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

媽媽動不動就生氣?分析原因3大類

媽媽動不動就生氣?分析原因3大類#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不聽話的狀況多到數不完。孩子還小、聽不懂人話,媽媽會生氣;孩子長大一點之後,聽懂人話卻還是不聽話,媽媽也會生氣。同樣一句話要重複好幾次的時候,還有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的時候,媽媽都會生氣,甚至覺得無力。就算媽媽們心裡都知道,不可能有孩子會對父母的話百依百順,但還是會生氣。人生氣的原因大致上有三種。1.是因為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被妨礙。假如晚上想趕快把孩子哄睡再去看個連續劇,但孩子就是不睡,這種時候不會生氣嗎?孩子好不容易睡著,終於可以坐到電視機前了,偏偏這時老公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又把孩子吵醒,難道不會更生氣嗎?每個人都希望能在期限內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和計畫,沒辦法如願的時候就會生氣。2.是因為被踩到底線。每個人在空間、時間和心理上,都有一條覺得有安全感的底線。像是不住在一起的公婆,沒事先聯絡就自己開門進來,這時生氣的原因是因為「底線」被踩到。自己心愛的東西也算是一種底線,例如自己喜歡的包包被孩子亂塗鴉時會生氣;沒說一聲就把老公珍藏的釣竿清掉時,老公也會生氣,這些都是因為不能跨越的底線被侵犯了。3.最後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尊心受傷。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價值能被認定,也想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一旦被輕視,難免就會浮現生氣情緒。要是聽到老公說:「帶小孩有什麼好辛苦的,你到底做了什麼需要每天哀哀叫?」或聽到婆婆說:「你老公一個人賺錢太辛苦了,你也不要只是在家裡閒著,好好考慮一下怎麼幫忙賺錢吧!」當媽媽的人聽到這些話,自尊心就會受傷,外加瞬間被惹毛。生氣不會沒有原因,每個人生氣都有理由。如果覺得「我就是生氣」或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生氣」,就表示自己需要更深入探討生氣這方面的議題。要是一直不明就裡地生氣,就該停下來好好觀察。(本文摘自/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台灣廣廈)

六步驟正向溝通法 改善親子關係

六步驟正向溝通法 改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成為「APP 世代教養專家」的第一步,是熟練正向溝通法。當游曦批評父母:「我同學都在玩××online,你們憑什麼阻止我玩?你們真的是很離譜的父母!」父母回應:「你才是最離譜的小孩!」更好的回應方式是存在的,家長們要先學會幾點:1.忍住擔心,避免當面質問或指責家長看到孩子半夜還沉迷遊戲,第一時間想必「氣急攻心」,但與其發飆、批評與責罵,造成更嚴重後果,不如「戒急用忍」,忍住擔心。怎麼做呢? 不要眉頭深鎖、金剛怒目或劍拔弩張 盡可能放鬆臉部表情和肢體姿勢 切忌對孩子大聲咆哮或陷入爭辯 想不到什麼好話時,保持沉默就好 孩子講話時,微微點頭 跟孩子說:「你講的,我都聽到了。」 2.表達關心,讓孩子感受溫暖家長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孩子為了遊戲,犧牲整夜的睡眠,不管課業嚴重落後,和同學漸行漸遠,口頭上說不在意,內心深處也有壓力的,這時候適度表達關心,可以讓孩子慢慢放下心牆: 「你玩很久了,會不會累?」 「肚子餓嗎?」 「要不要休息一下?」 「需要幫忙嗎?」 準備消夜給他 倒杯熱水給他有些家長抱怨:「當父母需要這麼『扭曲人性』嗎?」我常向父母解釋,現在做父母真的比從前困難許多。