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杰勳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杰勳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防疫宅在家就安全?嘉義一名2歲男童玩剃眉刀,不慎切斷食指,所幸男童母親鎮定處置,迅速送醫經3小時顯微手術,順利接回血管和神經,經細心照顧兩周後順利出院,三周後能拿手機看卡通且看不出曾受過傷,未來仍充滿「指」望。3小時顯微手術接回血管和神經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許宏達表示,在醫院遇過一些大人在工作中斷指的個案,除了工廠外,還曾有在菜市場工作剁雞不慎剁斷手指,至於2歲內的幼童倒是頭一遭處理。由於血管來到手指最後一節時已變成微血管,即使是大人都不易接合與形成動、靜脈的血液循環,更別說幼童的血管更細微,手術與後續照顧的難度更高。許宏達說,幸好男童母親鎮定處置且趕送急診,在第一時間進行手術並順利找到一條動脈,增加幾分復原希望。手術中,先清創受損與死亡的組織,然後重新釘好切斷的骨頭打好「地基」,後續接好韌帶,接著以顯微手術進行難度最高的血管和神經縫合。斷指放塑膠袋中再放進冰水 避免細胞壞死術後照顧同樣充滿挑戰,通常因應手指遠端找不到靜脈接合以進行血液一進一出的循環時,成人個案會拔掉指甲進行放血與給予藥物避免脹死黑掉,失去作用;幼童因血量少,須避免放血過多造成休克,為此每小時利用針刺小孩的指尖放一至二滴血,讓個案從術後隔天因血液只進不出無法循環而呈現紫色的手指,逐漸恢復正常。許宏達提醒,萬一發生斷指意外,盡可能以生理食鹽水清洗斷指,再包上生理食鹽水濕紗布後放到塑膠袋中,最後放入冰水中,並在2到6小時內送醫;千萬不可將斷指直接放到冰水中,將造成細胞壞死而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21歲李姓工人去年底右手拇指不慎捲入機台,造成斷裂;28歲越籍移工也因機器操作不慎,導致大拇指遭夾斷,兩人各接受4小時緊急顯微重建手術,術後三個月持續努力復健,如今不僅保全手指外觀與知覺,更恢復「能屈能伸」的日常動作,未來生活不致受影響。 顯微重建術讓手指重生 能屈能伸最重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鄭旭棠表示,中彰投地區中小型工廠為數眾多,各種職災事故在所難免,其中手外傷的急診病人不在少數,以上述兩位患者為例,都是在工廠工作時,因機台操作不慎,導致機器夾斷大拇指,經4小時顯微重建手術,依序接合骨頭、肌腱、神經、動脈和靜脈,患者也於術後5天左右順利出院。 鄭旭棠指出,整個手部的五指結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拇指高度演化,使人類能做握拳、對掌的動作,大大提升手部的功能,整體來說,拇指大約占手部功能的50%,如果失去拇指功能,舉凡任何拿東西的動作都會遭受影響,如拿筷子、零錢、用手機等,勢必對生活造成嚴重不便,因此,保全拇指最大功能是醫療團隊的首要任務。 顯微重建手術是在顯微鏡下,透過精準切割、縫合及轉移手術,將被截斷的手指頭,吻合動、靜脈,重建其血液循環,促使截斷後的手指得以存活並恢復功能,術中也可以把壞死組織清除乾淨,將正常組織完整保留下來,減少手術後遺症,免除因組織缺損而必須被截斷的命運。「絕對別用水或酒精沖洗或浸泡」 鄭旭棠提醒,萬一真的遇到斷指悲劇,務必先將斷掉的手指先放進塑膠袋內,再置於冰水中保存,「絕對別用水或酒精沖洗或浸泡」,之後盡速將斷指與傷者送醫,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顯微重建手術,術後醫師會與復健團隊制訂專屬治療計畫,讓手指恢復「能屈能伸」功能及良好知覺,盡早展開正常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歲的美髮師劉小姐,最近在幫客人剪頭髮時,使用剪刀及手指伸直時,偶爾會無緣無故卡住不動,造成生活及工作的不便!烏日林新醫院骨科謝博欽主任表示,劉小姐來院檢查後,確診為「板機指」,由於工作上過度使用手指,才會導致「手指肌腱發炎」。板機指一般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現在也出現不少30~40歲上班族,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及手機,另外還有其他手指需要過度使用的職業,如:電腦工程師、工廠作業員、美髮美容業、廚師,甚至是打高爾夫球、網球過度施力,也會引起板機指,因此不再是專屬老人家的疾病。