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不只解熱、消暑 刮痧還能瘦小臉

不只解熱、消暑 刮痧還能瘦小臉#刮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思綺/採訪報導)在炎熱的夏天裡,仔細觀察,許多民眾身上都會出現一條又一條的紅色印記,而這些印記並不是太陽照射所留下的,是為了舒緩肌肉、解熱消暑,利用一枚硬幣、一支湯匙在肩頸背部上重複刮拭所致,而這老一輩所留下民俗療法,也是傳統醫學上俗稱的「刮痧」。但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都適合刮痧,因為刮痧會刺激神經,對於體質虛弱、敏感者而言,如果一刮臉色就會變白、全身冒汗等時,就要特別小心,其他的像是皮膚過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症、皮膚炎、懷孕等者都不適合。刮痧除了治病 也能達到美容功效田宜民中醫師表示,刮痧是一種「破壞再建設」的原理,藉由刮痧的動作,不僅能讓微血管輕微破裂,當組織受傷後,血小板會在傷口的刺激下分泌生長因子,進而使代謝、循環變好外,還能刺激穴位、經絡,來快速排除人體內不需要的毒素、廢物等。隨著刮痧的手法、力道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有所不一,民眾若想用於治療,如中暑、偏頭痛等,且力道就要偏重、速度快,並掌握由上往下、由內往外的原則跟著經絡的走向來進行;若想用於美容保健,力道就要偏慢又輕、皮膚為紅無須出痧,以免得到反效果,手法則要逆向操作,由下往上、由外往內。刮痧+按壓穴道 你我也能瘦小臉、有翹臀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刮痧美容,醫師提供了瘦小臉、擁有翹臀的方法,只要用刮痧、按壓穴道就可以輕鬆達到功效:1)瘦小臉/將刮痧板傾斜45度接觸皮膚,從下巴往上至耳垂輕刮一分鐘,促進血液循環,接著在頰車穴、下關穴按壓一分鐘即可。此外,醫師也提供了她的保養方式,當臉部刮痧完後,精油不要馬上洗掉,直接敷上保濕面膜,停留約15分鐘再洗掉,透過油水結合,來增加皮膚的光澤感,只是此方式適合偏乾、混合肌者。2)擁有翹臀/刮痧板傾斜45度放置臀部,由內往外輕刮,接著手握拳,以拳頭敲打臀部,注意要用力均勻,有節奏的打擊約2分鐘,最後在環跳、承扶穴上按壓1分鐘即可,每日按壓皆有助於活絡氣血、促進新陳代謝、提臀,並避免脂肪堆積。刮痧前2準備:肌膚清潔乾淨、搭配介質最後,田宜民醫師提醒民眾,在刮痧前一定要先把皮膚清潔乾淨,並依刮痧的目的來選擇塗抹上介質,若想瘦身美容可用植物油搭配精油;中暑解熱、解除肌肉緊繃者則可用含有薄荷的藥膏,至於器具選擇,應以瓷湯匙、刮痧板等光滑面為主,切勿選擇粗糙、尖銳的工具,以免使皮膚受傷。

