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

打造完美孕媽咪的家!

打造完美孕媽咪的家!#孕婦

文/媽咪窩雜誌媽咪在懷孕過程中,因應身型的變化,生活上總會有些許不便,而為了讓胎兒孕育過程更加順遂,打造舒適的環境,可是相當重要喔!懷孕後,媽咪最需要的是一個悠閒、自在、舒適的居家空間,讓自己完全放鬆心情,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媽咪們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從家中一些小細節做調整,在不需大動干戈的情況下,打造完美、安全的居家環境!居家潛藏危機,媽咪看仔細孕媽咪身負「重」任,凡事都得小心謹慎,即便在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家中許多角落潛藏著對孕媽咪的危險,可得有所警覺喔!陽台雜物容易絆倒翰品設計工程公司賴俊宏設計師表示,家中陽台是最容易堆積雜物的地方,稍不注意可能讓孕婦跌倒或絆倒;而一碰到雨天,地板容易潮濕變滑,讓媽咪跌倒;此外,在穿脫鞋子時,如果沒有板凳,很容易因彎腰而造成傷害。客廳也是處處有危機! 客廳應該是最舒適的地方,但也潛藏許多危機,媽咪必須注意,包括:動線不順暢而影響行走。尖銳的桌角容易碰撞受傷。沙發、椅子過高或過低,造成孕婦不便與不適。物品擺太高,取拿有危險。電器離太近容易受電磁波影響。電腦、電風扇、檯燈等電器的電線到處延伸,很容易絆倒。光線太暗,行走時可能有危險。地板鞋太滑。地板打蠟易摔跤。浴室濕滑最危險浴室最危險的問題就是因為地板濕滑,而使孕婦摔倒;其他還包括蓮蓬頭位置太高,拿取不便;馬桶旁邊沒扶欄,起身很吃力等問題。臥室床墊問題多每天要睡上八小時的床,必須特別講究,尤其針對孕婦,床墊太硬或太軟,都會造成不適;此外,若有習慣床頭擺放電話、充電器,近距離接觸也要注意是否有電磁波問題;而在拿取衣物時,不當的高度也會增加孕婦不適或危險。廚房空間小,最需防電磁波廚房家電多,加上空間小,電磁波問題最需注意;而在進行烹煮、家事時,要注意空氣不流通會影響孕婦健康。《MamiHome媽咪窩》‧2009/1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孕婦注意!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子癲前症嗎?

