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

阿茲海默症併發妄想 照護3步驟

阿茲海默症併發妄想 照護3步驟#妄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爸爸晚上不睡覺,堅持起床趕走蜘蛛,可是地上明明沒有蜘蛛?」「媽媽堅持不吃看護拿的藥,認為看護想要毒死她,並搶她老公。」醫師提醒,阿茲海默症中後期的精神行為異常,最令照顧者困擾。阿茲海默氏失智症中後期 妄想症狀令照護者困擾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朱政一表示,所有失智症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程進入中後期時,最令照顧者困擾的就是精神行為異常,最常見的是妄想,占了40%;其次是幻覺、激動、焦慮、憂鬱、淡漠、甚至性騷擾行為等。阿茲海默症照護重點3步驟精神行為異常如果沒有受到妥善照護,常常讓照顧者挫折崩潰,甚至會使個案因併發症加速死亡。醫師面對合併嚴重精神行為異常的失智個案時,首先會想辦法釐清造成個案混亂的誘因,協助家屬逐一解決病人問題並且輔以藥物控制。,除了定期就醫,配合醫師的專業診察治療外,照顧者可以實行以下提供3步驟的「非藥物治療」:1) 知己知彼/照顧者需要認識與了解失智症的病程,做好心理準備並事先告知周遭親友,長輩生病了,請多多包涵。可以減少許多家庭及社交生活的衝突。2) 朝九晚五/照顧者觀察長輩的作息,並設定規則行程,譬如練習做簡單家事、玩動腦遊戲、少量多餐進食、每日運動30分鐘、維持社交行為、學習音樂美勞、練習自我照顧(拿湯匙吃飯、穿外套)、欣賞懷舊照片或音樂。3) 趨吉避凶/如果觀察到有某些人、事、物,總是讓個案變得激動,請暫時隔離會誘發情緒行為異常的人事物。微笑簡單回應 引導分散注意力朱政一醫師提醒,有時候長輩會堅持要求做某件事,照顧者可以試著陪伴個案出門繞一繞,常常過一會兒,個案也忘記當初堅持的事情,情緒也會平靜許多。當個案說出不正確或者不可思議的話語時,請不要嘗試糾正個案,甚至取笑個案。我們只要目光維持和個案相同高度,微笑著簡單回應個案,接著引導個案注意其他有趣的活動或者食物,就可以讓原本會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瞬間改觀。照顧重度失智症個案,本來就不容易,照顧者可嘗試看看以上3步驟。照顧者也可以加入失智照顧團體,透過分享經驗,也許還會發現其他更棒的照顧技巧。透過建立互助網絡,相信會讓照顧者以及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卡到陰?幻聽恐為思覺失調

卡到陰?幻聽恐為思覺失調#妄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原本活潑外向的少年阿文,升上高一後變的鬱鬱寡歡、沈默寡言、不再注重衣著打扮、也不再約朋友打籃球,上學遲到,上課發呆,成績一落千丈,最後索性請假,阿文在家時,晝夜顛倒,整天關在房間內讀佛經,始終不發一語、眼神迴避,房內窗戶緊閉,飄散著數日沒洗澡的異味,就醫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台灣盛行率為0.5% 有幻聽、妄想症狀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吳證寬指出,思覺失調症堪稱最著名的精神科診斷之一,台灣盛行率為0.5%,思覺失調症歸屬於慢性精神病,其病程從青春期晚期到成年早期的「前驅期」、「急性期」、到橫跨數十載的「慢性期」。最為廣而人知的正性症狀,如幻聽、妄想、思考邏輯障礙、混亂行為等,為急性期的典型表現,但上述症狀大多來得又快又猛,患者家屬往往措手不及,導致患者症狀惡化時,連帶整個家族頓時陷入混亂,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家人關係崩壞。言談詞不達意、身體不適、突發強迫症吳證寬醫師解釋,思覺失調症好發於青壯年,早期的思覺失調症是有蛛絲馬跡的,我們稱為「前驅期」,前驅期的症狀可以從憂鬱、專注力差、人際退縮、作息混亂一一展現,接著患者的學業、職業、社交、與自我照顧功能逐漸下滑。患者言談詞不達意、身體不適、突發的強迫症狀、終日浸淫宗教、間歇的聽幻覺、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動靜變得敏感多疑等等,也是前驅期的諸多表徵,倘若患者曾有物質濫用、或家族血親有精神病病史,家人更需提高警覺,及早陪同患者就醫進行評估。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妄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北市近日頻傳隨機殺人事件,其中王姓男子殺害女童更是震驚社會、引爆眾怒,警方調查發現王男有毒品前科,家屬也表示其有精神方面問題,毒癮及精神病患的議題因此引起熱議。醫師表示,吸食搖頭丸與安非他命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確實可能造成精神病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幻覺、不安多疑、被害妄想,甚至被跟蹤、被監視妄想等。長期吸食 恐引起腦部病變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陳奇硯醫師表示,時下非常流行混用毒品,例如「咖啡包」,裡面可能參雜各種導致精神病症狀的物質,如Ketamine、搖頭丸、神仙水、安非他命等,亦有可能合併使用強力膠,這些都容易引起妄想及幻覺。而長期吸食毒品,也可能引起腦部病變而罹患精神疾病。陳奇硯醫師建議,當面對可能有吸毒相關問題的朋友或家人時,先以不批評的的態度與之討論,瞭解他目前用毒的狀況,可以的話提供相關資訊,例如網路上有許多毒品危害的文章,促使他思考吸毒的負面效應,鼓勵就醫治療。家人保持警覺 言談、行為異常應送醫然而常見的狀況是家屬以勸說起頭,卻以爭吵結尾,個案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讓與個案關係較好的人協助,比較有機會成功。另外必須了解到毒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無法光靠決心就永久戒除,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並以戒慎恐懼的心態,來進行預防復發的工作,最好尋求醫療協助。陳奇硯強調,如果個案因吸毒或其他原因出現言談或行為異常,家人要保持警覺,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請求警消及精神衛生等相關單位協助送醫治療。

