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菌

皮膚過敏要勤洗澡滅菌?阿包醫生破解父母3大NG觀念

皮膚過敏要勤洗澡滅菌?阿包醫生破解父母3大NG觀念#壞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因皮膚炎、溼疹等問題求診的0~4歲嬰幼兒高達39萬人,在各疾病別中排名前三,顯示皮膚問題是最讓家長頭痛的孩子健康狀況之一。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阿包醫生」巫漢盟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2歲女童飽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爸媽誤以為是皮膚表面壞菌過多作祟,便購買抗菌沐浴乳、增加洗澡次數想幫女童「消滅皮膚壞菌」,結果反讓全身乾癢、皮膚紅疹問題加劇。醫師強調,嬰幼兒的皮膚發育尚未成熟,過度或錯誤的清潔方式會打亂膚表的好壞菌平衡,影響天然皮脂膜的形成。尤其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也是第一道免疫防線,若無正確控制過敏問題、維持弱酸性健康膚表,恐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免疫系統發展。「過敏」是身體接觸過敏原所衍生一系列的免疫反應,過敏症狀也和基因遺傳、日常生活習慣、環境中的過敏因子都有關,網路上也充斥「抗敏」相關討論。阿包醫生列舉三個最常見的家長抗敏NG認知,以及正確的對應方式:NG1:養好菌只重腸胃道,忽略膚表菌叢重要性恐埋下過敏危機我們都聽過「腸胃道要養好菌」,但你知道皮膚也需要養好菌嗎?皮膚上有豐富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都和皮膚免疫系統息息相關,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造成皮膚感染的病菌;而表皮葡萄球菌能促使角質細胞分泌抗菌胜肽,是人體對抗有害微生物的武器。阿包醫生補充,pH5.5弱酸性環境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促進表皮葡萄球菌成長,有助維持健康的皮膚屏障功能。但寶寶皮膚的pH值比成人偏鹼性,較難維持膚表好壞菌平衡,更易出現過敏問題,所以不僅要養腸胃好菌,體表的健康膚表菌叢的益菌生態鏈養成也很重要。NG2:只滅菌不養菌,破壞健康皮脂膜引發壞菌入侵威脅菌並不是越少越好!傳統觀念中,家長都會講求「抗菌、滅菌」來保護孩子,反而因此打亂膚表菌相平衡。實際上,市售的抗菌清潔產品因清潔力較強,恐連好菌都洗掉或殺死,甚至讓壞菌產生抗藥性,產生本末倒置的效果。以肥皂來說,絕大部分的肥皂都含有皂鹼,清洗後會破壞健康皮脂膜應有的弱酸性環境,反讓有疾病感染風險的壞菌趁虛而入。比起徹底清潔,阿包醫生表示,若能在日常洗沐、保養過程中維持膚表的弱酸環境、創造好菌多壞菌少的菌相生態,也是阻斷寶寶過敏原的關鍵之一。NG3:抗敏只在沐浴後保養,反錯失皮膚保濕重要時間點對於皮膚敏感或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而言,「保濕」是非常重要的日常護理工作,過去的觀念多偏重洗澡後的保濕、舒緩、止癢等功效的保養品使用,但補充皮膚所流失的水分,最有效的方法是浸泡盆浴或泡泡澡,建議浴後保持身體微濕不要完全擦乾,並立刻擦上保養品,以確保水分可以留在皮膚上。另外,也可以選擇含有保水、皮膚修復功能的植物醣體沐浴品,同時留意水溫要控制在34~36度、泡澡時間不超過5~10分鐘,就能為寶寶打造良好的菌相環境。

