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你有好的睡眠品質嗎?還是總覺得越睡越累呢?根據2019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一篇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研究結果顯示 越樂觀越沒有失眠症狀該研究為伊利諾伊大學學者所進行,透過調查瞭解樂觀程度與睡眠情況的關聯性。研究者以年齡介於32-51歲,來自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芝加哥以及明尼阿波利斯共3,500位的成人為對象,設計五分制正/負面語句,分數從6(最不樂觀)到30(最樂觀)不等,共10個項目測量參與者的樂觀程度。並請參與者回報兩次睡眠情況,回報期間間隔五年,針對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包括失眠症狀、入睡困難以及每晚的實際睡眠時數。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芝加哥輔助睡眠研究,透過連續三天配戴監測器(平日2晚、假日1晚),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共進行兩次監測,期間間隔一年。結果顯示,越樂觀的人越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9小時),其中有74%自認沒有失眠症狀,且白天嗜睡的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好睡眠有助身心情緒穩定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上述研究只有部分參與者使用睡眠檢測儀進行監測,實際研究上僅就主觀睡眠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在客觀監測數據上並未發現有統計差異,可能原因為樂觀的人對自己睡眠狀況的主觀感受較為正向,亦可能為樂觀的人確實睡得比較好,只是客觀數據無法呈現。不論結果為何,皆顯示越樂觀的人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越滿意,而好的睡眠有益於穩定情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也發現樂觀的人心血管較健康,證實樂觀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也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練習正向思考 可助擁有好的睡眠品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樂觀與悲觀往往是個性所造成,但樂觀是可以練習的,例如遇到事情的當下感到悲觀、無望,不妨問自己「有這麼糟糕嗎?」、「是我想的太負面了?」、「換個想法會如何呢?」,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醒及練習正向思考的方法,建議民眾平常多練習可幫助自己擁有好的睡眠品質。通常越睡不著越會想到煩心、不好的事,當發現自己陷入負向情緒,應提醒自己多想愉快的事情;若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完而影響睡眠,不如起身用筆記下避免一直掛心。葉雅馨提醒,睡眠環境與氣氛的營造很重要,應避免因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切忌起身運動,反而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她呼籲,沒有健康的睡眠已經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同時也是罹患疾病的高風險指標,「樂觀」是一項特殊的心理資產,鼓勵民眾應積極的練習,讓自己擁有好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