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手麻竟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惹禍?!

手麻竟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惹禍?!#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臨床常見的手麻,最容易被想到的診斷為頸椎退化、骨刺壓迫、椎間盤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但還有一個臨床上相當常見,但多數民眾對它相當陌生的「胸廓出口症候群」。此類患者常出現頸部、肩部、手臂、手指麻木、疼痛或無力等神經症狀,若壓迫到血管則會出現水腫、冰冷、蒼白等情形,任何需要抬高或持續使用手臂的活動都會使症狀誘發或加重,如梳頭髮、抱提重物、開車、或長時間打電腦等,另外也常在半夜或清晨睡夢中出現症狀。神經遭壓迫造成手麻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許益彰醫師表示,所謂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簡稱TOS),是指在胸廓出口的狹小空間內,因為神經(臂神經叢)或血管(鎖骨下動脈或靜脈)受到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而根據壓迫的種類可分為神經源性、動脈性和靜脈性胸廓出口症候群,其中又以神經源性最常見,占9成以上。「胸廓出口」是指臂神經叢及鎖骨下動、靜脈會穿過胸口三個較為狹窄的區域,然後到達並支配手臂,這三個區域分別為:斜角肌三角(scalene triangle)、肋骨鎖骨間隙(costoclavicular space)、胸小肌間隙(pectoralis minor space),其中以斜角肌三角為胸廓出口症候群最常發生的位置。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為肌肉異常及外傷,包括斜角肌、鎖骨下肌、胸小肌等過度緊繃,或是第一肋骨、鎖骨骨折,損傷後結痂組織生成,以及重複性動作造成的慢性損傷,因此好發於常需舉手或抬手過頭的族群如運動員、低頭族、電腦族、車禍患者等。先天因素如頸肋、第一肋骨異常、第七頸椎結構異常等則占少數原因。中醫治療方式多元 舒緩肌肉改善疼痛許醫師說,胸廓出口症候群的中醫治療,可用針灸、傷科手法、拔罐、熱敷、中藥薰洗及膏布外敷等許多方式來改善。1.「針灸」利用針灸具有鎮痛的作用,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減輕軟組織的張力,改善周圍的微循環,常用的穴位有風池穴、頸夾脊、肩井穴、天鼎穴、中府穴、曲池穴、合谷穴、列缺穴、阿是穴、條口穴等。2.「拔罐」拔罐則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必要時加上「傷科推拿」,針對痛點、頸椎橫突、斜角肌群、胸小肌、及鄰近肌群等部位進行點按、提拿、滾揉來做鬆解,可以緩解肌肉痙攣、增加關節活動度。3.「熱敷」、「中藥薰洗」中藥薰洗和熱敷可促進局部溫度升高、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並有助於肌肉的放鬆。若經久不癒且症狀較重、反覆發作者,或體質虛弱、年長者,可配合中藥內服,加強療效。許益彰醫師強調,大多數胸廓出口症候群患者在保守治療下都可以獲得不錯的療效,但由於此疾病跟重複性的工作型態、習慣性的錯誤姿勢有關,因此除了接受治療外,想要有效改善,平常可配合伸展、加強肌力鍛鍊運動、頭頸部及肩部姿勢的矯正、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對減輕疼痛不適、加速復原以及預防復發,都有極大的幫助。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3歲的超高齡阿嬤,近半年飽受左側腰、臀、大腿痠痛及無力之苦。經過診斷及影像學檢查,患者脊椎第1及第2節(L1-2)椎間盤突出,造成她嚴重坐骨神經痛。年紀大又裝有心臟調節器,為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阿嬤也極害怕開刀。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手術,採用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再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消融止血,避免電流干擾,順利完成手術並解除阿嬤椎心之痛。超高齡、手術全身麻醉高風險 改以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滿頭白髮的阿嬤因屁股痛,不能久坐、久站、久躺,被迫坐輪椅進入診間,因為身體病痛而不停的哀哀叫,扶著疼痛加劇的左腿甚為痛苦。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對於這類超高齡、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尤其適合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採用局麻、手術時間僅約2小時、傷口不到1公分、出血少、傷害組織少,能降低高齡者術中全麻的高風險及避免傳統手術時間過長。術後疼痛度較低,3小時即可下床行走,也讓病人術後復原時間跟著加快。汽化方式消融止血 避免影響心臟節律器楊椒喬院長表示,又量這位超高齡阿嬤因心律不整,裝有心臟調節器,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以汽化方式來消融止血。有別於傳統電燒器,必須透過電流切割組織及止血,恐影響心臟節律器功能,引發心律不整,更嚴重將造成休克,造成病人術中高風險。精準診斷病灶及汽化止血設備,加上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僅夾除突出游離的椎間盤,不會過度破壞椎間盤,不會影響脊椎穩定,避免放置不必要的植入物,阿嬤順利解除椎心刺骨之痛,手術3小時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行走,隔天出院,返家休養,順利保有高齡生活品質,不再痛得哀哀叫。

