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

精準醫療亞洲版 望加速病人使用癌症新藥

精準醫療亞洲版 望加速病人使用癌症新藥#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的熱門話題,不少病人都有著相似的疑問,從化療、標靶到近日的免疫療法,精準醫療差別在哪裡?精準醫療並非將化療、標靶或免疫療法做直接比較,而是根據癌症病灶呈現的基因特性找出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其療程可能包含手術、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各種療法的順序及期間都可能因人而異。舉例來說,乳癌的患者其病灶的基因表現有可能呈現HER2(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或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抑或是三陰性等等,加上不同的診斷期別或轉移部位,治療方案皆呈現相當程度的差異。癌症基因呈現族群差異 影響癌症藥物研發方向目前已知部分癌症盛行與族群、地域有著顯著的關聯性,例如:亞洲地區盛行的肝癌、胃癌、非吸菸女性的肺癌等。以乳癌為例,根據臨床統計在東亞國家平均發病年齡較西方歐美國家早了約10年左右,多數乳癌患者是在停經前發病。由於荷爾蒙在多數乳癌的治療中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停經前與停經後的乳癌治療對策也有相當的差異。此外,包含亞洲地區好發的肺腺癌以及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等,都呈現特殊的地域差異,這些都證明在亞洲地區投入早期的研發與臨床研究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國際大廠的癌症藥物從研發到臨床試驗都是以歐美病患為參考依據,新藥在美國FDA或歐盟EMA核准後一、二年才能取得台灣TFDA核准,再加上新藥納入健保還需一至二年時間,到台灣患者使用,時間至少延後二到三年。對於腫瘤惡性度高的晚期患者而言,這是十分漫長的一段路程。目前已有跨國藥廠開始對亞洲癌症的特性採取差異化的研發策略,希望可以盡早找出符合區域特性的治療方式,加速病人及早使用新藥物。已有藥廠針對亞洲區域發展一項名為StAR(Strategy in Asia Region)的計畫,透過該項平台從尋找疾病標的、藥物研發到臨床試驗都是以亞洲區常見的癌症例如肝癌、胃癌、肺癌等為主,目的就是希望加速該區域的病人及早用到創新的癌症藥物。免疫療法成明日之星 傳統療法不該被捨棄近日廣泛討論的免疫療法是否可以取代手術、化療或標靶治療?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吳一龍教授指出,根據病灶特性運用化療、標靶、免疫療法彼此相輔的合併療法是現今癌症治療較新的觀念。吳一龍教授強調,早期發現予以手術切除目前仍是治療的黃金準則,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健康。

小病灶現形 微創手術利早期診斷

小病灶現形 微創手術利早期診斷#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罹患肺腺癌至今將近10年的李先生,長期的抽菸習慣讓他多年來持續咳嗽加喘,經胸腔科門診檢查,確診為肺腺癌第3期,隨即接受化療與電療,過程中一度惡化改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從化療轉標靶治療也快8年,直至今日病況控制穩定。症狀不明顯 抽菸致咳嗽、胸悶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血液腫瘤科暨癌症防治中心主任蕭士銓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讓患者不易察覺,尤其是長期抽煙患者,平時就會有咳嗽、胸悶等症狀,檢查時病況往往已較為嚴重了。電腦斷層檢查 可掃出0.3公分肺腫瘤目前較能有效早期篩檢出肺癌的方法,就是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目前最電腦斷層掃描可掃描出0.3公分以上的肺腫瘤,靈敏度高,由於肺癌已是癌症死亡第1名,除了抽菸之外,環境因素與空氣污染也是重要因素,此檢查對早期肺癌診斷有很大的幫助,鼓勵民眾能多加利用。手術結合3D列印 製作術前模型去年被診斷出下頜骨造釉細胞腫瘤的吳先生,沒有吸菸嚼檳榔的習慣,由於腫瘤破壞下頜骨引起疼痛和腫脹,經醫師評估決定切除下頜骨,並且進行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牙科醫師羅正興表示,手術結合3D列印技術來製作術前模型,不但可看出患部缺損,且可以模擬需切除的地方。增加術後結果的穩定性 縮短時間羅士銓主任指出,以往頜骨切除後手術重建只能靠醫師的經驗與手感,術後有不可預知的情形,也容易發生感染,3D列印讓醫療團隊能有完整的術前計畫,大為增加術後結果的穩定性,並縮短手術時間,所以能讓患者有較佳的重建外觀及功能。

