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

年過30身體年老化1% 不吃蔬果不防曬老更快!

年過30身體年老化1% 不吃蔬果不防曬老更快!#水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黑斑、皺紋、老人斑、細紋,都是老化的證據,根據研究指出,人們只要年過三十,因為賀爾蒙分泌下降的關係,使得人體每年將老化1%,若又不防曬,皮膚任憑紫外線狂妄照射,將使皮膚更容易老化,長出皺紋與黑斑,「紫外線是肌膚老化的罪魁禍首。」皮膚專科曾忠仁醫師指出,若婦女朋友生活作息不佳,飲食習慣偏差,又加上出門不防曬,就會老得非常快。身體自然老化以及紫外線的影響,加上民眾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不佳,沒有吃足夠的蔬果,將讓身體加速老化,然而,我國外食族比率居高不下,要吃下足量的蔬果,可說是難上加難,以下曾忠仁醫師提出三點建議,防止身體遭歲月日日侵蝕老去:1)注意防曬:大部分的婦女朋友,都不知道防曬的重要性,因紫外線將造成皮膚黑色素的沉澱,形成淺斑,日積月累後,將變成隆起狀的脂漏性角化症,俗稱老人斑,那就更加麻煩,因此,想預防雀斑與老人斑,記得好好防曬,不管用物理性防曬(出門戴帽子或口罩),還是防曬乳、隔離霜,出門務必用上。2)多吃蔬果:皺紋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體內的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膜組織內的膠原蛋白、活性物質,氧化細胞而形成的小細紋、皺紋。因此吃足蔬果是抗氧化的不二法門,其中,「巴西莓」與「蔓越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類黃酮、前花青素以及維他命C與E,被封稱為超級抗氧化水果。3)醫美療程:每個年齡層,所面臨的臉上肌膚問題都大不相同,曾忠仁醫師指出,20多歲的年輕女性主要在意雙眼皮、鼻子等微整形術,到了30歲以上,因肌膚的老化,會開始尋求各種雷射儀器,進行除斑、回春抗老化的動作,他說,每年母親節一到,就會有許多上班族帶著自己的媽媽到門診上做非侵入式的治療,根據診間經驗尤以超音波拉皮療程,最受婦女朋友的喜愛,相較於平日上升一倍以上。雖然醫美療程,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看見肌膚問題改善,但因市場過度競爭,醫美產業陷入紅海低價戰場,一一祭出不可思議的低價療程,「一台機器就要三百萬以上,雷射探頭用幾次就要換掉,加上醫師與護士的成本…」曾忠仁醫師表示,許多療程若低價化根本不可能,除非廠商掛羊頭賣狗肉,甚至透過各種方法偷工減料,每次劑量都打很低,否則根本不合乎經營成本。「做醫美療程前,務必多家比較,選擇合格的專科醫師開立的診所,價格過於廉價的診所,也盡量別踏進去。」曾忠仁醫師提醒,做醫美前慎選診所,因雷射多屬熱治療,療程結束後,除了記得保濕,更要防曬,才能避免臉部反黑。

皮膚起水泡、癢又痛 小心帶狀皰疹作祟

皮膚起水泡、癢又痛 小心帶狀皰疹作祟#水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是不是曾皮膚長水泡、又癢又痛的經驗?小心可能是帶狀皰疹作祟!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或「飛蛇」,是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病,好發年齡層很廣,主要原因是因免疫力低下導致發病,醫師建議發病時,可多穿寬鬆的衣物、並多休息,有效幫助復原。台北醫院皮膚科鍾沛霖醫師表示,帶狀疱疹發作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造成長期潛伏在神經節的病毒被再度活化,導致發病;而誘發因素,包含情緒挫折、工作壓力、熬夜、疾病或是使用免疫抑制劑等,都會造成免疫力低下,進而發生疱疹,故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病,其中以中老年族群為高危險群(老化容易免疫力低下)。帶狀皰疹發病 照顧3須知發病時,主要的症狀為神經痛與皮疹,是因為病毒侵犯神經纖維導致發炎反應,患者可能因而感到陣發性抽痛、局部感覺異常、灼熱、搔癢等不適症狀。對此,鍾沛霖醫師建議,首先病患應依照醫師指示用藥,第二小心不要挑破水泡,水泡破裂後更難照顧,還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同時儘量穿著寬鬆衣物,避免壓迫患部,也可減少水泡磨破的機率。最後,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多休息,體力足夠、相對免疫力增加,有效幫助復原。