小時候,我們放學後可能要馬上進廚房款一家大小的晚餐,或是扛起照顧弟妹的責任,沒做好該做的家事就認命準備挨罵,大人揮手過來時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又因為環境單純,物質不甚富裕,父母從不需過分操心學校之外的事情。但是這些年來,科技大躍飛,物質環境變得優渥,父母希望孩子過得比自己好,孩子也因此愈來愈自我中心,對人同理心少了,「自戀世代」當然難管教。再者,以前許多家庭並沒有電視,現在是再窮的家庭,父母小孩幾乎人手一支手機,和手機的感情遠比家人更深,加上遊戲演化到成癮性極高,幾乎要佔去孩子天生對學習的興趣。帶著過往腦袋的父母勢必難以面對這些從未有過的景況,只有一條路可走:「父母繼續學習,讓自己成為教養專家!」就算沒辦法成為教養專家,退而求其次,如果孩子是寄宿在家裡的外國背包客,你會罵他嗎?如果他是你的公司客戶,你會這樣對他嗎?不會的,至少你對陌生人仍保有基本禮儀,客套話不會少。所以,並沒有父母想像中的難,真的,只要把孩子當「陌生人」就好!3.花時間了解孩子的想法到了第三步驟,還不是父母講話的好時機,仍是男女主角,也就是孩子講話的時間。父母可以這樣問: 「今天為什麼想玩到這麼晚?」 「你真的很想玩這個遊戲,為什麼呢?」 「我們非常想知道你認為我們很離譜的原因?」即使父母心裡不認同孩子做法,仍要表現想了解的熱誠,孩子會感到被了解,信任感就可以建立。兩方溝通的頻道對上了,就能開啟對話。反之,若父母急於控制孩子,將陷入「父母追、孩子逃」的心理遊戲,導致孩子放棄溝通,甚至開始隱瞞、說謊、欺騙,那就是非常艱困的議題了。4.同理孩子的想法,肯定好的部分當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父母把全部目光都集中在他的不好:遊戲成癮、失去自我控制、成績差又不努力⋯⋯仔細想想,孩子真的這麼「一無可取」嗎?孩子一定還有許多優點,只是父母不再看到了。因此,我建議父母要同理孩子、肯定孩子: 「你想要玩更多遊戲,這我能夠體會。」 「你喜歡玩這款『英雄××』遊戲,表示你有一顆想當英雄的心!」 「你跟其他玩家一起合作,發揮團隊精神,把線上遊戲打好,這說明你是有情有義的!」 「事實上,你能夠對一件事情很熱衷,投入體力精神,甚至犧牲了睡眠,這是你一直以來的優點!」但是上述這些肯定孩子的話語,來到診間的許多父母往往說不出口。因此,我問他們:「請你回想這一個禮拜,對孩子講的十句話語中有幾句是負向的?有幾句是正向的?」父母聽了為之語塞,他們並非不知道答案,而是心知肚明自己是「十句負向、零句正向」。父母懂得表達同理與肯定,對於網路成癮孩子內心「愛的沙漠」來說,勢必是「久旱逢甘霖」! 所以,別再把孩子當仇人了!5.開放討論,再提出建議有些父母抱怨:「為什麼我講的話,孩子都聽不進去?」因為孩子不信任父母,遂用對立反抗來面對父母的好建議。這就是為什麼要讓討論有效,得要有前四步驟。父母可以這樣和孩子討論,原則是讓孩子先說,忍住自己的想法,到最後才委婉地表達: 「你覺得幾點去睡,對自己是最好的?(讓孩子先說⋯)我建議你晚上十一點就上床,有了充足睡眠,隔天心情會很好。」 「你覺得給自己多些時間念書重要嗎?(讓孩子先說⋯)雖然,現在念書很辛苦,但是基礎打穩了,擁有一技之長或學識,是為了以後在職場上擁有更多選擇權。」 6.保持耐心,逐步建立現實感父母不應害怕為孩子設限,因良性的壓力是孩子成長的契機,讓他們逐步適應學校與社會的現實。來到這個階段時,父母可以問: 「真的要這樣下去嗎?你想一想,我們明天繼續討論。」 「這樣下去,你可能壓力會更大,我們一起想辦法。」 「怎樣才能在遊戲和學校課業之間取得平衡點?你需要好好想想。」每天給予適度的壓力,終能發揮「滴水穿石」之效,讓孩子自己開始思考。有些父母受到挫折後,放棄了努力,安慰自己:「至少他是在家裡打電動,沒有出門做壞事!」這樣「自生自滅」的心態對孩子絕對百害無一益!甚至會讓孩子的網路成癮、社會退縮、家庭暴力與行為問題愈演愈烈。(本文摘自/APP世代在想什麼/ 心靈工坊 )

家庭裡 被複製的人格與教養模式

