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

高度差長骨刺 這2族群當心!

高度差長骨刺 這2族群當心!#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護理師近日突然感到左邊肩胛骨處肌肉劇痛難忍,至門診求治,照x光,骨科醫師診斷為頸椎第五節第六節椎間盤突出,並有頸椎退化長骨刺的情形,醫師表示急性發作時可先利用頸圈固定,逐步改善問題。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僅容易眼睛疲勞,肩頸痠痛也會影響到脖子,為避免脖子活動受限引發一連串的肩頸問題,最好別再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姿勢不良加重頸部負擔 加速骨刺增生衛福部桃園醫院護理師呂毓嫻表示,頸椎每一節間都有一個纖維軟墊,隨著年齡增加引起的退化現象再加上頸部姿勢不良,或生活上一些加重頸部負擔的動作在長期累積下,會加速頸椎骨刺的增生,如果發生神經孔內骨刺增加,便造成對脊髓或脊神經的壓迫。呂毓嫻護理師表示,人的脖子活動最頻繁的是在頸椎的第五及第六節,因此往往症狀發生都是產生在第五及第六脊神經。頸椎第五節第六節椎間盤突出近年又來有年輕化的趨勢,痠痛問題常見於30歲以上的低頭工作者。低頭族、上班族小心電腦、頸部高度差最常見的原因是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及上背部肌肉的僵硬,如低頭族無時無刻都盯著手機螢幕,或者上班族因為電腦螢幕的高度差導致須低頭看電腦,坐姿、角度不正確的後果。只要改變正確的姿勢,搭配短期的止痛藥、熱敷等,就能獲得改善。若治療過後仍然沒有改善,甚至隨著時間演進而出現新的症狀,那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以及治療了。熱療、頸部牽引可減輕壓力呂毓嫻護理師表示,熱療可以止痛、促進血液循環,並放鬆肩頸部肌肉、韌帶及軟組織,以作為下一步頸部牽引的準備。頸部牽引可減輕頸椎的壓力,並減輕「小面關節」及「神經根」的壓迫,另外再加上電療來降低麻痛。若疼痛或是麻痛較嚴重,也可以輔以藥物治療。復健治療外,充分休息才能痊癒。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皆無進展,或是神經壓迫嚴重,已經產生肌肉萎縮症狀,則建議採取外科治療。

菜夾不起來 椎間凸出害的!

菜夾不起來 椎間凸出害的!#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手麻不管它,小病恐成大麻煩!40歲的陳先生平時從事冷氣工程,經常搬運重物,有天發現手腳出現麻痛症狀,慢慢變成行動不方便、頭頸部劇痛,症狀越趨嚴重,後來手越來越不聽使喚,竟連菜都夾不起來、下樓需家人攙扶,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他人,到診斷頸椎的椎間盤突出,進行手術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積極復健中。左腳無法伸直 甚至變形無力另一年約80歲的曾先生,車禍後左腳痠痛已持續好幾年,近期發現左腳無法伸直,甚至變形無力,走路都一跛一跛的,走路須要倚靠拐杖,在家人陪同下至門診求助,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更換人工膝關節後,術後2天曾先生便能夠自行爬樓梯。衛福部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梁文雄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因為關節軟骨的磨損,患者會出現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甚至關節發炎腫大等症狀。南投縣老年人口比率排名全台第三,南投醫院去年便有近300例膝關節換置術之案例,其中高齡80歲以上高達32例。民眾應破除「越貴越好」的醫療迷思梁文雄醫師表示,某些民眾認為醫療器材越貴越有效果,其實選擇健保全額給付之醫材,也能有不錯的品質,民眾應破除「越貴越好」的醫療迷思,自費或高價位的醫材不一定適合自己,某些患者甚至在置換昂貴的自費醫材後,身體反而不習慣。洪弘昌院長表示,手術的成功大大改善了其生活品質,不僅減少患者手術的疼痛,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傷口復原速度也相較之前快,手腳麻痛不要忽略,小病恐成大麻煩,民眾有出現走路吃力狀況應盡快就醫。 

腳麻亂吃藥 恐致神經損傷!

