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

在家睡覺就能洗腎 OL免奔波醫院

在家睡覺就能洗腎 OL免奔波醫院#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8歲的上班族陳小姐,4年前因為腎病變開始洗腎,她本身怕痛、怕打針、平日又要上班,為解決她的困擾,醫師建議她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晚上睡覺前將腹部導管接上機器,睡醒後就洗完腎,讓她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另一名80歲王奶奶10年前因腎臟癌切除左腎,但因高血壓併發尿毒症而需要洗腎,由於奶奶獨居,雖然生活可以自理,但要常跑醫院很麻煩,因此也選擇全自動腹膜透析,每個月只要回診一次,目前狀況很穩定。台灣洗腎盛行率、發生率全球居冠台灣洗腎盛行率和發生率都是全球第一,隨著洗腎方式日新月異,現行發展出全自動腹膜透析,讓病患在家睡覺時就能完成洗腎,不須奔波醫院,也能維持正常生活,省去許多麻煩。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李明彰表示,一般洗腎方式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醫師會依患者需求和方便性給予治療建議,讓患者做選擇。新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在家睡覺就能洗腎,使用方便不需頻繁更換腹膜透析液,同時減少奔波醫院的時間,生活品質更加完善。使用全自動腹膜透析 食物水分攝取限制較少腹膜透析是利用自己的腹膜來交換毒素,所以會洗出比較多中大分子的毒素和電解質,如磷、鉀,同時腎功能可以維持比較久,因此在食物和水分的攝取限制較少。由於腹膜透析是每天穩定慢慢治療,對於血壓和水分的變動較小,長期下來對心肺功能的影響也較小。李明彰主任表示,全自動腹膜透析可健保給付,因此除非患者曾接受過腹腔重大手術,腹膜透析幾乎適用每位腎友,也更加方便。

中暑解熱第一步 先用溫水敷頭部!

中暑解熱第一步 先用溫水敷頭部!#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暑俗稱「發痧」,是指在日光下曝晒、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人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症狀的總稱。包括日射病、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四者可以單獨出現,亦可合併出現。顱腦疾病的患者,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其容易中暑。中暑沒有馬上治療會威脅生命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就極易發生中暑;田間及露天工作時,受陽光直接曝晒,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曝晒,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熱氣集中,散熱困難。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會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的症狀;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者,可加重預後處理。先用溫水敷頭部擦身體 再用冰水、酒精擦全身首先要做的是:迅速離開易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解開衣釦和褲帶,把上身稍微墊高,然後先用溫水敷頭部及擦全身,然後用冰水或井水敷患者的頭部,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時,幫患者降溫,按摩四肢及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散熱能力。如果患者神志清醒,給予大量的冷茶或糖水、鹽水、蘇打水、西瓜汁等。按摩這些穴道會和緩中暑症狀重按合谷、內關、人中穴,以患者醒著時按摩;然後按委中穴,按足三里穴1分鐘,待其清醒後,取坐姿,再按風池穴15至20次。熱盛傷陰:發燒、口乾、舌質紅或絳、脈細數,宜清熱生津。鮮竹葉3至5錢、生石膏1兩(先煎)、麥冬2至3錢、石斛3至4錢、甘草2錢半,以水煎,每日分2次服。氣分實熱:高燒、無汗、口乾而渴、脈洪大,宜清解氣熱。生石膏1至2兩(先煎)、知母3至5錢、甘草1錢半至3錢、香薷2錢,以水煎服。(本文摘自/常見病速效自療/源樺出版)

運動後要喝水還是運動飲料?

運動後要喝水還是運動飲料?#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研究指出,運動時間小於一小時,單純補充水分就已足夠,如果運動持續超過一小時,最好是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與熱量。劇烈運動時,身體會流失大量水分;其中以流汗為主。一般從事中度體能的工作者,每天水分需求量約為2000㏄;若以20℃為標準,氣溫每升高5.5℃,水分需求量就會增加1000㏄。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 建議使用運動飲料汗液中主要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以及少量的鉀、鈣;長時間的運動,會使大量的電解質隨汗液流失,如果沒有適當補充,便可能產生電解質失調,影響選手的表現與健康。若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就建議使用運動飲料,除了補充水分,還能補充熱量、電解質,降低熱衰竭、中暑,並且縮短運動後恢復時間。運動飲料是具有調節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是為從事劇烈運動的運動員所設計。根據國家標準(CNS)規定各種電解質的濃度為:鈉離子552微克/毫升以下、鉀離子195 微克/毫升以下、鈣離子60微克/毫升以下、鎂離子24微克/毫升以下,PH值介於2.5 至3.8 之間。微量運動不一定要補充運動飲料長時間的運動,身體急需補充的是水分與能量,才能夠避免產生脫水與低血糖。能量的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固態食物或碳水化合物濃度太高的飲料,會延緩胃的排空速度,不利於吸收,反而可能造成噁心、腹瀉。而運動飲料的碳水化合物濃度不會影響胃的排空,可使水分與醣類能迅速被小腸吸收。如果運動時,每15分鐘能補充200㏄的運動飲料,就足以應付劇烈運動的需求。此外,運動飲料中的鈉離子還能幫助體內水分的儲存,避免流失太多。其實,大量電解質的攝取反而會加腎臟負擔,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並不建議在平時或微量運動時飲用。此外,運動飲料屬酸性,也不適合胃潰瘍的病患或空腹時飲用。(本文摘自/高寶書版/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

