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補心安!年花千億買保健品 僅37%人常吃

補心安!年花千億買保健品 僅37%人常吃#保健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台灣民眾一出國,旅遊之餘最重要的事,就是狂掃保健食品回來;根據調查指出,台灣民眾一年可以吃掉1000億元的保健食品,可以蓋起1.5座台北101大樓!但花大錢吃高檔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嗎?《健康遠見》公布「民眾保健食品消費行為」調查,發現只有37%民眾常吃保健食品,並不如想像中的多。維他命、鈣片最常買 只有5成5固定吃調查顯示,民眾最常補充的保健食品中,第一名為維他命,第二則是鈣片,葉黃素及玉米黃素位居第三;吃保健食品的理由依序則有補充營養、消除疲勞、強化骨骼等。然而,保健食品不是藥,需要固定吃嗎?調查結果顯示,常吃保健食品的人當中,5成5會固定經常吃;三成七是想到才偶爾吃;以前有吃,現在幾乎放著不吃的,占5.3%;身體不適才趕緊吃的有1.8%。專家認為,因保健食品是食品,吃了不一定會立即改善身體狀況,很多人會因沒有感覺而吃吃停停。優酪乳、養樂多 都算保健食品而調查結果發現,一半以上的人不吃保健食品的原因,主要是因價錢過高,佔27.8%,其次為擔心副作用,約25.3%,認為從食物中就能攝取營養素的比例居第三高,有23.8%。其他如常忘了吃、怕麻煩、效果不好、口感不佳難吞嚥等,也是民眾不吃的原因。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說,有「小綠人」標誌的健康食品,成分都須符合沒有副作用的安全標準。專家也認為,只有37%的人經常吃保健食品,可能是因為對保健食品的定義認知不充足,以致雖然有吃,卻不知道吃的也算保健食品。周怡姿指出,其實包括養樂多、優酪乳、乳酸菌、健康茶飲,及傳統食物的燕麥、高鈣奶粉,這些都算保健食品。飲食攝取最天然 特殊患者先徵詢醫師建議她也表示,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其實就是天然食物,只要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均衡攝取營養,就能夠吃的健康、也不會吃進過多的化學物質,但對於咀嚼不便的老人家、素食主義者、重大傷病患者,他們的維他命可能會攝取不足,在醫師的建議下,適量食用保健食品是允許的。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保健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一位老太太每天都會服用各種關節保健品,但關節疼痛的問題還是存在,直到某日不小心跌倒骨折,被醫師診斷需替換人工關節,才忍不住問:「我不是吃了幾十年的葡萄糖胺保健品,怎麼還要動手術?」台北醫學大學骨科呂憲宗醫師表示,很多民眾都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但其實葡萄糖胺並不用於補骨或補鈣,而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在膝蓋軟骨的改善,特別是在初期關節發炎的患者作用比較大。關節總是痠痛 就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搞鬼?「老太太因為不清楚關節痠痛的原因,而用錯保養,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關節痠痛是因骨鬆所引起。」但事實上,關節痠痛不一定是退化的問題。呂憲宗醫師就說明,膝蓋關節痠痛的因素推測有3種,分別是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或運動傷害,當發現有關節痠痛問題時,應先就醫找出正確的病因,否則自行吃了一堆保健品,沒有對症下藥也是無效,甚至可能延誤治療的黃金期。研究顯示 葡萄糖胺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研究指出,葡萄糖胺可以讓膝蓋軟骨增生,達到保健的作用;呂憲宗醫師也補充,根據臨床觀察,約3成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補充葡萄糖胺後,能達到緩解作用,特別是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最為明顯。而坊間葡萄糖胺又分成硫酸鹽及鹽酸鹽兩種,其中,具有治療效果的只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其中,葡萄糖胺一天的服用劑量是1,500毫克,治療時程是以八個星期為單位,目前健保給付是一顆250毫克的膠囊,分早中晚攝取,民眾可別混淆!退化性關節炎高危險群:運動過度、女性膝蓋髕骨軟化「關節退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呂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許年輕人膝蓋也開始出現退化,綜合其原因與運動過度、膝蓋受傷,以及女性膝蓋髕骨軟化有關係。他解釋,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關節的受損,而女性因為體型的關係,骨盆較大、大腿骨較短,膝蓋在彎曲時,關節面容易往外翻,當膝蓋受力不平均,容易磨損外側的關節,久而久之就會有痠軟的問題,這類族群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關節要適度運動才會有養分。」很多人覺得越動關節磨損越嚴重,其實不然,要知道關節平常就需要透過活動,像是走路、游泳等,膝蓋經過壓縮後,才能將營養素供應到關節內,不過若是容易傷害到軟骨或韌帶的衝撞型運動,就建議避免為佳。

