人骨髓造血細胞再生能力不如兒童,無法承受高劑量化療,加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分裂快速特性,若不治療每10天即會增加1000倍,一旦疾病復發,生命開始用「週」倒數,有其臨床治療的迫切性。雙特異抗體活化免疫細胞、消滅癌細胞今年2月衛生福利部核准「雙特異抗體」上市,終於突破治療困境。過去因癌細胞產生抗藥性,化學治療僅有2成患者的疾病達到緩解,根據臨床試驗,使用新藥治療後,高達4成4的患者能達到完全緩解的目標。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醫師吳尚儒說明,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透過化學治療近8成以上患者可達到緩解,近6成患者會在1年內不幸復發。今年2月衛福部核准新藥上市,終於擺脫無藥可治的困境。「雙特異抗體」不僅可藉由活化自體免疫細胞,徹底消滅癌細胞、延長生命力。

【衛教講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台北講座

【衛教講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台北講座#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骨隨性白血病(CML)是我們俗稱血癌的一種,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例白血病的新增病例,因為症狀不明顯,很容易延誤就醫,進而耽誤治療與用藥時機!以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往往只能等待適合的骨髓移植,以求得一線生機,但其實隨著醫療與藥物的進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經可以標靶藥物治療,甚至現已進展到第二代標靶藥物,只要透過每天服藥、定期抽血追蹤,可更穩定地維持深度分子學反應,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同慢性病一般地長期控制。本次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將於7/9(六)下午舉辦免費『LOVE,形影相髓』慢性骨髓白血病台北場講座,特別邀請唐季祿、張明志、郭明宗及徐思淳等四位醫師到場帶來精采演說,與民眾深度剖析慢性骨髓白血病的治療趨勢與各項檢測數值,可愛的慢性骨髓白血病疾病大使Mr. 4.5也將現身現場影片中,解密各項重要的治療目標,歡迎各位對慢性骨髓白血病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與!名稱:『LOVE,形影相髓』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台北場講座時間:2016.07.09(星期六)13:30-16:30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左轉,步行約2分鐘)洽詢與報名:(02)2314-0390分機21 余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