擺脫抽筋 快攝取這4大元素

擺脫抽筋 快攝取這4大元素#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問題也是造成抽筋的一大因素,像脫水、電解質的缺乏,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抽筋發生。1) 缺乏水分/抽筋常會發生在水分大量流失時,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在運動前、中、後大量攝取水分。2) 缺乏「鈣」離子/鈣離子是肌肉收縮時不可或缺的電解質,有研究指出,許多運動員或老人是因為攝取了牛乳或鈣片,而改善抽筋現象。3) 缺乏「鈉」離子/在劇烈運動時,因流汗所造成的鈉離子的流失,可能會導致體內鈉離子不足造成抽筋,所以建議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刻意降低鹽分的攝取。4) 缺乏「鉀」離子/汗水除了帶走鈉離子,也會帶走大量鉀離子,一旦發生鉀離子不足,仍有可能造成全身性後遺症。飲食中富含鉀、鈉及鈣離子的食物要降低運動時的抽筋,可從日常生活的營養攝取著手,平時要多補充水分,同時要喝低脂高鈣牛奶,多吃水果蔬菜,不刻意減少鹽分的攝取,以有效減少抽筋的發生。‧ 富含鉀的食物/香蕉、馬鈴薯、哈蜜瓜、蕃薯、紫菜、菠菜、番茄、柳橙、杏仁、花生、黃豆、乾梅。‧ 富含鈣的食物/乳製品、豆類製品、帶骨小魚、芝麻。‧ 富含鈉的食物/乳製品、蛋、肉類、蝦、火腿、芹菜。(本文摘自/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高寶書版出版)

腹瀉病患增 醫:電解質加乳酸菌助改善

腹瀉病患增 醫:電解質加乳酸菌助改善#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國內近期腹瀉疫情上升,三月中全台腹瀉病患單周高達14萬7000人,再創今年單周新高。疾管署呼籲,民眾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並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補充電解質、水分、益生菌 可減緩腹瀉症狀家醫科楊逸精醫師表示,感染病毒性腹瀉的患者,電解質及水分補充可減緩因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不適。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口服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幫助減少脫水症狀,降低不必要的靜脈注射與住院治療。此外,藉由益生菌的補充不僅可以減緩腹瀉的症狀,也可以加速水分和電解質的吸收,產生較佳的臨床幫助。近來便有臨床研究發現,LGG益生菌併用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夠縮短一半以上的腹瀉天數,減少患者住院天數,改善因為脫水所引起的身體虛弱等症狀,主要是因為LGG益生菌可建構腸道黏膜屏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水分吸收。因此,一天三次以上嘔吐及腹瀉,就要注意水分的迅速補充,避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使病情惡化。市售運動飲料葡萄糖含量高 恐加劇腹瀉狀況楊醫師強調,常有民眾誤將市售運動飲料作為腹瀉後電解質及水分的補充來源,這是錯誤的觀念。一般運動飲料滲透壓及葡萄糖含量高,鈉離子普遍較低,即便是以水稀釋也不適合使用,還可能加劇腹瀉情況,影響水分吸收效率。也呼籲民眾如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應該馬上就醫,並加強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家庭群聚感染的發生。

病毒性嘔吐、腹瀉 醫:電解質液併益生菌助緩解

病毒性嘔吐、腹瀉 醫:電解質液併益生菌助緩解#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衛福部疾管署特別提醒,連假期間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類流感病毒肆虐的高峰期,而且傳染力強,各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生,一旦罹病,一家人陸續上醫院掛病號的不在少數,傳染性極強。此類病毒的病徵包含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為了避免破壞開心假期,應多注意衛生、勤加洗手。多補充電解質及水份 減緩病毒感染不適症狀新光醫院小兒腸胃科劉明發醫師表示,近期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類流感病毒患者確實明顯增加,補充電解質及水分是必須的,可減緩因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不適。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口服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幫助減少脫水徵狀、降低不必要的靜脈注射與住院治療。近年更有臨床研究指出,LGG益生菌株併用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夠縮短二分之一以上的腹瀉天數、降低住院天數、迅速改善脫水引起身體虛弱等症狀,主要是因為LGG益生菌株可快速建構腸道黏膜屏障效益、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水分的吸收。因此,一天三次以上嘔吐及腹瀉,就要注意水分的迅速補充,避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使病情惡化。藉運動飲料補電解質 腹瀉情況恐加劇劉明發醫師更指出,在疾病發生的同時,常有民眾誤將市售運動飲料作為電解質及水分的補充來源,一般運動飲料滲透壓及葡萄糖含量高,鈉離子普遍較低,即便是以水稀釋也不適合使用,還有可能加劇腹瀉情況,影響水分吸收的效率。也呼籲大眾,年節期間若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應該要馬上就醫,並加強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家庭群聚感染的發生。