孕婦注意!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子癲前症嗎?#孕婦

日前,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郭成興在三天內接獲兩位罹患子癲前症的孕婦就診,第一位血壓控制不良,導致在大賣場昏倒緊急送醫;第二位則是按部就班控制血壓的孕婦。慶幸的是,兩位母親及嬰兒都平安,但是生產過程卻有天壤之別。郭成興醫師在婦幼節前夕,藉此呼籲定期產檢及遵照醫囑的重要性。第一位送醫的是懷孕卅六週的廿一歲A小姐。她在大賣場購物時突然昏倒,經救護車送來東基。到院時,血壓高達180/110mmHg(毫米水銀柱,成人的正常血壓值是120/80 mmHg)、嚴重嘔吐、下肢水腫,胎兒心跳穩定。A小姐初次到東基就診,因此查不到她任何的醫療、用藥資料,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兩小時後,胎心音下降併變異性差,媽媽血壓持續上升,即刻施行緊急剖腹產。在手術室,A小姐的收縮壓還一度飆高到250mmHg。歷經生死一線間的搶救,最後嬰兒健康,母親的血壓也漸趨穩定。但是術後四小時,母親血壓上升,全身抽筋、意識喪失。郭成興醫師對A小姐當時的症狀印象深刻:「剛看到她的時候,她四肢僵直、眼睛上吊、意識不清、雙唇緊閉,而且牙齒已咬到舌頭造成出血。還好她子癲症發作時,醫師及護理人員正在床邊。適時給予治療後,母親血壓於隔日穩定,並經由電腦斷層追蹤母體並無腦部損傷。」A小姐罹患的是「子癲症」,加上她在整個懷孕過程只做了兩次產檢,因此沒有好好的管理控制血壓。第二位是懷孕卅六週的B小姐,她和A小姐一樣同樣是子癲前症患者,因為有定期產檢、定期追蹤血壓,所以並不像A小姐般是嚴重到昏倒入院,也沒有演變成子癲症,而是與醫護配合,一旦發現血壓飆高,即刻安排剖腹產,結果,產程順利母嬰均安。如何知道是否罹患子癲前症?郭成興醫師指出,懷孕廿週以後的血壓上升(間隔六小時以上的兩次血壓測量都在140/90 mmHg以上,或是比先前收縮壓上升30mmHg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上升15mmHg以上時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同時有全身性水腫或蛋白尿(廿四小時的尿蛋白質超過300毫克,或間隔六小時以上的兩次隨意尿液取樣的尿蛋白都在100 mg/dl以上)之一。郭成興醫師進一步說明,子癲前症由於血壓升高,血管壁通透性改變,使得過多的水分滯留在組織中,會造成全身性的水腫。一般在懷孕期間也會因血液回流受阻而造成水腫的現象,這類水腫主要分布在下肢,且抬高腿部可以改善症狀。但是子癲前症的水腫是分布在全身,尤其是臉、手部,而且不會因姿勢改變而消失。除了血壓上升、蛋白尿、全身性水腫以外,子癲前症的病人也可能出現血液及凝血因子方面的病變,甚至會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變。還有,身體其他重要器官也會大受影響而產生病變。在腎臟方面,子癲前症的病人除了出現蛋白尿以外,腎臟血流、腎小球過濾速率也會降低,血中的尿酸、尿中氮素的濃度上升。在肝臟方面,嚴重的病人甚至可能出現腎臟組織的病變。最常見的是肝功能指數GOT(或AST)、高膽血紅素的上升,在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有肝臟破裂的現象。在視力方面,上升的血壓可能造成眼底的病變,引起視力糢糊,甚至引起視網膜剝離造成視力障礙。另一個比子癲前症更嚴重的是子癲症,即血壓上升同時伴有抽筋,在懷孕的過程中、產程中、甚至產褥期都有可能發生。不管是子癲前症或子癲症,對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因胎兒氧分嚴重缺乏,將導致生長遲緩,嚴重時亦可能發生胎盤早期剝離而造成胎死腹中。所以懷孕期不管是哪一種高血壓,郭成興醫師再次強調,孕婦一定要定期產檢,並遵照醫囑,才能確保母體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懷孕時藥該怎麼吃 切記五個字母

