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調節劑

疫情下的乾癬患者 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一次搞懂

疫情下的乾癬患者 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一次搞懂#免疫調節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期間,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更該關注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問題。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鐘文宏表示,若有感染疑慮會調整用藥,至於打疫苗後,多數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不用停藥。另外,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指出,針對嚴重膿疱型乾癬病人,健保署在今年五月特別開放新條款,若有符合全身急性的膿疱型乾癬的條件,就有機會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打新冠疫苗後 多數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不需停藥 鐘文宏部長表示,使用免疫抑制劑需要注意「感染風險」,部分藥物因影響免疫系統,若有感染新冠肺炎疑慮或已經確診則建議停用,包括環孢黴素、MTX等傳統口服藥物。至於生物製劑,根據國外共識不需停藥,而高劑量的類固醇在疫情期較危險,建議調低劑量。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施打新冠疫苗,鐘文宏部長指出,大部分的生物製劑都可以繼續使用,除非是天皰瘡的生物製劑必須停藥四周;至於傳統的免疫調節劑,依據目前美國相關治療指引MTX黃色藥丸建議停一周,新型的乾癬藥物JAK抑制劑建議停一周;如果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建議將劑量調低,以免影響疫苗的效果。打疫苗後是否停藥仍視疾病嚴重度、感染風險來調整,若為罹患嚴重型乾癬、紅斑性狼瘡的病人,因爲停藥會影響疾病惡性度,而不建議停藥。自體發炎性乾癬─膿疱型乾癬 急性發作有生命危險在各種乾癬類型中,膿疱型乾癬是屬於較嚴重的疾病。吳南霖主任指出,膿疱型乾癬是一種自體發炎暨免疫失衡的疾病,特徵是皮膚出現小顆膿疱,分為局部性、肢端性和全身性,局部性常見手掌、腳掌處,也可能出現在指端處。至於全身性因為膿疱範圍大又痛,有時還會發燒、發冷、疲勞、關節不適,當出現急性的全身系統性症狀時,也很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包括基因、藥物、感染都有可能誘發膿疱型乾癬,吳南霖主任表示,無論是全身性、局部性膿疱性乾癬的傳統治療效果常常有限,且不容易穩定控制,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針對膿疱型乾癬的傳統治療方式,常會使用如A酸、滅殺除癌錠、或環孢靈素等口服免疫調節劑做為第一線治療藥物。當傳統藥物效果不佳時,吳南霖主任表示,現有生物製劑可以選擇,是利用生物科技研發的標靶式藥物,直接阻斷或抑制細胞激素,改善皮膚的異常。鐘文宏部長進一步解說,過去臨床上用於乾癬的生物製劑類別很多,包含IL-17,IL-23抑制劑等,目前核准膿疱型乾癬是針對IL-17受體的生物製劑,IL-17受體被視為乾癬、膿疱型乾癬的重要機轉,新式生物製劑的特色是效果較強,對膿疱型乾癬、一般乾癬都有效果。如果生物製劑治療後,皮膚好轉後會停藥,之後使用口服藥即可。今年五月健保放寬 生物製劑特別開放新條款過去健保規定需使用兩種傳統乾癬藥物及照光治療各三個月,療程共六個月以上效果不佳才能申請生物製劑。吳南霖主任說明,全身性膿疱型乾癬的傳統藥物存在可能的副作用及有限的療效,病程起伏反覆不定,膿疱易破裂且照護不易。因此,今年五月健保署特別針對膿疱型乾癬患者開放使用條款,「對於全身型急性膿疱性乾癬,若是成年女性有懷孕可能之患者,符合一定條件及嚴重度就可以申請使用。」每次急性用藥可以申請4周的生物製劑,最長8周,兩次用藥至少間隔12周。吳南霖主任分享一名全身性膿疱型乾癬女性患者的治療經驗,因為考量未來仍有懷孕打算所以無法使用A酸,改用其他傳統藥物治療,雖然勉強控制,但仍有膿疱長出,影響生活甚鉅。所幸,改用生物製劑後,改善效果相當明顯,三個月內病灶幾乎完全消失,皮膚煥然一新,病人開始打扮、髮妝變得不同於以往,心情開朗愉悅,開展新生活。不過,吳南霖主任也強調,由於每位患者的病況與體質可能不同,對生物製劑的反應也可能有一些差異,患者有治療需求時可以跟醫師多討論。生物製劑「永不下車」條款 帶給乾癬患者曙光今年通過乾癬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條款,「使用生物製劑兩年後停藥,連續兩次未滿6個月即復發達PASI 10者允許持續用藥」,這是考量乾癬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停藥後,半年內復發比例高,故對有連續兩次暫緩用藥後復發病史者,允許持續用藥,被醫師稱「永不下車」條款。「超過兩次停藥復發就可以申請不用停藥,不用因為疾病反覆發作折騰了。」且鐘文宏部長提到,包含膿疱型乾癬、斑塊型乾癬或一般乾癬的病患都成為受惠對象。基於18歲以上育齡女性服用A酸有畸胎風險,健保也針對女性放寬,全身型急性膿疱性乾癬超過BSA(體表面積)大於10且伴隨系統性症狀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大福音。(文章授權提供/ 健康醫療網)

