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

男童睫毛倒插 散光、弱視找上身

男童睫毛倒插 散光、弱視找上身#弱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一位父親帶6歲男童到醫院眼科門診看診,男童父親表示兒子從小就經常揉眼睛,偶爾會抱怨眼睛不舒服,外出的時候很怕看到陽光,眼睛也常常含著淚水,做什麼事都不能專心。署立彰化醫院眼科莊雅媜主任呼籲家長,應多注意孩童一些小動作,孩童過度揉眼睛,很可能是倒插睫毛所引起的,如果沒有在黃金治療期發現治療,小心散光、弱視跟著來。莊雅媜主任指出,經過屈光檢查,男童有高達三百多度的散光,裸視只有0.2的視力,就算配戴鏡片後也只有0.4,檢查後,發現男童雙眼都有明顯的眼瞼贅皮,上下排睫毛明顯摩擦到角膜表面,已經導致角膜嚴重損傷,診斷為雙眼倒睫毛合併散光及弱視。針對孩童倒睫毛的治療,依情況可作選擇,有些症狀輕微的只要適時配合眼藥水的使用,可減少不必要的角膜負擔;不過,情況比較嚴重的,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所以會視情況作調整治療計畫,期間只要配合規律的回診追蹤,以免影響視力的正常發展。另外,並不是所有一直揉眼睛的孩子都是因為倒睫毛,臨床上有許多患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眼睛也會因過敏性結膜炎而奇癢無比,針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規勸禁止揉眼常是不夠的,適當的配合眼藥水或口服藥的治療才能有效地解除不適,避免進一步的角膜傷害。莊雅媜主任也建議,家長在家中除了灌輸正確的用眼習慣,避免孩童過度揉眼,在孩童三歲半到四歲間可以到眼科做眼睛及視力檢查,即早篩檢診療,避免不必要的缺憾。

眼球震顫如鐘擺動 醫師籲:透過治療可緩和

眼球震顫如鐘擺動 醫師籲:透過治療可緩和#弱視

年過三十的台北陳先生,因先天性眼球震顫導致頭位偏斜,隨著年齡增長越發嚴重,喪失面對他人的自信心。台東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莊雪霞醫師表示,經過審慎評估與耐心溝通後,在2009年八月進行首次手術,術後情況改善許多。今年十月,陳先生特地南下台東,進行第二次手術。莊雪霞醫師表示,眼球震顫是一種不自主的眼球擺動,可能是先天性眼球震顫,亦或是後天疾病、受傷導致,主要的徵狀是眼球宛如鐘擺般規律擺動,也有可能是慢速和快速交替的眼球運動;當患者直視前方出現眼球震顫現象時,為了使眼球震動幅度和頻率減少、視力增加,雙眼會自動調整方向,也就是患者會採取代償頭位,使面部向左、右或上、下偏斜,讓眼球震顫現象減輕或消失,因此眼球震顫患者經常伴隨弱視或頭位偏斜的問題,而且無法使用藥物治療。陳先生說:「當我眼睛疲勞時,眼球就會開始震顫,為了抑制震顫,我的頭位會不自覺偏斜。」陳先生的工作需要運用電腦,長時間用眼令眼球震顫的情形更常出現。莊雪霞醫師說明:「手術無法完全根治眼球震顫,但是可以緩和震顫的頻率和幅度,改善視力,調整頭位。」陳先生手術過後,眼球震顫幅度趨緩,直視前方時也可獲得較清晰的影像。許多患者因眼球震顫的問題,造成頭位偏斜、面部變形等現象,不敢面對他人,導致自信心喪失。莊雪霞醫師呼籲,只要透過專業醫師的診察和詳細評估,手術之後可以重新找回自信。陳先生說:「手術過後,生活改善不少。眼部手術是我生平第一次手術,雖然家中長輩擔心手術可能會帶來不良後遺症,但是手術部位並非是眼球,而是眼球周圍的肌肉,我為我自己加油打氣,只要能改善震顫的問題,我都願意去嘗試。」陳先生也鼓勵被眼球震顫問題困擾的患者,或是父母發現孩子有眼球不停抖動、頭部偏斜等異常,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莊雪霞醫師提醒民眾,斜視也可能引發頭位偏斜。斜視是指眼睛周圍的肌肉不協調,使兩眼的眼位不對稱,單邊眼睛或雙眼往內、外、上、下偏斜,無法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可能導致複視、大腦只接收視力較強一邊眼睛的影像、視覺缺乏立體感、視力不佳、手眼協調差且容易跌倒。部分斜視患者會利用偏頭、側臉、抬下巴等方式,克服視覺影像不清的問題,使得頭位偏斜。當孩童罹患先天性斜視,頭位偏斜容易引發骨骼畸形,必須盡速就醫,以免影響發育成長。