大腿痠麻併腰痛 新手術治椎間盤突出

大腿痠麻併腰痛 新手術治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1歲的家電行老闆因長期搬電視、彎腰修電視,2、3年前起就陸續出現左大腿痠、麻、痛及灼熱及腰部不適,還被迫駝背開車。工作、開車、坐著休息甚至睡覺都不安穩,雖曾接受民俗療法整骨,但症狀無法根本解決。為避免拖累事業,就醫進行脊椎內視鏡手術。局部麻醉下,能和醫師清醒對話,手術安全大增。患者手術時間僅約1小時,手術成功,不再痠麻痛。術後走路輕鬆自在並信心十足,準備駕車載妻女去旅行。新式脊椎內視鏡手術 精準夾除椎間盤突出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臨床診斷及影像學檢查後,患者在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L5-S1)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建議患者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手術,在局部麻醉下,術中能和患者清醒對話,大幅降低誤傷神經機率。新式脊椎內視鏡手術在清晰內視鏡視野下,精準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增加手術安全性,且可有效根除病灶。傷口小、術後能很快下床,恢復快、可盡早重返事業,又能避免傳統手術大傷口、恢復慢的缺點。內視鏡手術治療恢復快 可盡快回到工作崗位楊椒喬院長表示,由於病患觀念正確且及早接受內視鏡手術治療,幸好避免對神經留下不可逆的傷害,在正常使用情形下,復發機率很小。一般上班族有椎間盤突出問題時,若也能及早接受內視鏡手術治療,甚至可在手術隔天即返回工作崗位。

年輕也下背痛!患者須知的5生活要點

年輕也下背痛!患者須知的5生活要點#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1歲的王同學是大學生,最近課堂間趴在睡休息時,常感受到右下肢後側痠痛,有時甚至因痠痛醒來。起初不以為意,以為是運動傷害,但症狀漸漸越來越嚴重,痠痛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右腳外側也開始有麻的感覺。這些症狀大多發生在坐著和彎腰時,站、走、躺時會改善。王同學就醫檢查後發現為第5腰椎/第1薦椎的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神經壓迫。王同學因繁忙,起初每週僅能接受1到2次物理治療,下肢疼痛雖有部分緩解,仍然沒有完全康復。醫師建議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及執行居家復健運動,開始有大幅的改善,至今已經半年,正常運動也未再復發。椎間盤突出可能出現下背痛、下肢痠麻痛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聖涵說明,椎間盤位於2個脊椎骨間,由中間髓核和周圍纖維環構成,內含豐富水分,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長時間彎腰工作或搬重物、運動傷害、曾發生過車禍,容易造成腰薦椎椎間盤壓力過大,往側後方或後方突出。腰薦椎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位置在第4、第5腰椎間,及第5腰椎、第1薦椎間。依突出及神經壓迫的程度不同,會產生下背痛、下肢酸麻痛、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狀。下肢後側的酸麻痛,即為俗稱「坐骨神經痛」,但坐骨神經痛大部分並非坐骨神經本身出問題,而是源自於腰椎神經問題。椎間盤突出 生活習慣應注意5要點若已進展到肌肉無力或萎縮,或括約肌控制異常的程度,建議尋求手術來協助。若症狀僅限於下背痛或下肢的輻射痛,則可先嘗試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習慣改善、在家執行居家復健運動;藥物治療以消炎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為主,可以降低被壓迫的神經發炎程度及舒緩緊繃的肌肉。物理治療如熱療、電療、牽引也有同樣效果,而且較不會有藥物可能副作用。最重要的是生活習慣的改善及確實執行居家復健運動。林聖涵醫師建議,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應注意的生活習慣如下:1) 撿地上的東西時,以蹲下取代彎腰。2) 工作或需長時間彎腰時考慮使用護腰。3) 提重物時盡量靠近身體。4) 坐姿宜使用有椅背支撐的坐椅。5) 久坐30分鐘後就起身走動一下。游泳、水中伸展運動有助改善下背痛居家復健運動類似核心肌群訓練概念。加強核心肌群的肌力有助脊椎承重,增加腹肌的肌力更可以有效地增加腹內壓,使腰椎的伸展力矩增加,進而穩定腰椎,降低負載。一些常見的核心肌群訓練如棒式、捲腹,都是很適合的運動,但林聖涵醫師提醒,這類運動容易因姿勢不正確而受傷,建議需在醫師或治療師的指導下再開始執行。另外,游泳或水中的伸展運動也能改善下背痛。

