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

最新研究:疫苗可助降低長新冠罹患風險,醫籲接種疫苗勢在必行

最新研究:疫苗可助降低長新冠罹患風險,醫籲接種疫苗勢在必行#高齡者

「長新冠」會有多大影響?一名65歲退休人士,本身是高知識份子,對新冠肺炎的知識涉獵相當多,曾確診新冠肺炎復原後,自覺體力變得很差,由於身體反覆不適,因此也不敢去長途旅行,不僅影響生活,心理狀態也不穩定。醫師表示,長新冠帶來的不只身體不適,更多心理、社交層面都是不可忽略的長遠影響。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吳至行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從趨勢面來看恐怕未來的5到10年都會持續存在,與其共存必須要有策略性作法,但他擔憂民眾目前似乎過度輕忽疫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長新冠(Long COVID)定義為在首次感染新冠肺炎三個月內持續或出現新症狀。而長新冠常見的嚴重症狀有腦霧、疲倦、憂鬱等等,症狀維持長達幾個月甚至數年之久,患者深受其擾。 吳至行醫師說明,新冠肺炎國際上對於其病毒的變異與長期影響都持續在研究當中,確診之後對身體的長久影響都沒人能保證是否消失;年紀較輕的患者可能現階段感受不顯著,但不代表過幾年之後長新冠的症狀不會出現。 無施打疫苗、年長者、慢性病患是長新冠主要族群 特別是在家醫科,民眾表達有長新冠的症狀個案相當多,吳至行醫師指出,在門診觀察長新冠的個案當中的共同點,多是從來沒有打過疫苗或者是只打一劑,以及高齡者、慢性病患、體重過重,或者是一開始感染症狀就較多的族群,他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感染,而施打疫苗仍舊是最好的方式。 病毒感染,長期心血管恐怕先受影響 病毒感染是一種發炎反應,發炎是促進異變的因子,吳至行醫師強調,國際上研究數據已經顯示,重複感染確實會加重長新冠影響;而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不僅能幫助減少或減輕長新冠症狀,也能連帶幫助減少急性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的發生風險。他特別提醒,特別是年長者、慢性病患,最好每半年定期施打最新疫苗,而成年人也要做好自我防護,善盡保護家人的責任。 3月15日適逢國際長新冠日,在面對病毒不斷變異與高度傳染性的挑戰,吳至行醫師呼籲,新冠肺炎對於人體來說仍是一種新的病毒,當人體感染時,必須傾盡全力啟動免疫力來戰鬥,如果不斷重複感染導致「免疫竊盜」,也就是提早把免疫力耗盡的狀態,對身體是一個相當大的耗損,復原得越慢就越可能會演變成長新冠,甚至影響生命安全。他強調,民眾一定要相信科學實證,在與新冠肺炎共存的時代中,定期施打最新的疫苗、戴好口罩、勤洗手絕對是長期抗戰的不變策略。 (圖/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吳至行醫師)

只喝湯才養生?高齡營養這樣吃最健康

只喝湯才養生?高齡營養這樣吃最健康#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齡者面臨咀嚼、吞嚥時越來越吃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每天的飲食健康是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的關鍵。為喚起全民對高齡營養,國民健康署呼籲大家一起重視高齡營養健康促進議題,讓長者長壽又健康。食物質地軟硬度和外觀都會影響食用性依據國民健康署2016年針對全國22縣市高齡友善城市調查,發現10%老人有咀嚼困難問題,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特別指出,多數民眾對於老人餐食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只能吃剁碎的食物、液態食品等,其實食物質地軟硬度和外觀等,都會影響老人食慾及食用性。銀髮族5大營養素都攝取不足另外,銀髮族可能因為吃不夠導致熱量攝取不足,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2013-2014年長者的飲食前5大缺乏的營養素為鈣(76.3%)、維生素E (73.1%)、維生素D (60.0%)、鋅 (51.5%)及鎂 (49.6%),攝取不足的比率達5~7成。另根據2013-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齡者6大類食物中,攝取不足盛行率最高的前2名為奶類(81.6%)及水果類(72.9%)。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長者每天的飲食要吃得夠,特別是奶類建議每日1.5杯和水果類每日要吃足2份。少油、少吃不一定養生只喝湯不吃料才養生?高齡者常因為養生、疾病、網路傳言等原因,造成少油、少吃的飲食型態,其實高齡者沒有吃對食物無法達到應有的營養。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建議高齡者攝取多樣化的蔬果,使用天然調味料、低鹽,搭配全穀、堅果;肉類以攝取魚、雞肉等白肉為主,每餐都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促進高齡營養 擴大經營營養生活國民健康署為促進高齡營養健康,逐步推動「社區營養教育示範點」,於社區關懷據點、社區營造單位、照護中心及大專院校餐飲系等各場域營造營養健康環境,鼓勵營養師走入社區和長照據點,提供營養教育和輔導備餐,促使高齡者能「吃的下、吃的好、吃的對」,帶領全民經營高齡營養健康生活。 