男子刮痧太用力破皮 細菌感染險奪命

男子刮痧太用力破皮 細菌感染險奪命#刮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炎熱,民眾常用刮痧治療中暑,不過得小心感染發生。一名40歲的張姓男子,因為大腿肌肉痠痛,自行用刮痧板在兩隻大腿內側刮痧,結果刮痧過度造成細菌感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經醫師緊急進行切開引流清創手術,並以抗生素治療,住院兩星期才康復。刮痧板不潔、潰爛感染   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豐原醫院外科吳建廷醫師表示,患者於急診時,兩隻大腿內側有紅腫潰爛的狀況,發燒到39度。醫師把傷口切開引流清創,發現大腿肌肉深處已化膿,研判是壞死性筋膜炎,後來又在患者左手臂上發現四個凸起的結節,原來壞死性梭狀桿菌順著血液循環,從大腿轉移到手臂出現硬塊。經細菌培養,確認患者感染壞死性梭狀桿菌,感染科王唯堯醫師說,這種細菌可透過皮膚傷口感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若惡化就會引發敗血症致命。壞死性梭狀桿菌不會附著在皮膚,大部分都是因為外傷感染,但是由刮痧引起,還是頭一次遇到,研判是刮痧板不乾淨,加上刮痧過度把皮膚刮破皮,細菌才能趁機而入。消暑解熱!刮痧有3忌而中醫科林慶鐘醫師解釋,刮痧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自然療法,有疏通經絡的作用,頭痛、痠痛、中暑都可能透過刮痧,減緩不舒服的症狀,尤其在濕悶的夏天民眾容易中暑,透過刮痧讓毛細孔擴張,促進氣血循環,達到散熱的效果。不過他也提醒刮痧有3忌:●忌傷口/皮膚有傷口潰爛的地方也不要刮,而且不能過度造成破皮。●忌乾刮/刮痧時皮膚表面要塗上潤滑劑,米酒、凡士林、按摩油、面霜甚至乾淨的水都可,千萬不要直接在乾燥的皮膚上刮,避免刮傷,以及刮痧板要清洗乾淨,用酒精消毒,最好個人專屬使用。●忌氣虛/刮痧不是所有體質都適用,氣虛、有癌症腫瘤、傳染性疾病的人並不適合,最好還是讓專業的中醫師判斷,再決定是否刮痧治療,以免造成反效果。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刮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60歲廖女士,在一年前時車禍傷到頸部,當時醫生告訴她,椎間盤突出建議要開刀,但因為害怕手術風險所以拒絕,原以為回家後復健就可以讓症狀緩解。不料有次到田裡工作時突然頭暈,回家由媳婦刮痧及推拿後竟無法行走,當時還以為自己是中風,家屬緊急送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頸椎部位椎間盤突出合併頸椎硬脊膜上出血,讓婦人差點癱瘓。椎間盤突出未處理 合併頸椎硬脊膜出血恐癱瘓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表示,廖女士的頸椎硬脊膜出血,加上之前未處理的椎間盤突出問題,讓神經壓迫更加嚴重,使得病情急驅直下。在進行緊急手術時,先從頸椎後方將硬脊膜出血造成壓迫的血塊清除,再從頸椎前方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置入融合器加以固定,一次手術解決兩個問題,若沒有緊急開刀處理,可能會造成永久四肢癱瘓,嚴重時則會有生命危險。術後認真復健 她已可以不再仰賴助行器而在術後廖女士表示,當手術後轉到普通病房時,雙腳及左手已經可以微微的動了,讓她相當滿足,只不過回想起當時的病痛,就算打了3次止痛針也沒用,那種痛起來就像骨癌一樣,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好像整個神經都緊縮起來,像是有針在刺骨頭一樣,從小到大也沒這麼痛過。除此之外,她在認真的復健之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不依賴助行器的情形下行走,甚至行動自如的騎著腳踏車,現在的她很珍惜這搶救回來的新生活。

刮痧一定要使盡力氣?恐怕刮出局部感染

刮痧一定要使盡力氣?恐怕刮出局部感染#刮痧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高溫連連,也讓許多民眾一出門,就感到頭昏腦脹,倘若不幸中暑,還會天旋地轉,因此,傳統的刮痧,就成了民眾去署解暈的方式,但就有醫師表示,民眾常誤解為刮痧必定用力,不用力則無效,其實錯誤的觀念,因為若失利過當,很可能會造成面皮膚的受傷,提醒民眾適可而止。刮痧瘀斑一禮拜未好 就是太用力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宜哲醫師指出,刮痧瘀斑大約一周就會自然消褪,如果太用力,皮表可見明顯紅腫突起,甚至連肌肉都發炎而痠痛,萬一造成皮膚發炎,甚者破皮感染,反而是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鄭宜哲醫師表示,臨床門診最近常可遇見病患主訴頭暈、頭痛、吃不下飯,有些人則是肩膀痠痛,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的情形,有些人的親朋好友依經驗推斷是「被熱到」,自行拿起硬幣、湯匙加點潤滑介質就往肩膀刮,救急還好,但也有些人求好心切,以為有刮痧就一定得看到出痧才會有效。真正中暑 只要刮十下就會出痧鄭宜哲醫師說明,「刮痧」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簡易保健方法,並不只是針對中暑,用來散熱而已,它既是治療也是評估的方法。所謂「出痧」,是人體內在鬱熱或是內臟疾病經由刮痧,而呈現在身體表面的特殊表現,一般人最常用於夏天中暑、祛除風寒和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昏症狀。刮痧板順著經絡方向輕刮個十下左右,馬上出現刮痧點,代表病患的不適來源就是中暑,讓體內的熱藉由表皮的珠點散發出來,就會舒服很多。但如果刮了十幾下,一點感覺都沒有,就要想可能是其它問題,一般來說,刮得剛好的痧,一週內一定會消褪,如果太用力,連肌肉都發炎,可能痛到一個禮拜,那都是不正確的方式。「平時不必一頭暈就刮痧,更不要明明刮不出來,還非得有紅點,拚命刮個不停。」鄭宜哲醫師說,有些人一不舒服就請家人刮痧,平均一周一次,每次都弄得一大片紅紫的才覺得有效果,皮膚久而久之反而容易角質化,想要再刮出痧點愈來愈不容易。鄭醫師提醒,皮膚狀況本來就不好的人,或皮膚薄又脆弱的老人、小孩,或有凝血功能問題、重大疾病病患,都不建議任意刮痧,一旦刮痧過度可能微血管破裂較明顯、表皮受損,嚴重的話,恐怕還會局部感染。

醫訊/刮痧不求人~無痕刮痧DIY!