家庭裡 被複製的人格與教養模式#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父母/小孩有邊緣人格……這樣的家庭充滿了不安、矛盾與壓力,舉例說來,如果母親是邊緣人格,她對某些事情可能完全不管也不在乎(成績、交友、金錢,每個邊緣人格狀況不同),但會要求孩子要每天準時回家、報備行蹤。即使孩子已成年,上大學、外宿了,還會每天打電話到宿舍確認孩子有沒有回去,也會要求孩子每週都要回家報到,甚至要知道每個朋友的電話。如果孩子說要討論報告或有事耽擱,就會狂打電話、傳簡訊,要孩子立刻回來,否則就會開始情緒勒索,用「沒你這樣的孩子」、「不孝」等字眼,把自己的焦慮與不安扔給孩子承擔,把錯怪在自己的小孩身上。若有邊緣人格的是爸爸,行為特徵則是用大男人的方式來管控妻子、小孩,常以挑剔、要求的方式讓家人妥協、受控制、聽話。很多時候,孩子不接受管控,父親也會瘋狂指責母親不盡心教育孩子,或是沒有當好母親才會讓孩子如此「不受教」,常常最後的行為就是暴力相向,或以更激烈的言語羞辱與攻擊。身處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會面對很多的管控與情緒。和對自己很隨興、不規律但態度強硬的管控者相處,雖然關係很黏膩,甚至有相當多的愛,但恨也隨之而來。隨著小孩漸漸長大,他們開始長出自己的個性與想法,也會開始想要反抗父母的操控,或模仿這些行為,開始有很多問題冒出來。而這也是邊緣型人格疾患發病的時間──青春期。上述這些情形若發生在邊緣人格的家庭裡,常常會變成羅生門,因為家裡每個成員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也說得出許許多多被傷害的證據。宛如魔咒的邊緣型家族命運簡而言之,這不是單純一個家庭成員的邊緣人格問題,而是整個家族氛圍就像「邊緣型家庭」一樣。焦慮與不安就像病毒一樣,不管有邊緣人格的是父親或母親,在相處的蜜月期過後,焦慮事件會隨著生活,因雙方愈來愈多的差異而傳染、擴散,例如婆媳衝突、居住問題,或是兩家不同的經濟價值觀等。問題會漸漸地蔓延到夫妻關係、教養態度,原本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事,卻變成互相傷害的證據與理由。也因為希望自己能被無條件地照顧,更加不能接受伴侶的「不體諒」。長久下來,焦慮與不安會影響原本狀況較好的另一半。在長期的猜忌與懷疑之中,變成習慣性的自我防衛與過度反應。而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傳承了不安與恐懼。有些孩子因而習得了邊緣人格的個性,有些則成為把自己跟感覺隔離的人,在心裡跟這樣的家庭劃清界線以自我保護,也有些孩子會早早逃離家中(一面認為是自己的存在所造成的問題)。(本文摘自/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寶瓶文化 )

幼年曾受親子創傷?自問11題檢視

幼年曾受親子創傷?自問11題檢視#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拒絕母親,有可能是幼時和她建立聯繫的過程中遇到干擾。不是每個在年幼時期經歷斷裂的人,都會拒絕母親。假如這段期間的聯繫受到干擾,你在親密關係中試圖建立聯繫時,便有可能經歷某種程度的焦慮。這樣的焦慮也許會轉換成有維繫關係的困難,或甚至完全屏棄關係。它也或許會轉化成不生孩子的決定。表面上,你可能會抱怨養育孩子將花上太多時間與精力。再深入一點去想,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為孩子提供你所錯過的東西。你年幼時曾經歷與母親的聯繫斷裂嗎?前代母嬰聯繫的中斷,也可能影響你與母親的連結。你的母親或外婆曾經歷過與自己母親聯繫的斷裂嗎?前代這些早期創傷的殘餘物,很有可能交留後代來經歷。不僅如此,你的母親也可能無法將她未曾從母親身上接受到的提供給你。如果你與父母疏遠了,或他們已過世,你可能永遠也無法得知這些問題的答案,尤其當斷裂發生在你極年幼時。一般來說,早期的聯繫斷裂難以辨別,因為大腦還未裝備好以致無法檢索生命早期的經驗。海馬迴是大腦中負責形成、組織和儲存記憶的地方,它與前額葉(幫助我們解釋經驗的區域)的迴路,直到兩歲左右都還沒發展完全。其結果是,早期的分離創傷會以知覺、圖像和情緒的片段儲存下來,而非能夠組織出故事的清楚記憶。沒有故事,情緒和感知便很難被理解。當你找尋早期斷裂的聯繫,可以問以下問題:•當你母親懷孕時,是否有創傷事件發生?她當時是否很焦慮、陷入憂鬱或壓力很大?•你母親懷孕期間,你父母的關係遭遇到什麼困難嗎?•你出生時有難產或你是早產兒嗎?•你母親是否罹患產後憂鬱症?•你在剛出生時曾與母親短暫分離嗎?•你是領養的孩子嗎?•你在出生後三年間,經歷過創傷或與母親分離嗎?•你或你的母親曾經住院並被迫分開嗎?(也許你需要住在保溫箱中,或你被移除了扁桃腺或接受其他醫療程序。又或是你的母親需要動手術或經歷懷孕併發症等等。)•你的母親在你出生後前三年中,是否經歷過創傷或情緒波動?