「聰明藥」好神?吃多恐妄想、幻聽

「聰明藥」好神?吃多恐妄想、幻聽#妄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吃了聰明藥就會變聰明,頭腦清晰、記憶力驚人?到底什麼藥那麼厲害,可以使專注力提升,做事情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歐美國家流行好一陣子的「聰明藥」,許多學生在大考前會服用,以提高自己的成績,企業家也仰賴這種藥物來提升做事效率,然而精神科醫師表示,這其實是一種用來治療過動症的藥。聰明藥原是治療過動症 屬管制藥品過去也曾報導指出,有補習班老師給學生服用聰明藥,希望他們集中精力,不要吵鬧,對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所謂聰明藥其實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會促進腦中的多巴胺分泌,可用來治療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或者是嗜睡症等疾病,屬於三級管制藥,並不是所有人想用都可以拿到。必須經醫師診斷為過動症,或經過專業測試,例如CPT注意力缺失測驗,結果為注意力缺乏者,才可使用此藥物,且過度使用還可能會帶來副作用。副作用嚇人 妄想、幻聽好困擾聰明藥有這麼多厲害的功能,許多學生以及白領階級人士都爭相使用,但其背後的「附加價值」,可能就不是那麼受人喜愛的了,楊聰財醫師指出,一般人吃了這個聰明藥,可能會有食慾減低的副作用,若超過傍晚6點吃,容易造成失眠的問題,對體質敏感的人來說,更可能產生幻覺、妄想、幻聽等症狀,未經醫師處方千萬勿隨意服用。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妄想

在現代工商社會的發展中,人與人的互動日益複雜而密切,保障人身自由的同時,必須兼顧維護社會公共安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柏妤表示,精神病病患因為其疾病症狀(例如:幻覺、妄想),會影響其個人現實感及判斷力,在急性發作期可能出現傷害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危險情形或傾向,由於病人本身經常缺乏病識感,又同時是需要被幫助及治療的人,因此每個現代國家都把強制治療的議題歸在法律體系內。陳柏妤指出,我國在精神衛生法中明定「強制住院」的相關辦法。精神衛生法41條規定「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因此「強制住院」必須符合五個要件: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二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拒絕接受住院。審查會許可。陳柏妤說,並非每一位被強制送醫的病人都符合強制住院要件;並解釋,首先病人必須被判定符合精神衛生法定義的「嚴重病人」。意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在精神醫學上通常指「精神病」狀態導致的現實感受損,病人經常表現出幻覺、妄想、不合邏輯思考或怪異行為等症狀。因此「嚴重病人」專指的是一種特殊疾病狀態及法律狀態,而非單指病情嚴重度。陳柏妤進一步表示,精神病病患經常被誤解成他們是可怕的犯罪分子,過去研究顯示,精神病患犯罪率比起一般人差不多,而且犯的通常是微罪(例如占據他人物品、闖入私人領域等)。過去媒體報導方式卻經常強化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與歧視,造成犯罪與精神病的不當固著連結。反觀有些犯罪者由於人格問題、衝動控制差或合併藥酒癮的使用,反而自認或被認定為精神病病患,造成「犯罪不送警察局先送精神科」的奇異現象,實非家庭社會之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病患人權,自從民國96年新制精神衛生法重新修訂後,強制住院需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會許可,有別於過去只需兩位專科醫師鑑定,經常出現裁判兼球員的爭議。因此,別再要求「醫院」把病患強制住院。延伸閱讀「案例分享」: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39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