搬物施力不當 椎間盤突出腿痛難行走

搬物施力不當 椎間盤突出腿痛難行走#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6歲憲兵為搬起重達15公斤桌板,施力不當造成左半側嚴重痠麻痛,左腿抽筋無力,走路竟像踩進空氣中。擔心傳統手術後遺症,進行脊椎內視鏡手術,術後3小時即可下床挺直腰桿走路,左大腿恢復知覺及行走功能。椎間盤突出造成左腳疼痛、無力 無法行走患者當初誤以為是腰酸背痛,經就近醫院檢查為椎間盤突出,建議開刀或先接受復健治療。患者選擇先接受復健,但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左大腿,不僅邊走邊痛及抽筋,還無力,根本沒辦法走路,晚上也因痠麻痛輾轉難眠。由於醫師友人曾告誡脊椎能不開刀、就不開刀,患者也擔心接受傳統脊椎手術傷口大、造成脊椎不穩定,可能被迫接受脊椎融合,將造成脊椎的提早退化,或是2、3年內又需再度手術。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 傷口小、恢復較快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患者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L5-S1)出現椎間盤破裂,游離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因此引起左半側痠麻痛及左大腿無力等症狀。若不盡早接受手術讓神經減壓,一旦游離的椎間盤壓迫到馬尾神經,將引起排泄系統失調,建議患者盡快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在局部麻醉下,使用新式脊椎內視鏡經椎間孔進入椎間盤病灶處,夾除患者游離的椎間盤,達到神經根減壓。手術傷口僅0.8 公分左右,且手術時間只有1小時,術後3小時就可以下床行走。

背痛到足底!極外側椎間盤突出難確診

背痛到足底!極外側椎間盤突出難確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4歲的職業軍人,嚴重左腳痛麻及無力,無法走路,背部也劇烈抽痛,坐立難安,十分痛苦。就醫確診為很難診斷的極外側椎間盤突出。為克服傳統手術缺點,醫師建議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在清晰手術視野下夾除共達7.5公分病灶,傷口小、破壞組織少,且手術時間短,術後3小時即可下床走路,恢復往日英姿。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患者在出勤時意外撞擊受傷,不僅左腳嚴重疼痛,甚至從臀部、大腿、小腿、足背延伸到足底都有重麻木、抽痛與無力,背部也伴隨抽痛,依患者症狀加上影像學檢查,可判斷為腰椎第4、第5節(L4-5)急性椎間盤破裂,且在分型上,屬於是很難診斷的極外側椎間盤突出。因組織游離 應用傳統手術風險較高楊椒喬院長進一步說明,由於椎間盤破裂游離,壓迫神經的位置是在椎管外,這位置不僅核磁共振掃描(MRI)檢查下容易被誤判,導致治療效果不佳。若接受傳統手術,傷口將長達5公分以上。因位置關係,為清理游離的椎間盤組織,也必須破壞較多椎骨與組織,易引起脊椎不穩定,病患有時被迫要接受脊椎融合手術。傳統手術應用此病症還很容易誤傷鄰近的神經及引起出血過多,術後也易因傷口疼痛與下背痛無法下床,不僅手術時間平均耗費約3至6小時,且須住院至少1周,恢復期也長達3至6個月。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 精準夾除降損傷在精準診斷前提下,同時排除傳統手術的種種缺點,楊椒喬院長建議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使用局部麻醉,在清晰的手術視野下,以新式脊椎內視鏡深入椎間盤游離的位置直接予以夾除,夾除的游離椎間盤共達7.5公分。不但達到神經減壓效果,快速解除病患的麻痛無力,且避免大範圍破壞椎骨、組織及出血過多,能避免脊椎的不穩定。楊椒喬院長表示,病患在手術當中可以和醫師互動對話,造成神經根損傷的機率相對減少。傷口只有0.6公分,手術時間也只有1小時,術後3小時即可健步如飛,輕鬆自在的下床走路,隔天即出院返家休養。此手術治療,有效解決病患痛苦。