•你的母親在你之前流產過或失去過孩子嗎?•你母親的注意力,是否因為其他手足所帶來的創傷而被分散了?(晚期流產、死胎、死亡或醫療急救事件?) 有時候聯繫斷裂並非是物理上的。較多時候,我們是經歷了與母親之間的精神斷裂。她可能生理上在身邊,但情感疏離或是不一致。母親在孩子生命最初幾年所建立的存在與穩定性,對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健康是有助益的。精神分析師海因茲.科胡特(Heinz Kohut)描述,當母親凝視孩子,「母親眼中的光芒」是如何成為讓孩子感到安心和肯定的媒介,開始以健康的方式發展。如果我們經歷了早期的母嬰聯繫斷裂,我們可能需要拼湊出母親和自己的歷史中之特定線索。我們需要回顧並問:母親發生了什麼創傷事件而影響了她的注意力?她是在場還是心不在焉?當她撫摸我們、看我們的方式、對我們說話的語調,有任何的疏離感嗎?我在建立親密關係上有困難嗎?我會推開親密關係,封閉或逃離嗎?蘇珊娜,一位有兩個孩子的三十歲母親,她一直在思考自己與母親的親近關係。從她有記憶開始,就不喜歡被母親擁抱。蘇珊娜還透露,自己和丈夫在身體上不親密。「擁抱會帶走你的精力。」蘇珊娜這麼說。蘇珊娜九個月大時,因為氣喘,獨自待在醫院兩個星期,與此同時她的母親待在家照顧其他手足。那時起,蘇珊娜無意識地開始退縮,拒絕母親的愛。蘇珊娜只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避免再次被拋下。僅僅只是辨認出她排斥母親的根源至關重要。之後,蘇珊娜便能重拾她們之間斷裂的聯繫。當孩子經歷過聯繫中斷,要重新與母親建立連結可能會使他猶豫不決。這種重拾聯繫的方式,也許會創造出日後在關係中建立聯繫與分離的藍圖。如果母親與孩子未能完全重建連結,孩子之後要試圖與伴侶建立關係時,便可能猶豫。重新建立連結若失敗,「無法解釋的親密感缺乏,會讓日常關係蒙上陰影。」心理學家大衛.張伯倫(David Chamberlain)說道,「親密感和真誠的友誼似乎遙不可及。」嬰兒時期,我們認為母親是全部的世界,與她分離就像是與失去生命。空虛與失落的經驗,絕望與悵然的感受,相信某些事物對我們或生命本身來說是決然錯誤的—這些都可能因為早期分離而產生。太年幼以致無法處理創傷,我們的內在體驗到了感覺、信仰和身體知覺,卻無法和過往的故事連結起來。當我們的生活向前展開,這些經驗便傾注於傷害、失去、失望與斷裂。童年時期的負面回憶我們很多人只關心童年時期的痛苦回憶,而無法記得發生在我們身上正面的事情。當我們還是孩子,其實經歷著讓人安慰和不安的時刻。然而,讓人感到舒適的記憶,像是母親餵養我們、清洗我們或抱著我們入睡的回憶,卻被阻礙著無法浮上心頭。相反地,我們似乎只記得自己得不到需要的,沒有獲得足夠的愛的痛苦回憶。這是有原因的。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經驗到安全感或保護受到威脅,我們的身體便會建立防禦反應。這些無意識的防禦變成我們的基礎設定,將注意力轉向困難或不安的事情,而非記得讓人安慰的事。好似我們的正面回憶住在搆不著的城牆另一側。只能記得一側的事實,便真的相信沒什麼好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好像我們重寫了歷史,只留下那些支持我們建構原始防衛機制的記憶。這些防禦伴隨我們太久,漸漸就變成了我們。潛意識的屏障底下,有一層深刻的渴望,冀求被父母所愛。然而,許多人都無法再接觸到這些感受。當我們想起父母帶來的慈愛與溫柔,卻同時憶起會被再次傷害的脆弱與危險。而那帶給我們療癒的記憶,就是我們無意中阻擋下來的。演化生物學家支持這個假定。他們描述人類的杏仁核(amygdala)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神經元會用來搜尋威脅。其結果是,相較於讓人快樂的事情,讓人痛苦與害怕的事件更容易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科學家稱此基礎機制為「負向偏誤」(negativity bias),這完全說得通。我們之所以能生存下來,取決於能否篩選出潛在攻擊。「我們的心智就像是針對負向經驗的魔鬼氈,」神經心理學家里克.韓森說道(Rick Hanson),「而對正面經驗則像是不沾鍋。」