有解!研究:晚期肺腺癌抗藥性 不再無藥可醫

有解!研究:晚期肺腺癌抗藥性 不再無藥可醫#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我國肺癌人數節節升高,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2013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肺癌以及肝癌,分居發生率前三名。雖然肺癌發生率位居第二名,但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死亡率25.3,遠高於肝癌24.2和腸癌14.9,躍居第一名!歸咎原因為大多數的患者在服用標靶藥物後,可能產生抗藥性讓治療失敗。但好消息是,研究發現,晚期肺腺癌抗藥性不再無藥可醫,透過抽血驗癌DNA,可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續命。上周舉辦的的歐洲肺癌年會,討論聚焦在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研究進展及用於第一線治療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成效和安全性。而有出席歐洲肺癌年會的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暨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強調,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而言,EGFR和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為目前標準治療方案。然而,使用EGFR標靶藥物治療後產生抗藥性,常常是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大約有九成的患者,用藥9至11個月後出現抗藥性,這是因為癌細胞透過突變和改變生長方式來產生抗藥性,目前這些患者可以接續使用其他標靶藥物或化療治療,但治療效果有限!因此,今年歐洲肺癌年會最令人訝異的研究,就是若將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做為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第一線治療使用,受試的60名患者中,有近八成的患者可預期腫瘤獲得良好的控制,值得注意的為無惡化存活期19.3個月!存活期較其他一線標靶藥物增加將近1倍。此外,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針對EGFR和ALK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是目前標準的治療方案,但陳志毅說,臨床約有9成患者,使用EGFR標靶藥物治療11個月後產生抗藥性,常導致治療失敗。他也提道,另一項研究也發現,若將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拿來治療出現抗藥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有將近7成的患者腫瘤縮小,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也延長至11月。但要注意的是,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適用於T790M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抗藥性患者,病患需先檢測基因,一旦確認基因產生突變,才適合用藥。陳志毅也說,第三代肺腺癌TKI標靶藥物去年已經在美國,歐盟及日本上市,但目前台灣還沒有此藥物,推測未來若引進,應會作為晚期肺腺癌的第二線藥物,給患者延命希望。

女性肺腺癌比率高 廚房油煙、空汙是主因

女性肺腺癌比率高 廚房油煙、空汙是主因#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肺癌為國內癌症死亡率之首,不分男女皆為第一位,近十年有年輕化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資料顯示,女性肺癌患者肺腺癌比率高達8成2,等於每 5人就有4人為肺腺癌。醫師分析,環境因素不可忽視,包括香菸、廚房油煙,還有空氣汙染等,都是致病因子。肺癌年輕化!PM2.5 威脅全球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論室外或室內空汙都導致各約6%的肺癌形成。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醫科暨職業醫學科許良豪醫師表示,近來最受重視的就是小於PM2.5的懸浮微粒,沾附空氣中有害物質後,進入肺部會造成血管發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更將PM2.5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與二手菸同等級。「要預防肺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接觸汙染源。」許良豪說,包括汽機車、寺廟燒香與金紙、農田燃燒稻草、工地揚塵;以及在家燒蚊香、抽菸、油煙,或是郊遊烤肉等,都會危害肺部。另外,工作常接觸石棉、重金屬、煤、焦油、煙草等,也易誘發肺癌。許良豪建議民眾盡量不開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如果一定要開車,避免開柴油車或跟在柴油車後方。提醒當新聞報導有霾害紫爆狀況,出門記得戴口罩,又以N95防護力最佳。居家可多種些盆栽減碳,下廚時一定要開抽油煙機,三餐多吃綠色蔬菜抗氧化,已患肺癌者則不建議吃含胡蘿蔔素的食物,會加重病情。早期肺癌不明顯 定期檢查不能少由於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易致癌,許良豪提醒民眾遠離二手菸,如無法阻絕二手菸飄入室內,居家可準備空氣清淨機。但最好仍是吸菸者戒菸,不要覺得開窗讓菸飄到戶外就沒事,因為沾附在衣服、手上的「三手菸」,也會讓家人、特別是小朋友健康受影響。而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出現長期咳嗽、咳血、聲音沙啞、胸部或肩膀疼痛等症狀,通常已是晚期。許醫師也指出,胸部X光較易發現大於1公分以上的腫瘤,小於1公分的則要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才可及早診斷。 

