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想死」嗎?掙扎於死亡念頭,或許正代表著你拼命想活。榮獲2021日本心理大獎「評選委員會MVP獎」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平光源寫下《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其中,分享了一個26年前的自己重考3次的「想死」經歷,解釋為何「接受死亡作為一種選項」,反而能使你精神上獲得解脫,開始思考存活的可能性。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曾經「想死」嗎?掙扎於死亡念頭,或許正代表著你拼命想活。榮獲2021日本心理大獎「評選委員會MVP獎」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平光源寫下《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其中,分享了一個26年前的自己重考3次的「想死」經歷,解釋為何「接受死亡作為一種選項」,反而能使你精神上獲得解脫,開始思考存活的可能性。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歲老王年初看到朋友投資股票賺錢,便跟著投入,也獲利不少,最近更加碼投資,不僅把自己的存款都投入,甚至還融資,希望一次就把退休金賺到手。沒想到本土疫情大爆發,日前股市暴跌,老王融資慘遭斷頭,欠了一屁股債,導致連續幾天都沒辦法入睡,吃不下飯,加上過度焦慮而出現輕生念頭。家人見狀連忙帶著老王到醫院求診,診斷是因為長期壓力過大,投資損失讓他受到嚴重創傷,經身心科醫師提供藥物及心理師諮商治療,失眠及負面情緒改善,現在乖乖回公司上班。3步心理急救法 協助走出危險期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最近股市大跌及新冠疫情大爆發都是造成民眾過度焦慮及緊張的原因。因對未來無法掌握而感到害怕及焦慮,若無法適當調整情緒,很容易造成身心健康危機,例如失眠、焦慮或憂鬱,嚴重可能會有輕生念頭。心理諮商會先從陪伴開始,協助個案將問題理出頭緒,共同討論適當的處理方式。若身旁親友出現負面行爲,應儘速求助心理諮商,心理師會使用「3步心理急救法」來協助個案,第一步是與個案協談,讓個案先將內心不舒服的感覺都釋放出來;第二步會評估個案的危險性,若有危及他人或自身的風險時,需立即轉介身心科醫師,透過藥物治療,減少個案傷害自己或別人;第三步則是要定期追蹤,適當的關心個案身心狀況,以免病情復發,讓個案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危機背後就是轉機 鍛鍊內在勇氣林萃芬提醒,危機背後就是轉機,遇到任何困難,其實應坦然面對就好,一方面可以鍛鍊內在的勇氣,並學會如何調節壓力;另一方面其實我們並非一個人在面對,若有親朋好友的陪伴,就能夠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自殺事件層出不窮,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南市101年度自殺死亡人數共322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自殺身亡佔全數25.5%。而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自殺死亡前30天內就醫比率達到62.3%,65歲以上老人更達89.2%,可知基層醫療人員在自殺防治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重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為自殺的危險因子,為防止自殺悲劇之發生,如何提升憂鬱症患者之篩檢及診治率是憂鬱症防治重要的一環。衛生局指出,憂鬱症的照護,需要結合非精神科醫療人員共同參與,據臨床資料顯示,憂鬱症常與其他情緒疾患或酒癮共病,有多數罹患憂鬱症身心疾患者,在症狀初期會出現類似身體不適的症狀,大多數民眾是到基層醫療或非精神科門診求治(如:內科、神經內科、家醫科、復健科、中醫等)。衛生局表示,為長期推動憂鬱症及自殺防治,台南市目前內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家醫科等基層診所家數就高達6百餘家,而基層診所醫療人員與社區有長期及緊密的接觸,同時較容易被當地民眾接受。