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飲食注意!高血壓患者應避蝦蟹、羊肉

清明飲食注意!高血壓患者應避蝦蟹、羊肉#清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內的肝氣隨著漸濃的春意變得越來越旺,在清明時達到高潮。常言道「過猶不及」,肝氣過旺會引發脾胃的不良反應,妨礙食物消化,還可能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引發各種疾病。所以要涵養腎水,腎水可收斂肝陽,防止肝氣過旺。節氣食俗:吃青團,炸饊子,食螺螄吃青團/清明時節,江南一帶素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是用漿麥草搗爛後擠出汁後,和水磨純糯米揉和,加上糖豆沙和糖豬油做餡製成的小點心。青團油綠如玉,糯香綿軟,聞起來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青團也是人們用來祭祖的必備食品,所以這種食俗保留至今。炸饊子/中國南北地區在清明節都有吃饊子的習俗。這是一種很古老的食物,通常以糯米粉或麵粉搓成細繩,彎曲如環,在油鍋中炸製而成,香酥無比。南方的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粉製成。北方饊子灑脫大氣,常以麥麵炸製,風味各異。食螺螄/清明時節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期,這時的螺螄最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螺螄做法多樣,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十八般做法樣樣皆可。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是「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此外,中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清明粑等多種多樣營養食物的習俗。飲食調養原則:降壓減脂,柔肝養肺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養肺的食物,如益肝和中的薺菜,利五臟、通血脈的菠菜,健脾補肺的山藥。而喝「明前茶」,有養肝清頭目、化痰除煩渴、提神醒腦的作用。飲食調攝要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老年高血壓者要低鹽飲食,並增加攝取鉀。清明飲食要保護脾胃,但清明節又被稱為「寒食節」,人們習慣在這天禁火吃冷食。不過吃冷食會損耗和阻礙陽氣的升發,不利於脾胃運動收縮,所以飲食需適度,以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飲食宜忌宜/1)清明時節多雨陰濕,乍暖還寒,飲食宜溫。多吃蔬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白菜、蘿蔔也可多吃。2)多吃護肝養肺的薺菜、菠菜、山藥。3)宜吃清涼寒性食物,減少甜食和熱量高的食物。4)春天韭菜可暖身,也可吃性味平涼的食物如銀耳、香菇、牛蒡、草魚、香蕉、橘子等。忌/ 1)忌食雞、筍,能動肝火,導致咳嗽和高血壓復發。2)避免辛辣寒涼的食物。3)患慢性病者忌食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羊肉等發物。清明常見病飲食指南古代醫學家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此時新陳代謝旺盛,身體感到輕健,精神振奮且充滿活力,但仍要注意各種皮膚病及慢性病的侵擾。節氣常見病症的飲食指南春季皮膚炎/泥螺、莧菜、薺菜、萵苣、馬齒莧、無花果、蘿蔔纓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質較多,可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故過敏體質者應少吃。風疹/多吃新鮮蔬果,攝取維生素。最好不要吃甜食和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花粉症/慎食辛辣刺激的辣椒、山葵、芥末等,以免加重病症。食用枸杞、蛤蜊、蜆、芹菜可減輕黏膜炎症,緩解眼睛充血。輔佐發汗的有葛根、肉桂等。多吃含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A、C、E,以及含多酚、類黃酮的食物,如紫蘇、蘿蔔、糙米、蕎麥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應選用易消化,熱量足、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麵粉、豆漿、魚、瘦肉等。戒刺激性的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潰瘍患者可常吃香蕉、蜂蜜、果菜汁、洋粉凍等來潤腸。(本文摘自/按節氣顧五臟,吃出好體質/時報出版)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長袖衣褲助保護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長袖衣褲助保護#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春天百花齊開,正是出外遊玩的大好時機,又加上清明節連續假期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皆可能會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所以,呼籲民眾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以避免被恙蟲叮咬感染恙蟲病。恙蟲病致死率不低 發燒、焦痂要注意宜蘭縣衛生局表示,恙蟲病主要是為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蟎(恙蟲)叮咬而感染,動物宿主以囓齒類(鼠類)為主,恙蟎幼蟲喜歡爬行於土面,或喜歡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走於草叢中遭恙蟎叮咬,而罹患恙蟲病的機會較高。通常被恙蟎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潛伏期常為9~12天,伴隨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在軀幹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若未經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成。山區活動結束後 儘快沐浴換衣助預防因恙蟎卵不耐乾燥、孳生地須為高溼環境,且恙蟎本身活動範圍小,故改善環境是消滅恙蟎最有效的方法,另外,老鼠也是恙蟲幼蟲的主要寄主,要預防恙蟲病,也應該杜絕鼠患。最後,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至山區或野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蚊蟲忌避劑/防蚊藥劑,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以做好保護措施。