兩眼分道揚鑣?全身性疾病徵兆 成人外斜視不容小覷

兩眼分道揚鑣?全身性疾病徵兆 成人外斜視不容小覷#弱視

斜視除了可以發生在小孩子身上以外,成人也會發生,成人斜視多因某種原因失去早期手術治療機會,而隨著生活品質的需求提高,成年人要求美容手術者逐年增多,張朝凱醫師表示,成人斜視矯正手術和兒童不同, 兒童矯正正位,力求恢復視功能,達到功能治癒;而成人由於異常網膜對應固定,很難恢復雙眼視功能。術中觀察正位或少欠矯狀態,也有少數病人出現不能承受的複視。「複視」就是將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故對高齡患者,只能達到美容矯正、臨床滿意,以不出現複視為宜。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正,有偏內、偏外或上、下 不正的情形。正常人的兩眼視物應是正而平行的,當注視一個物體的時候,此物體的影像即分別落在兩眼視網膜的視黃斑中心凹上,再經過大腦的融像能力,才使兩眼所見的影像合而為一。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個物體時,此物體影像於正常眼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眼則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 如此視物就會出現複視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喪失兩眼之單一視機能與立體感,有的還會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造成弱視。因此,斜視不僅僅是美觀上的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常會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張朝凱醫師進一步說明,成人間歇性外斜視病人就診原因主要以複視、視疲勞、閱讀困難為常見主訴,其次是外斜視影響美觀,年齡越大,伴隨的症狀越明顯。部分病人雖然有時眼睛外斜,但無自覺症狀,所以沒有尋求治療,這可能與他們的職業有關,這些人往往很少閱讀,很少進行近距離精細工作,常被他人發現有時外斜或眼神不對才就醫。手術效果評價主要為改善術前症狀。成人間歇性外斜視手術量應保守,以改善工作、學習的舒適視覺狀態為主。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手術設計上有意識的欠矯;而視力發育已成熟的兒童間歇性外斜視手術設計上應有意識的稍過矯,防術後回退,手術目的以改善外觀,建立立體視覺為主。張朝凱醫師呼籲,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斜視眼睛歪著頭,眼睛不正的時候,或是大人有突發的複視和眼睛偏斜時,最好儘快找眼科醫師做檢查。年齡愈小,手術後恢復正常雙眼視功能的機率愈高,而大多數成年人術後即使眼位得到矯正,亦不能恢復正常雙眼視功能。張朝凱醫師同時提醒,對於成人所發生的斜視必須尋找是否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腦神經麻痺或是重症肌無力,甲狀腺凸眼症等等。有時外傷、糖尿病會造成動眼神經麻痺導致眼球無法向上向下和向內側旋轉,形成類似外斜視;而外展神經麻痺又造成眼球無法向側旋轉形成類似內斜視。還有也要特別注意國人好發的鼻煙癌,當鼻煙癌向外漫延時往往會侵犯外展神經導致外展神經麻痺而產生內斜視,近年來也不乏這類型的案例,所以對於大人突然發生的斜視、複視、必須仔細評估,尋找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所造成的腦神經麻痺。

爸媽的疑慮 弱視會遺傳嗎?

