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

暑假即將結束 腸病毒又將進入高峰期

暑假即將結束 腸病毒又將進入高峰期#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八月進入尾聲,學校也即將開學,又將進入腸病毒疫情高峰期。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截至8月23日止,全國感染併發重症累計136例、新北市23例,較之去年同期全國累計8例、新北市2例,均高出很多,家長務必小心防範,以及各公私立教托育機構務必落實通報。教育局也已通令學校做好消毒等防範措施,教導學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以防疫情蔓延。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表示,暑假結束後開學的9月是國內腸病毒疫情的另一個高峰期,而今年的疫情又比去年來得兇猛,漫長的暑假又即將結束,小朋友又要開始過團體的學習生活,家長千萬大意不得,務必要跟孩子一同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衛生局提醒家長,腸病毒病程變化迅速,如發現家中幼童出現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即刻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教育局也提醒各學校提供充足洗手環境,定期針對遊戲器材、玩具、門把及桌椅定期消毒,並提高學幼童與家長對預防重點之認知、落實學幼童健康監測、紀錄及追蹤、疫情通報作業。且由於5歲以下的幼童是感染腸病毒的高危險族群,衛生局也呼籲教托育機構務必落實通報、依規定適時停課,以降低疾病在學幼童間蔓延的機率。衛生局再次呼籲,幼童感染腸病毒時請在家休息,除適度休養外也可保護其他學幼童健康。

開學在即腸病毒仍流行 學校家長小心防範

開學在即腸病毒仍流行 學校家長小心防範#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目前仍是腸病毒流行期,且腸病毒71型依然活躍,感染與併發重症的風險仍在。此外,各級學校將於下週陸續開學,學童間的互動有助於腸病毒傳播。因此,疾管局呼籲各教托育機構,在學童返校上課後,應提供充足完善的洗手設備,並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注意「呼吸道及咳嗽禮節」。如學童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請家長儘速攜帶就醫,並讓學童請假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以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同學,並讓自己儘快恢復健康。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5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3例為居住於北部的6個月大女童、14歲及17歲少年,1例為居住於中部的5個月大男童,另1例為居住於南部的3歲6個月男童,4例個案皆已順利康復出院,其中北部的女童仍住院治療中。本年截至8月20日止,累計共135例重症個案,其中132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疾管局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疾管局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可至疾管局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開學在即 學校應確實消毒防堵腸病毒

開學在即 學校應確實消毒防堵腸病毒#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學校開學在即,又將進入腸病毒疫情高峰期,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8月23日止,全國感染併發重症累計136例、新北市23例,較之去年同期全國累計8例、新北市2例,均高出很多,家長務必小心防範。此外,教育局也已通令學校做好消毒等防範措施,教導學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以防疫情蔓延。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表示,暑假結束後開學的9月是國內腸病毒疫情的另一個高峰期,而今年的疫情又比去年來得兇猛,漫長的暑假又即將結束,小朋友又要開始過團體的學習生活,家長千萬大意不得,務必要跟孩子一同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衛生局提醒家長,腸病毒病程變化迅速,如發現家中幼童出現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即刻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教育局也提醒各學校提供充足洗手環境,定期針對遊戲器材、玩具、門把及桌椅定期消毒,並提高學幼童與家長對預防重點之認知、落實學幼童健康監測、紀錄及追蹤、疫情通報作業。由於5歲以下的幼童是感染腸病毒的高危險族群,衛生局也呼籲教托育機構務必落實通報、依規定適時停課,以降低疾病在學幼童間蔓延的機率。衛生局再次呼籲,幼童感染腸病毒時請在家休息,除適度休養外也可保護其他學幼童健康。(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留意腸病毒併發前兆 疫情趨緩勿輕忽

