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

補鈣就能長高?醫:蛋白質才是關鍵

補鈣就能長高?醫:蛋白質才是關鍵#補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生長發育,為使自己的小孩能高人一等,想盡辦法補充鈣質來刺激成長。醫師指出,鈣質的主要功能是強化骨骼、增加骨質密度,與長高並無直接關連。如果想要長高,蛋白質才是關鍵的營養素。以蓋高樓比喻,蛋白質就像幫助鋼筋不斷往上搭建的動力,而水泥就像鈣質,可使大樓更穩固。蛋白質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蕭建洲醫師表示,近年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母乳中的蛋白質擁有最適合寶寶的胺基酸組成,能滿足寶寶的成長需求,幫助長高。蕭建洲醫師指出,蛋白質是人體內含量僅次於水分的第一大營養素,是構成各種身體器官重要的成分,它參與人體中最多的生理功能,像是生長代謝、生理調節等,還能刺激人體生長激素分泌,然後作用至骨骼的成長板,讓生長板運作,促進長高。胺基酸比例適中 母乳是蛋白質最佳來源然而,並不是所有蛋白質都一樣,也不是越多越好,蕭建洲醫師表示,由於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胺基酸組合比例適中的蛋白質,才是最適合寶寶身體發展所需。從醫學的觀點來看,母乳絕對是寶寶最好的蛋白質來源,主要的原因在母乳蛋白質擁有最適合寶寶的胺基酸組合,而且每種胺基酸的組成比例不多不少,達到剛剛好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醫師會建議家長盡可能哺餵母乳。挑選配方奶 應注意胺基酸組成然而,媽媽面臨產假結束,回到職場維持母乳哺育不易,需要選擇配方奶時,則建議挑選胺基酸組成比較適合寶寶的配方奶。蕭建洲提醒家長,配方奶的製程日趨進步,對於蛋白質的品質升級,已有廠商研發出專利技術,可確保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達到均衡的理想狀態。蛋白質所扮演的角色是維持寶寶健康的重要功臣,家長在挑選配方奶時可多加留意。

關節痠痛是退化還骨鬆?醫擔憂:分不清亂吃恐傷身

關節痠痛是退化還骨鬆?醫擔憂:分不清亂吃恐傷身#補鈣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關節無力有痠痛感是退化性關節炎還是骨質疏鬆症?到底要補鈣還是葡萄糖胺?事實上,由於兩者都是屬於年齡相關的疾病,又以女性為主,但多數民眾對於病徵表現仍然搞不清楚。對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家麟解釋,假使是骨質疏鬆,影響的範圍是全身性,且會駝背、慢慢變矮;若是退化性關節炎,只有關節位置會不舒服,最常見的即是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一有不適就自行買保健品食用,若是吃不對反而容易傷身。骨鬆、退化性關節炎傻傻分不清楚?4迷思必知Q1、關節痠痛是因為骨質流失所造成?不一定。吳家麟醫師表示,這也是民眾對於兩者最容易混淆的病徵。的確骨鬆到一定程度時,關節會開始感覺不舒服,假使是骨鬆造成的關節痠痛,還會伴隨著變矮、駝背、不小心骨折等問題。不過絕大多數的關節痠痛,都是因為關節軟骨磨損所造成,也就是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的關節無力、痠痛感。Q2、腰痠背痛、關節痛就是骨質疏鬆?吳家麟醫師解釋,幾乎80%以上的人都會經歷腰痠背痛的問題,有可能是姿勢不正確、運動傷害所造成,但是患者若是停經後的婦女,則強烈建議要作骨質密度檢查,因為患者的腰酸背痛或關節痛,很有可能是骨鬆所造成。當然退化性關節炎也會造成關節痛,但必須要看患者的年齡、症狀等一起評估才能確定。Q3、補充鈣質可以保護關節?錯!補鈣質與維生素D有助預防骨質疏鬆,而葡萄糖胺才是針對關節軟骨的保健。Q4、葡萄糖胺可以治療骨質疏鬆?兩者都是老化時可能產生的疾病,但骨質疏鬆主要是因骨質密度流失,進而造成腰痠背痛、身高變矮或壓迫性骨折等現象。真正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可分為雙磷酸鹽類、抑鈣素、荷爾蒙類、副甲狀腺素類,並非食用葡萄糖胺,民眾可千萬不要混淆。研究指出,初期退化性關節炎可以藉由葡萄糖胺來改善症狀,但對於中晚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則應聽從醫囑建議給予不同程度的治療。吳家麟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市面上的葡萄糖胺可分為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與保健食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臨床發現,病患適量補充硫酸鹽葡萄糖胺,對於舒緩關節疼痛的狀況感受比較強烈。他接著說,要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還是運動。他分享,多數被評估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透過水療運動強化大腿肌肉後,疼痛的狀況改善很多。因此,假使發現自己有退化性關節炎,建議可以做些強化大腿肌肉的運動,像是水療、健走都很適合。冬季保養膝蓋首重保暖!吳醫師最後強調,其實很多患者會自行購買葡萄糖胺保健品,但要注意的是,假使本身患有肝腎問題的病患,真的建議少吃為妙,避免加重肝腎的負擔。同時建議,冬天因為氣溫低、血循差,關節問題容易找上門,假使有膝蓋不舒服的人,早上起床不要穿太短的褲子,或者可以戴上護膝,必要時用溫熱水沖沖膝蓋會比較舒服;另外,避免上下樓梯等可能增加膝蓋負擔的動作。