保健品這樣吃才聰明

保健品這樣吃才聰明#保健品

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世界有名,但保健品多吃無益、吃錯反而傷身。吃得對才能補得好,再購買保健食品之前,有6大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瓶瓶罐罐擺滿桌,該吃哪一種?根據尼爾森公司曾經做過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使用含維他命的保健食品比例,高達56%,與美國並列為全世界最愛食用保健食品第三名(第一名是菲律賓及泰國,第二名則是立陶宛)。其中,台灣有27%、超過1/4的人,每天一定要吃保健食品,每個月只吃一次保健食品者比例,只有1%。為什麼台灣人特愛吃保健食品?依照業者調查發現,生活型態改變讓外食族增加,或緊張工作造成壓力、長期睡眠不足;飲食習慣變化如精緻飲食、速食、美食等增多;現代人文明病,包括肥胖、過勞、三高以及資訊發達,預防醫學觀念普及各種因素,造成台灣人的保健意識抬頭,在預防勝於治療觀念與宣傳催化下,保健食品市場與商機,越滾越旺。有需要才補充 別把保健品當飯吃只不過,雖然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造成飲食極度不均衡,且攝取的食物也多半是過度精緻化的加工食品,很容易造成營養素攝取失衡。此時,就必需藉由保健食品來幫助補充不足的部份。但保健食品畢竟不是藥品,因此,民眾在服用時,最好要特別注意以下的攝取重點:1)天然食物為主,保健食品為輔/消費者絕不能因為保健食品取得這麼方便,日常飲食就可以隨便馬虎。因為健康食品只是一種膳食補充品,它的角色應該是在幫助改善營養不均衡的狀況,或補充日常飲食中無法攝取的營養素,並不能完全取代正常的飲食,也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天然食物為主,然後搭配需要的健康食品。民眾必須先有這種正確觀念,才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特殊需要,才額外補充/理論上,只有三餐飲食不均衡、偏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大量消耗體力,或是老年人等族群……等,才有必要額外補充維他命。除此之外,因為飲食受限制,沒有辦法獲取足夠營養素的人,像是長期因疾病或減肥計畫而飲食量不足;或是因為生理需要量增加,例如孕婦與哺乳中婦女;或是因為服用藥物造成的養分吸收不良時…,也需要額外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3)挑選最佳時機進行補充/一般來說,保健食品和維他命最好選在飯後服用,身體才能達到理想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是服用油溶性維他命時,可以先吃一些含油脂的食物,幫助溶解和吸收。4)補充健康食品應有優先次序/簡單來說,所謂的「優先次序」是要有「適人」及「適時」的兩大原則。其中所謂的「適人」是指:不是全家都適用同一瓶健康食品,必須依照年齡、性別分開使用。其次的「適時」是指:不同時間與年齡,應該搭配不同的健康食品。例如成長中的孩子、懷孕時期、哺乳時期、更年期、開刀前、手術後……,適合吃的產品都不會相同。保健品不是藥 不能治百病5)切記「保健食品只能輔助性地調整身體機能」,它並不能「治病」/健康食品只是日常的營養補充劑,它絕對不是可以治療真正疾病的藥物,只不過是個「輔助」的角色而已。民眾如果疾病在身,一定要先去看醫生,並且要向醫師詳細交代,自己正在服用的健康食品及各種藥物。 6)避免與藥物加乘副作用的發生/從藥學觀點來看,為了安全起見,藥物都不要跟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同時服用,尤其保健食品通常沒有明確標示內容物,最容易跟不同的藥物併服可能會有不同作用甚至影響藥效。當然,一般的基礎必備的保健食品比較不會有上述現象,但如果有此疑問,最好就是找藥師或營養師問清楚,就不必擔心有這些現象發生。7)依保健食品所規定的劑量來服用/除了注意藥物、食物與健康食品混著吃的危險外,健康食品吃的時間與服用量也都有學問。一般來說,只要是合法的保健食品,一定會有劑量及服用標示,服用劑量過少,將無法達到預期的功效,在此同時,民眾也千萬不要貪圖快速效果而多吃。雖然健康食品是一種快速且便利的營養補充方式,但為求安全,使用前最好先請醫師或營養師綜合評估個人症狀、飲食習慣後,判斷補充的需要性,以及補充的種類及份量。8)開封後儘早服用完畢/一般食用期限當然是以瓶罐上,所標示的保存期限,但為考慮開封後容易變質或潮解,建議開封後3~6個月就不要再使用了。(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

