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黃小姐,懷孕6個月時發現左邊髖關節有疼痛感,本來以為是懷孕體重變重的關係,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走路開始感覺到一跛一跛的,在小孩快要出生時已經痛到舉步為艱,在家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黃小姐生下寶寶後立即安排至醫院檢查,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髖關節壞死」,進行「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都消失了。
34歲黃小姐,懷孕6個月時發現左邊髖關節有疼痛感,本來以為是懷孕體重變重的關係,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走路開始感覺到一跛一跛的,在小孩快要出生時已經痛到舉步為艱,在家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黃小姐生下寶寶後立即安排至醫院檢查,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髖關節壞死」,進行「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都消失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伯伯很喜歡運動,熱愛爬山、慢跑,但是卻發現越來越沒辦法跑步,從前可以跑幾公里,漸漸變成只要跑500公尺,就感到腿越來越無力。最後他大概走50公尺就痠痛到受不了,必須停下來休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回憶,評估起來,他是非常典型的周邊動脈阻塞。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若是採用傳統手術處理阻塞的血管,傷口比較大,全身麻醉風險也會比較高。蘇大維說明,當時我們使用微創導管手術替老先生疏通阻塞的血管,先清除鈣化血管斑塊,再搭配塗藥氣球來減少未來幾年再度阻塞的機會。「做完手術,老先生隔兩天就順利出院,因為傷口很小,恢復得相當快」,蘇大維指出,「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手術前與手術後,整隻腳的溫度差很多,過去比較冰冷,現在血流順暢,變的非常溫暖,顏色也比較紅潤。他也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不再出現間歇性跛行,可以回到他熱愛的生活方式,爬山、運動。這幾年追蹤下來,都維持得很不錯。」血路不通,肢體缺氧恐壞死我們的血管就像河流一樣,只要狹窄、阻塞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可以依照發生的時間來做區別,分成急性阻塞與慢性阻塞。周邊動脈急性阻塞時,病人會立刻出現肢體疼痛、缺氧、壞死;周邊動脈慢性阻塞,則是漸漸狹窄、阻塞,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得惡化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感覺到異常。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跟心臟血管疾病的原因類似,較常見的是3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另一個是抽菸,蘇大維表示,周邊血管阻塞疾病患者大概90%都有抽菸,抽菸會導致血管病變,日積月累下來最後造成阻塞。周邊動脈阻塞導致肢體缺血時,摸起來比較冰冷,顏色比較蒼白,比較嚴重的病人,肢體還會發黑、發紫。蘇大維說明,當患者走路、運動,肌肉耗氧量上升,需要較多血液供應時,因為血液循環受阻,病人就會開始痠痛、不舒服,叫做「間接性跛行」。有些病人血管塞得很嚴重,血液無法到達遠端腳指頭,就開始變得蒼白、非常疼痛,甚至會有組織壞死、潰爛,而需要截肢的狀況。蘇大維解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可依照嚴重度分級,簡單來講可以分成4個階段:第1級:臨床上沒有症狀。第2級:在休息時沒有症狀,可是當他走動、運動的時候,就會開始疼痛,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第3級:在休息時也感到劇痛。第4級:在遠端腳指頭或腳掌出現水泡、皮膚潰爛,甚至整個都發紫、發黑。「周邊動脈阻塞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想辦法恢復血流,」蘇大維強調,「若未及時搶救,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因為任何器官或組織,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如果腳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麻木、壞死,為了避免後續感染、敗血症,可能要進行截肢。」