懷孕時藥該怎麼吃 切記五個字母#孕婦

懷孕期間生病了該不該吃藥?如果不知道懷孕而服了藥品,有關係嗎?這類問題,相信是很多懷孕婦女的疑惑,如果必須要服用藥物,那又該如何選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梁雅惠說,一般把握幾個原則,生病就診時,如果懷孕、或是疑似、可能懷孕者,都必須告訴醫師或藥師,也必需避免不必要的藥物,包含成藥及中藥,或者是自行亂服用藥物,只有在益處大於危險性時,經過仔細評估利弊得失後,才考慮使用藥物,如需用藥,則以現有最安全有效藥物為首選,尤其懷孕前三個月,以避免胎兒的危害。梁雅惠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定,所有經全身吸收的處方藥,或已知對胎兒有害藥物均加以分級。以五個英文字母表示對胎兒危害程度:A、B、C、D、XA 經孕婦對照試驗,於懷孕第一期並無證據顯示該藥物對胎兒有害,或在懷孕後三期並無證據顯示有危險性,所以對胎兒危害可排除。B 動物生殖對照試驗尚未證實對胎兒有害,但並未進行孕婦對照試驗;或者動物生殖對照試驗證實有不良反應(此不良反應與降低受孕率無關),但無法在孕婦對照試驗證實該藥物對懷孕第一期有不良反應(懷孕第二期、三期亦無法證實)。C 動物生殖對照試驗已證明對胎兒有不良反應(畸胎、胚胎致死或其他),但並未並進行孕婦對照試驗;或者並無孕婦及動物實驗任何結果。該藥物只有在可能的利益大於潛在的危險才可使用。D 人體的對照試驗證實該藥物對胎兒有不良反應,若該藥物用於生命危急狀況或於嚴重疾病,且無較安全藥物可替代時,在可接受危害風險下,對孕婦有益時可使用。X 不論是動物及人類實驗均證實會導致胎兒異常;或人類用藥經驗顯示對胎兒有危險性,或兩者均有,且對孕婦危害遠大於任何益處。該藥物對已受孕或有可能受孕婦女均禁忌使用。梁雅惠表示,除了已確知有不良影響的少數藥物外,大多無法給予絕對安全或危險的答案。藥品被歸類於C級最多,而以A及X級最少,雖然大部分藥品有懷孕用藥安全等級標示,但A、B兩級不能就等於安全,D、X級亦不為致畸胎藥品,且需看是於懷孕中的哪一期所服用,及所服用劑量與時間長短來決定。她解釋,如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各器官分化階段,細胞受到藥物影響,易導致胎兒畸形,因此這一期間,孕婦一定要謹慎用藥。而患有慢性疾病或遺傳疾病的孕婦亦不能隨便停藥,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當藥品才不會影響胎兒。梁雅惠說,懷孕中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營養,也是準媽媽們所關心的話題,以現在社會大多營養充足就不需另外補充,但孕婦如果有代謝性疾病,過度肥胖或營養缺乏都需要特別注意。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建議懷孕第2-3期熱量應增加300大卡,蛋白質(Protein)則需增加10 gm,葉酸為懷孕第一期合成DNA、RNA所必需,可防止胎兒神經管缺陷,懷孕第2-3期,胎兒成長及母親紅血球增量都需要適時補充鐵(Iron),懷孕末期3個月,幫助胎兒骨骼成長,孕婦對鈣(Calcium)需求量就需要增加。懷孕用藥安全向來是準媽媽們所擔心的問題,與醫師及藥師討論,小心使用慎選藥品,適時補充營養素,為懷孕做好萬全準備。