清明掃墓防恙蟎 穿著淺色衣褲助保護

清明掃墓防恙蟎 穿著淺色衣褲助保護#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今年清明適逢四天連續假期,因此,提醒民眾外出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可能因為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所以,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以降低遭恙蟲叮咬的機會。過去四年來 澎湖、臺東病例多依據疾管署歷年監測資料顯示,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於每年4~5月開始快速增加,7月時達到高峰,另依據2011~2014年資料統計,全國各縣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又以澎湖縣、金門縣及臺東縣的病例數較多。恙蟎愛停留於草叢 伺機攀附到他人身上恙蟲病是經由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經草叢環境時,若未做好保護措施,即可能遭恙蟎叮咬而感染。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穿著淺色衣物 有助遠離恙蟎叮咬疾管署提醒,民眾至山區掃墓或進行戶外活動時,若接觸到草叢環境,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以避免恙蟎叮咬;離開草叢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全身的衣物,以降低感染恙蟲病的機會。如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及暴露史。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出遊要慎防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出遊要慎防#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局統計指出,去年起迄今,新北市感染恙蟲病患者中,就有6成民眾就醫超過2次,其中更有一名患者,在發病後19天才確診,且大多曾至郊外活動或接觸草叢,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隨著清明節將至,掃墓清理雜草或至郊外踏青時,建議皮膚裸露部位應塗抹防蚊液,以防止恙蟎叮咬。恙蟎愛停留於雜草 從事戶外活動時需多留意自去年起至今,全國已計有439例確診個案,其中新北市有10例,經疫情調查發現多數於發病前,皆曾至郊外活動或接觸草叢,而恙蟲病主要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所引起,不會藉由人傳人造成感染,但平時因喜歡停留於雜草之尖端,以伺機附著或叮咬宿主,難以用肉眼觀察是否已被附著,所以,進行掃墓或從事戶外活動時,要特別注意。注意!恙蟲病易誤認感冒由於恙蟲病初期症狀及叮咬處不明顯,容易被當成感冒治療而未能對症下藥,多數患者需就醫多次後才找到病因,若無法及時妥適治療,死亡率高達6成,去年就有1名患者環島旅行者,返家後出現高燒、頭痛症狀,前後就醫達3次以上,過了19天才確定感染恙蟲病,所幸經治療後已無大礙。衛生局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的病例發生,每年4~5月病例開始快速增加,於7月時達到高峰,通常被恙蟎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感染後之潛伏期大約為9~12天,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發燒、焦痂皆為疑似症狀 民眾應提高警覺最後,衛生局再次呼籲,清明節連假即將到來,不少民眾計畫返鄉掃墓或到郊外出遊,請民眾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外出活動返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出疹、淋巴結腫大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活動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祭拜食品室溫久放 潤餅、粿類最易酸敗