長期嚴重腰痛、無力 恐有椎間盤突出

長期嚴重腰痛、無力 恐有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嚴重腰痛、下肢無力甚至痙攣性疼痛影響生活?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慢性疼痛,有望透過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解除疼痛、復歸生活。一名46歲的女按摩師,過去1年來都為嚴重腰痛、下肢無力所苦,甚至有痙攣性疼痛,曾受過高達8次手術。就醫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當晚即可下床走路,還立即解除糾纏很久的慢性疼痛。15年內因腰痛動刀 脊椎手術多達8次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患者最近幾週症狀越來越嚴重,嚴重背部疼痛,爬樓梯、久坐或久站都非常痛苦、困難,夜間也無法入睡。經檢查顯示,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L5-S1)的椎間盤突出,並伴有椎管狹窄及疑似腫塊。這位患者曾從高處跌落,15年內因腰痛陸續接受共8次脊椎手術,包括傳統脊椎融合併內固定手術及脊椎清創手術,卻仍然沒解決腰痛問題。為避免反覆開刀引起沾黏,建議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內視鏡手術對執刀醫師視野清晰,可有快速有效率的移除突出的椎間盤等異物,對患者傷口小、不到1公分,破壞組織少、出血量少。重拾行走能力 避免失能、揮別負面心理手術時間約2小時,因情況較複雜,所以比一般內視鏡時間稍久。當天晚上在醫護人員陪同下竟然可以行走,她感到非常順利,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術後立即擺脫糾纏許久的疼痛,患者自稱是燙手山芋,名望的醫院束手無策、曾裝支架的醫院也不敢動手術。病患終得遠離依賴打類嗎啡過日子的生活,不僅使病患脫離失能危機及絕望心理,也等同救了一個家庭。多年疼痛、心理負擔終就解除,希望一樣正受慢性疼痛所苦的人不要放棄希望,病患也準備開始術後復健。

腳麻無力?運動2招改善椎間盤突出

腳麻無力?運動2招改善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0歲的林姓公務員近1年多來一直覺得腳麻無力、抽筋,自覺平常太少運動,因此有空就會揹重重的登山包去爬山,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就醫檢查竟發現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間的椎間盤突出。在醫師建議下接受積極保守治療,由物理治療師徒手方式調整腰椎位置,約1個月後麻木、無力感消失,追蹤4個月後沒有復發,可重新開始他最愛的運動。搬運工、服務業、上班族 均是高危險族群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楊書念表示,這位患者腰椎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因長期姿勢不良和過度負荷,造成椎間盤承受過度壓力而退化,進而向外突出壓迫到神經。初期會有下背部痠痛、僵硬等症狀,若持續惡化,則有坐骨神經痛、腳麻及無力等神經壓迫症狀。腰椎椎間盤突出高危險族群包括從事粗重工作的搬運工、工作時必須常彎腰的服務業或長期久坐的上班族。因為腰椎在彎曲的姿勢下,最易出現椎間盤退化,尤其坐姿並彎腰更會讓腰椎椎間盤承受最大壓力,建議應避免長期久坐、彎腰和負重。進行積極保守治療,才不會久病釀成大病。2招運動 預防及延緩椎間盤突出惡化出現椎間盤退化時可視症狀輕重,手術治療前,先透過徒手物理治療、運動或姿勢矯正來調整脊椎排列,若獲得改善就不須動刀。建議民眾若有腳麻無力或長期腰痛、坐骨神經痛,可至醫院檢查,醫師評估後,接受積極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及早改善不適症狀。楊書念物理治療師也示範2招預防及延緩腰椎椎間盤突出惡化的「拱橋運動」及「腰部伸直運動」,每回3下,一日3回:1) 拱橋運動/在有支撐的軟墊上仰臥,雙膝彎曲雙腳掌平貼床面,腹部用力往內收縮,維持縮小腹動作,腰部緩慢挺直使臀部離開床面,維持30秒後放下,訓練腰椎核心肌群,預防腰部椎間盤突出。2) 腰部伸直運動/俯臥在床面,手握拳置於肩關節下方,手肘伸直將身體撐起,腰部放鬆15秒結束。功能為緩解腰椎椎間盤突出的不適感,減緩惡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