袪寒泡溫泉 10-15分鐘療效最佳

袪寒泡溫泉 10-15分鐘療效最佳#孕婦

冬天為泡湯旺季,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提供市民衛生、安全又愉快的泡湯體驗,除了加強稽查溫泉場所的水質抽驗、PH值、水溫標示之外,另外更加強管理人員之設置、泡湯注意事項公告、現場環境衛生與緊急鈴設置、溫泉浴室的通風檢查及二氧化碳濃度監測等,並要求業者注意溫泉個人浴池通風維護。消費者在享受泡湯時,亦請保持空氣流通,放鬆心情的享受一趟身心靈的溫泉之旅。衛生局呼籲及提醒喜愛泡湯的市民,要快樂安全地享受泡湯,有下列事項須注意:《泡湯前先將身體洗淨及卸妝,遵守泡湯的基本禮儀》入浴前先將身體洗淨,尤其在大眾池內更應如此,這是禮貌、也是公德,並遵守各溫泉管理單位的規定,如不著衣物、不在水中擦拭身體、不可使用肥皂等《泡湯前,一定得先動一動喔》要先作暖身運動,因為急遽的溫度變化易引起身體不適,所以泡湯前一定要先淋低溫水,下池時從手、腳尖、腿、腰等身體末端開始向中央集中,最後再整個人泡入溫泉中。《泡湯別一下泡過頭,免得發生意外》溫泉要浸泡多久才最有療效呢?其實溫泉浸泡的時間長短視個人需要以及泉溫而定,以38℃~42℃為最佳浸泡溫度;一次以10到15分鐘為宜,需長期浸泡者,每隔10分鐘必須離開溫泉浴池休息片刻(切忌心存泡久好撈本的錯誤觀念,愈久不見得好,因皮膚脂質流失,更易乾燥)。《泡溫泉出浴後,應補充足夠水分》因為浸泡溫度在40℃以上的溫泉,會使人新陳代謝提高,同時消耗人體熱量,水分流失,所以出浴後一定要補充水分。《酒足飯飽或是空腹時皆不宜泡湯》有人喜歡在酒足飽後,再來個熱熱的溫泉浴,其實這是不對的觀念。在剛吃飽,或是空腹、酒醉時都不宜泡湯,因為這不但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產生其他不適的現象。此外,在舟車勞頓、身心疲憊之時,也不宜馬上泡湯,應稍作休息,待恢復體力後再行入浴,不然會越泡越累喔。《心臟病、高血壓患者應採漸進方式泡湯》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要泡溫泉之前,要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患有傳染病者,勿入大眾池泡湯》如果患有急性感冒、急性疾病或傳染病的人,最好不要去大眾池泡溫泉,以免將病菌傳染給別人。《泡湯對皮膚的反應》泡溫泉具有排除體內水份的作用,因此乾性皮膚及過敏性皮膚的人要避免強酸性泉質的溫泉,而且浸泡的時間也不宜過久,出浴後還要馬上擦上乳液等補充肌膚水份,另外,冬季會出現皮膚乾燥現象的人也要特別注意;皮膚有傷口或是對溫泉過敏的人皆不宜泡湯。《孕婦、身體虛弱者,不宜泡湯唷》婦女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未期,最好不要泡溫泉。僅管溫泉具有療效,有益健康,但不是人人都適合泡湯喔!身體虛弱者最好也避免泡湯。另外,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也需經醫囑才能泡湯。《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儘量不泡湯》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如果突然泡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的情形。《結伴同行》為了安全,應結伴同行可互相照應(年幼及年長者應由親人陪伴入浴),以免發生意外。本局定期上網公告水質檢驗結果(http://www.health.gov.tw →資訊公告→營業場所水質檢測),以提供民眾作為消費參考,避免至不肖業者處消費,花錢又傷身,民眾如仍有疑問,歡迎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將有專人為您說明。

