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鹽

樂齡族居家防疫 三好一巧飲食護身

樂齡族居家防疫 三好一巧飲食護身#少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確診者,60歲以上長者佔三成多,且長者多半有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因此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新竹台大分院營養師鄭宇庭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健康吃,在防疫期間一同打好基本功,以下搭配「三好一巧」抗疫飲食四大守則。1.優質蛋白,吃得夠選擇新鮮豆、魚、蛋、肉類,如豆腐、魚肉、雞蛋、瘦肉等,每餐一掌心,或於餐間補充1-2份高蛋白點心,如豆漿、豆花、鮮奶等,充足的蛋白質,有助長者提升免疫力。    2.均衡飲食,吃得對六大類食物不挑嘴,多選擇原型食物,主食可挑選全榖雜糧類,如糙米飯、全麥饅頭、雜糧麵包等,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並鼓勵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如黑木耳、胡蘿蔔、奇異果、葡萄等,除豐富的纖維外,多樣的植化素能有效調節免疫功能。  3.調整質地,吃得下許多老人家有牙口不佳或吞嚥問題,藉由調整食物質地,如切成小塊、燉煮軟化或攪打成細碎泥狀,讓食物有吃進去,營養吃得夠最重要。  4.豐富調味,吃得巧在清淡少鹽的飲食原則下,選擇好的油脂來源,如橄欖油、苦茶油、堅果類、深海魚等及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等,增加食物風味,替換不同食材,讓每餐吃得豐富又美味。

少鹽必健康?急性低血鈉症恐陷昏迷

少鹽必健康?急性低血鈉症恐陷昏迷#少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失智10多年、臥床3年的85歲安養院女住民,胡言亂語彷彿有幻覺,也喪失語言邏輯及定向感,除了對生理需求會回答否,依靠鼻胃管進食並留置尿管已長達1年多,更長期服用安眠藥、抗憂鬱及抗巴金森藥物。4個月前發燒、氣喘、失去意識送急診,診斷為尿路性敗血症及低血鈉症。使用抗生素治療,同時矯正低血鈉狀況及進行復健。出院時鼻胃管及尿管皆已拔除,改以經口進食,抗憂鬱藥、安眠藥、抗巴金森藥物皆已不需再服用,而且出院當日竟神智清楚的說出感謝話語。門診追蹤至今,神智持續清醒,身體活動度更明顯增加。回診時也繼續改善因攝取不足、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造成腎上腺素不足導致的低血鈉症。少鹽非不吃鹽!老人缺鈉易發生低血鈉症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高年科主治醫師林佩芬說明,受到「少鹽、少油、少糖」口號影響,很多人以為要健康就不要吃鹽,產生誤解,導致煮菜幾乎不加鹽或只使用低鈉鹽。「不要過量」與「少」傳達的概念非常不同的,使鹽被認成毒蛇猛獸,避之唯恐不及。臨床上老人家因為腎臟功能退化,對缺鈉的忍受力減少,比起年輕人更會因一些常見因素而產生低血鈉症,常見原因包括:1) 鈉鹽攝取不足/過度飲食控制、市售流質飲食含鈉量較低。2) 經消化道流失/嘔吐、腹瀉、腸胃道引流。3) 經腎臟流失/使用利尿劑、某些腎臟病。4) 鬱血性心臟病。5) 腎上腺素不足。6) 肝硬化合併腹水。7) 甲狀腺功能不全。8) 腦部滲透壓受器重新設定。9)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症候群。急性低血鈉可能出現倦怠無力甚至昏迷林佩芬醫師提醒,急性低血鈉會出現倦怠、無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抽搐、嗜睡、記憶力喪失、反應緩慢、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等現象。慢性低血鈉則會造成失智、便秘、憂鬱、情緒緊張、骨質疏鬆、及肌肉萎縮等狀況。出現這些症狀時,請注意是否有低鈉症的可能性。