週三寒流再報到!心血管患者禦寒3要點#保健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從週日(16日)起天氣回溫,全台各地都可見到溫暖太陽,部分都會區高溫甚至可達26、7度!但民眾可得把握這樣舒適的氣溫,因為週二晚上天氣就要開始轉變,週三西半部地區開始轉濕冷。雖然新一波的冷氣團威力沒有前幾週那麼強,但是溫差的變化還是會讓人感到「凍未條」。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患者會因為氣溫變化而影響身體狀況,藥師陳宥呈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禦寒3要點,分別如下:1)注意血壓的狀況2)按時服用慢性病藥品3)注意自我保暖保健或選擇保健品加強保護寒流襲台 心血管疾病患者首當其衝上週全台溫度急降,短短幾天就造成53人猝死,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大宗。藥師陳宥呈解釋,低溫對於心血管患者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主要是因為冷空氣加速血管收縮,而容易造成血管出血破損的可能。事實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本身的藥物控制及保暖措施要做好外,也可以補充營養素來加強本身的保護力。陳藥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入冬之後氣溫變化大,使得市面上許多營養補充品的被詢問度也大幅提升,如:銀杏、Omega-3魚油及納豆紅麴等營養素,都是分別針對末梢血液循環、促進腦部心臟血液循環以及降低膽固醇等作改善。營養素補充應與藥物間隔食用陳宥呈藥師也特別提醒,雖然銀杏、納豆紅麴對於血液循環有一定的幫助,但因草本萃取物質比較容易引起藥物的交互作用,而影響慢性病等治療藥物的效果,因此建議患者,若要服用這些保健食品,記得一定至少要間隔2個小時以上,以確保食用上的安全。