母嬰親善服務 協助媽咪們哺餵母乳

母嬰親善服務 協助媽咪們哺餵母乳#孕婦

台東基督教醫院致力母嬰親善服務,以提供完整的支持系統,協助媽媽哺餵母乳、讓寶寶獲得最好的食物──母乳,去年底通過國民健康局的「母嬰親善」認證,成為母嬰親善醫院。以2007年和2008年的統計數字相較,產後純母哺率從30.67%提昇到43.62%,今後東基將再接再厲,繼續提昇母乳哺餵率。 母嬰親善醫院是199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發起的全球運動,目的是希望媽媽能回歸哺餵母乳,給寶寶一個好的開始。東基產兒照護團隊提供孕婦產前、產中、產後的連貫性服務,包括:4D立體超音波、定期衛教講座、LDR(樂得兒)產房、母嬰同室、產後居家訪視等,照顧媽媽寶寶的身心靈健康,也積極推廣並協助媽媽哺餵母乳。徐文成及梁華英兩位婦產科醫師、黎璧賢及樂俊仁兩位小兒科醫師,以及他們帶領的產兒科病房、門診組成了東基產兒科照護團隊。去年十月加入產兒照護團隊的梁華英醫師,具有美國耶魯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兼任副教授的資歷,以親切的問診風格贏得民眾的肯定與好評。再者,婦產科門診也設置「產科個案管理師」提供孕婦個人化、專業化的服務。為了提供更準確的產前診斷,以及提供準媽媽準爸爸直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寶寶的模樣,東基去年度添置4D立體超音波掃瞄儀,這是台東第一家使用4D為孕婦產檢的醫療院所。它不但能呈現傳統的3D立體靜態影像,還能以高速掃瞄,呈現即時的胎兒動態影像,而且具有超越一般超音波的解析度及空間感,使婦產科醫生更能精準的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與發育。只要是妊娠廿~廿八週孕婦,掛婦產科門診,經醫師初步檢查後開立檢查單,由產科個管師安排檢查時間即可。定期衛教講座方面,「Daddy, Mommy先修班」針對孕婦、嬰兒相關話題提供準爸爸準媽媽系列學習課程,例如:妊娠期間常見不適及症狀處理、剖腹產與自然產介紹、生產減痛舒緩運動──拉梅茲呼吸法及生產球、哺乳姿勢指導及寶寶含乳技巧、為您的寶貝沐浴及臍帶護理、嬰幼兒常見呼吸道及皮膚問題、等。「哺餵母乳分享會」則與民間團體「祕密花園」合作,成立哺乳支持團隊,並舉辦哺餵母乳座談會。LDR「樂得兒」產房則是提供產婦人性化的服務。從陣痛(Labor)至醫院待產開始,到生產(Delivery)、恢復期(Recovery),都在同一個房間、同一張床上度過,讓產婦覺得好像在家中生產一樣。「在東基生產很好,很有安全感,而且先生可以在旁邊陪伴我。」曾在東基LDR病房生下一名小壯丁的張太太高興的分享著。還有,鼓勵並協助母嬰同室,例如:產後,護理人員會即刻把寶寶送至媽媽身旁,即協助母親在產台上擁抱嬰兒,讓媽媽與寶寶有第一次的肌膚接觸,促進嬰兒情緒及體溫保持穩定,藉此觀察嬰兒尋乳反應並建立親子關係。出院前,醫護人員會再教導如何在家及上班後持續哺乳,包含如何以手或是吸乳器擠乳與如何貯存母乳;並提供出院後的免費諮詢。過去在醫院常見奶粉廠商進出病房推銷,自推動母嬰親善後,這樣的活動已被禁絕,目的就是希望母親親自哺餵母乳。產後居家訪視是東基的另一項貼心服務。做過月子的女人都知道,做月子時既要照顧新生兒、又要調理產後身體的不適,還得面對一堆接踵而至的各式問題。因此,特別針對剛出院返家的產婦提供延續性服務,由護理師深入家庭給予正確的育兒觀念,讓媽媽寶寶不用出門就能得到貼心的諮詢。訪視的對象有新手媽媽、青少年產婦、高齡產婦、外籍新娘、高危險妊娠或經電訪有需要者。一位新手媽媽經護理師傳授撇步並成功學會躺著哺餵母乳後,心情大為放鬆,她說:「這樣,我明天就可以放心的回南部娘家做月子了!」對嬰兒來說,「母乳」是最合適、天然,也是最珍貴的食品,雖然坊間各廠牌奶粉強調添加多種營養素,就是無法等同於母乳。母乳不但可提供足夠且均衡的營養素,對母親及嬰兒雙方,在精神及心理層面都有益處,還能增進寶寶的免疫能力。東基的產兒照護團隊,獲得政府「母嬰親善」的認證,與所有媽媽及家庭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打拼。台東基督教醫院相關院所導覽:http://www.uho.com.tw/search.asp?mod=hos&keyword=%A5x%AAF%B0%F2%B7%FE%B1%D0%C2%E5%B0%7C&page=1

孕婦如何篩檢唐氏症?