為護肝狂吃保健食品?當心過量致結石

為護肝狂吃保健食品?當心過量致結石#少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除了食物之外的東西,對肝臟來說都是「異物」。動不動就吃一些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是最要不得的。病情穩定時,要以「飲食第一」為基本原則。想服用保健食品的話,必須先找主治醫生或營養師諮詢。保健食品不要攝取過量!礦物質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作的營養素。人體所需礦物質包括鈣、鈉、鎂、鐵、亞鉛等共16 種。1 天所需的份量其實不多,只要飲食的營養均衡,就不至於匱乏。雖然鈣質是現代人最容易缺乏的礦物質,但過量反而會造成泌尿器官結石,鐵也是一樣。礦物質也不像水溶性維他命一樣會排出體外。切記保健食品千萬別吃太多。飲酒要適量人體攝取的酒精約有90% 都在肝臟進行分解。分解時產生的乙醛等高毒素代謝物也是由肝臟進行解毒、代謝。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肝臟的極大負擔。AST(GOT)值、ALT(GPT)值都超過100IU/l 的話就必須禁酒。即使是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只要AST(GOT)值、ALT(GPT)值都維持在100IU/l 以下,病情也很穩定的話,還是有可能解禁的。不過,日本酒以180ml、啤酒以大瓶633ml,一週喝1~2次為限。可取代湯品的茶類?焙茶、玄米茶、番茶等低刺激性的茶類都可以取代湯品。本書有提到想減少鹽分攝取,湯品一天僅限一次。如果食譜裡沒有湯的話,可用焙茶、玄米茶等低刺激性的茶類來取代。綠茶、番茶雖然都含有抗氧化的單寧酸與抑制飯後血糖值的兒茶素,紅茶雖然也一樣含有單寧酸,但紅茶跟咖啡一樣含有咖啡因,所以份量一定要有所斟酌。此外,單寧酸也會阻礙鐵質吸收,若不能攝取太多鐵質的話,也可以選擇喝這類的飲料。確認少鹽醬油與食材的使用方式最近出現了許多標榜少鹽的調味料與食材,但這些都只是以鉀取代納而已。肝硬化惡化造成腹水時會使用到利尿劑。根據利尿劑種類,有時會引發高鉀血症。所以,使用這些食材之前還是先詢問主治醫生吧。(本文摘自/保肝營養飲食全書:日本權威肝臟團隊量身打造修護&提升肝功能的健康飲食!/原水出版)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少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快,罹患肌少症的機會較高,加上某些糖尿病患者因為接收到粗淺的衛教知識,導致長期施行「少糖、少鹽、高纖」的飲食迷思,隨著年紀增長,反而讓肌肉流失速度變得更快!全台約62萬熟齡族罹患糖尿病,對抗飲食迷思造成的肌少症,糖友應該學習增進肌力、控制體重,才能讓下肢不再無力,輕鬆把關老年生活。走4公尺逾6秒、蹲下站不起來就是徵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許多民眾也會有肌少症患者較瘦弱的迷思,事實上,老年人因為肌肉骨骼的流失,加上沒有良好飲食、運動習慣,導致肌少症肥胖問題的嚴重程度也越來越嚴重。若出現4公尺走路逾6秒、蹲下後站不起來者就要懷疑可能為肌少症患者。糖友可諮詢專業營養師意見控制血糖「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上肌少症會是重要指標之一」,杜思德理事長提到,診間有一76歲患者陳伯伯,10年前確診糖尿病,透過少油、少鹽、少糖等飲食建議控制血糖。後來出現下肢無力但血糖控制情況仍然不佳。經過穩定血糖用藥,加上專業營養師飲食指導,陳伯伯增胖5公斤、恢復肌力,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熱量攝入 料理可用牛奶代替奶油老是擔心吃錯食物會讓血糖上升?杜思德理事長表示,糖友不要一味追求低卡、低鹽、低糖以免低血糖,另外也要記得足量蛋白質也是肌肉養成的重點,千萬別因自我設限導致失去享受美食的機會。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提醒,家常料理可以以牛奶代替奶油,做好健康管理,減少熱量攝入,同時也能扭轉糖尿病飲食的刻板印象,讓血糖達標同時減少低血糖、肌少症的危險。

各種發炎症找上門 藥師:油炸食物吃太多啦!

