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老翁閃到腰治不好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

老翁閃到腰治不好 原來是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七十多歲的陳老先生,退休後悠閒地在家含飴弄孫。約三個禮拜前,搬動重物時,腰部扭傷感到疼痛難當,雙腳更猶如針刺般又麻又痛。他嘗試吃藥復健,甚至尋求民俗推拿骨,症狀卻仍日益加重,睡覺無法平躺、站立時也無法挺直腰桿,因為這些都會引發劇烈的腰、腿痠痛麻木,令他痛苦不堪。經由病友的介紹,陳伯伯來到脊椎微創中心門診,經檢查為第三至四腰椎椎間盤突出,已經嚴重壓迫到神經,但他因為有心血管疾病,平常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將導致手術中出血量增加,因此醫師建議施予脊椎內視鏡治療。手術過程順利,總出血量不到10c.c,以內視鏡取出了突出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軟骨。脊椎內視鏡手術   減少出血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謝榮豪醫師指出,內視鏡具有對身體的侵襲性低、對病灶治療的高度專一性,傷口小並可減少出血與輸血的機會,以及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但將內視鏡應用在脊椎疾病的治療,卻因為骨骼與神經交錯的構造複雜,醫療人員需要高度專業技術的養成,並配合治療器械的改良,直到近年才慢慢躍升為脊椎疾病治療的主角。

低頭族姿勢不良 當心嚴重恐肌肉萎縮

低頭族姿勢不良 當心嚴重恐肌肉萎縮#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型態改變,經常需要低頭工作加上3C產品發達,造成許多人長期姿勢不良,因此頸椎椎間盤突出的案例也越來越常見。對此,骨科醫師表示,椎間盤突出常見的症狀有下背痛、肩頸疼痛、單側坐骨神經痛或肢體麻木、患肢無力等,嚴重的病患甚至會出現肌肉萎縮或排尿功能障礙,不容小覷。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骨科石承民醫師表示,椎間盤是椎體間的軟組織,為脊椎中的避震器,過度負荷後導致損傷,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產生症狀。椎間盤突出常好發在腰椎,會依壓迫的位置不同,產生特定部位的肢體僵硬、麻木、疼痛及無力。好發中年男性   5要點減輕椎間盤負荷石承民醫師也說,椎間盤突出好發在30~50歲的男性,部分輕微的患者可經由臥床休息而改善症狀,肌肉鬆弛劑及口服止痛藥可用於緩解疼痛。牽引復健對初期頸椎椎間盤突出患者也具有療效;但當復健及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者,就必須考慮手術。而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椎疾患,為避免嚴重到需要開刀手術,平日應注意以下5點,將有助於預防椎間盤突出症:1)適當的負重姿勢,避免彎腰拿重物。2)勿維持長時間的姿勢與動作,如低頭玩手機或坐在辦公桌前。3)注意周遭環境,避免滑倒跌坐在地上。4)維持適當的體重,避免過胖。5)加強核心肌肉訓練,增加腰部肌群的力量。

男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下半身麻痛

男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下半身麻痛#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3歲從事搬運工作的男子,兩年前曾有下背痛合併左側坐骨神經痛, 疼痛感從臀部延伸至小腿肚,經過治療後痊癒。但兩週前一次搬重物時「閃到腰」,症狀開始不斷加重,除了疼痛有時候還合併麻、抽筋等出現。而後疼痛加劇經檢查,發現左側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椎神經根的壓迫,經過微創手術後,症狀獲得改善。當心!大小便失禁   也是腰椎間盤突出惹禍斗六成大醫院骨科藍聖閔醫師表示,腰椎椎間盤突出常發生在年輕的人身上,除了產生下背痛,也可能對於上一節或下一節的神經根造成壓迫與發炎,產生神經根病變,患者會有放射狀疼痛、鈍痛、刺痛、麻、無力、感覺異常、抽筋等症狀出現。如果凸出的椎間盤體積夠大對神經腔造成明顯的壓迫,嚴重則可能引起大、小便失禁等狀況,此時需要緊急手術治療。未必都適合微創手術藍醫師說,傳統手術是在背部中線下刀,將脊椎旁的肌肉整層掀起後,逐層往下找到凸出的椎間盤加以切除。而近來盛行的微創內視鏡脊椎椎間盤切除術,主要是利用器械,從背部肌肉的纖維間進入、撐出較傳統手術小的工作空間,因此術後疼痛、住院天數、失血量與感染率會減低,病人整體恢復比較快。但他也提醒,儘管有這些優點,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進行微創手術,需要個別進行評估。而若症狀較輕微,可先考慮休息、復健與藥物在內的保守療法。但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者依然對於日常生活產生困擾者,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長期久坐久站 當心椎間盤突出