是感冒還是腸病毒? 可檢測咽峽兩側有無水泡

是感冒還是腸病毒? 可檢測咽峽兩側有無水泡#水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4到9月是腸病毒高峰期,根據疾管局統計,5月中旬單週之內,湧入門診病患高達2萬3700多人,急診就診率也創下6年來的次高紀錄。許多家長都人心惶惶,深怕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但卻有3成媽媽不知道造成幼兒童感染腸病毒主因竟是大人本身,親暱的抱抱、親吻等都是原因之一。提醒家中若有學齡前幼童,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肌抽躍、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病徵,務必立即送醫。中山醫院兼任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表示,不管是小朋友還是成年人,都有感染腸病毒的風險,不過相對幼童抗體較少,且因學校易傳染病菌,因此感染危險程度也較高,尤其是5歲以下孩童更要特別注意,出現嚴重併發症大多都是小於3歲的兒童。周怡宏指出,以往造成重症都是以腸病毒71型為主,而此類型病毒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會攻擊延腦,造成腦炎導致昏迷、死亡,雖今年以克沙奇A6型感染最常見,致病力不如71型強大,且大部分都是輕症表現,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腸病毒可以引發很多種疾病,但其中大多都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輕微感冒的症狀。周怡宏說,可以準備手電筒、小湯匙等工具,張開嘴巴看喉嚨咽峽兩側有無起水泡、紅腫,手掌、腳掌可能也會出現水泡,通常這時候就會伴隨高燒、咳嗽、流鼻水等徵兆,喉嚨痛更是明顯症狀。周怡宏提醒,腸病毒並無疫苗可預防,對付腸病毒最重要的是認識它並瞭解其傳染途徑,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周怡宏表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方面要吸收養分,一方面又必須能夠阻擋外界的細菌、毒素,因此腸道益菌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許多家長給孩子補充益生菌來提高的自然免疫力,但不是添加愈多愈有效,而要注意菌種能否確實停留在腸道,持續有效的產生免疫保護效果。(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小腹微凸誤為啤酒肚 竟是腎臟腫脹起水泡

小腹微凸誤為啤酒肚 竟是腎臟腫脹起水泡#水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46歲的吳先生,二年前被診斷出高血壓,一直都有按時服藥。最近半年因為應酬多,小腹微凸以為是啤酒肚而不以為意,因腰痠得厲害、小便都會有泡泡,加上肚子經常絞痛而到醫院求診,經腎臟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吳先生的二顆腎臟腫脹得像2串葡萄,而且長滿許多水泡,確診罹患了「多囊性腎病變」。台北中山醫院腎臟科主任何健明醫師表示,台北中山醫院腎臟科主任何健明醫師表示,多囊性腎病變又稱多囊腎或泡泡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分成顯性和隱性兩種,隱性多半出現在嬰幼兒時期,而顯性多囊性腎病變又稱成年型多囊性腎病變,患者大多發生在40歲左右,但診斷年齡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的民眾年紀過30歲,就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何健明指出,多囊性腎病變通常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腎變大,一般人正常的腎臟大小長度約10公分,吳姓病患已超過5、6公分,上面還長滿數十顆水泡,造成腎臟體積變大及腎功能減退。根據臨床統計,六十歲以上的多囊腎患者有一半需要洗腎,嚴重的多囊腎患者除了需要洗腎,有些患者可能因高血壓導致腦溢血,或出現腦血管瘤而死亡,民眾千萬不能輕忽。何健明提醒,多囊腎目前並沒有明顯改善的藥物治療方式,只能透過正常的生活習慣及飲食來延緩腎功能衰退,一定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飲食方面要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重視營養均衡。有家族病史民眾或平時有在服用高血壓藥物的患這,要做到控制血壓與血脂、不隨便服藥、避免劇烈運動以及長期多喝水(3公升),以利排尿,更要定期抽血檢查腎功能變化。(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小腿水泡別輕忽 當心壞死性筋膜炎