(本文摘自/問題不是從你開始的:以核心語言方法探索並療癒家族創傷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商周出版)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也許已學會對孩子大聲說出「我愛你」,但並非所有父母都能坦然地對孩子說「對不起」。而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這件事,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它能夠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能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教會孩子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小D對老公電腦充滿無限好奇,每天都趁其不備用手摸下鍵盤。某日,在房裡突聽到客廳大響「啊,電腦!」老公急跑出邊說「小D,告訴過你多少遍,爸爸電腦有重要文件,你不能碰。」出來後他才發現,其實是我被電腦接線絆了跤。這時老公才意識到錯怪小D,看在遊戲墊上無辜又委屈的小D,向我吐舌頭,準備往屋間走。我一旁悄悄提醒:「你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老公停下腳步,走到小D跟前,蹲下來說:「對不起,Dorothy。」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覺得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很尷尬,父母向孩子道歉就會失去威信。其實我們父母從小到大不曾對我們說過「我愛你」,更不曾說過「對不起」。記得青春期曾被媽媽誤解而特別氣憤,媽媽對我說:「你要怎樣,難道還讓我和你說『對不起』嗎?」雖然我很愛我媽,但那句話卻讓我感到疑惑:為什麼大人做錯事情可以不道歉,而我卻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如何道歉!說「對不起」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道歉事實上有些「對不起」並不是真正道歉,比如「對不起,但我們不得不回家了。」—這只是建立規矩時的客套話;「對不起,媽媽不該罵你,但媽媽也是為你好。」—這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脾氣,但如果你乖乖吃飯,我就不會發脾氣。」—這只是在變相地指責。真正「道歉」三要素〔要素1〕清楚告訴孩子你哪個行為是錯誤的「對不起,寶貝,媽媽今天不該對你大吼大叫」:我已認識自己錯誤,並願為自己行為負責。〔要素2〕和孩子分享你準備如何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行為「媽媽也在努力學習控制自己情緒,以後媽媽儘量做到不亂發脾氣,如實在控制不住,媽媽會離開你一會冷靜再回來」:做錯沒關係,但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把錯誤當作成長機會。〔要素3〕請求孩子原諒「你能原諒媽媽嗎?媽媽想抱抱你,謝謝你諒解」:請求他人寬恕是修補關係關鍵,而願意寬恕他人,是對他人寬容,提高同理心。摘掉「完美父母」帽子當願意坦然告訴孩子自己做錯什麼,意味著已學會自我接納。這在告訴孩子:父母可以很厲害,但也不是完美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需要去接納、包容自己和他人多樣性;犯錯並不意味示弱,敢於承認和面對錯誤才是真正強大和勇敢;只有真正接納自我,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才有勇氣請求寬恕,向孩子道歉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做個自尊自愛的人。如果「我愛你」滋養孩子內心;那麼「對不起」則會釋放孩子恐懼,讓孩子具備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世界。(本文摘自/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恐嚇式教育」再不乖叫警察來抓你哦!