腳麻亂吃藥 恐致神經損傷!#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1歲的林女士因長期在外奔波,數個月來有下背酸痛情形,10月中,左小腿開始有緊實感,出現左腳坐骨神經痛麻症狀,更極度疼痛到掛急診打止痛,林女士因疼痛無法行走坐著輪椅被推進診間,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後,症狀明顯改善。服用大量止痛藥 造成失眠、影響情緒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思維表示,大部分民眾害怕脊椎手術需要長時間臥床,更害怕手術傷及神經,永久癱瘓坐輪椅,在臨床上也會遇到部份病人,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嚴重坐骨神經疼痛,卻因不敢接受手術而服用大量止痛藥,忍痛復健,尋求傳統療法,造成失眠,嚴重影響情緒,更可能因為藥物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減少神經損傷風險 加快復原以傳統手術方式治療椎間盤突出,傷口至少5公分,肌肉、韌帶及骨頭破壞程度大,手術後疼痛感較明顯,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長遠的影響可能有組織、神經的沾黏及慢行下背疼痛等,顯微椎間盤切除手術的發展,讓手術傷口縮小到3公分以內,使用手術顯微鏡的放大功能,減少了神經損傷的風險,復原也加快了許多。將突出的椎間盤夾除 達到神經減壓經皮脊椎內視鏡椎間盤手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是經X光導引下,直接將內視鏡輸送至椎間盤,透過高解析力的影像系統,將病灶放大,並以器械將突出的椎間盤夾除,達到神經減壓的目的,近年來由於脊椎內視鏡器械的改良,讓此術式漸漸在脊椎微創領域中佔有重要的角色。

脊椎側彎?走路「歪腰」愛注意!

脊椎側彎?走路「歪腰」愛注意!#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3歲藍姓青年,2年前發生意外車禍,當時送醫後並無大礙,2個月開始左下肢出現抽痛及麻、熱感,甚至身體逐漸往右傾斜,父母陪同檢查,醫生都說是青少年常見的脊椎側彎,2年後身體嚴重變形,診斷出腰椎椎間盤突出,住院後將4、5節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切除,坐骨神經得到減壓後,下肢疼痛立即解除。走路身體偏右 下肢疼痛感延伸到小腿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病患除走路身體明顯斜向右側之外,左下肢疼痛感也從臀部、大腿延伸到小腿,進一步詢問得知,患者2年前曾車禍跌倒,2個月後覺得不舒服,每次站著腰就會痛,有時候又麻又熱,走路不到3分鐘就會痛到無法再走,晚上睡不到1個小時就會痛醒,無法跟同學一起出遊、運動,被大家笑稱像宅男。外觀變形外、疼痛感不強 容易誤診經由全脊椎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找到讓青年飽受疼痛折磨的真正病因為「腰椎椎間盤突出」,一般常見的脊椎側彎,發病原因不明,好發在青少年或年輕人,除外觀變形外,疼痛感不強,不會像因外力瞬間強力撞擊,造成的椎間盤突出,導致病患痛到「歪腰」,臨床上容易被誤診為一般脊椎側彎,患者無法獲得及時正確治療,原因歸納有:1) 醫師沒有好好詢問發病經過及詳細做理學檢查。2) 小孩子或年輕人,因害怕被家長責罵而不敢告知有受過傷。3) 家長常誤信偏方或迷信民俗療法,導致病情延誤。走路身體傾斜或突然「歪腰」 快就醫簡瑞騰副院長因此呼籲,若家中小孩有類似走路身體傾斜或突然「歪腰」症狀,應趕快帶到醫院就診,而醫師也應詳細詢問病史、做好理學檢查,等角度大一點再開刀矯正,如此,必能及早診斷並正確治療。