小腿水泡別輕忽 當心壞死性筋膜炎#水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衛生署豐原醫院接獲一例感染大腸桿菌菌血症合併壞死性筋膜炎特殊案例。一名57歲男性因發燒、漸進性呼吸困難、腹脹與和右小腿紅腫等症狀至急診室就醫,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是極少見的大腸桿菌菌血症合併壞死性筋膜炎。豐原醫院感染科王唯堯主任表示,這名57歲男性病人長期接受血液透析並有多年病毒性肝炎合併肝硬化病史,住院後二天,醫護人員發現病人原來右側小腿的小塊紅腫,於一日內變成紅斑腫脹並快速進展至右側大腿和右足,並且出現多處大小不一的黃色水泡,確診為大腸桿菌菌血症合併壞死性筋膜炎,並併發敗血症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王唯堯主任表示,壞死性筋膜炎患者多罹患肝臟疾病,感染的細菌多為海洋創傷弧菌和親水嗜氧單胞菌,感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溫暖的海水、未經處理的河水和池水,與被細菌汙染未經煮熟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的壞死性筋膜炎則多因克列白氏肺炎桿菌感染,大腸桿菌引起的壞死性筋膜炎則較為少見,推斷可能為腹部感染合併菌血症引起。壞死性筋膜炎感染會出現發燒、畏寒、腹痛、嘔吐、呼吸困難和休克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和徵候,多於皮膚軟組織有紅腫熱痛現象,並快速進展形成水泡,若未能早期診斷與接受外科清創治療,文獻報告與臨床經驗顯示此類病人的死亡率極高。王唯堯主任呼籲,罹患肝臟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民眾要特別小心,儘量不要接觸到溫暖的海水,或未經處理的河水與未煮熟的食物,以免被微生物感染。若具有上述危險因子的病人,皮膚軟組織出現紅腫熱痛,需立即就醫以排除或確定壞死性筋膜炎診斷,緊急施行外科清創手術以挽救病人生命和降低併發症發生率。

拔罐被燒燙傷 男子左肩起水泡

拔罐被燒燙傷 男子左肩起水泡#水泡

台東縣一名謝姓男子近期拔罐,事後發現起了水泡,推拿師聲稱是「火毒」,不過關山慈濟醫院中醫師沈邑穎指出,出現水泡可能是體質濕氣重、遭燙傷或拔罐時間太久,和火毒未必有關,建議民眾多喝水、多運動就可保持健康。近期台東天氣炎熱,謝姓男子覺得身體有中暑的感覺,所以跑去找了一家推拿坊,又是刮痧、又是拔罐,回家之後覺得精神好了一些,但被刮痧、拔罐的地方則是一碰就痛,晚上洗澡時,發現左肩拔罐的地方長出了一顆顆水泡。謝男直覺就是「被灼傷了」,馬上就連絡推拿師詢問情況,對方強調「只是身上的火毒被拔出來,是好事,不必緊張,小心別弄破就好」,但他始終半信半疑,跑去看皮膚科醫生,都認定是「燒燙傷」。延伸閱讀「拔罐被燙傷」: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824

毒辣陽光暗藏危機 過度曝曬恐引「光敏感」

毒辣陽光暗藏危機 過度曝曬恐引「光敏感」#水泡

夏季灼熱的陽光帶來更多的紫外線,長期曝曬在陽光底下,應該做好防曬、保濕工作!醫師表示,紫外線對皮膚傷害造成的「光敏感」,可能引發曬傷、紅腫、起水泡,甚至是損害皮膚組織層等問題。醫師表示,罹患「光敏感」的高危險群,通常是那些經常在烈日曝曬下工作又沒做好保濕防曬措施者,建議免疫系統較差、有過敏體質、身體代謝有問題者須避免曝曬與做好預防措施。皮膚科醫生指出,導致光敏感的因素很多,如接觸許多外用化學物質會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而服用消炎藥、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等藥物,也易在陽光照射部位長出疹子。此外,果酸換膚、沙龍做臉去角質,或塗抹A酸、果酸、抗生素等藥膏,也可能會造成光敏感症的產生,因此需要嚴格地防曬。光敏感的症狀可分為光毒性及光過敏性,通常是病人在日曬後,會出現像曬傷,灼熱或刺痛感的紅斑,並可能出現水泡、癢疹、蕁麻疹等,甚至留下色素沉積。因此醫生建議,日曬前30分鐘可塗抹防曬係數超過三十以上兼具抗紫外線A及B的防曬品,且要經常補充。此外患者若因光敏感,而有大範圍的皮膚灼傷或全身紅斑時,須注意細菌感染的問題。在中醫臨床調理上,可用蘆薈塗抹患處幫助消炎,並適當補充水分、電解質,即可幫助緩解皮膚熱度與紅腫熱痛。中醫常用的紫雲膏或凡士林也有助於保護皮下組織及預防疤痕增生。