講座/憶失亦友-失智症系列講座

講座/憶失亦友-失智症系列講座#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照護不只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沉重需要共同分擔的沉重壓力。失智症剛開始以近期記憶減退為主,家中長者剛開始出現此症狀常被家人誤以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患者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失智友善,同村協力」,失智照顧不是一個家庭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社會局,以及相關民間團體與公協會,在9月至11月期間規劃推出一系列關懷失智症活動,期盼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照顧議題的重視與關心。10月舉辦的主題為「身為失智症家屬能做甚麼?」教民眾如何辨識早期失智症,化身失智症家屬的守護天使。活動相關訊息,歡迎民眾上新北市失智症共照網(http://missing.tw)查詢。名稱:憶失亦友-失智症系列講座──身為失智症家屬能做甚麼?時間:106年10月15日(日)10:00-12:00地點:新北市板橋國民運動中心2F社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智樂路6號)報名: (02)2258-8886分機131(或至活動中心1F服務櫃檯登記)

白內障盡早就醫 享受「睛」采人生

白內障盡早就醫 享受「睛」采人生#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高齡化社會中,眼睛老化是一項老化警訊,根據眼科醫學會資料顯示,推估台灣約有6成高齡者罹患白內障,就醫比例卻僅有2成,55%高齡者甚至會等到眼睛出狀況後才就醫,是歐洲國家的3倍!醫師提醒,白內障會導致視力越來越差、容易跌倒,增加外傷的機會,也會因為活動範圍越變越小、足不出戶引發老人失智等其他疾病。不愛檢查原因可能是擔心療法無效、影響生活隨台灣老化速度加快,白內障患者預計未來將再創新高!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白內障手術委員會召集人潘志勤醫師指出,國人固定檢查習慣偏低不只在眼科發生,歸咎原因可能在擔心新療法成效不佳、不願面對眼疾真相、擔心術後引發併發症等。隨著醫療進展,台灣白內障手術日趨精進與世界同步,國人也應隨時接受新資訊,才不致讓視力問題因害怕不敢手術而影響老年生活。白內障患者可能引發骨鬆、關節退化問題潘志勤醫師指出,「還有更多疾病躲在白內障後面」,白內障患者不僅要面對生活上的不便,還可能因為減少活動引發骨質疏鬆、關節退化等問題。另外也會因此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因此治療白內障僅是邁向良好老年生活的第一步。視力差不僅會影響活動範圍,越來越模糊的世界也會讓老年人,在生活上面對重重關卡以致拋棄戶外生活。其實只要積極尋求治療方法、與專科醫師討論,有機會一次解決白內障、遠視、近視及散光等問題。高危險群1~2個月就要檢查一次應定期及規律檢查白內障全台患者更已於103年突破百萬大關潘志勤醫師提醒,現代醫學進步,65歲以上一般高齡者,應以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但有高危險因子的人如糖尿病、青光眼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檢查頻率約1~2個月一次。出現眼部不良反應時應盡速就醫並與專業醫師討論解決方法,才能在退休後持續擁有「睛」采人生。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7、8月是中暑高峰期,面對大暑將至,氣溫逐漸攀升,老人是高危險群,專業醫師表示,面對熱浪來襲,75歲以上的老人因排汗反應較慢,發生中暑的機率為一般成人的3倍高,因此要格外當心。老人排汗緩慢 影響排熱功能易中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醫師鄭惟太表示,針對使用某些藥物的病患,有慢性疾病史,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等患者長期服用藥物,皆屬中暑高危險群。尤其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加上有有些藥物會影響身體排熱的功能應特別注意,特別應注意預防中暑發生。鄭惟太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當外在環境導致人體體溫上升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發號施令,命令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呼吸和心跳也會加快,幫助人體散熱,維持體溫平衡。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注意中暑鄭惟太醫師指出,當服用某些藥物時,藥物的作用可能會介入這個體溫調節系統的運作,因此使得人體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中暑風險也會增加。這類藥物包括減少排汗功能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抗膽鹼抑制劑;刺激新陳代謝而增加身體熱量的藥如甲狀腺素補充劑,安非他命,酒精飲品等。另外,利尿劑、三環抗憂鬱劑也都是風險藥物之一。穿淺色衣服、戴帽子 隨時補充水分鄭惟太醫師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避免在正午或烈日下曝曬,外出時穿淺色寬鬆衣服、戴帽子,謹記隨時補充水分。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上述藥品的患者也要提高警覺。只要一出現頭暈嘔吐等疑似中暑症狀,應儘快休息或就醫。