孕婦如何篩檢唐氏症?#孕婦

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唐寶寶常會有中重度的智力障礙,也可能伴隨許多生理上的合併症,雖然唐氏症患者可以學習簡單的工作,但無法獨立生活,終其一生都需要家人及社會的協助,對家庭和社會都是沉重的壓力和負擔。要如何幫助孕婦篩檢唐氏症呢?目前,健保雖然補助三十四歲以上的孕婦免費接受羊膜穿刺,但是根據統計,百分之八十的唐氏症卻是由三十四歲以下的年輕孕婦產下,而且,被普遍採用的懷孕中期母血唐氏症抽檢,因準確率較低,使得年輕孕婦依然不安;對羊膜穿刺侵入性檢查的疑慮,以及年齡三十四歲以下需自費高達六千元的費用,種種因素,都讓準媽媽怯步。本月17日晚間九點半,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將邀請花蓮慈院婦產部產科魏佑吉主任探討唐氏症篩檢與早期唐氏兒母血篩檢,目前已在英美先進國家盛行的早期唐氏兒母血篩檢,不但不需進行侵入性檢查,更有高達有九成的準確率,安全簡便又快速。節目中將邀請兩位辛苦的母親分享經驗,其中,玉文因忙碌的作息,在孕期中有過輕微出血,因而趕緊辭職,在家中休養;而艷秋則是一位高齡媽媽,在孕期中曾出現過妊娠糖尿,但在謹慎的關注血糖值後,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的故事。同時,還有八位醫師現場接受call in 電話03-8561337,提供醫療保健諮詢服務。

掌握產檢時機 孕育健康寶寶

掌握產檢時機 孕育健康寶寶#孕婦

由於社會變遷和經濟的壓力,台灣“少子化”的現象愈來愈普遍,因此對胎兒的健康與品質,就更加講究與要求。隨著醫療儀器與醫學知識的進步,以前許多孕婦與胎兒的異常,現在多能早期的診斷出來,並加以預防與治療。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鄧森文醫師指出,目前產檢的健保給付只有10次,基本上在32週以前,每隔4星期作一次產檢;自32週至36週,每隔2星期作一次產檢;自36週以後,則每1星期作一次產檢。例行的產檢,在第一次檢查時,會作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和實驗室檢驗。接下來的產檢,則有尿糖、尿蛋白測試,子宮底高度測量、體重、血壓及胎兒心跳的測定。另外健保局亦在第20週左右,提供一個超音波檢查的服務,來了解胎兒是否有先天上的異常。健保所提供的10次產檢項目,並無法涵蓋相關特殊疾病的篩檢或診斷,因此在例行的檢查項目之外,亦可參考其他特殊檢查,爲胎兒的健康把關。■ 在染色體異常的檢查方面分為「母血篩檢」及「羊水檢測」兩部份。鄧醫師表示,年齡大於34足歲的婦女,於妊娠第16-18週做羊膜腔穿刺,確認胎兒是否有神經管缺陷疾病或染色體異常,準確度幾近100%。而年齡不足34歲之孕婦,則以母血檢測配合超音波之檢查來篩檢出染色體異常之高危險群,進而接受羊膜腔穿刺之確認,此種篩檢方式又分為兩種。1.在妊娠第11-14週抽取母血,再配合超音波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帶寬度來計算寶寶染色體異常之機率,準確度可達85-90%。2.在妊娠第15-20週時抽取母血,再配合母體年齡,計算寶寶染色體異常之機率,準確度約有60%。■ 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另一個產前診斷胎兒是否有先天異常的利器。透過高解析度之超音波,依序先做胎兒全面評估,再進行生物測量檢查,及器官內臟各項構造之細部檢查,之後再佐以3D、4D超音波作胎兒外觀之判斷。■ 葡萄糖耐受之篩檢:可以檢驗母體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進而加以飲食控制或藥物治療,以減少併發症之發生,其施行之週數為24週至28週。B群鏈球菌之篩檢則為最近熱門之話題,一般是在孕婦35週至37週時在門診以棉棒於陰道下1/3及肛門口採檢體以特殊培養皿培養,所需時間約需3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則是一種會致命的遺傳病,大概每25-30個人中就有一位為帶原者,當夫妻双方都是帶原者時,胎兒即有 1/4的機率,遺傳到父母的致病基因而發病。目前此基因帶原者的檢測,只需在妊娠早期先作母血檢查,約3星期即可得知結果,若孕婦為帶原者則再進行先生之篩檢;夫妻兩人均為帶原者,則需經由羊膜腔穿刺或胎兒臍帶血抽取,直接取得胎兒檢體進行基因分析。鄧森文醫師提醒,完善的產前檢查,是孕育健康寶寶的不二法門,做好不同時期的檢查,才能給孕婦及胎兒最好的保護,減少生產時之風險。