憂鬱症及自殺的防治是當務之急,呼籲時常關懷身邊的朋友,發揮早期發現、早期處遇的功能,避免憂鬱症患者病情惡化及衍生自殺等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宜蘭縣礁溪鄉日前發生一名年輕女性在飯店燒炭自殺事件,因鴻月莊礁溪溫泉客棧工作人員警覺發現,積極發揮自殺防治守門人1問2應3轉介的角色功能,並及時報警,經由礁溪警察分局及衛生局協助,阻止了遺憾事件的發生。為感謝溫泉客棧及工作人員的熱心,宜蘭縣長夫人林素雲女士代表縣長於今(24)日親赴鴻月莊礁溪溫泉客棧表達感謝,並呼籲只要大家發揮愛心,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根據宜蘭縣政府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去年(2012)自殺未遂通報個案發現,25歲以上女性自殺之原因,主要為「憂鬱傾向」、「家庭成員問題」及「感情因素」。從去年自殺通報未遂人次來看,宜蘭縣女性自殺通報545人次,高於男性通報338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5~44歲女性之自殺通報量就佔了284次,顯示出女性有較多的自殺企圖,自殺行為常在壓力事件後發生,且自殺之前有較多徵兆或透露訊息,自殺未遂後再重複自殺比例也較高。衛生局表示,人人都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大家善用1問2應3轉介(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的簡單步驟,來協助心情受困的親友,若發現自己或親朋好友有壓力或心理問題無法自行處理時,應尋求協助,例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當生命中遇見挫折,下一個轉彎將預見微笑。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近年來自殺事件頻傳,除了感情狀況、疾病因素、社會環境與家庭糾紛外,經濟問題更是罪魁禍首之一,造成了許多憾事,讓人不禁懷疑,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臺南衛生局日前接獲一通求助電話,化名阿和的求助者表示,鄰居王伯伯54歲,因失業、離婚、妻兒離去及經濟壓力,經常心情不好而酗酒,幾回關心他時,他什麼都不說,只隱約地表示:「我是沒路用的人啦!什麼都沒了,活著做什麼!」每天都封閉自己,有時暗自流淚,從沒看到什麼朋友及親人來關心他,擔心他會想不開。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王伯伯可能就是自殺高風險個案,歷經失業、離婚等重大生活壓力,而不斷藉酒消愁,鬱卒,不願與他人互動,暗自哭泣,這都是自殺危險因子,經過及時轉介及衛生局介入關懷,目前王伯伯的狀況已穩定。根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1年度臺南市共293人死於自殺,代表著造成293個破碎家庭,而每1位自殺死亡者至少影響6~8位親友,可見自殺是重要的公共議題,絕不僅是一、兩個人了斷的事。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認識「自殺警訊」及「自殺危險因子」來共同關心周遭的親友,「自殺警訊」有:藉由話語、文章、書信、日記等,表現出想死的念頭;情緒憂鬱或激躁,覺得絕望、孤寂、無助;認為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我的存在無意義、沒有人會在乎我、只要我消失,所有問題就會結束等;突然的行為改變,如立遺囑、分送喜愛的東西等。「自殺危險因子」如最近經歷親人死亡、重大疾病、失業、離婚、過去曾有自殺行為等。衛生局鼓勵民眾,當朋友心理有打不開的結及遇到人生難關時,應積極尋求親友及社會資源等援助,根據統計自殺行為高達95%是一時衝動,如能對身處困境的人及時伸出援手,就有很機會能避免掉一樁憾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調查顯示,雖有高達8成6的受訪民眾「不認為只有專業人員可以防治自殺」,卻僅37.9%表示願和身旁有自殺傾向的人「談一談他對自殺的想法」。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當遇到周遭有陷入自殺高風險的朋友時,一般民眾都有能力可以即時提供關懷與心理支持,將風險降到最低。根據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委託104人力銀行針對台北市民進行之「自殺防治認知線上調查」結果顯示,有自殺想法的人向親朋好友求助的機率反而是向心理諮商專線求助的3倍,向醫院求助的5倍。然而,在面對親友曾發生自殺未遂或自殺身亡之受訪者中,雖有4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可以降低親友自殺的風險,但仍有超過一半的民眾表示無能為力或是不知道如何處理。