婦人咳了兩個月沒好 竟是晚期肺腺癌

婦人咳了兩個月沒好 竟是晚期肺腺癌#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六旬婦女,因為左胸反覆出現疼痛,而且咳嗽超過2個月,就醫檢查發現她的左胸肋膜大量積水,卻無法找出病因,而後以肋膜腔鏡切片檢查是肺腺癌第4期,因腫瘤轉移至肋膜才會造成積水。2成肺癌 以惡性肋膜積水表現中國附醫支氣管鏡診治中心陳家弘醫師指出,肋膜積水的起因來自多種可能,包括細菌感染引起的膿胸,或是結核菌導致的肋膜積水,以及腫瘤帶來的惡性肋膜積水。事實上,2成左右的肺癌,是以惡性肋膜積水表現。 為確切掌握惡性肋膜積水的來龍去脈,傳統方法有幾條途徑。譬如抽取樣本後送細胞病理學檢查,、採取切片,診斷率約5~6成。至此還得不到確定診斷時,只能求助外科醫師,進行全身麻醉後,經由胸腔內視鏡取得組織檢體,提供後續的病理診斷使用。但胸腔科涂智彥醫師也說,若是不明原因肋膜積水,可考慮以肋膜腔鏡診斷,協助找出病因,也可免除開刀風險。 

揪出早期肺腺癌 台大找出關鍵基因

揪出早期肺腺癌 台大找出關鍵基因#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肺癌一直高居於國人癌症死亡率之冠,因初期無明顯症狀且容易復發,造成診斷與篩檢上頗有難度,特別是腺癌,所以,台大校長楊泮池特地跨校組成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體組高速定序技術研究肺腺癌相關遺傳基因突變,歷經3年,終於發現華人肺腺癌高危險的關鍵,在於遺傳基因YAP1異常,只要揪出早期,就可以降低5.9倍的罹癌的風險,並及早接受治療。基因異常者 罹癌率不僅提升還有早發性研究團隊首先將一個高度發生肺癌的家族其成員,進行全基因體組定序,分析高速定序產生的巨量數據後,找出與肺腺癌相關的基因異常,再利用1000多例肺腺癌病人、健康者資料進行驗證,結果發現,位於基因YAP1上的1個位點異常與肺腺癌相關,異常相對於未攜帶者肺腺癌風險為5.9倍。此外,研究也發現,相較於一般肺腺癌的發病年齡55~65歲,攜帶YAP1基因異常的肺腺癌23名病人中,有12名發病年齡小於60歲,由此可見,攜帶YAP1基因異常亦有早發性肺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期望在未來不僅能做為參考指標外,也能實際運用於臨床篩檢,預計1~3年後民眾可至醫院抽血檢查,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腫瘤學期刊》。