這2部位酸痛 大腦退化中!

這2部位酸痛 大腦退化中!#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高齡者除了忌諱太飽與太餓,就怕有偏食習慣,不只菜色要常做變化,使用的油也要隨時更換,除了紅花油之外,其他如沙拉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苦茶油、麻油、白絞油等,都應交替使用,而且只能用一次,回鍋油是絕對被禁止的。後腳筋和腳踝骨輪酸痛 代表腦部正在退化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高齡者的子女們,應該感到很欣慰,因為高齡者意味著家族繼承了健康、長壽的遺傳因子,身為子女的一定要不厭其煩地細心照料。平常要為他們準備豬(牛)耳朵、豬舌頭、豬腦、豬大腸、小腸、牛尾、豬尾、筋和腰子及豬的龍骨髓等,此外魚的軟骨和肺管也是很好的食材。老一代的台灣人常說:吃腦補腦、吃腳補腳,這種「以類補類」的說法。牛或豬的腳筋都有增補後腳筋的強效,後腳筋之所以要補,是因為它和腦有直接關連。如果後腳筋和腳踝骨輪會酸痛,就會連動引發後頸部的不適;而此處若會酸痛,就代表腦部正在迅速退化中。一旦酸痛消除,腦的思考就清楚,也能免於罹患老人癡呆症的命運。關心牙齒健康 才能阻止腦部退化在飲食管理中,除了食物的選擇、烹飪的方式及質量的拿揑之外,吃相也會影響到效果。阿娘雖然年紀大,但她的牙齒一向很健康。沒有好的牙齒,再美味的佳餚都要打折扣,甚至會影響腸胃運作。很多高齡者都是因為一口假牙,導致咀嚼受到影響,只能食用流質食物,這是老人家的遺憾。所以,子女們平常要關心長輩的牙齒健康,鼓勵他們定時去做檢查,預防牙周病及蛀牙的發生。唯有維持牙齒的健康,才能發揮咀嚼的功能。我常鼓勵老人家要咀嚼食物,因為用力咀嚼時,可以刺激唾液腺的分泌;牙齒咬食物所發出的聲音,則可以刺激耳朵的聽覺,耳朵傾聽,就會引導腦的活動,如此連動之下,腦部就不致退化。所以,通常牙齒好、可以咬硬食物的高齡者,身體和腦部都會顯現出比較健康的狀態。咀嚼要充分運用上下左右的牙齒,均勻的、仔細的、慢慢的咀嚼,不可只使用單邊;長期使用單邊咀嚼,不僅會影響到牙齒的健康,更會造成「嘴歪」的難看臉型。只有維持均勻的咀嚼,才能帶動表情,使容貌加分,同時能分泌唾液、幫助消化,更可使統管血液、支配頭和四肢等重要器官的脾臟更趨活化。(本文摘自/無齡的養生智慧/時報出版)