各種發炎症找上門 藥師:油炸食物吃太多啦!#少鹽

(撰文/許家瑋) (諮詢/普登生技范月貌藥師) (圖片來源/取自優活健康網)   (台灣人好油炸物的飲食習慣,易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機率) 大街小巷的鹹酥雞、雞排路邊攤位林立,可想見台灣人有多喜歡油炸物。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體內慢性發炎、濕疹、皮膚搔癢、氣喘與免疫機能失調等症狀產生,其中更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機率,范月貌藥師指出,由於現今的生活習慣與飲食偏高脂、高油,使得體內Omega-3脂肪酸與Omega-6脂肪酸攝取比例失衡,而導致的體內「發炎症狀」。 Omega-6脂肪酸多半來自油炸食物,當它在體內的含量過多時,將會導致發炎症狀,而Omega-3富含於海藻及深海魚蝦類油脂中,是能平衡過多Omega-6脂肪酸的攝取,抑制發炎症狀。 藥師:魚油有助平衡Omega-6脂肪酸   (魚油富含Omega-3,有效平衡體內過多的Omega-6脂肪酸) 范月貌藥師進一步說明,Omega-3常存在於大眾所知的「魚油」中,魚油包含EPA(二十碳五烯不飽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不飽和脂肪酸)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人體必需脂肪酸,攝取足夠的Omega-3脂肪酸,能平衡過多Omega-6脂肪酸。 攝取足夠的Omega-3可預防濕疹、皮膚搔癢、氣喘、免疫機能失調等症狀產生,更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的機率,而且不但能保養心血管,對於心臟、氣喘、乾眼症、大腦發育、產後憂鬱症等,都有所助益。由於現代人求快速營養補給、注重養生保健,富含Omega-3的魚油保健食品,常為消費者補充的第一選項。 魚油到底怎麼選、怎麼吃?   (魚油的挑選,需注意是否有重金屬汙染、天然食材的使用等問題) 但在魚油保健食品挑選上面,范月貌藥師建議,市面上部份市售的魚油,萃取自大型魚類可能使用有機溶劑萃取,恐有海洋毒物重金屬殘留疑慮,建議魚油來源選擇體型10公分以下小型魚,添加足量維生素E,因為維他命E有降低魚油氧化、維持成份穩定性。 消費者如需要購買魚油產品,要適當攝取、瞭解劑量,且魚油中所含的EPA和DHA易因光照、暴露於空氣或是未低溫冷藏而分解氧化,購買的產品應為避光容器包裝,購買開封後保存於陰涼處,並在有效日期內食用完畢,以確保產品品質。 在廠牌選擇上,挑選有品牌、有信譽的廠商,製程以蒸餾萃取出精純優質的魚油,如有通過國際品質認證之微生物、重金屬檢驗、有機溶劑檢驗、塑化劑檢驗及成份定量檢驗合格,或認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產品,較來路不明的產品無健康疑慮。

心血管疾病上門 營養師:這樣做3高遠離

心血管疾病上門 營養師:這樣做3高遠離#少鹽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冬天腳步到!時不時就有胸悶、胸痛,運動過後甚至會有氣喘不停的現象嗎?要注意了,這些看似細微的小警訊,正預告著血管的固體脂肪、膽固醇也正緩緩堆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阻礙腦袋、心臟運作的隱形殺手。營養學碩士謝宜穎指出,魚油中所富含的Omega3,可防止血栓、軟化血管管壁、提升血管壁彈性、阻止自由基的侵害,對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族群,有保健功效!氣溫低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營養師謝宜穎說,冬天因為溫度低,身體血管收縮比較明顯,血管彈性也跟著變差,因此要特別小心注意心血管疾病!她也提醒,平時身體的一些症狀,就說明著血管可能出現小狀況,比如經常容易頭痛,運動容易氣喘噓噓,甚至四肢末端冰冷伴隨麻的症狀,若出現以上情況,請好好留意自己的身體;如果嚴重一點像出現胸悶、心悸,甚至半夜會突然心臟痛到醒來,這樣的朋友更要在冬天做好保暖,趕緊就醫檢查,立即改變生活作息,搭配飲食控管,改善血管狀況。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幫兇!怎麼吃有訣竅「想要讓心血管保持健康,飲食真的很重要!」謝營養師說,飲食首重清淡,最好選擇天然食物,烹調方式盡量以清蒸、涼拌為主,同時要攝取好的油脂,讓飲食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一點,像是魚類或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另外,鹽份攝取多寡也需特別注意。另,纖維質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油脂,而蔬果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物,皆有助心血管的健康。營養師:魚油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謝營養師強調,飲食中要特別注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原因就在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提高好的膽固醇(HDL)、降低血栓的發生,以及增加血管的彈性,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種營養素大多藏在魚油及堅果裡。謝營養師說,一般民眾每天250毫克到500毫克即可,若要達到心血管預防疾病預防,則建議每天800毫克,如果是3高族群,則建議每天可攝取2-3克;最後,謝宜穎營養師提醒,若本身有凝血障礙,或是有肝病、需要開刀,有服用抗凝血劑等民眾,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才使用。