長期久坐久站 當心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或是低頭族,使用時間可要適可而止,當心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若要復原,可說是路途迢迢!台中一名三十九歲的男性工程師,因工作型態,幾乎天天雙眼盯著電腦,日前突感到左手疼痛,手指甚至時時麻痺,晚上睡覺若不慎壓到左手,更會痛到醒過來,經醫院檢查後,才發現男子的頸椎已經有椎間盤突出的症狀,經過手術後,症狀才獲得緩解。長期姿勢不良、久坐久站 都是高危險群台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偉安表示,脊柱主要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所組成,而椎間盤位於上下節脊椎骨之間,其中央是富有彈性的髓核,外圍則是錯綜排列的纖維環,椎間盤之功能就像兩塊脊椎骨的避震器,提供脊柱活動緩沖的空間。椎間盤富含水量高達80%以上,彈性很好,但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彈性下降,除了年齡因素外,如果搬重物用力不當、長期姿勢不良、頸腰背部受重力撞擊及體重過重、頸椎或腰椎承受的壓力增大時,椎間盤所受壓力太大,超出纖維環可以承受的程度,使椎間盤外圍的纖維慢慢突出,中心的髓核被擠出來而壓迫到神經,便是椎間盤突出症。常見的症狀是肩頸或下背部疼痛、手/腿麻、走路疼痛、 手/腿部肌肉痙攣、坐骨神經痛、無法彎腰或直立、手指/腳趾和足部麻木、針刺或灼熱感等。臨床上可透過X光檢查,或經由核磁共振確診。八成患者都可經復健治療 僅兩成須開刀鍾偉安指出,外傷和久坐久站是最常見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因素,嚴重時,患者往往坐立難安,甚至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四肢或下肢肌無力。而椎間盤突出八成病患均可靠藥物及復健保守治療,只有兩成左右的患者才需要手術,若經六週到三個月復健藥物治療無效,或已出現大小便失禁、四肢或下肢肌無力等或已經影響生活品質,便可考慮手術減壓,以免椎間盤突出更加嚴重。鍾偉安提醒,椎間盤突出幾乎可稱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如果是從事電腦文書工作、長期搬重物、常用手機、平板電腦或低頭工作的低頭族,若有上述症狀,經過休息或半年後仍未改善,請盡快就醫,以免椎間盤突出惡化而影響生活品質。

低頭族肩頸復健增3成 狂玩3C惹禍

低頭族肩頸復健增3成 狂玩3C惹禍#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肩頸痠痛已非老年人專利,低頭族越來越多,長期姿勢不良,恐讓肩頸提早惡化!醫院門診就發現,近2年來,20~30歲年輕患者頸椎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增多,來醫院復健的不再是老年族群,多了年輕低頭族,提醒民眾,愛玩3C用品也應適量、適度休息,以免肩頸痠痛找上你。氣溫逐漸下降,又因狂玩手機、平板,低頭時間多導致肩頸痠痛日益惡化,就醫接受頸椎牽引治療(俗稱拉脖子)的年輕患者,已較入冬前暴增3成:醫師表示,因長時間低頭惹禍,年輕族群的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加上天冷血液循環變慢,肌肉更緊繃、乳酸堆積,肩頸就更痠痛。醫師提醒民眾,使用3C用品,最好每15分鐘休息5分鐘,若覺得肩頸不舒服,可熱敷緩解,或減少低頭時間,若是症狀十分嚴重,只能趕緊就醫檢查、復健,以免危害健康。

椎間盤突出 經微創手術治療一天就可出院

椎間盤突出 經微創手術治療一天就可出院#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如有長期因為工作、運動傷害,甚至是曾經嚴重跌倒等都可能會產生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而椎間盤突出,會造成腰部疼痛,讓走路都顯得困難重重。就有一名非洲華僑,返台探親時,腰部突然劇烈疼痛,導致走路模樣變得極為怪異,只好到當地醫院進行治療,透脊椎內視鏡雷射椎間盤切除手術後,隔天安然出院。雷射手術 傷口小出血量低手術僅需三十分鐘治療這名華僑的童綜合醫院表示,這名19歲的陳姓華僑,半年前曾在西非家中跌倒導致腰部隱隱作痛,認為不嚴重而忽視病癥;最近因探親旅遊而返台,在親戚家時出現腰部開始出現劇烈疼痛、痠麻等症狀,導致無法挺直腰桿,只能像鴨子一樣的走路姿勢,讓正值齡的她感覺很難看;親友介紹陳姓華僑到童綜合醫院就醫,經副院長徐少克看診,並進行核磁共振掃瞄後,確診為左側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確診後安排進行脊椎內視鏡雷射椎間盤切除手術,在X光透視輔助下,將內視鏡直接導入突出的椎間盤位置然後切除,手術時間約30分鐘,傷口不到1公分,失血量則少於5CC;術後隔日復原良好即出院,走路姿勢也恢復正常,一周後就搭機返回西非。徐少克醫師呼籲,椎間盤突出易發生在姿勢不良或動作不正確等情況,但跌倒、運動傷害、車禍等外力壓迫下也會造成突出症狀;因此若當身體出現腿酸腳麻,或有腰、腿疼痛時,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的症狀,要盡速就醫請專科醫師診療。

