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

越樂觀的人 睡眠品質越好?!

越樂觀的人 睡眠品質越好?!#樂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你有好的睡眠品質嗎?還是總覺得越睡越累呢?根據2019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一篇研究顯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研究結果顯示 越樂觀越沒有失眠症狀該研究為伊利諾伊大學學者所進行,透過調查瞭解樂觀程度與睡眠情況的關聯性。研究者以年齡介於32-51歲,來自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芝加哥以及明尼阿波利斯共3,500位的成人為對象,設計五分制正/負面語句,分數從6(最不樂觀)到30(最樂觀)不等,共10個項目測量參與者的樂觀程度。並請參與者回報兩次睡眠情況,回報期間間隔五年,針對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包括失眠症狀、入睡困難以及每晚的實際睡眠時數。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芝加哥輔助睡眠研究,透過連續三天配戴監測器(平日2晚、假日1晚),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共進行兩次監測,期間間隔一年。結果顯示,越樂觀的人越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9小時),其中有74%自認沒有失眠症狀,且白天嗜睡的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好睡眠有助身心情緒穩定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上述研究只有部分參與者使用睡眠檢測儀進行監測,實際研究上僅就主觀睡眠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在客觀監測數據上並未發現有統計差異,可能原因為樂觀的人對自己睡眠狀況的主觀感受較為正向,亦可能為樂觀的人確實睡得比較好,只是客觀數據無法呈現。不論結果為何,皆顯示越樂觀的人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越滿意,而好的睡眠有益於穩定情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也發現樂觀的人心血管較健康,證實樂觀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也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練習正向思考 可助擁有好的睡眠品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樂觀與悲觀往往是個性所造成,但樂觀是可以練習的,例如遇到事情的當下感到悲觀、無望,不妨問自己「有這麼糟糕嗎?」、「是我想的太負面了?」、「換個想法會如何呢?」,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醒及練習正向思考的方法,建議民眾平常多練習可幫助自己擁有好的睡眠品質。通常越睡不著越會想到煩心、不好的事,當發現自己陷入負向情緒,應提醒自己多想愉快的事情;若因為擔心事情做不完而影響睡眠,不如起身用筆記下避免一直掛心。葉雅馨提醒,睡眠環境與氣氛的營造很重要,應避免因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切忌起身運動,反而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她呼籲,沒有健康的睡眠已經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同時也是罹患疾病的高風險指標,「樂觀」是一項特殊的心理資產,鼓勵民眾應積極的練習,讓自己擁有好的健康狀態。 

遲鈍未必是壞事 不順利也能樂觀度日

遲鈍未必是壞事 不順利也能樂觀度日#樂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般人認為,遲鈍這兩個字會給人負面的印象。但是我認為因人而異,有時遲鈍未必就是壞事。尤其是現在社會,步調這麼快速、忙碌,到處都充斥著無形的壓力,如果能夠遲鈍一點,人們應該會更加幸福、有活力。心思比較細膩、容易敏感的人,只要有小小的失敗、或是人際關係上有一點點的麻煩,就會煩惱不已、愁眉不展。敏感是天賦 不該愛用就用如果因此無法尋得契機,重新站起,還會承受不住壓力、影響身體,甚至會因此罹患憂鬱症等心理疾病。越是敏感的人,越容易勉強自己承受壓力。因此與其為一點小事就神經兮兮,不如活得遲鈍一點才是上策。我所指的遲鈍,並不是對任何事情的感受或思考方式表現拙劣。遲鈍未必是指腦袋魯鈍,從好的一面來說,其實是豁達生存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說,遲鈍不會使你因為無關緊要的事情而窮擔心,反而讓你精神飽滿、健康快樂的生活。鈍悟:敏感的人擔心多,所以行動少。敏感者說不出「總會有辦法的」 樂觀的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工作、人際關係、戀愛、金錢,能夠盡如人意的事,真的是少之又少。但是,滿腦子想著不順心、不順利的事情,心情只會更煩悶。因此,只有樂觀的告訴自己「總會有辦法」,才能夠順利的活下去。如果整天都在煩惱什麼不順利、什麼不順心,就無法提起精神好好過日子。成天意志消沉,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鬥志。縱使人生盡是不順利,還是要抱著愉快的心情向前看。重要的是,擁有樂觀的思維,並跟自己說:「只要繼續努力,總會有辦法。」可是越敏感的人,就越是悲觀。「我已經不行了!」、「我的忍耐已經到達極限了!」、「我已經無法招架了!」等,從這個角度來看,神經大條一點還比較聰明。只要稍微遲鈍一點,就不會因為一點無謂的小事耿耿於懷,甚至意志消沉;而碰到不順心、不順利的事情時,藉由鈍感力就能夠樂觀以對,無須過度煩惱。換言之,就算人生充斥著不如意事,遲鈍也能使你幸福的活下去。鈍悟:樂觀的人不敏感。(本文摘自/鈍感力:為那些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的人,找到救贖/大是文化)