標靶藥物治肺腺癌 80歲老奶奶完成願望

標靶藥物治肺腺癌 80歲老奶奶完成願望#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人因夢想而偉大!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罹患肺腺癌被宣判只剩幾個月存活期,老奶奶說,自己的夢想就是期待三年後能親自參加孫子的畢業典禮,她很怕無法圓夢。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主任褚乃銘醫師聽到老奶奶的夢想,與肺癌團隊共同為她量身打造治療計劃,褚乃銘醫師說:「這位老人家經過上市十年的標靶藥物治療後,多了七年多的存活期,不只順利看到孫子畢業,甚至連孫子結婚、生小孩都看到了!」基因檢測+標靶藥物 延長存活期褚乃銘醫師表示,依據臨床經驗,約有55%肺癌病人就診時已是第四期,以往在沒有標靶藥物治療的情況下,病人僅剩九個月至一年的存活期,但自從有了基因檢測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後,存活期平均可延長至兩年,更有許多病人延長五至十年,仍可以正常工作、四處遊玩,顯示標靶藥物的出現在治療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至於為何在標靶治療前要先做基因檢測?褚乃銘醫師表示,台灣約有六成的肺腺癌病人有表皮生長因子EGFR突變,檢測後為陽性的病人,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的效果明顯較佳。「而且,有些病人會因為排斥化療副作用而拒絕治療,除了會造成肺癌快速惡化,做動作會喘、臥床時間長、甚至無法出門,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口服的標靶藥物除了治療成效外,副作用也較小,讓病人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最貴藥物不一定最適合 維持病人生活品質為首要由於EGFR基因檢測陽性的肺腺癌病人用藥選擇較為多元,有些病人會要求醫師使用「最貴」的藥物。對此,褚乃銘醫師強調「貴不代表有效,這是一種迷思。」在抗癌療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病人的生活品質,其次是延長存活期。每一種藥品都有副作用,必須評估病人的需求、營養情況與體力,給予病人最適合的治療。褚乃銘醫師提到,有位鄰居老太太因肺腺癌而長時間無法出門,連走到隔壁巷子打招呼的力氣都沒有,使用上市十年的標靶藥物治療後,除了副作用症狀改善,晚間可以至附近學校散步,至今持續服用藥物,偶爾產生輕微皮疹,但病情控制情況相當不錯。褚乃銘醫師表示,治療歷程中,如何降低副作用的影響相當重要,盡量讓病人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因為好的治療效果,延長存活期才有意義。至於標靶藥物可能造成皮膚癢、甲溝炎或拉肚子等副作用,褚乃銘醫師表示,副作用與病人體質有關,不一定會發生,只要積極與醫師討論,皆有方式可緩解改善。隨著醫療的進步,肺腺癌不再那麼可怕,未來也將有第三代的標靶藥物上市,對於已有標靶藥物抗藥性的癌細胞會有較好的抑制能力,對肺癌病人而言,是治療上的福音。

肺腺癌晚期莫灰心 標靶治療提供一線生機

肺腺癌晚期莫灰心 標靶治療提供一線生機#肺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一旦檢測出肺癌,過去往往只能進行傳統的化療,不僅成效不佳,還影響個人生活品質。近年來,隨著標靶藥物的出現,針對個別病情做個人化的治療,能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及治療效果。以往僅有致病基因EGFR的標靶藥物,所幸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發現了基因ALK對於肺癌也有重大的影響;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何景良醫師表示,當EGFR檢查為陰性的患者,應盡速進一步檢查ALK是否突變。EGFR陰性晚期患者 不要放棄希望癌症形成原因相當複雜,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就能產生。其中對於肺腺癌來說,何景良醫師說明,過去發現肺腺癌的產生與基因EGFR息息相關,透過基因檢測若篩出EGFR陽性,就可利用EGFR標靶藥物給予治療,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臨床發現,肺腺癌患者大約有60%會檢測出EGFR陽性。倘若檢測出EGFR陰性的患者,過去並無任何標靶藥物可提供治療,僅能進行傳統的化療或電療。何景良醫師表示,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發現了另一個致癌基因「ALK」:ALK陽性約占整體肺腺癌比例5%,而研究更發現,EGFR陰性患者中,約有10%的人為ALK陽性,使部分EGFR陰性患者晚期也有接受標靶治療的機會。ALK標靶藥物 可延長病患存活約1年在標靶藥物尚未出現前,ALK陽性基因的肺腺癌患者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何景良醫師說,因化療沒有專一性,體內的好壞細胞會一起被攻擊,因此治療效果比較差,病患的副作用也較明顯;然而,ALK標靶藥物則是直接阻斷作用的激酶,抑制癌細胞的活化,因此治療效果較佳,副作用也降低。他也指出,在治療效果比較上,最新的研究論文指出,傳統化療可延長病患沒有惡化的存活期約7個月,而標靶藥物則是長達11個月,甚至有些病患可延長到1年沒有惡化的存活期。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癌友都會關心ALK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何醫師表示,常見的副作用是視力問題,病患可能會有畏光、閃光的情況;再來就是腸胃問題,可能會有胃口差、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等症狀,另外有些患者肝功能指數也會異常。但他也表示,比起傳統的化療,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還是少了許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