為什麼會下背痛?原因有四

為什麼會下背痛?原因有四#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其生命過程中,會因各種不同的創傷或退化性因素而感到下背痛。背部是一個動態的構造,它包括了脊椎骨、神經及許許多多的肌肉,而各個組織之間則會互相影響。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表示,下背痛是一個症狀,可能的原因包含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第一種是背部筋膜發炎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尤其上班族坐辦公桌,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會造成背部肌肉的壓力使其疲乏而演變成慢性肌腱炎產生酸痛。這一族群的病患也容易因肌肉缺乏彈性,在日常生活或暖身做的不完善下運動造成背部肌肉受傷。第二為椎間盤突出症,病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剛開始時多半是抬重物或每一特定動作突然發生背部劇痛,患者多認是閃了腰,休息幾天就沒事,但是疼痛卻慢慢地由下背部擴散到臀部,大腿外或後側,甚至延伸到下腿或足背或足底部。 另外就是脊椎退化性關節炎,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軟骨的水分漸漸變少,脂肪層也因長期關節炎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增加椎骨周圍的壓力。使腰椎椎骨發生骨質增生,即所謂腰椎X光上所見的「骨刺」。骨刺是脊椎關節退化的表徵,其惡化速度常因重複性的扭傷發炎造成的關節功能失調、關節不穩、關節硬化或變形。原本專門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再配合骨刺的夾攻,也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最後一種是停經後女性容易因骨質疏鬆症造成壓迫性骨折,這也是老人駝背的主因。而病患會有兩側對稱的劇痛發生。葉雅菱提醒,下背痛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良好的姿勢,儘量減少背負重物,讓腰椎以及附近組織不受過多重力壓迫,預防腰部軟組織受傷;若有必要搬運重物時,應注意方法,以避免背部肌肉拉傷或椎間盤突出症;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將可有效的減少下背痛的發生。而若已發生下背痛,應就醫評估,針對病因治療,不要輕忽問題之嚴重性。

長時間低頭玩3C 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

長時間低頭玩3C 姿勢不良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結束已久,但最近骨科門診連續出現不少年輕患者,主因多為長時間彎腰低頭玩手機,或躺著看iPad而造成椎間盤突出!ㄧ名21歲大學生,長時間用iPad,晚上就躺在宿舍床上看影片,日前因腿部肌肉無力、走路姿勢變形,卻不以為意,後來放暑假回家住,家人察覺有異,趕緊帶他到骨科門診檢查,發現罹患椎間盤突出。幸好發現得早,經牽引治療及復健後,身體狀況逐漸復原中。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現代人工作忙碌,長時間固定頭部與頸部姿勢辦公,或上班時整天盯著電腦,下班後還盯著手機或電腦看影片,長期姿勢不良往往是引發椎間盤突出的危險因子。椎間盤突出後,突出的椎間盤對脊神經根的機械性或炎性刺激,導致脊神經根中相應的神經纖維受波及,進而引起反射性的神經痛。此症好發於腰頸部,患者會有頸肩痠痛、活動受限、上肢痠痛麻,更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肌肉無力、步態遲緩或者癱瘓。林哲立醫師說,罹患椎間盤突出多因姿勢不良、體重與負荷重物有關,因此患者在發作時除了需要適當的治療外,臥床休息也是相當重要的,可藉由臥床休息的方式消除體重、重量或姿勢對於椎間盤的壓力,預防椎間盤突出,就是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姿勢,平常也可搭配上運動做減壓動作,如果真的出現痛麻的症狀,則需洽詢專業醫師,以物理治療的方式,如電療、徒手、牽引治療等將椎間盤復位,如果症狀過於嚴重,則須仰賴外科手術治療。林哲立醫師建議,椎間盤突出患者,平常應更加小心,不彎腰搬物或撿拾東西,如果需要長時間站立時,應準備小凳子或利用地形,將兩腳輪流放在小凳子上。坐姿需端正,盡量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避免半坐臥的姿勢。仰睡時可在膝蓋後方加個枕頭墊高,讓膝蓋微微彎曲,以放鬆背部肌肉與神經。飲食上可以多補充含有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的食物,例如豬腳、雞爪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