爸媽的疑慮 弱視會遺傳嗎?#弱視

弱視,依字面上的意義「弱」含有不良、懶惰、遲鈍的意思。弱視的定義是以一眼最佳矯正後的視力在視力表上比正常眼睛低了一格以上,也就是說一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不及0.8,就可稱為弱視。(雖然,有些眼科醫師以矯正後視力不及0.6才稱為弱視),天主教聖功醫院眼科林治仁醫師表示,弱視以單眼弱視較雙眼同時弱視來得常見,發生率依各家學者統計略有不同,約在1~4%之間。人自出生後,視力便需藉由看物件、使用眼睛,而使視力不斷成長。從新生兒、幼兒期,視覺系統不斷地成長變化著。林治仁說明,倘經由適當使用眼睛,物像均能清晰地落在視網膜黃斑部,視力會繼續發育至1.0或更好。然而,在某些狀況下,視力在兒童早期沒有正常發育,也就是說物像並沒有清楚的落在視網膜黃斑部,長久下來,模糊的視網膜黃斑部成像,便會阻礙視力的正常發育,以致於一個眼睛或兩個眼睛視力不好,且無法用鏡片矯正到正常視力。這種狀況在九歲之前若再不改善,則大概一輩子的視力便不再發育。林治仁解釋什麼狀況下小孩比較容易得到弱視呢?就學理上而言,任何可影響眼睛正常使用及視力發育的異常情形,都會引起弱視。一般可歸類成三種情況:斜視性弱視:這是引起小孩弱視的常見原因。眼位不正,不管是鬥雞眼或外斜視,因只用正常眼注視物體,歪斜的眼睛在長期的抑制情況下,便會造成弱視的結果。兩眼不等視性弱視:可因高度近視、遠視、亂視(俗稱散光)而造成弱視。在視網膜黃斑部成像較模糊的那隻眼睛,也就是屈光度數較大的眼睛,由於較模糊、懶惰而關閉不用,只用度數較少較好的那隻眼睛看東西,日積月累下來,常關閉不用的眼睛便易發生弱視。剝奪性弱視:因眼睛被剝奪了光線、形體進入眼睛的情況而發生。其中以先天性白內障最常見,眼皮下垂、角膜白斑等次之。由於下垂的眼皮、不透徹的角膜、混濁的水晶體遂阻礙了光線、形像的進入眼睛,眼睛因此被剝奪了視覺的刺激,長期下來弱視便產生了。弱視會遺傳嗎?這是所有父母親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一般而言,造成父母親弱視的原因常會遺傳給小孩子。也就是說,父母親因鬥雞眼、高度散光…因素而造成弱視時,這些造成的因素如鬥雞眼、高度散光常會遺傳給小孩。在此,特別呼籲有弱視如鬥雞眼的家庭,其成長中的小孩務必儘早讓眼科專科醫師檢查,最遲不要晚於三歲前。弱視怎麼治療?弱視會好嗎?林治仁提醒民眾,在治療弱視孩童過程中,時間是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越早發現弱視的兒童,針對其造成弱視的原因加以治療,通常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反之,兒童被發現有弱視現象越遲、晚時,則治療效果較不明顯,若遲至九歲之後才知有弱視,縱使再給予任何治療,其治療結果經常不成功,孩子將永遠一輩子是弱視,所以及早接受眼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是成功治療弱視的不二法門。