失眠多夢 憂鬱症9大檢測

失眠多夢 憂鬱症9大檢測#樂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家境富裕,卻經常看他為金錢煩惱,造成他憂慮的原因是父母給予的壓力,因為他是獨子,從小雙親灌輸他長大後要找份待遇很好的工作,然後賺很多錢,絕不能讓他們丟臉。為了不丟父母親的臉,他用功讀書考取名校,畢業後果然不負眾望,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小主管,擁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但他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快樂,在汲汲追求金錢的過程中,他放棄了許多想做的事,甚至快到30歲還沒談過戀愛。壓力將快樂的生活取而代之生活對他來說,只是穩定的工作和豐厚的收入,至於有沒有消遣或娛樂都無所謂,到最後壓力將原本快樂的生活完全取而代之,讓他變成被金錢奴役的追求者,看到他心中的憂慮以及承受的壓力,雖然同情卻無能為力,因為想改變唯有靠他自己,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精神醫學會設計一個「憂鬱症9大自我檢測法」:1) 常感到憂鬱,心情不好。2) 失去對美好事情的喜樂感受。3) 睡眠習慣改變(如失眠、多夢、易醒、嗜睡)。4) 飲食習慣改變(如吃不下或暴飲暴食)。5) 行為上的改變(如行為急躁或緩慢)。6) 情緒起伏變化大(如容易沮喪或脾氣暴躁)。7) 感到疲倦,常提不起勁做事。8) 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衰退。9) 常有輕生的念頭出現。找家人、朋友傾訴 進行心理治療憂慮會消耗精力、損害健康、扭曲思考,更能挫傷壯志,要怎麼克服它呢?如果你的症狀符合以上6至8項,很有可能已經患有輕微憂鬱症了,這時,你應該趕快找家人或朋友傾訴心中的苦惱,甚至找社會心理機構和心理醫生,經過幾次心理治療,這些症狀基本都會好轉。憂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漠視,給自己找藉口而不願正視它,其實只要針對產生壓力的原因加以改善,一定可以擺脫它的束縛。我們有能力除去依附在身上的煩惱、憂慮或壓力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有信心做到的人並不多,雖然不多,更應該用解決問題來代替擔心問題,不要認為自己做不到就低頭認輸。學會樂觀豁達 生活會寬廣、明亮許多快樂的人來到春天的花園裡,享受鳥鳴和花香,憂鬱的人來到春天的花園裡,聽見鳥鳴,擔心哪天鳥會飛走,嗅到花香,擔心哪天花就凋零,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做一個快樂的人呢?學會樂觀和豁達,生活的路就會寬廣和明亮許多。(本文摘自/你有什麼好煩的?/哈林文化出版) 

保持樂觀 「半杯水」的哲學

保持樂觀 「半杯水」的哲學#樂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個高一女學生寫信來,說她從小就一直覺得事事輕鬆順利,不論課業、生活,一切雖不算頂好,但都比雙胞胎妹妹好很多倍,雖然她的身材沒有妹妹來得好,但頭腦卻比一般人好,成績也一直比妹妹好。認為自己只有不好 好的都被拿走了但是她上了高中後,妹妹的成績真是比以前好太多了(甚至比她好),這等於是說,她連最後的優勢(功課好)都不見了,她覺得自己是澈底失敗了,她問我該怎麼辦?同樣是一個媽媽生的雙胞胎姊妹,她卻認為自己只擁有不好的一面,所有好的都被妹妹拿走了,想想,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思,乾脆自殺算了。對於這位讀者的「砍布簾(Complain)」,我想告訴她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弟弟出了車禍,撞爛了一條腿,最後不得已截肢了。妳想想,年紀不到20歲的男孩子,正值青春年華,怎能忍受這種打擊呢?一樣的打擊 心境轉變很重要聽說,他弟弟偷偷自殺了好幾次,但都不成功,後來,他弟弟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小男孩,名字叫什麼記不得了,這位小男孩不但沒有腳,連下半身都沒有了。但是,小男孩對人生仍充滿自信,開朗的笑容和敏捷的動作,讓他弟弟感動得抱頭痛哭。一樣是人,一樣遭逢慘痛打擊,為什麼能活得不一樣?我家巷口有個賣肉粽的老伯伯,有一次我去吃肉粽,吃完了,嘴巴很油、喉嚨很乾,就跟他要一杯開水喝,可是,這肉粽伯亂怪的,他只倒了半杯開水給我,然後就跟我說:「如果你在沙漠中快渴死了,好不容易上帝給你一杯滿滿的水,你不小心手一軟,杯子掉下去,等撿起來,卻只剩半杯水,你會怎麼辦?」絕望的人總是看見失去的部分我手掐著肉粽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不得把那隻軟掉的手砍成八塊半,本來我可以喝滿滿一杯的,害我只剩下半杯,我當然嘔死了。」後來,肉粽伯說,很多人來他攤子吃肉粽,他都問這個問題,雖然大部分的人都像我,不過,有幾個人的回答卻不一樣,他們說:「感謝上帝,我還有半杯水。」同樣是半杯水,絕望的人總是看見失去的部分,樂觀的人永遠感恩剩下的部分,你說做人好不好玩?這位手腳健在的讀者,請想想,如果是妳,妳要怎麼看這半杯水?妳要怎麼回答?(本文摘自/懂得放下,就是一種享受/沙發書坊出版)

