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

下世代的負擔? 台灣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

下世代的負擔? 台灣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健忘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家中的長者有沒有忘東忘西的情況?千萬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而輕忽,這有可能是「失智症」。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衛生署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由民國100年至101年底的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發現我國65歲以上長者輕度以上失智症患者共414人,盛行率為4.97%,即65歲以上老年人每20人中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推估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失智症者共近13萬人。根據統計,全世界失智症患者有三億六千萬人,平均每四秒新增一名,但若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比較,台灣不到二十年,失智人口即倍增,比全球進展速度還快,照顧失智老人的社會成本,恐成下個青壯年世代沉重負擔。輕微認知障礙及極輕度失智症盛行率分別為16.04%及3.17%,故早期診斷與治療為延緩失智症發生之主要措施。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多關心家中長者,及早診斷與治療可延緩失智症的惡化。

壓力大致記憶衰退 老翁術後不識妻

壓力大致記憶衰退 老翁術後不識妻#健忘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開了一個刀後就變了一個人,完全不一樣的陌生人。不出門、不說話,就是生氣,見了孩子就告狀說我沒弄飯給他吃,可是明明就才剛放下碗筷…。」劉奶奶滿臉愁容看著坐在她身旁的親密愛人-劉爺爺。90歲的劉爺爺除了有高血壓外,平日身體硬朗、生活自理能力佳,不但每天外出運動,還經常親自下廚做菜給劉奶奶吃,兩人恩愛相隨的情形不知羨煞多少親朋好友。年初,劉爺爺告訴孩子腰痛、下肢無力、無法走路。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安排檢查後,告訴劉爺爺腰椎壓迫到神經並建議手術,家人討論後決定接受手術,術後劉爺爺恢復良好。出院後劉爺爺開始出現健忘情形,夜裡睡不安穩、拒絕出門,甚至常常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卻告訴子女:「你媽媽要餓死我,都不弄飯給我吃。」劉奶奶流著淚,看著眼前這位如此熟悉卻又如此陌生的親密伴侶。經友人介紹,劉爺爺的家人陪同他到署立台中醫院的記憶保健門診求診,包含家醫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及中醫科醫師一同為他看診,經檢查,發現劉爺爺可能是因手術,而導致記憶退化的情況。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劉駿熒主任表示,老人家遇失去親人、搬家等環境因素改變,或是自己身體發生重大疾病、手術時,壓力使原本已存在的退化徵兆會在此時更明顯,建議家人要及時帶患者就醫,接受抗失智、抗焦慮藥物治療,家人則可準備家人朋友照片喚起患者記憶,多關懷、陪伴,對於控制延緩老化有很大幫助。(照片提供/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健忘

(優活健康網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陳姓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這半年來,會突然忘了回家的路,還老是反覆問家人相同的問題。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確認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固定服藥後症狀獲控制。醫師指出,及早治療能有效的延緩,建議民眾不要輕忽家人失智警訊。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涂敏謙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它是種漸進性的智能減退,造成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病患經醫師問診,有進一步需要,就會安排相關檢查。在影像檢查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會出現腦部海馬迴萎縮情形,當出現空洞萎縮,就顯示腦部功能已退化,記憶力將大不如前,海馬迴愈空洞愈嚴重。涂敏謙進一步說明,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像陳先生這類初期的患者,早發現早治療,除了藥物可以延緩症狀之外,家屬的關心,增加人群參與,定期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對於病情具有正向作用。涂敏謙表示,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倍增,失智症人口也隨之增加,年紀愈大比例愈高。保健之道是多動腦、多運動,最好採地中海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避免成為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三高族群,另外,肥胖、頭部外傷,還有抽菸與憂鬱都是危險因子。他建議,失智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在陪同家人就診時,攜帶處方簽供醫師了解目前使用藥物,並協助提供相關異常症狀的時間,以及過去病史。只要即時接受治療,有相當比例的長輩都能維持生活功能並享有尊嚴的人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包括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與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人,時,地的概念混淆、社會價值與判斷力變差、無法配合指示/操作常見用品/工具、東西擺放嚴重錯亂、行為異常,情緒改變、個性改變、日常活動參與能力及開創力喪失等症狀。(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