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到一所學校服務,我非常感恩輔導主任給我這個機會。我有了夢寐以求的彈性:足夠的晤談時間與次數、可以跟各方(學生、家長、導師、輔導老師)互動、可以規劃辦親職座談、還有輔導主任的信任與尊重。對我來說,在治療室幫助孩子,會有一定的限制。有時候,不管孩子再怎麼努力,一方面孩子個人的改變需要時間,改變的幅度可能也有限;二方面是因為雙拳難敵四腿,環境的力量大於個人,孩子就算改變了,在環境中還是弱勢。譬如,課業、晚睡及生活自理三大問題,是親子衝突很重要的原因。像是:「拖拖拉拉的,早就叫你先把數學做好再看電視,結果你偏偏就要先看電視,搞到現在十一點了,還沒做到一半。下次再這樣,我就不簽聯絡簿!」「不是跟妳說晚上不要再講電話了嗎?!現在都已經幾點了,電腦也還開著,妳是不想睡了是不是?!然後明天又叫不起來,我還要載妳上學,三催四請,妳以為妳是大小姐喔……」「家裡有兩個資源回收場,一個就是你的房間,另一個就是你在客廳的電腦桌。拜託,三、四天前的珍珠奶茶就這樣放著,本來想說就讓你自己收拾,沒想到到現在還放著!」像這樣孩子的家庭互動狀況都不是很好,這讓我擔憂!簡單來說,家長沒辦法在心理層面,跟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父母忙於工作,服務業社會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才能下班。像是計程車司機跑一整天的車,還可能賺不到一般上班族的一日所得。孩子回家常常沒大人,談心也只能找網友,假日就想跑出去。這樣下去,生活常規當然會有問題,連親子關係的維持都亮紅燈。當一個孩子遭逢困境,如同我今天面對的孩子,根據研究,有兩個重要因素,可以讓孩子順利克服困境:良好的智能表現與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孩子本身的能力夠好,在某方面(如:學業)有好的表現,那麼可以彌補他的困境。孩子有令人滿意的關係,不管對象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其他長輩,對孩子都很重要。即使是青少年,看起來開始要跟父母保持距離了,事實上,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父母的指引,那麼,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後盾。所以,我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首重的目標,就是建立關係。怎樣評估關係建立了沒?我有一個說法,就是,當孩子笑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也覺得想笑?也就是,我們的情緒能不能同步。當我跟孩子的情緒同步了,好像對講機的調頻對上了,那我就能感覺到孩子的感覺,我就能聽到孩子真正想說的話。關係好有什麼好處?這樣,孩子就會比較願意聽我們所說的話。好關係的其中一個要件,就是接納孩子,當孩子感覺到完全的接納,那是一種非常好的感受,為了這樣的感受,為了這樣的認同,孩子會自己努力往前進。這樣說吧!在談話開始之前,我會清楚地說明,我不勉強孩子跟我談他不想談的事,他隨時可以喊停,談完之後,我讓孩子看談話的記錄,孩子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就刪掉!只有孩子同意的內容,我才會放在記錄裡。今天,我跟孩子談笑,我很開心!我也年輕過,我也做過荒唐事,我喜歡在上課睡覺,我喜歡打電動、看電視,我想騎摩托車,也對男女關係好奇,我曾經喜歡釣魚,我跟孩子一樣,喜歡很多大人不見得贊成的事。然後,下次我要告訴孩子,我知道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好,就像我當初一樣。我會跟他們一起想辦法,至少,我願意當他們的朋友。青少年的不在乎,以及冷酷的外表,常常是一種防衛,他們還是願意跟人有友善的互動。我在軍隊中有一年的時間,專門跟各種列管的人員互動,包括:犯法的、情緒困擾的、適應不良的,相信我,即使困擾行為再怎麼嚴重,背後還是藏著渴望被瞭解與認同的心。(本文作者/洪仲清)(摘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新手父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