「恐嚇式教育」再不乖叫警察來抓你哦!#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記得女兒剛出生,全家開心去餐廳吃飯,起身幫大家拿飲料,冰箱旁坐了個小家庭,有個約3、4歲小男孩,不知怎麼一直在哭鬧,聽到小男孩哭聲,沒有特別在意,反正他父母都在就讓他們處理吧。沒想到小男孩爸爸忽然說了「你再不乖,那個外國人會把你抓走!」當場不敢相信在如此國際化的台灣,還是有父母像這樣用「外國人」恐嚇他們孩子,好像我是個壞人。「對不起,你是說我嗎?」我問小男孩爸爸。「對……」(顯然這爸爸沒想到外國人也懂中文。)「那麼,你是說我會綁架孩子嗎?」「我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但是他不乖啊!」我一開口,小男孩爸爸就開始緊張出汗了,大概覺得他怎麼這麼倒楣,遇到一個聽得懂他可笑威脅的外國人。我當然知道這爸爸沒什麼惡意,但這整件事令人憂心的是家長使用「恐嚇」方式教育孩子。「恐嚇教養法」在台灣似乎很常見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再不乖,警察伯伯會把你抓走!」台灣父母用「警察」或者「外國人」來恐嚇孩子,大多是因為覺得孩子「不乖」,想要禁止孩子重複這些不好行為。恐嚇式教育算是種失敗的「禁止性規矩」。荷蘭爸爸真心話「這麼說太低估孩子認知能力,孩子知道警察不會真的來抓他。」這樣的教育有四個嚴重問題問題1:父母沒有設立清楚規矩,無法讓孩子知道爸媽的要求及期待問題2:被當成解決緊急情況的手段,致使「禁止性規矩」過多問題3:孩子無法搞清楚規矩背後的道理問題4:低估孩子的認知能力,他知道爸媽的懲罰其實不會被執行荷蘭父母這樣做荷蘭父母去餐廳前通常會訂好幾個「禁止性規矩」,跟孩子溝通哪些規矩需要遵守,並對孩子說明背後道理。但荷蘭孩子當然也會有哭鬧不聽話狀況,記憶中當荷蘭父母遇到孩子哭鬧不休時,通常是先帶孩子離開現場,用其他事物吸引孩子注意力,等心情穩定下來,孩子比較好溝通後,再好好解釋剛才行為為什麼不乖,透過說明和溝通,讓孩子理解規矩和行為的標準,自然而然就會慢慢地建立日後的行為模式,他就可以成為一個乖寶寶了。因此,各位爸爸媽媽,下次當你們喊出「你再不乖我就……」時,請吞下恐嚇話語吧!好教養從清楚規矩與良好溝通開始,先採取「清楚」、「有道理」與「少而美」原則設立「禁止性規矩」,再跟孩子說清楚你的期待與要求,良好親子溝通絕對比空虛威脅有用多了!(本文摘自/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野人文化) 

親子關係暢通無阻 信任最重要!

親子關係暢通無阻 信任最重要!#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孩那天很聽話,讓我很順利地完成跟編輯的溝通工作,我回長輩的房間將女孩抱回來沒多久,長輩就怒氣沖沖地跑來質問我,有沒有看到她擺放在床前的金元寶。「我沒有看到。」長輩轉而又問我:「你女兒拿了嗎?」「她那麼小,應該不會拿吧?」我回答的並不確定。「你都還沒有問!怎麼知道她沒有拿!」長輩失去了耐性。「寶貝,你有沒有看到放在櫃子上的金元寶?」女孩搖搖頭回答我:「沒有。」「金光閃閃的,很漂亮的,像這樣......」我還特別畫了圖形給她。女孩皺著眉,若有所思地想著。我安慰女孩:「寶貝,你不要怕,如果你拿了,就告訴媽媽,你放去哪裡了,我們把它放回原位好不好?」女孩很認真地想了又想,再次搖頭說:「我沒有看到。」長輩叫道:「怎麼可能!除了你根本就沒有人看到,你知道那個金元寶對我有多重要嗎?我每天都要摸它的!我昨天摸它的時候它還在!」長輩認定了是女孩拿了她的金元寶,但是女孩卻不願意承認,此時我做了最錯誤的決定!我相信長輩的話,因為除了女孩,沒有人再去接觸那個金元寶!我以耐心為攻勢,蹲在女孩面前故意誘導她:「寶貝,你是不是拿了?可是怕被媽媽罵,所以不敢告訴我你把那個金元寶放在哪裡了?」女孩依舊搖頭:「我沒有拿。」長輩站在我面前,她凌厲的眼神幾乎能將我的身體穿透,我硬著頭皮繼續問女孩:「你是不是特別喜歡那個金元寶呀?媽媽知道哪裡有賣的,可以買個一模一樣的!」「金元寶?」女孩的眼睛亮起來,她指著我給她畫的圖問:「跟這個一模一樣嗎?」長輩更是一口咬定:「你看,一定是她拿的。」