她全身70%燒燙傷 用樂觀拼出新人生

她全身70%燒燙傷 用樂觀拼出新人生#樂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燒燙傷後的復健修復期是一段漫漫長路,過程中身心靈的重建,常常讓患者們吃盡苦頭,曾經全身70%以上三度灼傷,歷經三次截肢手術,昏迷了兩個月的莊雅菁說,在傷後醒來發現自己臉已毀容、四肢僅剩下右手,大家都說能活下來算是個奇蹟,但當時的她卻不這麼認為。復健生不如死 新生疤痕像螞蟻爬嚴重的灼傷,使她在醫院躺了167天,復健時的伸展、拉扯讓她痛不欲生,到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心有餘悸,她形容當時自己脖子右側新長的疤痕像一隻隱形的手,把她的頭部往右邊拉,復健師為了改善頭歪的狀況,使力把頭扳回左邊,那感覺就像是脖子即將被扭斷般的疼痛。燒燙傷的皮膚萎縮速度快,使雅菁的雙腳呈現向上彎曲狀態,為了不讓狀況惡化,天天都必須在雙腳膝蓋吊1.2公斤的沙包,透過向下的力量,讓緊縮的疤痕鬆懈,讓彎曲變形的雙腳,正常垂下,然而這還是眾多復健中,最有人性的一項了。 除了復健的疼痛外,新生疤痕更像是全身長了成千上萬隻的螞蟻在身上爬的搔癢難耐,以至於必須在別人裹著棉被睡覺的冬天,開冷氣外加電風扇最強風來減輕不適。20次手術仍無鼻子 用樂觀找回自己陸陸續續歷經20次重建手術後,莊雅菁期待許久的鼻子重建手術,仍因身體燒傷面積太大,找不到健康的皮膚而無法進行。她知道自己永遠換不回一張完整的容顏了。但她仍然堅強面對,因為唯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好。甚至用拼豆藝術,開啟新的人生道路,曾被人預言只能當乞丐的雅菁,並沒有因為自己只剩下一隻手而放棄自己,因一次樹脂土創作被陽光基金會的社工看見,並送去參賽,得到1000元獎金的激勵後,她從「拼豆」開始,慢慢賺到了自己的義肢費用,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拼鬥出不一樣的人生!她期望自己的故事,能夠鼓勵和她一樣曾經少不更事、對生活感到迷惘、對生命失去盼望,甚至是差點活不下去的人,她說,奇蹟不是活了下來,而是有勇氣活下去!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樂觀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新竹市自今年1月份至今,因腸病毒停課共26班次(19班幼稚園、4家托嬰中心、3班國小),衛生局表示腸病毒通常流行期都在四到六月,我國自4月起陸續通報腸病毒重症病患,鑒於腸病毒疫情日漸升溫預防腸病毒,請落實洗手及注意重症前兆並儘速就醫。目前我國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衛生局呼籲,加強校園宣導落實勤洗手,並針對國小、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幼學童常去的速食餐廳、大型百貨賣場與遊樂區等,展開不定期洗手設備及腸病毒相關防治措施聯合查核。衛生局表示,將展開推動校園定時播放洗手歌,以強化並養成學童勤洗手,發簡訊提醒家長及師生一定要落實洗手五步驟、加強洗手五個時機,就是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而且洗手時間要達二十秒,並擦乾雙手,才能避免腸病毒找上門。今年迄今腸病毒重症全國已有4例,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洪士奇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避免傳染他人,並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併發重症,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立即送到大醫院治療,以遠離腸病毒的威脅。