醫師染流感狂咳 竟椎間盤突出變跛行

醫師染流感狂咳 竟椎間盤突出變跛行#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7歲的薛姓醫師,因看診常接觸感冒患者,大約一週前因為感染流行性感冒,持續嚴重咳嗽後,左腳不明原因的疼痛、無力且嚴重麻木,走路時呈現跛行,不能走遠,吃了止痛藥後也沒好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趕緊就醫診治。 咳嗽避免前傾   腰部要有支撐力經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視鏡脊椎手術中心陳建民醫師,以腰椎X光攝影、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確診為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導致左腳疼痛問題,而疾病發生原因可能為因嚴重咳嗽導致腹部內壓力上升,才造成椎間盤突然破裂突出,經討論評估後建議使用脊椎內視鏡手術來治療,售後恢復良好。   陳建民醫師也指出,談起脊椎的自我保養,除了要避免搬運重物、長期彎腰、控制體重和戒菸外,應避免長時間使用同一種姿勢,咳嗽時候避免過度用力往前傾,盡量咳嗽時讓腰部有支撐力,而坐姿方面,如果長時間坐著,可在後腰部加個靠墊,保持腰背部的自然生理弧度,正確的背墊角度應將整個背部完全貼附於靠墊,如此才能使脊椎放鬆,降低疲勞度,防止下背痛的形成。 

長期腰酸背痛走不動 竟是椎間盤突出所害

長期腰酸背痛走不動 竟是椎間盤突出所害#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37歲的楊先生從事養蚵及農作多年,因長期需彎腰搬動重達數十公斤的重物,以及背農藥施肥,近幾年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平常靠吃藥、打針緩解,甚至嘗試復健及推拿,直到兩個多月前腰痛加劇,連走路都有問題,才終於就醫。經檢查,發現是腰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突出所致。逾8成下背痛 姿勢不良造成收治個案的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林思維醫師表示,絕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有下背痛的經驗,在門診偶爾會遇到一些病人背部疼痛幾天就到門診求診,誤認是坐骨神經痛。然而,超過8成的下背疼痛是因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施力不當等,引起肌肉或韌帶的急、慢性發炎,一般在影像學檢查上不太會有顯著的異常,大部分經過生活、工作習慣的調整加上休息,甚至短時間的藥物使用,即可改善。林思維醫師解釋,坐骨神經是源自於腰薦椎的神經根,往往因壓迫或發炎,引起坐骨神經痛。異於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會有自背部、臀部,放射狀的延伸至腿部或腳底。50歲以上發生的坐骨神經疼痛,很多都是因為長期退化、骨頭增生等造成神經壓迫。而年輕人的坐骨神經痛,很多是突然的外力因素,使得椎體間的軟骨(椎間盤)彭出,甚至破裂至神經管內,造成急性神經壓迫及狹窄症。輕微的壓迫,經過藥物及復健有機會改善。如果神經壓迫太嚴重沒接受治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無力,甚至大小便異常等。微創手術風險低、復原快此外,許多病人及家屬都害怕手術是否會導致下肢癱瘓或半身不遂,需要坐輪椅。事實上,目前的醫療已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不太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林思維醫師表示,現今的微創技術成熟,除了可以達到神經減壓緩解症狀,更可以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手術後傷口疼痛,讓病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復原,提早回到工作崗位。林思維醫師建議坐骨神經痛患者,如果經保守治療沒效,應儘早尋求神經脊椎外科醫師的專業評估、檢查,需要手術時也不需害怕,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造成不可逆的神經傷害。