罹板機指主因為長期頻繁使用形成板機指的主因是當手指動作長期頻繁使用下,容易導致肌腱與腱鞘摩擦過度而產生發炎,出現手指無緣無故卡住不能動,需要另一手去扳開。板機指共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手指關節處疼痛發炎、大姆指和中指根部明顯疼痛,以及手指屈伸活動困難,此為早期症狀。第二階段為手指彎曲時有如板機一般卡緊,如果靠外力施力後會突然彈開且按壓會痛,此為中期症狀。第三階段為手指卡住不動也扳不開,已無法自主或靠外力屈伸。板機指較常發生在大拇指,其次依序是無名指、中指、小指跟食指,有時並非只出現在一隻手指。許多人以板機指只是單純發炎,多多休息或是自行揉捏、推拿就會好轉,但事實上是當沒有及時獲得正確治療,恐會讓板機指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建議只要出現初期症狀的民眾可至骨科接受治療,避免板機指狀況惡化。消炎藥止痛外 讓手指休息更重要!謝博欽主任表示,板機指治療初期以消炎藥物來止痛,再配合復健及避免重複同樣手部動作,大多會有改善。若是無法改善,則可建議局部注射類固醇,但不建議過度頻繁注射,三個月一次為佳。當保守療法都沒效、症狀持續時,為改善生活品質就得考慮手術,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斷指為最常見的肢體截斷,大多發生在工作時機械操作不慎,其次則是交通意外事故造成。切斷的手指還能接上嗎?隨著醫學技術提升,現今顯微手術、斷指再植手術中的小血管及小神經吻合技術已相當成熟,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千萬別把切斷的手指扔掉,不管切掉多少,都還有機會接回去。保持斷指清潔、防水速送醫柳營奇美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蔡穎瀚表示,手指斷了,首先要保持斷指清潔,先以乾淨紗布包裹斷指,放入塑膠袋密封防水,再裝進有冰塊與水的容器內。切記不可用水或酒精浸泡或沖洗斷指,只要保持斷指乾燥清潔即可。斷端應擠壓手指根部止血,簡易紗布及彈繃包紮止血後趕緊就醫。如果手指斷端不見了,整形外科醫師會依據手指斷的位置,以及哪根手指受傷而給建議。基本原則為大拇指、食指及中指因為功能重要,會盡量保留長度或積極的重建,通常會採取局部皮瓣或顯微手術皮瓣重建手術,包覆住暴露的骨頭及肌腱,保留手指的長度及功能。大拇指重要 積極保留免於失能大拇指約佔手部功能的一半,一旦失去會造成工作功能的嚴重喪失,因此會積極保留。若斷端太長、缺損過多,甚至建議採取更高階的顯微手術,例如採腳趾頭皮瓣轉移至手指顯微重建手術,可以達到結構及功能一次性的重建,而且外觀上腳趾及手指相似,可兼顧美觀及功能的復原。蔡穎瀚醫師表示,無名指及小指因為功能較不重要,通常會採部分截短以利傷口縫合,盡快癒合為主。民眾受傷時對斷肢需正確處置,並儘快就醫,就能保留住手指,恢復原本功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壓力累積後身體就會處於緊張狀態,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會優先發揮作用,交感神經優先發揮作用後,血管就會收縮,血液循環就會變差,但在壓力龐大的社會中生活的現代人,交感神經多半會優先發揮作用。舒緩自律神經防白內障、青光眼副交感神經可以舒緩自律神經,假如優先發揮作用的話,就會促進睫狀體的房水分泌和排出,並能分泌淚液,所以也能預防白內障、青光眼和乾眼症,「指甲按摩法」就能輕鬆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指甲按摩法可以提高免疫力,從以前就受到矚目,但在眼部也能發揮很好效果。搓揉按壓每根手指邊緣2個角落變部身體的神經會連成網路,共同運作,尤其是指甲邊緣處,更是末梢神經密集的地帶,按摩指甲後,刺激就會瞬間傳到自律神經上,調節其平衡,刺激指甲邊緣後,副交感神經就會優先發揮作用,疏緩身體的緊張感,因此,眼部的緊張感也會放鬆,血液循環會變好,還可以輕鬆改善眼部的不適。按摩時只需用拇指和食指,搓揉按壓每根手指指甲邊緣的2個角落即可,尤其是小指,所連結的神經能控制循環器官的運作,經長時間按摩後,全身的循環就會變好,眼部的血液循環也會提升。按摩指甲改善了青光眼和飛蚊症有位女性受老花眼和白內障所苦,左眼的視力降至0.2,自從每天持續按摩指甲2年後,視力就恢復為1.5,不必再戴老花眼鏡,另外,還有人因此改善了青光眼和飛蚊症的症狀,有些反應敏捷的人在按摩指甲後不久,視野就會變的開闊,覺得自己看得更清楚。