年紀大骨鬆來 補鈣多動為不二法門

年紀大骨鬆來 補鈣多動為不二法門#補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根據估計,台灣十年後,65歲以上人口將會增加為178萬人,代表我國高齡化趨勢又將攀升。對此骨科專家表示,照顧家中長者應是成人生活重心之一,特別注意銀髮族的「骨鬆危機」。器官隨年齡退化 骨密度易下降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器官、系統都會日漸退化,許多疾病、慢性病也悄悄來臨;對此,部立南投醫院骨科醫師鄭明德指出,長者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骨密度下降,導致骨鬆;只要一摔,就會骨折且情況都相當嚴重。他說,因為骨質疏鬆症是體骨骼中骨質流失過多,使原本緊密的骨骼出現空隙,呈現骨頭與骨頭間鬆動、變薄、脆弱,導致一下就骨折;無奈的是,這卻是更年期婦女都會出現的毛病,因此成年人不只要替自己預防,也該協助銀髮族在平時就多加進補。補充鈣質、均衡飲食 帶長者一起動另外,有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及骨鬆等,都可藉由早期治療及檢查來控制,避免疾病惡化後才悔不當初;鄭醫師建議,成人平常可以選擇含鈣食材進補並均衡飲食,且帶著長者一起運動,不僅幫助銀髮族減輕疾病痛苦,也替自己打上預防針。 

怕骨鬆猛吃鈣片 老婦補過頭差點洗腎

怕骨鬆猛吃鈣片 老婦補過頭差點洗腎#補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為了防止骨質疏鬆會選擇吃鈣片,但補過頭當心引發腎衰竭!一位96歲婦人,因為全身無力、噁心、吃不下送醫,檢查後發現原本就有腎臟病的她,腎功能急速惡化,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高血鈣的情形,詢問發現她在服用維他命D和鈣片,導致血清鈣過高,造成脫水,進而使得腎臟功能快速惡化,甚至差點就要洗腎。所幸經治療,血鈣、腎功能已恢復正常。許多年紀大的民眾有骨質疏鬆問題,有些人會服用含維他命D的鈣片補充鈣質來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科鍾炫光醫師表示,維他命D會增加腸胃道鈣的吸收,因此服用維他命D或鈣片的民眾,需注意若過量,有可能會造成高血鈣,甚至進而導致腎衰竭。一天鈣補充量 勿超過1000毫克他解釋,高危險群包括原本就有腎臟病的患者、老年人、使用保鈣型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劑的患者,這些人在補充維他命D或鈣片時,一定要遵從專科醫師處方,一天補充的元素鈣總量最好不要超過1000毫克,如已實行高鈣飲食,補充的鈣片應減少以免過量,並且定期追蹤血鈣,以免補過頭,反而損害腎臟。高血鈣除了可能造成腎損傷,可能急性的症狀有噁心、嘔吐、四肢無力、意識不清和精神異常,慢性症狀包括多尿、大量喝水、肌肉疼痛、皮膚搔癢、腎結石或鈣化等。鍾醫師也提醒,高血鈣和腎衰竭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服用此類藥物,特別是高危險群的民眾一定要多加注意。