「口氣」好差!告別口臭有5秘訣

「口氣」好差!告別口臭有5秘訣#壞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口臭問題嗎?當出現口臭時,多會盡量與人維持相敬如賓距離,以免尷尬。專家指出,口臭有90%以上源自口腔或喉嚨,其餘則與腸胃或是身心狀態以及疾病有關;然而,不論哪一種,始作俑者都是壞菌在作怪,至於要想改善口臭,去除壞菌是秘訣!口氣不好的來源有哪些?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厭氧性細菌會在口腔繁殖,這些細菌會製造含硫氣體,導致口臭,而鼻炎與咽喉炎所分泌黏液中,混有細菌或病毒及免疫細胞殘骸等,也會有臭味;此外,胃腸機能不好或時常便秘、肚子脹氣,也可能會口氣不好,原因在於胃或腸道存在許多壞菌,製造出的腐敗臭氣會被腸道吸收,經由肺部混入呼出的氣體,也就造成了口臭,甚至是體臭。消化代謝及賀爾蒙失衡 也可能壞了口氣根據美兆小毛病問卷與檢查項目分析發現,選「臭」(口臭),會與部分檢查項目呈現顯著相關性,如血糖/血脂(胰島素、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酯、HDL、LDL)、賀爾蒙(睪固酮、雌二醇)、發炎指數hsCRP、以及肝功能指數GOT與GPT等;顯示消化代謝及賀爾蒙失衡,肝臟功能不佳,或是發炎等,可能都會間接使得口氣不好,而不僅僅是口腔或牙齒問題。唾液可抑制細菌滋生 避免壞口氣其實,唾液可以抑制細菌繁殖。劉婷婷博士解釋,唾液除了具有消化及免疫功能,也能將口腔的細菌沖洗到胃,由胃酸來殺菌,唾液若是足夠,就比較不容易發生口臭;然而,女性賀爾蒙濃度變動,特別在青春期、生理期、懷孕或是更年期,會出現暫時性的口臭現象,長期累積過多的壓力或是其他因素,引起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都會使得唾液分泌減少,細菌過度繁殖,導致口臭。徹底潔牙、補充益菌 不再欲語還休所以,若要口氣芬芳,首要之事就是要除去壞菌!劉婷婷博士強調,徹底正確地清潔牙齒與口腔,減少牙菌斑發生,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相,減少脹氣便秘以及惡臭毒氣產生,是可以改善口臭;此外,刷牙後用椰子油漱口,因為椰子油含有月桂酸等中鏈脂肪酸具有殺菌功效,油脂也可以將口腔裡脂溶性毒素溶出,且對於保健牙齦也有好處。促進唾液分泌 改善口氣防止口腔乾燥,增加唾液分泌,讓細菌可以被沖刷進入胃,是減少口臭的重點。劉婷婷博士建議,常常用力吐舌頭、充分咀嚼、唱歌刺激唾液腺、多次少量喝水、嚼無糖口香糖、適度紓壓,提昇副交感神經,減少只用嘴巴呼吸的頻率,適時與人交談,盡量不要用漱口藥水;其實,增加唾液分泌,告別口臭並不困難!吐氣如蘭小秘笈1) 正確清潔牙齒與口腔2) 補充益生菌,健全胃腸3) 正常作息,提昇免疫力4) 刺激唾液分泌,預防口乾舌燥5) 適度紓壓,提昇副交感神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抗生素濫用 腸道壞菌竟也會奪命

抗生素濫用 腸道壞菌竟也會奪命#壞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抗生素的濫用,除了讓病菌產生抗藥性之外,在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抗生素的危害,更可能使其感染所謂的「困難梭菌」,導致腸道發炎,更嚴重,還可能有致命危機,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的浮濫,竟使我國困難梭菌的感染病例,激增近六倍左右,每年約有三十四萬名老年人身受其害,可見抗生素使用的頻率、時機值得國人省思。抗生素連好菌一同殺滅 壞菌有機可稱為什麼會感染困難梭菌?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腸道因有眾多的益生菌,能夠幫助腸道抵禦壞菌,但老年人因抗生素的過度投藥,連腸道好菌也會一同殺滅,外加年紀增加,抵抗力減弱,使得困難梭菌有機可稱。也就是說,抗生素的濫用,是讓老年人染上困難梭菌的主要禍首,根據健保的統計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住院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率竟高達六成五以上,讓這些老人,每個都陷入困難梭菌的感染危機之中。壞菌暴增 嚴重恐導致敗血症高雄榮總內科部醫師陳垚生指出,困難梭菌常見症狀為腹瀉,因此常會被民眾忽略,而自行買止瀉藥服用,但大部份止瀉藥會讓困難梭菌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會造成腸道嚴重發炎及併發症,包括嚴重的偽膜性腸炎、巨腸症及敗血症,有極高致死率。他解釋,困難梭菌名如其菌難培養、難診斷、難治療,只要曾經感染過困難梭菌的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因此腸道中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復發機率高,根據研究指出,曾感染困難梭菌的病患,有3~5成的治癒病人會復發。預防困難梭菌感染的疫苗研發,也在抗生素的濫用,醫療碰見瓶頸,顯得相形見拙之下,成為焦點。目前疫苗已在台灣各大醫院,高雄榮總、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奇美醫院等四家醫院,如火如荼的展開,藥廠則由賽諾菲主導實驗,預計兩年半後將有近一步的實驗結果,陳垚生樂觀指出,未來若有疫苗,對許多住院、住安養機構的年長者來說,應該很有幫助,而勤洗手及跟醫師討論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目前避免患者感染的有效預防方式。

容易疲倦、緊張 恐是腸道壞菌太多!