研究:樂觀的人罹患心臟疾病風險較低

研究:樂觀的人罹患心臟疾病風險較低#樂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個性格開朗的人不太可能有高膽固醇。研究發現,中年樂觀者有更好的「好膽固醇」水平,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並有助於消滅壞的膽固醇。此外,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也有較低的甘油三酯水平,參與血管硬化的脂肪分子。研究人員說,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樂觀的傾向,可產生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審慎的飲食、良好的體重控制。美國分析研究數據,包括電話訪問和實驗室測試990位40-70歲的中年者。訪談的基礎,根據同意或不同意的語句,如「我不確定」、「我會期待更好的」等,參與者的樂觀程度分數為6-30。樂觀分數較高的人,也有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這個理想的膽固醇形式,被認為是能預防心臟疾病。對於樂觀的規模每增加五點,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每100毫升就會增加1毫克,相同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將轉換為3%減少心臟疾病的風險,而適量運動也可降低6%心臟疾病的風險。領導研究報告的作者朱莉亞說,這是一個額外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相互交織的,有樂觀的觀點看世界,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不過紐約羅斯福醫院心臟病專家弗朗茨則表示,很難去說是否樂觀會改變、影響膽固醇,或者還有其他導致膽固醇變化的可能性。

四度罹癌不放棄 她樂觀做志工

四度罹癌不放棄 她樂觀做志工#樂觀

二十年前,嘉義基督教醫院員工吳林梅香被醫師宣告罹患乳癌第三期,當時,她向上帝禱告希望能多活三十年;但二十年來,癌細胞卻多次的在她身體的各部位現身向她打招呼,經過多次治療,笑稱自己是「老病人」的吳林梅香卻不改一貫的樂觀,在身體情況逐漸穩定後開始擔任志工,雖然目前仍和癌細胞奮力抗戰中,吳林梅香每天仍準時的到縣政府委託嘉基辦理的新港日安中心報到,當志工陪失能老人。她說上一回她不顧自己身為基督徒的向上帝禱告「多活三十年」,現在她要用「多出來」的時間來陪伴需要的人。(圖:穿紅衣者為吳林梅香)今年七十歲的吳林梅香,九年前由嘉義基督教醫院泡奶室退休。二十年前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初聞噩耗她和大多數病友一樣心想「怎麼會是我?」一度崩潰的和女兒一起抱頭痛哭,然後冷靜的接受醫師安排的治療,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她當時向上帝禱告希望能「多活三十年」,治療後吳林梅香重回工作崗位,心想上帝真的眷顧著自己;沒想到,距離第一次發現癌症後的第四年、第十七年、以及去年底,又分別發現癌細胞悄悄的現身在淋巴、骨髓等地方向她打招呼。但多次的打擊並未摧毀她的樂觀,反倒越活越有信心,她更樂觀的說,世界上沒有不可能,我20年前被宣告乳癌第三期,現在還好好的,這便是上帝要我去服務別人的意思。  吳林梅香說,去年五月日照中心開幕時,便曾先來服務過一段時間,當時發現長輩們剛來的情況並不好,後來因腿部受傷休息了近半年,近期回到日安中心服務,看到長輩們情況好轉,心裡也跟著開心,更想起以往在泡奶室幫小朋友調配牛奶的情況,隨著小朋友喝的牛奶量越來越多,也像自己的孩子情況好轉般的感到欣慰。而日照中心的阿公阿嬤充滿人情味的問候,老是對她喊著「阿香!阿香!」要吳林梅香一起吃飯、做體操,也有失智的阿公雖然聽不懂吳林梅香講的聖經故事,但每每聽到她讀到「上帝說…」的詞句時,便開心的咯咯大笑,讓她更篤定只要自己還有力氣,每天都要來當志工。笑稱自己是「老病人」的吳林梅香,在歷經癌症多次復發的病痛後,以一路走來的心情安慰長輩們,雖然坐著輪椅或行動不便,但至少不會威脅到生命,也要長輩們快樂的過每一天。吳林香說,自己在病痛中深受家人、醫師的照顧及鼓勵,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被服務的老人,但最要緊的是把握現在,將每一天都當成「多出來」的,盡力去服務長輩,便是送給生命最棒的禮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