坐月子新趨勢 中藥食補結合現代營養學

坐月子新趨勢 中藥食補結合現代營養學#孕婦

現在年輕一代也多少都聽過長輩提到坐月子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坐月子?臺安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思銘表示,生產的過程中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因為用力出汗,或是產後出血而消耗掉許多精神和體力,使產婦的身心處於疲憊虛弱的狀態,需要一段時間來好好調理,讓身體慢慢恢復以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許多女性會藉著坐月子這段期間改善自己的體質,但現代社會的腳步越來越快,許多產婦的婆婆、媽媽,其實都還是職業婦女,不一定有充裕的心思與人手幫忙,為了不讓坐月子成為自己與家人的壓力,產後護理之家已逐漸成為一個好選擇。最近,毒奶粉事件搞的人心惶惶,陳思銘主任卻不擔心會影響產婦坐月子,一方面是因為臺安一向強調母乳哺育成效一直很好(97年1月至8月臺安坐月子中心平均母乳哺育率高達98﹪),另一方面崇尚天然的食材,讓產婦控制熱量又能讓寶寶吃的健康。產婦吳小姐說,第一胎是在家裡坐月子,而第二胎選擇到醫院來坐月子,主要的原因是要讓「自己與家人都沒壓力」。而且醫院一直以來針對孕婦及產婦都有許多健康促進的資源,入住的產婦更安排許多體雕課程,像是抗力球體雕。吳小姐說原來做月子不是只有吃飽睡、睡飽吃,還能兼顧到產婦愛美的需求,有專屬的運動空間及專業的教練指導,產後瘦身也能好玩又不怕運動傷害。此外,吳小姐認為,定期為新手父母上的衛教課程尤其實用,例如請小兒科醫師、專業護理人員,提供新生兒護理照護指導,還有嬰兒按摩等等,這些父母往往要多花好多時間研讀的知識,在專業講師口中重點式的提醒一下就變的容易的多。美容中心劉明偉主任說,產後媽媽們「附加」的外在改變,往往是揮之不去的困擾。所以適當的產後肌膚調理及產後運動,是可以改善孕期皮膚暗沉與腹部脂肪堆積。劉明偉認為,媽媽們不妨提醒自己,除了要孕育培養出身心健康、優秀的小寶貝外,也要在坐月子的過程中珍視自己,日後回到職場時更加精神抖擻、亮麗動人。營養課林子又課長表示,傳統坐月子的食補主要是提供高油脂、高膽固醇、高熱量的食品,但隨著時代進步,坐月子的進補菜單,應該視個人體質來調整。林子又說,透過安排營養師評估個人體質,提供飲食指導及諮詢,調配月子食補素食套餐(四無一高飲食~無精緻糖、無油、無蛋、無奶、高纖維),結合現代營養學和中藥食補觀念,才能調養產婦產後補血、補氣、調整子宮收縮食補,並提供適當熱量、油脂供應以及豐富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坐月子所需要的營養。每日早、中、晚三正餐以及早、午、晚點心,都可使用的補血、補氣中藥材,像是當歸、黨參、黃耆、川芎、熟地、黑棗、紅棗、枸杞等,補品則可使用蓮子、紅豆、黑豆、黑芝麻、腰果等,腰果等食材,都對舒筋活血、恢復體力,可提供分泌乳汁的營養素,對身體的代謝有很大的助益。坐月子期間產婦若能吃得巧、睡得飽,自然就無須擔心產後身材會無法復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