(本文摘自/恢復好視力,完全不費力!:不用工具,只要提升血液循環、按摩指甲,在家就能輕鬆改善、立即見效!/健行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名中年婦女近日常有大拇指彎下去彈不回來,卡住不能動現象,就醫後確診為「板機指」,經「經皮穿刺療法」解決手指卡關及疼痛困擾,目前已經可以自由活動。右大拇指彎下去就彈不回來其中一名從事剪髮業的6旬婦人,長期使用剪刀,另一名年近50歲的婦人,則是不斷重複包水餃的工作,這2位婦人都是右大拇指彎下去就彈不回來,需要用手扳直,還會伴隨「喀喀」的聲響,大拇指關節疼痛不堪,連帶的食指、中指加上半個手掌都非常疼痛,痛到睡不著,更別說早已影響工作。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表示,板機指的學名是手指屈肌的「狹窄性肌腱鞘炎」,最常發生在大拇指、中指及無名指,可能是在從事大量抓握的動作之後出現,也可能是無預警出現,原本手指關節都有肌腱來支配活動,在彎曲手指的時候因為肌腱腫脹發炎,導致活動不順暢甚至卡住,需要用力才能伸直,因為伸直時出現的喀拉聲類似扣板機,所以才稱作板機指。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易出現板機指基本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作,40-60歲為好發族群,同時有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系統相關疾病,有較高的比例出現板機指,亦好發於手指過度使用及長期需要抓握出力者,包括從事園藝者、農夫、音樂家、做手工生產線、長期用電腦、家庭主婦等。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洪豐建指出,板機指在治療上,可先口服消炎止痛藥,再來則是局部注射類固醇,同時避免重覆使用手指及握拳的動作,如此,約有7、8成的病人會獲得改善。調整日常生活作息 早晚泡熱水洪豐建醫師表示,如果上述的治療無顯著效果,就需考慮手術治療,為克服照顧傷口的困擾,可使用一根針的「經皮穿刺療法」,在門診手部局部麻醉下,以針直接劃開,傷口僅針孔小,半天後傷口即自然癒合,隔天可碰水並開始輕便工作,鐘毓婷醫師表示,調整日常生活作息,早晚泡熱水、或是利用輔具如副木減少手指活動,仍有機會痊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意外經常發生在你我身邊,正確的處理方式,才能夠挽救不小心造成的傷害!41歲的張先生是工廠員工,工作時不慎將右手誤伸入機台,當場造成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完全截斷。幸好斷肢被同事妥善保存,後續也處理得宜,讓他免於手指殘缺的情況。機警同事 幫助保存斷肢得宜事發當下,張先生的同事立刻將尋獲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斷肢以塑膠袋盛裝,置於冰水中送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而小指斷肢則未能尋獲。張先生說原本對於能將手指接回不抱希望,由於即時就醫且斷肢處置得宜,在歷經八小時的顯微手術後順利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接回,於一星期後出院,免於右手四指完全缺失的情況。收至個案的斗六成大醫院整形外科林祐丞醫師表示,斷指為最常見的肢體截斷,主要發生在工時因機械操作不慎所致,其次則是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當事故發生時,首重傷者斷端的止血,避免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其次則是找尋斷肢。斷肢勿直接丟水中 以免腫脹難縫合林祐丞醫師指出,斷肢的處置應用浸泡過乾淨生理食鹽水的濕紗布或手帕包好,放在塑膠袋內,保持濕潤及清潔,最後再置於冰水中。切記不要直接將斷肢丟在水中,因泡水後組織的腫脹將造成顯微手術的困難。若是一時沒有生理食鹽水或冰水,也可以用乾淨、室溫下的水,接著盡快送至能進行顯微手術的醫療機構。對斷肢的處置得宜是斷肢能否成功接回的重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