防骨鬆!飯後2小時及睡前 補鈣最有效

防骨鬆!飯後2小時及睡前 補鈣最有效#補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沒有發生骨折以前,往往沒有明顯症狀,然而其目前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2大重要流行病,且根據研究顯示,除了女性外,男性骨質疏鬆患者也有增加趨勢,並呈現年輕化的現象,藥師建議,預防骨鬆的方法,除了維持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外,在對的時間補充營養補給品同樣重要。9成國人鈣、D不足 30歲起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症被稱為「沉靜的疾病」,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有局部遍佈全身的腰酸背痛、身高明顯變矮以及脊椎或關節變形等症狀時,就是骨質疏鬆所發出的警訊!台灣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除了不正常飲食習慣外,熬夜、不當減重都是影響骨質提早流失的重要因素。骨質疏鬆症最新調查顯示,9成國人有維生素D與鈣質攝取不足狀況,人體從30歲開始骨質流失加速,罹患骨質疏鬆症機率更高!專家指出,若能趁年輕儲存骨本,透過足量鈣質攝取、蛋白質與維生素D,加上適度且有效的運動,可減緩骨質流失。骨鬆年輕化 男性也無可避免此外,研究顯示,骨質疏鬆症已非女性專屬疾病,男性患者也有增加並年輕化的現象,骨骼保健已是全民皆應重視的健康議題!專業藥師提醒,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正規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避免熬夜、刺激性食物,並多到戶外走動、養成運動習慣;同時透過營養補給品補充足夠的維他命D及鈣質,最佳補鈣時機為餐前1小時、飯後2小時以及睡前,且需避免和菠菜、空心菜等草酸過高食物一同食用。除了補充維他命D及鈣外,骨質疏鬆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開始,適度補充維他命C可幫助關節及軟骨修復,藥師提醒,關節保健食品鈉離子含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小心服用。

狂喝牛奶嗑鈣片!進補太給力 婦人補出腎結石

狂喝牛奶嗑鈣片!進補太給力 婦人補出腎結石#補鈣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更年期婦女的一大隱憂,為不想讓自己太早面臨骨鬆之苦,不少人會嘗試多種補鈣方法;不過,極力進補也要小心用量多寡,中國這名婦人,因太重視養生、擔心自己得骨鬆,每天都喝牛奶、吃鈣片,竟補鈣過多補出腎結石。早晚牛奶+大量鈣片 補出1.5釐米結石隨著補鈣觀念提升,鋪天蓋地的產品相繼湧出,許多妙方更是隨處可見。這名62歲婦人,正意識到補鈣重要,擔心自己會得骨鬆,從7年前開始,每天除了早晚一杯牛奶外,還大量服用鈣鎂片來補充;沒想到幾天前,她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送醫發現是腎結石引起,且結石大小已有1.5釐米。經手術治療後,結石已遭粉碎、並隨尿液排出,當地醫師表示,病患大約一周內就可康復。補鈣過多成腎臟負擔 恐引發尿道阻塞只是誰也沒想到,怎麼補個鈣也有風險,醫師說明,其實基本的補鈣是必須,但過度補鈣只會加重腎臟負擔,若攝取過多導致身體無法吸收,就可能形成結石;而腎結石還會引發尿道阻塞、腎積水、腎功能衰竭等情形,一旦發現,應儘速就醫。 

35歲新手媽不補鈣 你的骨質能撐到50歲伴兒上高中嗎?