醫訊/刮痧不求人~無痕刮痧DIY!#刮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暑或是感冒時該怎麼辦?有人只要拿根湯匙或十元硬幣,沿著脊椎兩側或額頭刮一刮,瞬間就會舒服很多。」但很多人也都畏懼刮痧的疼痛;其實刮痧手法也能像SPA一樣舒服,達到深層的舒經活絡,若自己會刮痧,就不必花大錢,也沒有時空限制,您也能馬上幫助自己和家人變得更健康!為了幫助痛風病友,純青社福基金會將舉辦身心健康講座「無痕刮痧不求人!」,邀請國立北護大進推部術科陳塗(土嗇)老師主講,他也是大唐盛世氧身館館長、新北傳統整復員職業工會組織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新北傳統整復員職業工會理事。陳老師為了研究刮痧,曾請益過100多位老師的,在體認到一般刮痧板容易造成表皮刮痛,又無法鬆解深層氣血阻塞的限制後,花了多年時間,經歷了無數的錯誤嘗試後,終於成功地研發出第一把符合人體操作工學的無痕刮痧板。所謂的「無痕」,就是使用時完全不會傷到表皮和經絡,還可以達到深層的舒經活絡。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活動須事先報名。名稱:無痕刮痧不求人!時間:102年1月5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台北市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2763 1650線上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shopbuy1.asp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小心無效又造成皮肉傷

刮痧越黑越痛越有效? 小心無效又造成皮肉傷#刮痧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肌肉痠痛、感冒或是夏天中暑時,很多人都會採用中醫刮痧療法來改善,不過也有很多人誤以為刮痧一定要刮出疼痛感,還要刮出一條條又紅又紫又黑的線條,才能有效排出毒素。開業診所賴清旭中醫師表示,這是錯誤觀念,其實只要刮拭部位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刮得太大力,不但會達不到療效,反而容易造成皮肉傷。賴清旭中醫師解釋,「痧」指的是痧症,所以刮痧就是刮除痧症;在中醫上認為痧症是一種邪氣所引發的病症,邪氣是指阻礙氣血運行的致病因素,如濕、痰、熱、瘀血等。根據中醫的理論,感冒是人體受到風邪的侵害,而出現躁熱、腫脹等現象,當人體無法有效排毒時,就會使體內失調而產生痧症,透過刮痧能將體內的「風邪」之氣排出。賴清旭中醫師表示,刮痧治療是中國古老的療法之一,當人體的血管經絡不通時,運用刮痧的方式,可以通暢血脈,達到解表祛邪、舒經通絡、行氣活血,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免疫力等成效。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皆起於瘀」,透過刮痧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淤,可以改善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痙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且成效頗佳。賴清旭中醫師提醒民眾,進行刮痧時最好有醫師在場指導,而且刮痧時要注意力道,且不太需要刮到瘀青等,才算是有刮痧;至於年幼體質較虛弱者、老人、孕婦、重病者(敗血症病患等)都不適合刮痧。

刮痧祛病排毒 並非人人都適合?

刮痧祛病排毒 並非人人都適合?#刮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的保健觀念越來越強,健康並不是到有病時才求醫問藥,而是在沒生病時保健強身以預防疾病。所以近年來,「刮痧療法」成為中醫重要的療法之一,因其操作方便、方法簡單、療效顯著,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推崇。在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當中也提到,刮痧療法就是透過手指、刮板來開泄人體皮膚毛孔,刺激皮下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疏通經絡、開通腠理、流通氣血、加強各種正常的調節功能,達到排除病邪、祛病強體的目的。刮痧療法的治療範圍非常廣泛,但是刮痧也不是萬能的,有些病症不宜刮痧。可以用刮痧舒緩的症狀有:感冒發燒、頭痛、咳嗽、嘔吐、腹瀉、高溫中暑、胃腸痙攣和失眠、營養不良、食慾不振、生長發育遲緩、小兒感冒發燒、腹瀉、遺尿等病症;經痛、月經不順、及用來保健身體,預防疾病、病後恢復、強身健體、美容等。而不適合刮痧的病症為:白血病、血小板減少、嚴重貧血、皮膚高度過敏、破傷風、狂犬病、心腦血管病急性期、肝腎功能不全,及不宜刮痧的族群有久病的老人、極度虛弱、消瘦的人。刮痧並不是全身都適用的,某些部位是不宜的,包括皮膚有破損潰瘍、未癒合的傷口、韌帶及肌腱急性損傷部位,孕婦的腹部和孕婦和經期婦女的三陰交、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肚臍等。刮痧後會出現一些「痧象」,患者也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對於這些「痧象」和反應要分別看待,遇到不正常的反應要及時處理和補救。刮痧後,對於局部皮膚有微熱感,出現顏色不同、形狀不一的痧象等反應,請不必驚慌,這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應。而對於出現疲勞、痧象兩天後仍未消退,甚至當場暈刮等現象則應積極防治,這些都是刮痧出現的不良反應。