遠視突然變弱視 竟是腦瘤惹禍

遠視突然變弱視 竟是腦瘤惹禍#弱視

數年前,57歲的謝阿姨開始出現視野變窄、視線模糊的症狀,起初,謝阿姨以為自己提前老花,不以為意。然而,隨著眼睛缺損越來越嚴重,不但視力從本來的遠視快速退化到僅剩0.4,連相識多年的好鄰居走到眼前,也只是陌生的人影,簽名時,模糊的影像導致姓氏書寫重疊、無法辨識,甚至在自家上下樓,都經常因為看不清樓梯而跌倒…種種的打擊,讓原本開朗的謝阿姨變得害怕出門,除非先生或孩子陪伴,否則幾乎足不出戶。擔心謝阿姨在家中發生意外,體貼的先生和孝順的兒子即使白天出門工作,總不時打電話關心慰問,後來更不惜重金在家中裝設監視錄影機,以確保親愛的家人隨時安全。爲了不成為家人的負擔,謝阿姨四處求診、積極尋找病因,從老花眼、結膜炎、到白內障治療,視力下滑的情形卻遲遲無法改善。直到頭痛再也無法用止痛藥壓住、頭暈下不了床且時常嘔吐不已,必須送急診打點滴,才發現腦下垂體已出現長達3公分的大腫瘤,嚴重壓迫視神經,只要再延誤開刀一週,就可能導致右眼終生失明!「得知可能瞎掉,我哭了整整一個星期,全家人更輪流請假,從高雄陪我北上看病,寧可丟了工作,也要換回我的健康…」為了不辜負家人的關懷,謝阿姨鼓起勇氣接受內視鏡切除手術,並以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避免腫瘤復發。現在,不僅視力恢復到1.0,腫瘤也已完全不見,往後僅需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三軍總醫院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中心主任 暨 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朱大同解釋,腦下垂體位於頭部正中央,大小類似一顆紅豆,重量雖然只有約0.6克,卻是掌管人體荷爾蒙的高級中樞。腦下垂體腫瘤則泛指發生於腦下垂體的所有腫瘤,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好發族群則以20至40歲的成人居多。在所有腦下垂體腫瘤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與謝阿姨一樣,罹患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在臨床表現上,由於此類腫瘤不會造成荷爾蒙分泌異常,因此不易早期察覺,往往直至腫瘤壓迫到視神經、腦組織或正常的腦下垂體,造成患者出現視力模糊、視野缺損、頭痛等症狀時,才驚覺腫瘤已相當嚴重,如果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失明,且少數患者甚至可能因腦下垂體腫瘤引發出血和昏迷的現象!由於腦下垂體鄰近視神經,一旦誤傷,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時,最擔憂的莫過於誤傷腫瘤周圍的正常細胞,對此,朱大同醫師指出,目前腦下垂體腫瘤的治療,通常會依據腫瘤與視神經間的距離,評估適合以手術切除還是進行放射手術治療。當腫瘤與神經間的距離大於0.2公分時,可直接使用放射手術治療;但若腫瘤與神經過於貼合,為了避免放射治療傷害週邊神經或造成腺體分泌異常,多半建議先以手術切除,再輔以放射手術治療防止腫瘤殘留和復發。但是,根據臨床經驗,腦下垂體腫瘤的復發率高達六至七成,使得患者時常處於害怕誤傷正常組織與憂心治療不乾淨引起復發的兩難之中。所幸,準確性相當於開刀手術的電腦刀放射手術,已可解決傳統放射治療誤傷周圍細胞和腫瘤復發的困擾。朱大同醫師表示,電腦刀放射手術可透過機械手臂上的六個活動關節和140個定位點,從超過一千個角度多面鎖定病灶腫瘤,投出高劑量放射線。相較於傳統放療的大面積掃射,電腦刀放射手術從多角度立體包覆腫瘤,治療精準,誤差低於0.1公分,大幅降低正常組織受損機率。根據三總自民國96年8月起超過400例顱內腫瘤治療的臨床經驗,電腦刀放射手術可有效減少90%以上的腫瘤復發!此外,過去為了進行定位,患者在接受其他放射手術前,必需將四支螺絲釘進頭骨,製作侵入式頭架,不但增加身體上的痛苦,也造成相當大的心理負擔。而電腦刀手術屬無痛治療,無需麻醉、療程較短、更可免除使用侵入式頭架,且幾乎沒有副作用,讓患者得以維持正常作息,大幅提升治療和生活品質。醫師提醒,因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初期不易察覺,民眾若出現頭暈、嘔吐、視線模糊且視野變窄等症狀,切勿輕忽。在患者的預後保健上,則須注意減少可能使顱內壓力升高的動作,儘量以屈膝綁鞋帶、用蓮蓬頭沖洗或上美容院洗頭取代彎腰、低頭、繫鞋帶等動作。延伸閱讀:傳統放射線治療/電腦刀放射手術用於神經系統腫瘤之比較表

家長注意!小朋友視力檢查 0.8以上不見得是正常

家長注意!小朋友視力檢查 0.8以上不見得是正常#弱視

您曾仔細看過小朋友從學校帶回來的視力檢查單嗎?是否會對單上的數字感到疑惑?其實,那些數字只是結果,若是低於0.8,有可能是近視、遠視或散光、弱視等原因所造成,務必要尋求眼科醫師來寶貝孩子的靈魂之窗。臺北縣立醫院眼科醫師   楊佳靜表示,中小學甚至幼稚園都會在開學後為學童做視力檢查。雖然檢查出來的視力在0.8以上也不見得是正常,但通常在0.8以下就需要特別注意,宜儘速就醫找出問題所在。楊佳靜說明,幼兒的視力檢查,除了在學校比視力以外,還有電腦驗光甚至是亂點立體圖的測試和眼底檢查,以早期發現斜視、眼球震顫或視網膜異常。最好再點上睫狀肌麻痺劑後,檢查是否有遠視、近視、散光或其他屈光異常。診間常見家長對弱視感到迷惑。它是指戴上正確眼鏡後還是無法看到視力表上0.6的缺口方向,例如近視1000度的人沒戴眼鏡看不到不算弱視,戴上1000度的眼鏡後還是看不到才叫弱視。楊佳靜進一步解釋,遠視或散光容易造成弱視,必須配戴度數充足的鏡片矯正,才能刺激視力發育。如果兩眼度數差異很大、造成視力發育不平衡,除了戴上眼鏡還要加用遮眼治療(截強)與弱視訓練(補弱)。單眼弱視的矯正比雙眼困難,因為小朋友是被要求訓練使用視力較差的眼睛。如果家長能早期發現、走出「戴眼鏡不好、能不戴就不戴」的迷思,請老師一起鼓勵小朋友整天戴眼鏡遮眼睛,最好持續到10歲左右,治療效果是很好的。臨床上可以看到七、八百度遠視並有四、五百度散光的小朋友半年內從0.2迅速進步到1.0。楊佳靜提醒家長,要讓小朋友多吃蔬果、多到戶外運動、少看電視電腦、讓眼睛有充足的休息與營養等,都是很好的視力保健方法。如果近視,要配合使用長短效睫狀肌麻痺劑,並注意防紫外線與適當配戴眼鏡,可以減緩近視增加的速度。家長可以在小孩滿3歲時教導比視力表、分辨立體圖形狀,如果發現異常,儘速帶小朋友找眼科醫師診治。