35歲新手媽不補鈣 你的骨質能撐到50歲伴兒上高中嗎?#補鈣

(撰文/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專家諮詢/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趙安祥)(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國民營養調查報告、優活健康網)現代女性30歲前,受限於忙碌生活與工作壓力,再加上考量婚後經濟與未出生孩子的將來,不敢輕易踏入家庭;然而,等到30多歲有所把握,能一同撐起整個家庭、幸福產下寶寶的時刻,赫然發現自己早已年近40歲。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妳,真能一路陪伴孩子快樂長大嗎?以上正是現今眾多「晚婚媽媽」所會碰到的一大難題!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102年女性頭胎生育年齡平均為30.35歲,較10年前晚3.2年,若估算女性35~39歲初為人母,當小孩15歲正踏進成長的黃金階段時,媽媽卻已邁入50-55歲中年期,此時,年紀增長所帶來的骨質流失問題,可能會成為阻擋陪伴孩子長大的夢想。陪伴孩子的黃金時期 可別被骨質流失影響!想像一下,當孩子小學畢業正處於精力旺盛階段,40歲的妳,能有好的骨骼四處遊走嬉戲?時間再往後推進,當孩子進入高中,50歲的妳能陪他/她一起拓展視野?為了考上好的大學,一同努力,撐起孩子的未來嗎?如果未趁著35歲的黃金階段,好好照顧自己的「骨頭」,骨質流失所帶來的各種可怕症狀,恐會讓妳錯過陪伴孩子的成長時光!35歲骨質每年流失1%不可逆 年過50歲骨質竟每年流失3-10%根據《2013亞太地區調查: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費用以及負擔》的報告顯示,隨著人口日益老齡化,國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增加,估計未來臺灣50歲以上人口中,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將因骨質脆弱而發生骨折。所以,為什麼要如此強調預防骨鬆的重要性,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趙安祥指出,骨質流失不可逆,35歲過後骨質每年流失1%,女性在停經後,鈣質的攝取趕不上流失的速度,更會急速減少,建議應在中年時開始加強補充,若等到身體缺鈣才開始補充,恐怕為時已晚。 圖說:35歲之後,85%的女性有骨質流失的危機/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35歲才生育的晚生媽 50歲恐近4成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報告統計,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再結合目前普遍晚生現況,推估年過35歲產子的晚生媽,15年後近4成恐已罹患骨鬆疏鬆症,終日腰痠又背痛,更有骨折風險,導致當面臨到孩子升學的重要階段,就只能帶著骨鬆、護腰,伴兒女考高中基測;若孩子期盼著親子共遊,到時恐將難以實現。 圖說: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資料來源: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9成8 成人女性鈣質攝取不足 醫師:食補不足就應補充鈣片然而,要勤勞補鈣讓自己的骨頭猶如鐵打,單靠飲食補救效果有限!根據102年最新國民營養變遷調查顯示,成年人鈣質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而19歲以上的成年女性高達9成8每日鈣質攝取不足。趙安祥秘書長也強調,人體一般只能由膳食中吸收30%的鈣質,過了35歲的女性,平日可從日常飲食來補鈣,還是有可能不足,適時用營養補充品來攝取鈣質不失為一種簡便的方法。 圖說:9成8女性鈣質攝取不足 醫師:食補不足就應補充鈣片/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35歲就應及時灌「鈣」 每日鈣+D3幫助延緩骨質流失現代人工作忙碌外食頻繁,飲食中難免有鈣質攝取不足的狀況,趙安祥秘書長呼籲30歲以上女性、尤其有兒女的媽媽們,除了注意高鈣食材的攝取之外,利用鈣片補充保養也是個積極的辦法!建議也可搭配添加「維生素D3」和「鎂鋅銅錳」的鈣片,促進鈣質吸收,保有健勇骨骼,陪著孩子走過每一個珍貴的黃金成長期。免費骨質密度篩檢:http://goo.gl/nxG9QX

每4人就有1人骨鬆 醫:成人每日至少補鈣1千毫克

每4人就有1人骨鬆 醫:成人每日至少補鈣1千毫克#補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2009年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停經後的婦女,每4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且病症有逐年攀升、年輕化的趨勢。市面上補鈣訊息五花八門,日前有報導指出,若每日鈣質攝取過量,恐引發健康危機,甚至出現存骨本可能猝死的訊息,造成民眾過度恐慌。對此,亞東醫院骨科吳凱文醫師提醒,只要確實遵循衛福部建議每日鈣質攝取量1千毫克,並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就能有效幫助保持骨骼健康。同時舉出診間常見的3大補鈣問題及迷思,分別如下:問題1)每天補鈣多少才夠?吳凱文醫師說明,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013年發表,19~50歲鈣質攝取上限為2500毫克,而50歲以上攝取上限為2000毫克。依據國內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一天成人建議攝取為1000毫克,攝取上限為2500毫克。醫師說明,因為每個人鈣質到體內吸收率不一,故建議民眾每日鈣質攝取量至少1000毫克,可視自身狀況與醫師進行討論。問題2)鈣片的成分會影響吸收效果嗎?市面上,鈣片主要可分為碳酸鈣及檸檬酸鈣2種成份,兩者的吸收率沒有太大差異,但若比較檸檬酸鈣與碳酸鈣的鈣離子含量,及各自鈣離子能被骨頭吸收的比例來看,碳酸鈣中的鈣含量高,且鈣分子較小,比起檸檬鈣較能順利被吸收。問題3)傳言以鈣片補充鈣質容易造成腎結石?吳凱文醫師表示,就醫學觀點而言,並沒有鈣吃多了會導致腎結石或膽結石的說法,因為膽結石的成因與膽固醇、膽鹽、膽素不平衡和膽汁滯留有關;且美國內科醫學會也曾針對96,245名,27~44歲女性進行研究調查,顯示女性腎結石與鈣質攝取無相關性,民眾可安心食用。根據統計,約有94%國人鈣質攝取不足,吳醫師呼籲民眾,除了日常生活中進行食補以外,適量補充鈣片仍有助於與防骨鬆,民眾切勿因錯誤迷思而過度驚慌。同時也提醒,在挑選鈣片時,可盡量挑選大品牌、成份標示清楚,對於品質較有保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