事實上,有自殺意念的人對於「自殺」一事其實是有情緒矛盾的,既有想要逃離生活痛苦的衝動,卻也帶有想要繼續活著的渴望,使得當事人在求生與尋死間掙扎。若您接獲親友來電表示正準備進行自殺等危險行為,能夠正確關懷與回應,掌握自殺危機時刻的『保、必、三「不」曲』,將能有效挽救憾事發生的可能。「保」就是請您務必保持耐心、重視自殺者每一個想法,並表達您的在乎與關心。「必」須傾聽,注意傾聽自殺者所說的每一個訊息,不斷核對您所聽到的內容、來龍去脈與邏輯關係。「不」慌張,冷靜的進一步搜集自殺者的所在位置,亦可詢問其穿著、能否自行至醫療院所急診治療等有效訊息。電話「不」掛斷,保持通話狀態,持續給予支持及安撫,不要使自殺者落單,直到您確定他已無自殺企圖的危險。「不」爭辯,不要陷入生命價值或生命意義的爭辯,它會誘導自殺者認為您可能支持他的決定。年節將近,針對親朋好友表達情緒低落、生理不適或涉及自殺想法之話題時,應保留警覺心,並能抱持關懷態度、採取有效的協助步驟,如民眾需要相關諮詢可撥打本市自殺防治諮詢專線1999求助,若民眾需緊急救援協助,請直撥110、119進行現場緊急救援。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自殺問題一直是國人的隱形殺手,根據衛生署資料統計:100年全國有3507人自殺死亡,1日下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新市政大樓惠中樓9樓市政會議室舉辦「以照護機構為基礎之自殺防治教育訓練」課程,邀請醫院及護理之家等相關工作人員參與訓練,加強院內設置監視器、警報器及建立護理人員、社工自殺防治概念,加強醫院自殺防治。 自殺通報方面101年1到6月共有1350人次,其中來自醫院通報數為1340人次,顯示醫院是容易接觸到自殺高風險族群的地方。像早期的醫院病房,窗簾多以拉繩或掛架設計,容易成為民眾作自殺工具或是小孩意外發生地,如果窗簾改採可直接拉、關設計,或是醫院的頂樓為了避免火災意外發,多以開放式作為逃生口,但如果能加設警報器及監視器,將能減少民眾意外的發生。 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民眾會做出「自殺」的舉動及企圖,主要是想對週遭的人傳達「需要關心」的訊息,這時民眾只要發現身旁親友出現異常行為、言語及想法上與以往不太一樣、情緒容易激動、或多次提到死亡話題,甚至已經有明顯的自殺動機,應該多陪伴親友散心,幫助親友紓解心中壓力,或是可撥打衛生局24小時安心專線,將有專人提供關懷服務。
下背疼痛該去醫院哪一科就醫檢查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蔡盧浚說,一般情況下,選擇至骨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復健科等科別就診都是可以。但是有些下背痛的患者所遇到問題,卻是去過許多家醫院、看過許多科,做過種種檢查與治療,還是沒有改善,持續因下背痛所苦,最後竟發現是憂鬱症作祟。蔡盧浚表示,依醫學研究估計,一生當中,至少八成的人會遇到下背痛問題。用於治療下背痛的藥物、手術、復健等相關醫療費用亦十分驚人。單以健保醫療支出來說,依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國人每年因背痛問題所消耗的健保支出約為30億元!其它非健保花費以及勞動損失更是難以估算。他說,大部份下背痛多是突然產生,稱為急性下背痛,其中約有5~10%的病患可能疼痛持續三個月以上,成為慢性下背痛。慢性下背痛對患者的日常活動、生活品質、工作、情緒各方面帶來極大衝擊,有些患者也可能因而發生憂鬱症。中興院區精神科門診最近注意到有些憂鬱症患者,造成他們憂鬱的最大原因是慢性下背痛。其中有位年輕上班族,因為長期背痛難當,只好捨棄不錯的工作在家休養,但背痛一直未好轉,尋找新工作也久無著落,因而心情憂鬱、出現輕生念頭。另一位老伯伯,在家企圖上吊,幸好家人發現帶至門診治療,細問後發現老伯伯是職業軍人退休,因下背痛數年,行走要用助行器,起、坐需家人攙扶,他過去一向堅強獨立,覺得這背痛讓他依賴家人、失去尊嚴,所以尋死。還有一位獨居老人住在五樓,背痛到連下樓買飯吃都極困難,終日哀嘆、哭泣,還好有熱心社區志工發現他的困境,設法幫忙買日用品、送食物。值得注意的是,醫學研究發現,慢性下背痛患者出現憂鬱、焦慮、成癮物質依賴情況,都比起一般人高出許多。蔡盧浚指出,在精神科門診除了治療憂鬱症,有些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也有改善疼痛效果。假如慢性下背痛病患出現壓力調適不良、高度焦慮,或是對止痛治療過度期待等情形,可以進行認知行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