蹲下抹地姿勢錯誤 大掃除完竟椎間盤突出

蹲下抹地姿勢錯誤 大掃除完竟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春節腳步近,家庭主婦已經開始年終大掃除,61歲陳女士最近因蹲在地板彎腰用抹布抹地,突然覺得左腰嚴重疼痛,深吸氣時有換氣不順的感覺。他先到診所打針吃藥,症狀仍然沒有改善,醫師表示,打掃姿勢不對,就容易引起腰痠背痛。吸氣、上下床都會痛 姿勢不正確造成收治個案的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暨風濕科呂傳欽醫師表示,陳女士身體向左右彎曲時都會疼痛,深吸氣會加重左腰疼痛,上下治療床和床上翻身時都痛苦不堪。X光片顯示脊椎與椎間盤問題與以前相同,雖然陳女士堅持認為是腰部肌肉扭傷,但醫師診斷其實是因為不正確姿勢引起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而出現疼痛。 椎間盤為脊椎「避震器」 負責分散壓力呂傳欽醫師表示,人類的頸椎與腰椎形狀向前凸,胸椎形狀則向後凸,呈現「S」型。這種構造使直立身體得以對抗地心引力。每節脊椎與脊椎間隔著特殊軟骨,稱為椎間盤,性質柔軟像海綿一樣,可前後左右改變形狀,使軀幹能夠前彎、後仰及旋轉,同時也擔任脊椎間「避震器」角色,可吸收並平均分散脊椎承受的壓力。 椎間盤壓力主要來自於體重與姿勢,當軀幹處於不正確位置,如低頭或彎腰,就會將正常脊椎S形變成C型,增加椎間盤內部前面部份的壓力,迫使向後突出,壓到椎間盤後方神經,沿著神經走向的區域就會出現疼痛。上半身保持挺直 減少腰部傷害呂傳欽醫師說,大掃除常出現不正確姿勢,都會使椎間盤內部壓力更大,更容易向後突出,所以拖地、掃地、搬重物、清洗傢俱、撿拾物品,都應儘量避免彎腰。如果拖把、掃把或吸塵器握柄太短,兩腿可略為平行張開,或前弓後箭,運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向下彎曲,使身體半蹲,就能使脊椎挺直,維持S形姿勢;或是加裝延長握柄,這樣身體就可以挺直工作,避免向前彎腰。如果要搬重物,務必蹲下來,等重心穩住後,雙手把物品抱近身體,保持上半身挺直,再直直地搬起來,才不會造成腰部傷害。

嬤椎間盤突出 怕脊椎手術忍痛猛吃藥

嬤椎間盤突出 怕脊椎手術忍痛猛吃藥#椎間盤突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椎間盤突出導致坐骨神經痛,在現代來說已變成文明病的一種,加上近來年輕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但以往的認知脊椎開刀是大手術,其實現在已可用微創手術來解決。像是一位90歲阿嬤也是右腳酸痛,神經壓迫症狀明顯,檢查為退化造成的腰椎椎間盤突出,但因為高齡及眾多內科疾病,傳統手術評估風險過高,而一直不敢開刀,只能長期仰賴藥物減緩症狀。所幸經微創手術後,大幅改善神經壓迫造成的痠痛麻症狀。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林宗志醫師指出,不論是退化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都可能會導致從臀部,背部或大腿小腿有腳麻、痠痛的症狀。但傳統手術傷口大,須植入鋼釘或椎體護架,年輕患者鄰近節的脊椎恐提早退化,高齡病患可能因手術風險較高,失血量大而無法承受。正確姿勢+肌力訓練 避免術後復發他也說,比起傳統手術要打釘子,微創手術傷口較小破壞少,不會大量破壞骨骼結構,減低周邊組織及神經損傷的風險,對於高齡年長的患者來說,減少手術風險及復原時間,且能有效避免術後酸痛僵硬等問題。但林醫師仍提醒,術後雖然症狀改善,但要避免復發平日裡仍要維持正確的姿勢習慣,適度運動和肌力訓練,當有不適的狀況持續,建議要及早就醫診斷,若因害怕隱忍時間拖的愈久反而會讓神經肌肉有萎縮麻痺的變化,此時就算開刀治療恢復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