及時搶救,暢通血路,避免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的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血栓溶解劑,蘇大維解釋,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可以避免血栓形成,血栓溶解劑可以溶解血塊。非藥物治療就是用傳統手術或微創導管手術來打通塞住的血管,蘇大維說,假設是血塊卡住,就要想辦法移除血塊,如果是血管鈣化狹窄,就必須使用氣球擴張、移除硬化斑塊,恢復血流的暢通。⾎管斑塊是很硬的鈣化組成,若氣球擴張無法有效解決,便可運用斑塊旋切裝置,蘇大維舉例,硬化斑塊就好像卡在血管裡的石頭,傳統手術是劃開血管,取出石頭,再縫合血管,但是傷口比較大,侵襲性比較高,需要全身麻醉,由於傷口大,癒合的時間較久,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比較高。斑塊旋切裝置像⼀個迷你鑽頭或刮⼑,能夠經由導管進到血管裡,穿過鈣化的血管斑塊,把血管斑塊取出來,打通阻塞的血管。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導管手術的傷口較小,患者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也能降低術後感染的機會。打通血管後,能恢復血液循環,但是隨著時間血管還是會漸漸地狹窄、阻塞,蘇大維說明,為了降低周邊動脈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使用塗藥球囊,球囊表面有塗上一層藥物,撐開球囊時,藥物會進入血管內壁,發揮預防再度狹窄的效果。洗腎廔管慎防阻塞洗腎病⼈也是容易伴隨著周邊⾎管阻塞疾病的族群,他們的⾎管壁常有不同程度的鈣化跟狹窄,除了注意周邊動脈阻塞,也要好好照顧洗腎廔管。腎臟功能衰竭後,可藉由⾎液透析來取代腎臟功能,患者通常需要在⼿臂上做⼀個洗腎通路來進⾏⾎液透析。蘇⼤維表示,洗腎通路是透過⼿術將動脈與靜脈縫合在⼀起,完成洗腎通路後,⼀定要定期追蹤、維護。定期回診可以讓醫師評估⾎管的狀況,減少⾎管塞住的狀況,蘇⼤維表示,因為洗腎病⼈的⾎管如果狹窄,不及早處理就容易阻塞。塗藥球囊也可應⽤在洗腎廔管,利⽤塗藥球囊撐開狹窄處並釋放藥物,有助減少狹窄的再次形成。「之前有⼀位洗腎病⼈,每隔半年,洗腎廔管就狹窄、阻塞,需要利⽤導管氣球擴張,把狹窄撐開,」蘇⼤維分享,「隨著時間,洗腎廔管狹窄的程度越來越嚴重,不到3個⽉就要做⼀次導管氣球擴張。為了改善這種情形,可利⽤塗藥球囊來撐開⾎管,並減少再次狹窄的機會,病⼈就不需要如此密集的接受⼿術。」動脈硬化、狹窄、阻塞與3高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生活中要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達標,蘇大維叮嚀,抽菸對血管傷害很大,請務必戒菸;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規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原來活動力很好的小孩,突然走路變跛跛的不敢用力踩,同時伴隨大腿或臀部疼痛,嚴重時晚上會睡不好痛醒大哭。家長經常會以為是小孩不小心扭傷,會自行好轉,等到越來越嚴重才求診,雖然X光檢查都沒有異常,但是理學檢查卻很明確指向髖關節疼痛,再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發現關節腔有液體聚集,確定是髖關節炎。急性髖關節炎最常見兩種:暫時性滑囊炎、感染性關節炎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任陳宏明表示,小朋友的急性髖關節炎最常見有兩種:一、暫時性滑囊炎,二、感染性關節炎。這兩者在早期臨床症狀很相似,假使沒及早分辨,後來的病程會有很大的不同。陳宏明指出,暫時性滑囊炎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能和先前上呼吸道濾過性病毒感染、受傷、過敏有關,因而導致關節滑囊膜發炎關節腔積水腫脹,治療上先將關節液抽出確定不是細菌感染,給予一般消炎止痛藥並避免關節負重活動,休息幾周保守治療就會痊癒。延遲將造成髖關節軟骨破壞後遺症感染關節炎是細菌侵入關節腔,導致嚴重的發炎反應同時也會快速的破壞關節。臨床上會有有比較明顯的關節腫痛跛行,患者經常會出現發燒、活動力降低的情形。抽出的關節液比較混濁,血液檢驗會看到白血球增加及發炎指數上升,加上磁振造影的影像就可以診斷感染性髖關節炎,確診後,須立即手術清創引流治療,若延遲將造成髖關節軟骨破壞的後遺症。小朋友突然有跛行現象,不管是否有受傷史,應尋求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與治療,以免因延遲治療導致嚴重併發症與後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冷氣團本周報到,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當發現走路會「間歇性跛行」時就應提高警覺!