我的身體,雖未被長輩凌厲的目光所穿透,但這句話足以讓我萬念俱灰,小心隱藏在身體裡的自尊心像是吞了魔似地逐漸龐大,我自身的惱怒,未能看管好女孩的自責,以及忙碌之餘被人質問的羞愧,皆在此時匯聚成一團,擰成了一個信子,只待怒火一燃,就「砰」地炸了。「為什麼剛才問你的時候你沒有說呢?你到底把那個金元寶藏在哪裡,拿出來給我!」我的情緒失控了。女孩驚呆地看向我。如果我有一面鏡子,鏡子裡的我一定是青面獠牙、怒髮衝天!女孩突然放聲大哭!我的心在此時軟了,想伸手抱抱她,長輩在背後又補一句:「一定是她拿的!她害怕被你知道!趕快問,我要趕快找到我的金元寶!」我的心只軟了一秒,隨即用更兇的語氣逼問女孩:「你到底放在哪裡,趕快找出來好不好?」女孩此時擔憂地看著我,她似乎意識到金元寶對我們有多重要,她雖然臉上還掛著淚珠,但還是搖晃地站起來,她的小身影在房間裡慌張地走來走去,時而趴到床底下看看,時而又翻開今早她動過的玩具箱。「一定是她拿的!」長輩沒有罷休的意思。我著急地跟在女孩身後,但凡她找過的地方我都再一次細細檢查,可惜我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長輩的一再催促使得我無法平靜,我讓女孩伸出手向我保證,她並沒有拿金元寶。女孩不安地遞過她的小手,我重重地拍下去,她的臉漲得通紅,哭聲如行在海中的船笛般鳴起,我逼問女孩:「金元寶到底在哪裡!你不可以說謊,今天必須要找出來!」長輩在旁邊補話:「對!那不是你的東西!一定要拿出來!」女孩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不知道逼問多久,女孩哭得累了,最後竟然趴在地板上睡著了。長輩的怒氣未消,她認定金元寶是我的女孩所拿,我因沒有盡好照顧的責任也受到了責難,我向長輩道歉,希望她能夠原諒我跟女孩的過失,同時也願意賠償一個金元寶給她。「那個金元寶對您一定很珍貴,對不起,我暫時找不到那個金元寶,我買一個一模一樣的先給您,您覺得怎麼樣?」長輩毫不領情:「對不起有什麼用?賠?可以百分百的一模一樣嗎?你讓她別再裝睡了,趕快問!我的金元寶到底在哪裡!」我無法責怪長輩對於晚輩的不體恤,或許那個金元寶的分量在她的心頭比我們兩個都來得更重要,所以她才能夠如此有架勢地讓我們必須交出金元寶。我整天的時光都花費在「逼迫」女孩交代金元寶的下落,女孩的手心被我打得紅腫,她哭得滿臉都是眼淚鼻涕,卻依舊用啜泣的聲音小聲地說:「媽媽,我沒有看到金元寶。」我咆哮著:「我不相信你!我一點也不相信你!」我們身心俱疲,稍稍有時間休息,長輩又在耳邊提醒:「趕快把金元寶找出來給我!」苦無對策的我只能打電話求助先生,詢問他是否知道長輩有一個珍貴的金元寶,先生聽到我的描述,安慰我好好陪伴女孩,這件事情交給他處理。先生回來後,手裡拿了三個金元寶,長輩看到後眉開眼笑地接了過去,但依舊認定丟失的金元寶依舊是大女兒弄丟的,但她大人不計小人過,此事就這樣掀篇而過,我詢問先生三個金元寶的價格,先生稱金元寶是塑膠製作,上面貼的是金箔,金元寶本身是個糖果盒,因為長相可愛討喜,長輩每天早上都會習慣摸了金元寶之後才出門,此時的我,無心去管金元寶的價值和貴重,我只想知道,原本的那個金元寶究竟去了哪裡?在家人的詢問之下,長輩這才坦承自己一時忘記將「金元寶」放進了包內沒有拿出來,後來看到,卻不願意承認錯誤,才會繼續「冤枉」是大女兒所拿。我的耳朵聽不到長輩那套「因為所以」的解釋,我的眼淚在那刻決堤般地湧了出來!女孩一直在我耳邊說「我沒有」,而我卻固執傲慢地說出:「我不相信你!我一點也不相信你!」女孩手心的紅腫很快就會消除,但我對她的不信任,要經歷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慢慢被其他的記憶所填補?我要做多少的補救,才能重新讓女孩對我有所信任?我在女孩睡醒後跟她道歉,但她對我的過錯毫不在意,在我不斷抱著她哭說對不起的時候,女孩伸出她的小手,雙眼泛紅地幫我擦掉淚珠。如今,時隔七年之久,每每回想此時,我的內心都會一片酸楚。女孩呢,或許對於這件事情早已忘記,因為她每天都在記錄我跟她的快樂往事。我跟女孩的相處,直到現在,都還會出現小衝突,我們各有各的倔強脾氣,她們教會我的事情,遠遠比我教會她們的更多。我跟女孩的相處,依舊偶有小衝突,我們各有各的倔強脾氣,但我願意,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我都一定要選擇先聆聽她怎麼說,聽她怎麼說,再來決定我如何做。我不要用蠻力武斷地切斷與她之間維繫的所有親密關係。現在,我跟女孩的溝通依舊如此。現在,我跟女孩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打開耳朵,聽聽她們怎麼說,因為我知道,唯有相信,我們之間的溝通之門,才能永遠都保持暢通無阻。 (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壞情緒飆升 逼妳失控的4大開關