冬天心血管疾病好發 營養師:這樣做3高不上門

冬天心血管疾病好發 營養師:這樣做3高不上門#少鹽

(撰文/Megan Chen) (諮詢/謝宜穎營養師) (圖片來源/取自優活健康網、普登生技)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需特別小心) 冬天腳步到!時不時就有胸悶、胸痛,運動過後甚至會有氣喘不停的現象嗎?要注意了,這些看似細微的小警訊,正預告著血管的固體脂肪、膽固醇也正緩緩堆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阻礙腦袋、心臟運作的隱形殺手。 血管阻塞的徵兆出現時,除了即時就醫檢查外,平時飲食上有什麼預防措施,能搶先採取與準備的呢?營養學碩士謝宜穎指出,魚油中所富含的Omega3,可防止血栓、軟化血管管壁、提升血管壁彈性、阻止自由基的侵害,對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族群,有保健功效! 氣溫低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僅快就醫檢查) 為什麼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營養師謝宜穎說,主要是因為溫度低,身體血管收縮比較明顯,血管彈性也跟著變差,所以假使本身血管已有粥狀硬化,阻塞等情況,到了冬天,就要特別小心注意心血管疾病! 謝營養師特別提醒,平時身體的一些症狀,就說明著血管可能出現小狀況,比如經常容易頭痛,運動容易氣喘噓噓,甚至四肢末端冰冷伴隨麻的症狀,若出現以上情況,請好好留意自己的身體。 如果在嚴重一點像出現胸悶、心悸,甚至半夜會突然心臟痛到醒來,這樣的朋友更要在冬天做好保暖,趕緊就醫檢查,立即改變生活作息,搭配飲食控管,改善血管狀況。 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幫兇!怎麼吃有訣竅   (慎選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 現代人飲食西化,重油、重鹹、重口味,實在讓心血管招架不住!謝營養師說,尤其很多人喜好炸物,加工食品、愛吃肉,以及生活作息不正常,這些飲食及生活習慣都不利心血管健康,容易造就很多3高一族。 「想要讓心血管保持健康,飲食真的很重要!」謝營養師說,飲食首重清淡,最好選擇天然食物,烹調方式盡量以清蒸、涼拌為主,同時要攝取好的油脂,讓飲食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一點,像是魚類或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另外,鹽份攝取多寡也需特別注意。 另外,謝營養師還提到,纖維質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油脂,而蔬果中含有多酚等抗氧化物,有助心血管的健康;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水果的挑選上,應避免糖分過高,像是西瓜、龍眼、鳳梨等這類水果,建議以芭樂或蘋果為主要首選。 營養師:魚油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魚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益處多多) 謝營養師強調,飲食中要特別注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原因就在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提高好的膽固醇(HDL)、降低血栓的發生,以及增加血管的彈性,也就是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這種營養素大多都藏在魚油及堅果裡。 不過,要找到適合的深海魚類,並且有時間自行烹調實在困難,尤其對於現代的忙碌族群,謝營養師建議,不妨可以購買魚油保健品,不過市面上魚油產品眾多,要怎麼挑呢?謝營養師分享幾個秘訣: 1)選擇有品牌、有信譽的廠商:由於魚油萃取技術不易,必須擁有精良的技術,才能萃取出精純優質的魚油。 2)確認來自純淨無污染的深海魚種:深海魚可能有重金屬殘留,要需特別注意魚油來源最好是選擇體型10公分以下之小型魚類,減少毒物累積疑慮。 3)檢視有否添加足量維生素E:可降低魚油氧化、維持魚油品質穩定。 4)確認是否使用蒸餾技術萃取而成,不使用化學有機溶劑萃取,可避免化學有機溶劑的污染。 當然最重要的是,產品應該具備並通過【國際認證品質微生物、重金屬檢驗及成份定量檢驗合格】,或認明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才讓人安心。 魚油怎麼吃?趕緊看過來!   (依個人體質不同,攝取不同的劑量) 不過,魚油要吃多少也有學問,謝營養師說,一般民眾每天250毫克到500毫克即可,若要達到心血管預防疾病預防,則建議每天800毫克,如果是3高族群,則建議每天可攝取2-3克;最後,謝宜穎營養師提醒,若本身有凝血障礙,或是有肝病、需要開刀,有服用抗凝血劑等民眾,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才使用。

少鹽、少糖、少油 遠離代謝症候群

少鹽、少糖、少油 遠離代謝症候群#少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現代人外食族群眾多,飲食多趨向高鈉、高油脂等不當飲食,因此有代謝症候群民眾日漸增多,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較一般民眾為高,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外食族應把握3少原則台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陳昱竹醫師說,代謝症候群即腰圍肥胖、血中三酸甘油酯偏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五項指標中,具有3項以上者的人。因此,想遠離代謝症候群,理想飲食應把握3少原則,即少鹽、少糖、少油。少鹽的部分,陳昱竹建議盡量減少使用醃製食品,另外高湯湯底、調味用的醬料等,也都是外食族要特別留意的。而有關糖分攝取,購買冷飲時也建議要留意含糖量,盡量選擇無糖或微糖者飲用。另外,民眾也常會忽略水果所含糖份,像西瓜、芒果等季節性水果,若過量食用也會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更是要多注意。在攝取油脂方面,除了要少碰油炸食物外,像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牛油、豬油、奶油等,或是動物內臟,都要盡量減少食用。勿妄想單靠吃健康食品降低三高此外,陳昱竹醫師提醒民眾,市面上有許多標榜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選購時,除了要認明有經過政府認可的健康食品小綠人標章外,健康食品雖具有保健功能,但並非藥品,也沒有藥品療效。因此若是三餐不正常,而只想靠吃健康食品降低血脂肪、血糖、血壓,無疑是本末倒置,保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