夏天潮濕悶熱 小心暑熱後遺症

夏天潮濕悶熱 小心暑熱後遺症#刮痧

炎熱暑假已經過了三分之二,時序上雖已過「立秋」,但此時臺灣氣候仍然很熱,一般要等到「白露」後,天氣才會漸漸涼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黃詩硯表示,近來天氣溫度有愈飆愈高的趨勢,其中在中醫科門診中,亦發現暑熱後遺症患者有漸漸增加現象,以中醫角度來看,暑熱後遺症可分為下列幾類型:第一類型,就是俗稱「中痧」的患者,因為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出汗過多,造成頭暈目眩、口渴、尿少的情形,中醫認為在汗出過多的狀況下容易耗氣,所以會有頭重腳輕、嗜睡的症狀發生,且因暑熱就像蒸籠一樣,讓熱氣在人體內悶燒,如果熱氣不能去除,甚至會發生煩躁、坐立不安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熱昏厥、熱痙攣。用中醫方法如何迅速讓體表熱氣降低呢?黃詩硯建議,可使用刮痧、拔罐方式;刮痧方法:沿著後髮際頸部偏外側向肩部(風池穴到肩井穴)及背部(膀胱經)刮、上臂外側及下臂前及側面(肺經)刮痧。刮痧完,會感覺刮痧處表面溫度增高,熱氣不斷往外散出。但是對於太過勞累、有心臟疾病的患者要小心慎用。她提醒,平日飲食保健應減少冰品及涼飲的食用量,多飲溫水,溫熱飲品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體內熱氣就容易散去,多喝些能幫助散熱的飲品,並且要趁溫熱時喝,才能真正達到體內散熱目的。第二類型的患者,在酷暑天氣中,常要奔波於烈日下,而且常常進出冷氣房;或者是在烈日下工作、打球後,立即沖涼浴或灌冰水的青壯年,在身體盛熱狀況下,沖涼浴或灌冰水雖然很暢快,但這類型患者可能發現自己容易頭痛、肩頸僵硬、肌肉痠痛,晚上睡覺甚至會容易落枕,這是因為在大太陽下,毛孔是張開的,張開的毛孔容易被冷氣、涼水(中醫稱之為「寒邪」)入侵,寒氣進入體內後,因為有收緊特性,所以肌肉容易緊繃、用力不當或姿勢不良就容易拉傷,造成肌肉僵硬或是落枕。黃詩硯教導民眾,自我保健可以從穴道按摩著手,除了上述的尺澤穴和少海穴外,如果頭痛狀況加重,可加強按壓合谷穴,若是疼痛牽連到頸部造成肩頸僵硬,可以使用後谿穴緩解。後谿穴在握拳時,手腕外側,本節後的橫紋尖端骨邊凹陷處,可減緩肩頸肌肉僵硬不適。第三類型的病人以濕疹居多,由於臺灣夏天潮濕悶熱,再加上冰涼飲料已經是夏天必需品,暑熱容易夾雜著濕氣膠著在身體裡,這類型病患在流汗多又不容易散熱的手彎處及腳掌、脖子,或者女性陰部都容易發生如過敏般小紅疹,這是體內濕氣與熱氣因為不能順利排除,散發在皮膚上形成的,在門診治療上,黃詩硯使用桂麻各半湯加減,幫助熱氣從體表發散,或者用豬苓湯幫助清利體內濕熱,都可以幫助病患濕疹症狀緩解。黃詩硯提醒民眾,在平時個人衛生上應注意儘量穿寬鬆衣物,容易患濕疹的患者應選擇棉、麻質等吸汗透氣質料,避免悶熱;分泌物多、容易陰道發炎的女性,在悶熱夏天應避免穿緊身牛仔褲,避免使用護墊時間太長,形成濕熱環境,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延伸閱讀「穴位圖」: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03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