兒童弱視好發率高 偏頭瞇眼常跌倒為弱視疾病徵兆

兒童弱視好發率高 偏頭瞇眼常跌倒為弱視疾病徵兆#弱視

兒童弱視、屈光不正、斜視是兒童眼睛三大疾病。張朝凱醫師表示,近期就接獲不少暑期症候群患者,家長於放長假後發現小孩有視力加深、斜視、甚至嚴重至兒童弱視傾向,張朝凱醫師提醒,對於兒童的視力來說,0歲—6歲是其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該年齡段的小孩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呼籲家長要特別留心兒童弱視問題。張朝凱醫師提醒,孩子在看電視或物體時,如果出現偏頭、瞇眼看東西、目光渙散常會撞到東西、常用手指頭按住眼睛等行為動作時,就要小心有斜視問題等弱視疾病前兆。調查顯示,在台灣地區的學齡前兒童裡,每100個人中就有4個人患有弱視,而小一的學生則100個人中就有2個弱視,目前因為政府對於兒童視力檢查十分地注重,國小兒童會在入學前實施-視力篩檢,使得台灣地區的弱視兒童發現率相對提高了很多。張朝凱醫師表示,弱視是在幼兒時期,腦部的視覺區在發育過程中沒有接受到充份的剌激而停止發育或發育不全,導致視力不良,若單眼或兩眼的視力經過矯正,卻無法矯正至0.8以上,則可稱作為「弱視」。弱視的治療有一定的優先順序及方法,首先必須除去阻擋視軸的障礙,例如先天性白內障等,一定要以手術的方式使光線得以進入眼球,以刺激視覺神經的發育。第二則是配帶矯正居光不正的眼鏡,讓外界的影像精準地落在視網膜上。第三步進行弱視的遮蓋療法,此種方法對於單眼弱視以及兩眼弱視嚴重程度不一的兒童最為重要。張朝凱醫師強調,兒童弱視治療的時機最理想是在七歲之前效果最好,因此兒童於滿三歲到六歲時期的眼科定期視力檢查,是預防弱視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對於年齡在七歲至十二歲的弱視兒童仍不該放棄治療機會,經過治療後仍然有90%的弱視兒童,其矯正視力有明顯的進步。

護眼行動要趁早 把握黃金治療期

護眼行動要趁早 把握黃金治療期#弱視

看電視、打電腦已成為現代兒童最常見的休閒娛樂,再加上缺少適當的戶外運動,也導致學童近視比率,居高不下,國內學童的近視比例,在2005年首次超越了日本,成為亞洲第一。根據教育部九十六學年度視力不良率的統計,七歲學童的視力不良率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十二歲學童則高達百分之六十一點八。花蓮慈濟醫院眼科許明木醫師表示,斜視、弱視是學齡前幼兒最常見的視力問題,不透過檢查很難發現。據調查,平均每二十五名小朋友就有一人患斜弱視,尤其是兩眼視差較大,或高度散光的孩子,一旦錯過了七歲前的黃金治療期,就很難恢復。 護眼行動需要從小做起,除了多讓眼睛休息,許明木醫師建議,孩子要盡量少接觸傷眼的電子產品,每天補充足夠的深色蔬果,都有助於孩童的視力保健。今天晚上九點半至十點,許明木醫師也將在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中,與主持人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探討兒童視力保健問題。在節目中,曾為弱視問題所苦惱的小學生陳小妹及家長將現身分享他們的故事。同時也將有眼科團隊的醫師在節目中接受民眾電話諮詢,歡迎民眾踴躍來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