樂閱讀/太貴和太便宜的保健品 都要小心

樂閱讀/太貴和太便宜的保健品 都要小心#保健品

相信絕大部分的人,不是正在吃營養補助食品(也稱保健食品),就是已經吃過營養補助食品。這裡所說的營養補助食品,還涵蓋健康食品在內(按:依台灣衛生主管機關的分類,健康食品可訴求特定之保健功效,保健食品不可聲稱功效)。根據2010年的資料顯示,日本製藥大廠一年的出貨量已經成長到七千億日圓了。但是,出貨量大問題也多。聽說,有一位海藻學博士檢查使用海藻做的健康食品時,發現盒裝上標示的功效,竟然不是該原料的海藻,而是別種海藻的功效。另外,某些乳酸菌飲料產品,醫生過目之後都不禁納悶:「這樣真的能增加腸內道的益菌嗎?」總之,靠華麗的廣告蠱惑消費者的健康食品真的非常多。檢查健康食品的機能或品質時,應該要針對其宣傳有效的主要成分,查看兩個以上研究機構所做的檢驗報告;點閱健康食品相關網站也一樣,我們常會看到網站點名某某大學所做的結果,或某名譽校長監製。但其實很多時候這些名譽校長只是被借名而已,不要盲從相信這些資訊才是明智之舉。美國有一家專門對營養補助食品進行突擊檢查的公司—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Lab.com)網路公司。這家公司會在一般商店購買市售的營養補助食品,然後再分析成分看看是否如說明書或盒裝上的標示。很遺憾,日本並沒有這種團體,但是獨立行政法人機構所營運的「國立健康暨營養研究所」網站,裡面有介紹來自國外的訊息、危險的營養補助食品,以及人氣營養補助食品等的資訊(按: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是負責台灣食品和藥品的管理監督機關)。診所也會針對營養補助食品進行篩選,並把好的營養補助食品推薦給大家。下判斷的時候,我們最重視的是開發者的態度和人品。以賺錢為目的開發者,不但為人可疑,所做的製品也一樣可疑。選購營養補助食品的注意事項/1)沒有過敏之虞,可確保安全性的食品。2)有具體的資料顯示別人用過是有效的。3)價錢太貴或太便宜,都要有合理的存疑。4)試吃之後,確定符合自己的體質。(本文作者/岡本裕)(摘自/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大是文化出版)

9成5國人吃過保健品 「懶人族」偏不愛

9成5國人吃過保健品 「懶人族」偏不愛#保健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平面媒體調查,台灣將近9成5的人吃過保健食品,但僅有少數人會定時定量補充;小花是一名上班忙碌的小資女,不僅經常外食,也因常常加班的關係,大部份的時間都在辦公室盯著電腦看,久而久之,開始有便祕及黃斑部病變的情況,因此,小花的母親就替她買了一大堆保健食品,要她好好補充營養,但面對瓶瓶罐罐的保健品小花只感到麻煩,最後放到過期也沒吃完,建議不喜歡食用多種保健品的「懶人族」,可選擇綜合多種營養成份的保健品。新陳代謝科黃維人醫師整理常見會詢求額外營養素的族群:1)外食族:常見的狀況為飲食不均衡,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所需的物質,維持重要的身體機能,而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所以需透過外在攝取來補充,若是以一個外食族來說,維生素、礦物質就很容易缺乏,如常見的B群、維生素D、鈣、鐵等等營養素。2)久坐上班族:缺乏運動容易導致消化道蠕動緩慢,體內菌叢的失衡,使消化系統不易維持健康,因此,補充益生菌能幫助腸道菌叢平衡,如芽孢乳酸菌、比菲徳氏龍根菌、腸球菌等。3)低頭族:3C產品的普及,導致視力長期遭受能量光線的傷害比起以前更加嚴重,多數植化素能幫助減緩自由基對視力的影響,並維護身體的健康,如葉黃素、玉米黃素、茄紅素等。「懶人族」不愛瓶瓶罐罐 可選綜合維他命現今,科技與研究發達,使人類的生活便利許多,但也增加了不少文明病,例如:代謝症候群、視力快速退化、飲食不均衡…等,民眾為了健康開始興起食用保健食品的風潮。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表示,應從生活作息開始改善,若需要額外補充保健食品,也應均衡補充,較不建議單一補充特定營養成份。也有不少像小花一樣的「懶人族」不喜歡瓶瓶罐罐的補充,黃維人表示,國外早已研發出綜合許多營養成份的保健品,目前台灣市面上也開始有些結合維他命、礦物質、益生菌及植化素等常見營養素的綜合維他命可讓民眾選擇,相對來說對懶人族更為便利。選購保健品應注意產品標示 食用前應先尋求專業建議黃維人醫師表示,民眾購買保健產品前,應注意產品上的標示是不是有完整的營養標示、代工廠是否有GMP認證或ISO認證、有效期限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項等等,包裝上的資料應越詳盡越好。張組長補充說明,某些特定的族群,如癌症患者、腎功能不良者、孕婦、哺乳中婦女、長期使用西藥或是正在動手術的患者,在選購保健品前建議先詢問醫生再食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