鹹死人不償命!6秘訣避免鹽分攝取過量

鹹死人不償命!6秘訣避免鹽分攝取過量#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過量的鈉、氯化物或鹽會使血壓升高,進而和心血管疾病、中風、關節炎和胃癌等病症,產生重要聯結。吃得太鹹會讓人體持續對水份產生渴求,所以水腫或頻尿的毛病也就接二連三的出現。其實「鹽」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電解質平衡,是正面又不可或缺的成分,少了鹽我們也活不下去;事實上我們一日只需要六克左右的鹽,但大部分的人都攝取了雙倍以上的份量。我們所吃進去的鹽,大部分都隱藏在食物如加工過的、餐廳外食、罐頭食品當中。得知含鹽量如果每一份量以100公克為單位,標示含鹽量為5克,這會讓人很清楚;但若是產品標示的是鈉而非鹽,就請乘以2.5──讓數字告訴你真正的含鹽量,那可能會讓你十分震驚。研究鹽和特定心臟疾病關聯的先驅──倫敦聖喬治醫院的葛拉罕.麥葛雷哥(Graham MacGregor)教授說:「自每日攝取的鹽份10到1克中減少一半,一年至少可以拯救七萬人,免於中風或產生心臟病,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人,其病情達到了致命的程度。對於食物中隱藏的鹹味我們更要格外注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鹹口味的玉米片。在這些美味的玉米片當中,鹽份幾乎跟海水中的比例一樣多,比洋芋片還要鹹。英國人飲食中的麵包也大多過鹹了。」對於這些隱藏的鹽危機,我們要如何加以辨別呢?建議您在將這些食物吃下肚之前,詳細看看其產品標籤上的成分表。抗老化飲食計劃裡,每日鹽份的攝取量會自動調整減少到八成五左右;這代表你仍舊會吃到一些鹽,只是這樣的調整會讓鹽變成更有機、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尤其某些蔬菜本身已經富含鈉,那麼你就沒有必要再添加過多的鹽。假使你覺得沒鹹味的食物讓你味如嚼蠟、難以下嚥。鄭重的奉勸大家,要盡可能的吃的清淡。你的味蕾很快就會適應清淡飲食,而且很快就會察覺哪些食物的口味真的太重了些。6招降低鹽份攝取小秘訣1)自己餐盤的菜餚不另外多加鹽。2)在未嚐口味之前不加鹽。3)戒掉罐頭食品、醃漬物和煙燻製成的菜餚。4)仔細檢查標籤的鹽或鈉含量。5)謹記在心:每日的鹽份建議攝取量只有 6 公克,只等於一茶匙的量。6)不出二到六星期,你就完全不會想念重鹹的食物了。(本文摘自/吃出年輕的健康筆記/九韵文化)

防熱中暑!光喝水不夠 電解質也要補充

防熱中暑!光喝水不夠 電解質也要補充#電解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面對屢創高溫的夏天,人體每天要流失約2.5公升的水分,因此水分補充是非常必要!醫師說,還要同步補充電解質才到位。然而很多人的迷思是認為水分補充就是「大量喝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鄭玠豪醫師表示,人體在流汗的同時,體內的鹽分(鈉離子)會隨之流失,若是一般情形下或只是短時間的流汗,適量的飲水,就可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身體也會自動調節鈉離子的平衡。大量流汗沒補充電解質    恐致命但在大量流汗的情形下,體內的鈉離子會大量流失,此時只補充水分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失去平衡!鄭玠豪醫師也說,若持續流汗的狀態,體內的鈉離子會不斷流失,喝進來的水分也無法留在體內,惡性循環之下,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就產生了,形成「自發性的脫水」。輕則身體不適、身體運動機能低下,重則體溫調節功能失效、中暑,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對於預防中暑的水分補充建議,可選擇成分配方有葡萄糖、果糖的電解質飲料。此外,民眾也可以在家自己動手做運動飲料,在一公升的飲用水中加入1~2克的食鹽然後再加40克的砂糖,混合均勻就完成了。但是請注意,這類運動飲料是在運動、大量流汗時補充水分用,並不建議日常平時當成開水飲用,以造成身體攝入過多鹽分及糖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