像是一名60歲的男子,走路腳會痛已一段時間,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且須休息一下才會改善,就醫檢查發現,他除了腳痛外還合併下肢冰冷、發紫等現象,且足部潰瘍的傷口久難癒,經診斷為下肢動脈阻塞,還好及時給予治療,才避免掉傷口惡化甚至截肢的命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楊為舜醫師表示,多數人都知道心臟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腦血管阻塞會造成中風,但是鮮為人知,身體各處的血管都可能會有阻塞的風險,如果阻塞發生在肢體就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天冷血管易收縮 動脈阻塞成冬日殺手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症的危險因子,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還有抽菸及慢性腎臟病等都是高風險群。此外,由於氣溫驟降容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所以周邊動脈阻塞常在冷天急速惡化,是名副其實的「冷酷殺手」。楊為舜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當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常讓人忽視,導致周邊動脈阻塞症急性發作時延誤就醫。快戒菸!癮君子阻塞機會高17倍而急性發作就是當已有阻塞的下肢動脈,到達完全不通的地步,此時肢體的肌肉組織會開始缺血而壞死,可能同時合併有麻木及感覺異常,若無即時介入打通血管,則組織會開始轉為深紫色甚至合併水泡或血泡,最後完全壞死變為黑色,加上壞死的組織常引發發炎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感染、敗血性休克,必須截肢以保命,不可不慎!因此,楊醫師呼籲,預防之道除了謹慎控制三高,戒菸也很重要,因為癮君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機會高出3至17倍。此外,平時多運動除可預防血管硬化外。而高風險族群,除冬天應注意末梢的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若肢體冰冷加劇,合併有疼痛、久不癒合的傷口時即要注意,應盡早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醫師啊!同樣是骨折受傷開刀,人家都三、四個月就好了,為什麼我還跛腳?完全無法負重?」偶爾總會聽到有人這樣質疑,懷疑醫師的手術技術,導致術後恢復的慢,或是留有後遺症,引起醫病關係緊張,甚至造成醫療糾紛。阮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楊宗憲表示,老人家一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通常復原較慢。而骨折恢復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受傷的部位及嚴重程度、病患的體質、手術醫師的經驗以及復健的效果。在外科病房中,骨折的病人是最常見的疾病。一般而言,骨折通常都是「意外」。如發生了車禍造成骨折、或者是運動時受傷,高能量受傷因為衝擊較大,易造成血管神經皮膚等傷害,使得將來恢復不完全,甚至截肢,也易形成開放性骨折,也就是骨折處有傷口和皮膚外面相通,及粉碎性骨折,使得感染及不癒合的併發症大為提高。相反地,低能量受傷的併發症低,較有機會完全復原。 因為骨折很少立即危害到生命,且需要較長康復時間,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忽略骨折的照護,而造成許多後遺症,如:傷口感染、骨折癒合不良、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症狀等等。骨折後的恢復期需要多長?基本上,受傷的部位、嚴重程度及病患骨質是最關鍵的因素。一般將導致受傷的原因,分為高能量,如嚴重車禍、高處墜落、槍傷,與低能量的跌倒、運動傷害。 尤是老年人一旦骨折,活動力可能大受影響,若長期臥床、身體不活動,很容易就會罹患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疾病,不但引起死亡率上升,生活品質也大大降低。因此術後的復健,非常重要,才不會造成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影響活動或步態。老年人在骨折後的復原階段,則要特別小心,不要跌倒。必要時可以拿柺杖、輔助用具,避免再對關節造成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