壞情緒飆升 逼妳失控的4大開關#親子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化的開關一觸即發,即使只是一點點的壓力,都會引發妳內心的恐懼、疑問和記憶。情緒化的開關對妳而言可能十分普遍,也可能有其特殊性。而無論是哪種情,它都會直指妳低階腦的反應部位。這種直接而迅速的反應會喚起妳戰鬥、逃跑或凍結的壓力反應模式。一旦開關被打開,妳將在一瞬間從「零」的冷靜狀態,飆升到「一百」的情緒化狀態!以下幾種情需要注意,因為它們很可能會打開妳的情緒化開關。1) 不被尊重/當女兒對妳說出充滿敵意、粗魯、不屑一顧、很小氣的話時,妳的情緒化開關就會被打開,因為這讓妳感覺到自己就是她的出氣筒,她在輕視、消滅、挑戰妳的權威和力量。曾有一個媽媽這樣描述:「當我想要跟女兒說些什麼,結果她回我一句『隨便妳』就翻著白眼走掉了的時候,我強烈感到不被尊重,心裡的火氣一下就上來了。」2) 愧疚/當女兒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妳會因為愧疚而打開了情緒化開關。她通常以這類話語開始她的談判:「媽媽,如果妳愛我,就給我買最新款的iPhone。」這會讓妳陷入天人交戰:若妳屈服於女兒的要求,她會很高興,你卻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媽媽;若妳駁回了她的要求,女兒會很生氣,妳仍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媽媽。妳感覺自己被女兒誤會了。其實,她曲解妳動機是為了得到她想要的。而當聽到以下的這段話,妳又會因為愧疚而打開情緒化開關。「媽媽,妳知道嗎?如果妳這次不讓我跟蘇菲亞一起去音樂會,她下個月就不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要是她不來,其他大家喜歡的朋友也不會來。難道妳希望我和一群不受歡迎的人一起過生日嗎?」3) 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當妳覺得自己不被感激時,情緒化的開關會再次被打開。妳為女兒竭盡全力,盼望著她能對妳感恩,按照妳說的去做。然而,當她違背諾言、對妳撒謊、目中無人或者沒有信守承諾時,妳的情緒化開關就再次被打開了。有個媽媽講她的經歷:「我在一場音樂比賽中做了一天的志工後回到家,只是叫她幫忙把東西放到洗碗機裡這麼簡單的事情,她就開始對我大喊大叫。所以……我就爆發了。」另一個媽媽說:「我控制不住火氣爆發出來,因為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希望被感激的。但是做了她的司機、女傭,幫她協調各種人際關係之後,她連一句謝謝都不說。當我告訴她要懂得感恩,她卻扔給我一句『那本來就是媽媽應該做的。』我也跟著她變得不懂事,理智線斷掉了。」4) 害怕/害怕的感覺最容易啟動情緒化開關。一旦被打開,一些塵封的陳年舊事就會被提出來,比如「我不想要妳和我前夫的下場一樣。」或者:「不要犯跟我一樣的錯。」當然,也針對現在的問題,比如:「她在吸毒!」或者:「她這樣下去會變成未婚媽媽的!」並且會讓妳聯想到:「要是我不能讓這一切回到正軌怎麼辦?如果她現在都不學好,那她將來怎麼辦?」害怕的情緒一旦觸發情緒化的開關,便會帶來爆炸式的反應。因為它們與女兒的幸福和安全息息相關。情緒化開關的問題在於一旦被觸發,妳的高階腦就無法正常運轉,在整合過程中會失去重要信息。這會啟動妳的壓力反應,思維模式變成非黑即白,妳無法根據事情的全貌做出歸納,也沒辦法精準地解讀當下情境。一旦妳理智線斷掉,連帶地也會觸發女兒的情緒化反應,結果就是妳們母女一起自導自演了一場情緒化之舞。(本文摘自/媽媽,才是一切的答案/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