容易疲倦、緊張 恐是腸道壞菌太多!#壞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腸道在人體的器官中,除了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外,更與免疫力間息息相關,肝膽腸胃科蕭敦仁醫師表示,人體中有70%的免疫系統存在於腸道內,只要腸道健康,就能夠身強體壯,減少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也因此,有多數民眾皆想透過飲用養樂多、優酪乳等方式補充,增加身體好菌,但醫師提醒,若在不對時機飲用恐無法攝取到益生菌,當心喝下的全都是糖與熱量。聯欣診所家醫科醫師林美秀表示,腸胃道雖然是人體消化器官,但在它的表面上有層黏液層是更重要的系統,因為住著腸道微菌體,可說是腸胃道的鄰居,在2005年時,醫學權威期刊《Science》已將腸道微菌體當作是人體器官,對於人體免疫、新陳代謝、腸腦循環扮演重要影響,且代謝功能更等同於肝臟,若能提供良好的環境,維持好菌生長,能改善許多發炎反應。顧好腸道微菌體 有助於改善免疫、代謝等問題林美秀表示,腸道的結構可分為黏液層、腸細胞與淋巴組織,黏液層也就是腸道微菌體住的地方,因為腸道微菌體有100兆,其中約500萬個基因在做控制,比人體中60兆的細胞數3萬個基因還要多,所以腸道微菌體的功能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與人體的免疫、代謝、腦循環等息息相關,若受到外界破壞,使得黏液層受損影響腸道微菌體的功能,及易造成壞菌侵襲腸細胞,刺激淋巴組織發炎反應,造成身體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倦怠、過敏、大腸激躁症等。各種研究皆表示 腸道微菌體對身體影響多聯欣診所也曾在97年~102年間,針對8萬多名不分健康狀態的民眾進行困擾調查,結果發現10大主訴中,其中就有高達5~6項與過敏民眾的問卷症狀是重疊的,包括疲倦、腸道不適、焦慮、緊張、失眠等,有此可見,免疫問題確實已直接影響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除此之外,在2013年時法國有項針對女性焦慮、緊張問題進行研究,連續四周食用發酵乳與益生菌,結果發現有助於改善腦部緊張程度,進而穩定情緒,從種種研究看來,只要照護好腸道微菌體,就等同於顧好腸腦循環。對於需要補充益生菌的民眾,醫師表示若沒有對乳製品產生過敏的話,可透過飲用優酪乳、優格等來進行補充,且可以不斷的做補充,但對於肥胖、擔心熱量熱取過多的民眾,則建議可用益生菌膠囊、粉劑等,避免攝取過多熱量。除此之外,根據日前有篇英國的研究指出,普遍民眾所飲用的養樂多無法在腸胃道發揮作用,對此林美秀醫師表示,針對養樂多目前已有上百篇文獻指出對於人體而言,是有一定的功效存在,只不過益生菌本身很怕胃酸,所以,無法100%達到腸道進行作用,尤其民眾若又選在胃酸旺盛的期間飲用,腸道吸收恐怕所剩無幾,例如,飯後、食用甜點、飲用茶或咖啡、緊張等,建議民眾飲用時,應避免胃酸旺盛時機,喝下才不會只有糖與熱量。

飲食、生活作息正常 是保健腸胃之道

飲食、生活作息正常 是保健腸胃之道#壞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健康人的腸道菌相相當穩定,但仍有可能因為飲食習慣不正確、生活作息不正常、長久累積壓力等人為因素或是年齡、生理狀況改變或是藥物影響都會導致菌相失衡而引起腸道方面的問題產生,阮綜合醫院營養室主任陳香吟表示,我們人體有 500 種以上,約百兆個腸內細菌住在大腸內,有的細菌會為人體帶來好的作用,有的細菌會帶來壞的影響,這就是我們各稱其為好菌和壞菌。在好菌壞菌失衡的狀況下,會引起腸道方面的問題產生,例如:便秘或腹瀉等。因此有相當多『益生菌』的產品,如:奶粉、錠片、粉末顆粒、膠囊等類型製品或優酪乳都有強調『益生菌』的存在,陳香吟主任表示,其實益生菌(Probiotics)就是指體內的「好菌」,可改善宿主腸內菌相平衡,維護腸道健康,預防腹瀉、便秘及腸癌等腸道及免疫問題。例如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s)、雙歧桿菌 ( Longus Bifidobac-teria)等。益生菌的用機轉是藉由增加乳酸的產生而使腸道PH質下降,進而產生更多有益微生物生長的產物,能預防致病菌的腸道生長,並能增進腸道內的消化與特殊營養素的吸收與代謝。益生源(Prebiotics)則是指可以刺激腸道內好菌生長的「食物」,例如:菊苣纖維(Inulin)、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等,能夠被益生菌利用並促進益生菌生長,抑制壞菌數量。一般我們可以從富含益生源天然食物中多攝取,例如:五穀根莖、豆類、海藻類等,或是市售含有菊苣纖維或果寡糖的飲料或奶粉等產品,都可以適時的補充。陳香吟主任說,其實平常身體正常,排便及胃腸功能正常的人,其實只要我們飲食均衡,多攝取天然益生源食物,就可以達到胃腸保健的目的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