痛風?復發性風濕症?傻傻分不清

痛風?復發性風濕症?傻傻分不清#免疫調節劑

28歲的李小姐是一位職業婦女,上班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經常外食與熬夜。約從六年前某個夜晚,她忽然覺得右肘腫痛,打算翌日求診,不過隔天早上就自己好了,林小姐認為可能是運動傷害也不以為意,但是兩個月後左腳大姆趾又突然紅腫熱痛,到診所就醫,診斷為痛風關節炎,服用幾天止痛藥後症狀改善。自今年初起,李小姐發現關節疼痛發作頻率增加,可是發炎部位並不固定,有時候在膝蓋,有時又發生在手指,而且疼痛持續天數也延長,甚至因而請假。經友人介紹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經過詳細問診、關節觸診X光檢查以及抽血檢驗,排除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清陰性關節炎與痛風後,確診為「復發性風濕症」。李小姐也提到,每次因工作必須加班熬夜時最容易發作,所以除了處方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外,由於她的症狀比較嚴重,還加上免疫調節劑治療,一個月後返診時,關節炎幾乎沒有再發作,而且李小姐也盡量調整生活作息,後來只要用少量免疫調節劑就可以維持穩定不復發,不用再吃止痛藥,李小姐對治療效果很滿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明翰表示,「復發性風濕症」(Palindromic rheumatism)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關節炎,病人常描述發炎位置「跑來跑去」,無預警的劇烈疼痛,持續數小時或幾天後又自行緩解,叫人捉摸不定,有時連醫師也會弄不清楚。蔡明翰說,此病好發年齡層約在20到40歲間,男女比例相當,每次發作大都只有一兩個關節,時常紅腫熱痛一應俱全,若是剛好發作在腳趾或腳踝,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痛風。如果發生在手腕或手指關節,又很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此診斷復發性風濕症要特別謹慎,因為此症目前尚無很好的診斷工具,只能先排除其他可能引發關節炎的因素,然後才下此診斷。他強調,「復發性風濕症」雖然不容易診斷,但是治療效果很好,大部分患者只要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就能改善。如反覆發作或是發炎時間太長,可以加上「免疫調節劑」維持體內免疫系統平衡穩定,就會減少發作頻率以及發炎程度。蔡明翰說,日常保健也很重要,蔡明翰提醒,生活作息規律、少熬夜、均衡飲食是基本原則;每位病人發作的誘因不同,要仔細找出可能引起發炎的食物、行為,記錄下來並避免再次接觸。此症雖然很少導致關節破壞與變形,但是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引爆,常讓病人提心吊膽,而且根據研究統計,有大約三成患者會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定期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追蹤是必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