祭拜食品室溫久放 潤餅、粿類最易酸敗#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清明掃墓為慎終追遠的節日,歷年來基隆市衛生局就常接獲醫療院所通報,民眾食用祭拜後的食品,因未加熱食用造成家人上吐下瀉等症狀送醫,因此提醒,祭祖食物若烹調及保存不當,長時間放置於室溫下,就易導致變質腐敗,加上潤餅、粿類食品水活性高,特別容易酸敗,建議掃墓時攜帶冰桶冷藏保存,以維持食品的新鮮度,祭祀後也要把食品充分再加熱後再食用,才能確保食用安全。豆乾、干絲別太白  籽粿、紅龜不買太Q此外,不論是量販業者推出便利三牲熟食、現成菜碗組合,選購肉類和魚類時應注意其鮮度;蔬果以新鮮、當季為主;加工食品需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顏色不要太白或太鮮艷之產品。應節的「潤餅」應注意製作衛生,潤餅皮、豆乾、干絲等不要選擇過白的產品,花生粉則以乾燥、新鮮的為宜,並貯存於低溫、乾燥處;草籽粿、紅龜粿等食品不要購買太Q或保存期限過長的。民眾若不慎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應迅速就醫並保留剩餘食品及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以利追查中毒原因;醫療院所如發現食品中毒病患,應於24小時內通知衛生單位處理。

清明掃墓、野外踏青 慎防蛇咬

清明掃墓、野外踏青 慎防蛇咬#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驚蟄過後蛇類開始活動,目前台灣有23種毒蛇,常見有屬於出血性的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屬於神經性的雨傘節、飯匙倩;以及兼有出血與神經混和性的鎖鏈蛇等。疾管署提醒,清明時節即將到來,至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宜以棍棒打草驚蛇,並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小心防範毒蛇咬傷。勿冰敷 勿以口吸出毒液若不慎被毒蛇咬傷,請儘可能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在離傷口5至10公分近心臟處,使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原則),並使其低於心臟;預先脫掉戒指、手鐲、手錶等物品,因傷口腫脹後不易取下;不應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不要冰敷,以免造成血管收縮或壞死;更不要喝酒止痛,避免可能使心跳加速;可適當以雙氧水處理傷口後,儘速送醫。據疾管署統計顯示,每年被毒蛇咬傷人數約有1千多人,以赤尾鮐、龜殼花及飯匙倩咬傷較多,及時注射正確的抗蛇毒血清,是保住性命之關鍵治療。提醒民眾,因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醫療院所才可購買,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清明掃墓要注意!恙蟲病致死率達60%

清明掃墓要注意!恙蟲病致死率達60%#清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清明時節將至,是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的高峰期,但請注意!在這些環境下可能會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導致叮咬而感染。恙蟲叮咬好可怕 潛伏期為12天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蟎叮咬而感染,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被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eschar),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伴隨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在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若未經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民眾應多加留意 7月為恙蟲病高峰期依據疾管署歷年疫情資料顯示,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快速增加,7月時到達最高峰。若以地理分布來看,全國各縣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臺東縣、金門縣、澎湖縣、花蓮縣為歷年病例數較多的縣市,而99至102年之發生率資料顯示,每十萬人口發生率以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臺東縣、花蓮縣等縣市較高。穿著淺色衣物、手套保護自身健康 預防勝於治療最後,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被具傳染性的恙蟎附著叮咬,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蚊蟲忌避劑/防蚊藥劑(含化學成份DEET)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以做好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若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慎防

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清明掃墓慎防#清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清明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可能會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以降低感染恙蟲病機會。 7月為高峰期 草叢行走易中標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恙蟲病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有的地方性疾病,會經由被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蟎叮咬而感染。據疾病管制署歷年的疫情資料分析顯示,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的病例發生,於4至5月間病例數開始呈現急遽上升,7月時到達最高峰。恙蟎幼蟲喜歡爬行於土面或停留於草叢中,伺機落入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因此行走於草叢中遭恙蟎叮咬而罹患恙蟲病的機會較高。這種急性的熱病在9至12天的潛伏期之後發生,會出現發燒、頭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一週後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展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且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焦痂,若未經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要落實「自我保護」措施,至山區或野外活動時,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如需進入草叢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等保護性衣物,皮膚暴露部位塗抹經衛生署核可之驅蟲劑,以防止恙蟲叮咬;離開草叢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