留意腸病毒併發前兆 疫情趨緩勿輕忽#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持續下降,目前已脫離流行高峰,但腸病毒71型仍然活躍,疾管局公布新增6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5例為居住於北部,分別為1個月、2歲11個月、3歲男童,及5歲、10歲2個月大女童,另1例為居住於離島地區的8個月大女童,6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今年截至8月13日止,累計共130例重症個案,其中127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腸病毒重症個案仍持續發生,疫情以北部地區較高。疾管局局提醒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腸病毒感染者有時症狀並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所以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腸病毒趨緩勿鬆懈 出入公共場所要注意

腸病毒趨緩勿鬆懈 出入公共場所要注意#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入夏後,腸病毒高峰趨緩,依據疾病管制局截至7月31日的監測資料顯示,全國累計共有117例腸病毒重症確定個案,其中1例為死亡個案,腸病毒疫情雖連續5週下降,並已低於流行閾值,疾管局呼籲,因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雖脫離疫情高峰期,但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無論大人或小孩仍會感染腸病毒,且許多感染者的症狀不典型,甚至無症狀,不易警覺及預防,因此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保護。而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開學恐爆腸病毒流行潮 幼童應謹記勤洗手

開學恐爆腸病毒流行潮 幼童應謹記勤洗手#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也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12週之久。衛生局提醒民眾特別注意自身與嬰幼兒的衛生習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濕、搓、沖、捧、擦),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雲林縣衛生局呼籲家長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時,需注意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的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一有懷疑即應立刻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男童染腸病毒 病發快速一週內不治

男童染腸病毒 病發快速一週內不治#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確認今年第二例腸病毒71型重症死亡個案,該個案為居住於北部3歲男童,8/3因高燒不退並出現口腔潰瘍及手足出疹至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並住院治療,因病程迅速惡化,立即轉送醫學中心,雖經醫護人員盡力救治,仍不幸於8/5凌晨往生。今年截至8/6止,累計共有124例重症個案,其中121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疫調發現,其同住家人及接觸之親屬當中,尚有4名幼童亦同時感染腸病毒,目前衛生單位正密切注意其健康狀況,並已進行衛教及防疫措施。依據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雖已脫離高峰,仍在流行期,最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仍然十分活躍,為主要流行型別,使得重症風險持續存在。該局呼籲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暑期幼學童聚會活動多,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該局特別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有「三危」 新生兒為高危險群

腸病毒有「三危」 新生兒為高危險群#腸病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最新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連續3周呈下降趨勢,但重症病例仍持續增加。根據台灣地區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腸病毒好發於在4至6月及9至10月,隨著氣溫升高,腸病毒更為活躍,面對這個蠢蠢欲動的夏日駭客,民眾應多加防範。腸病毒有「三危」,第一危是危險族群。根據統計,12歲以下孩童,其中尤以3歲以下嬰幼兒、新生兒為高危險群。第二危是危險期間。腸病毒71型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病例,其發病到就診時間,平均3.4天,所以發病的最初三天,病情變化極不穩定,最需要密切追蹤。第三危是危險症狀,危險症狀有三,昏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若有上述症狀,必須以重症處理。腸病毒的傳染途徑為:一、飛沫感染: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二、糞口傳染: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三、接觸傳染: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此外腸病毒有三不怕,不怕室溫:可以在室溫活好幾天。不怕胃酸:可在腸胃繁殖。不怕酒精、乙醛等消毒物品。因此,避免腸病毒最好的方法是拒絕飛沫傳染,不去密閉且人多的空間。此外,腸病毒怕紫外線,所以可以帶小寶寶到戶外曬陽光。另外,咳嗽時記得掩口,減少口沫散布;拒絕糞口傳染,吃飯前後、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幼稚園和學齡兒童,切忌共飲共食的不良習慣;拒絕接觸傳染,洗手之後要記得不要再觸眼、口、鼻等五官七竅。食物煮熱至56℃以上,游泳池有加氯且符合法規規定,游泳下水之前先沖洗,游泳完後漱漱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