愛美要注意,誤用偏方敷臉小心皮膚發炎

愛美要注意,誤用偏方敷臉小心皮膚發炎#水泡

 「醫師,我的眼睛癢得不得了,看過很多醫師,接受很多治療都無效,請救救我,我快受不了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中,一位70多歲的江太太很著急,很急切的訴說著她一個多月來的痛苦。她的兩眼周圍皮膚非常癢,癢到睡不著覺,坐立難安。她不斷搓揉兩眼周圍皮膚,試圖減緩不適,致使兩眼周圍皮膚異常紅腫,但是仍然癢的受不了。經檢驗結果發現,患者有嚴重「蛋白」過敏,指數高達最嚴重的四級反應,而「蛋黃」也有些許過敏,只是只有一級反應。患者表示,因聽友人建議蛋白敷臉對皮膚會很好,所以過去五六年都用蛋白敷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劉玲伶表示,有時候皮膚接觸某些物質會產生紅腫或是癢的狀況,需要先搞清楚到底是敏感膚質造成,還是某種成分引發的過敏。女性最常見的是清潔劑、染髮劑、化妝品、或是保養品造成的接觸性皮膚過敏。劉玲伶說,過敏通常與個人體質有關,可以經由消化系統吃進去,呼吸系統吸進去,也可以經由皮膚接觸產生過敏現象。她進一步說明,過敏反應大致可以分為:立即性過敏反應和延遲性過敏反應。立即性過敏反應一般在與過敏原接觸後不到2小時即發生,與過敏原多寡無關,只要一接觸就會引起過敏反應。強烈的立即性過敏反應會導致如氣喘、過敏性休克、立即性蕁麻疹等症狀,立即性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過敏物質後數分鐘就會發生,因此可以追蹤引起過敏的物質。延遲性過敏反應通常是在身體一再接觸過敏原之後,才會產生明顯過敏反應,有時也會很嚴重。延遲性過敏可能是經常性與過敏物質接觸有關。在一段期間內(幾週或數月)頻繁接觸某種物質,就可能引起延遲性過敏反應,以慢性食物過敏原最常見。劉玲伶指出,所謂敏感膚質,係指皮膚生理機能較差,滋養的皮脂生成不良,致使皮膚容易乾燥,保護力不足,進而容易因日光、冷熱等物理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刺激而出現過敏現象,如刺癢、痛、紅腫,甚至小水泡生成。她表示,由於這類膚質者,平時就有肌膚乾燥、保水性不良等問題,因此不一定要接觸這些刺激才會出現過敏現象,經常在季節交替、天氣異常乾冷或溼熱時,就會出現皮膚炎病灶。其中以眼睛周圍的皮膚最細膩也最敏感,因此使用任何保養品需要特別小心。劉玲伶提醒,坊間有許多美容偏方,愛美的太太小姐們還是要非常謹慎小心,選擇適合自己膚質與體質的保養品。如果不知保養品是否會造成過敏現象時,可以把少量保養品敷在手臂內側,或是耳後皮膚上,觀察皮膚反應。如果皮膚發生異常紅疹或有搔癢刺痛感,就可確定皮膚對該產品有急性過敏現象,應先停用該產品,同時應儘速找醫師做免疫功能以及過敏原檢測來診斷治療,以免病情惡化。不過任何物質經常使用或是食用,容易造成「延遲性過敏反應」,因此最好採用輪替方式,才能使身體更健康,更美麗。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56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