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童

經濟影響弱勢童未來!家扶呼籲要正視

經濟影響弱勢童未來!家扶呼籲要正視#弱勢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家扶基金會《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生活趨勢調查報告》調查發現,大多數貧困家庭的家長會重視子女的教育,有八成三的家長會主動關心孩子考試成績,期盼子女在課業上能有好表現,也有五成六的家長期待子女能有大專以上的學歷。不過,這些經濟條件不佳的家庭,卻無法負擔孩子額外的補教需求;且孩子大多因家庭經濟壓力,改選技職體系的學校,想盡快學得一技之長,負擔家庭的經濟,未來發展受限。根據統計,家扶基金會2011年所扶助的1萬7百多名高中職的學生中,只有26%就讀普通高中,74%選擇技職路線;貧困青少年會選擇技職路線通常是受到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他們希望能提早就業,幫助家庭生計。此外,也有一部分的少年是和學業低成就有關,他們缺乏加強課業能力的機會,學習效果不佳,很難考取公立學校。家扶基金會表示,在這項調查中,有六成五的貧困兒少希望有機會完成大學教育,但在家扶基金會所幫助的高中職生中,僅有35%順利就讀大學。相較於他們「理想期盼中的教育期待」的六成五來說,足足落差了30個百分點;此外,更有兩成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國中畢業後便不再升學。當問及兒少對於「未來的就業期待與看法」時,有七成兒少認為家中經濟條件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所限制,雖然有37%的貧困兒少未來希望自己是教師、工程師、醫師等擁有專業技術;但在現實生活條例考量下,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機會獲得好的高等教育,對於未來的職業選擇,約31%將最可能從事如餐飲店員、服務生等的服務工作人員或店面銷售人員;14%的人會成為技術員或助理專業人員。這項發現呈現出經濟弱勢兒少了解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決擇,也明白教育條件會影響未來的就業。針對上述的調查報告,家扶基金會期待這些弱勢家庭兒少不要因為家庭經濟匱乏、不要因為沒人可以指導功課、不要因為想提早就業來幫助家計而放棄更多的學習機會。因此,家扶基金會特別提出「貧困兒少的三個願望」,呼籲正視經濟弱勢家庭兒少的學習和未來發展。一、號召青年社會服務團:鼓勵目前的大學生依自己的系所專業,每週至少提供3小時的課業指導,幫助貧困兒少解決家庭作業的困惑,並以自己為榜樣,激勵他們不要放棄就學的機會。二、提供貧困兒少補教資源:每一家才藝班、課輔班、補習班等,在每一個班次提供部分名額給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來上課,增強他們的各類學習,將有助於他們再多元教育體制下,能夠累積競爭條件,讓弱勢家庭的兒少可以擁有才藝和課業的學習成就。三、督促政府落實學校課後輔導政策:不論鄉村或城市,每一所國小、國中、以及高中至少開闢1至3班的課後輔導班,讓今天上課過程中有疑惑不解的學生可以再度向老師求教,特別是經濟弱勢與偏遠地區的兒少在課後時間也有人可以幫助他們解決課業問題。圖:家扶基金會盼望社會各界一同實現貧困兒少的三個願望,讓他們學習不輸在起跑點。(照片/家扶基金會提供)

影音/8成弱勢童 分擔家務誤課業

影音/8成弱勢童 分擔家務誤課業#弱勢兒童

家扶基金會今天公布「台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弱勢家庭的孩子沒有童年,被迫當早熟的小大人,放學後還要幫忙分擔家務與家計,甚至有些孩子因此得向學校請假,不能正常上課。     11歲的小風,每天放學後的工作,就是煮飯、洗衣服,還要幫長期臥床的阿嬤換尿布,清理大小便,因為爸爸中風、媽媽負起養家責任,工作常常要忙到深夜才回家,因此這些家務事,都落在小風一個人身上。其實在台灣,還有很多像小風這樣的孩子,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發現,有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不僅幫忙做家事,還要照顧家人;甚至有一成六的孩子,需要幫忙賺錢、貼補家用;有四成五的孩子覺得,自己的角色像大人;有高達七成的孩子認為,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這些早熟小大人的體貼,更令人心疼與不捨。這些孩子變成早熟的小大人,有些孩子甚至因為家務重擔、必須向學校請假。而為了讓這群弱勢孩子,不會因此導致成長學習受到阻礙,家扶基金呼籲社會大眾,可以透過擔任志工等等方式來幫助他們,度過必須早熟的童年。

灰色童年 八成弱勢童被迫早熟親職化

灰色童年 八成弱勢童被迫早熟親職化#弱勢兒童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委託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進行的「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結果於本(1)日公布,調查發現,臺灣地區有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被迫成為「早熟小大人」,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並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但最令人不捨的是,面對家庭弱勢、課業問題及親職化的身心負荷,孩子們身心俱疲卻沒有傾訴的對象。家扶基金會表示,「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是針對臺灣經濟弱勢、偏鄉弱勢家庭的國小4年級至國中3年級的兒童少年進行的問卷調查,共發出1100份、回收有效樣本1071份。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甚至有16.7%的孩子需要幫忙賺錢貼補家用。此外,4成5的兒童少年認為,自己在家的角色像大人而不是小孩,對於負擔家裡大小事的責任;有2成5的孩子表示,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其中竟然有高達七成的孩子認為「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早熟體貼令人心疼。為了扶助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透過各項協助方案,幫助他們解決家庭面臨的困境,並協助親職化兒童減輕其照顧的身心負荷、重建正常童年的生活經驗,家扶基金會推動「弱勢兒童親職分擔服務方案」,希望結合社會各種資源給予「小大人」們實質上的幫助。※圖:為了幫助早熟小大人,家扶基金會推出五大幸福方針的「弱勢兒童親職分擔服務方案」。(左起為大同育幼院長黃劍峯、苗栗家扶主任湯鳳琴、家扶執行長王明仁、小大人個案-小羚、小大人個案-小風、中國信託信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台北南區家扶主任陳美君及新北市家扶主任周大堯。照片為家扶基金會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