吞嚥難?6大好吞飲食報你知

吞嚥難?6大好吞飲食報你知#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到咬不動花生」許多高齡者常有牙口及吞嚥問題,飲食不方便造成營養攝取不足、身材瘦弱,近年來年長者透過養生保健追求健康長壽的觀念越來越普遍,為了不影響老年生活品質,加速身體耗損,選擇食物、均衡營養也是一大學問。營養師表示,銀髮族應均衡攝取各類食物,適量調整好入口的形式,達到「好吞飲食」,能讓銀髮族攝取營養更簡單!剪小口、剁碎、泥狀 減少湯湯水水家有一老如一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部主任暨臺北市營養師公會理事長陳珮蓉提醒,銀髮族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除了關注牙口的照顧,同時要觀察其吞嚥情況。若家中長者吃飯時容易有嗆咳和吞嚥困難狀況,適當質地調整至軟質、剪小口、剁碎、泥狀、糊化,減少湯湯水水,達到「好吞飲食」的目的,另外,若吞嚥困難症狀嚴重,應及早至醫院進行評估與處理。好吞飲食 盡量打成泥或磨成粉「好吞飲食」的6大分類代替食品,全穀根莖類可利用煮爛的南瓜、山藥泥取代糯米、麻糬、餅乾;豆魚肉蛋類可將各類瘦肉攪成泥,多吃蒸蛋、豆腐;低脂乳品類也可以用優格、奶酪取代牛奶,至於蔬菜類也可將胡蘿蔔、波菜打成泥;水果類則可多吃木瓜、蘋果泥;另外,油脂及堅果種子類食物則可利用煮軟的花生打成泥、尖果磨成粉加入食材之中。藉由去除粗皮、硬質部改變食物的型態,使其變得滑順、好入口減少長者難吞嚥的問題。除了強調營養均衡外,食材也宜多變化,並注重色、香、味的提升,提供賞心悅目的外觀,藉由視覺及味覺刺激來增加長者食慾,使其能夠攝取足夠營養素減少營養不良的危險性。 

跌倒站不起來 病死率高1倍

跌倒站不起來 病死率高1倍#高齡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1月21日晚間從3樓樓梯不慎摔落2樓,造成腦部大量出血,1月23日驚傳過世。高齡者跌倒時有所聞,每年約有1/3的65歲以上居家老人發生跌倒的意外傷害事故。 掌握老人跌倒原因 可知相應措施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暨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指出,在因跌倒而住院的老年人口群中,其內在個體老化原因佔45%,居家環境原因則佔39%,原因不明者則為16%,因此,掌握老年人跌倒的病因,更可暸解其相應防治疾病的措施。 年齡增長 肌力大不如前步入老年期,絕大多數中老人的肌力大不如前。譚健民主任表示,25歲開始肌力以每10年4%的速度遞減;而50歲以後,則以每10年10%的速度遞減。所以,在30~80歲之間,上下肢及背部肌力的減退程度可達60%,因此,在年齡增長後,感到舉步維艱、腳抬不高、步態緩慢及不穩,而容易發生跌倒。 腦部小動脈病變也會影響老年人步態異常不僅受到年齡增長的影響,亦與本身潛在病變有關,譚健民主任指出,其中較為常見的包括有神經系統疾病如腦部小動脈病變所造成的隱性腔隙性腦梗塞、老年失智症、巴金森氏病、腦中風、正常壓力腦積水、慢性硬腦膜血腫、小腦性共濟失調、脊髓疾病、大腦白質病變、額葉萎縮以及周圍神經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存在,甚至精神狀況如憂鬱症,及其它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性骨關節病以及重症肌無力,亦需要列入鑑別診斷的參考依據中。 家具擺設不當容易絆倒譚健民主任強調,老年人對於環境因素的改變,不如中青年人能作出及時、適時及足夠的快速反應。因此,居家環境因素在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常見的環境危險因素如家中傢俱擺設不當,行進中被途中物體(如孫兒的玩具、繩索、電線)絆倒、地面過滑的衛浴設施、光線晦暗或刺眼燈光、床鋪過高或過低、坐椅過軟或過低等,都會使老年人在不便環境行進中,被絆倒而發生跌倒意外。 跌倒引發後遺症及併發症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跌倒引起軀體的損傷率為10%,其中重度軟組織損傷佔5%,其中包括有大關節積血、脫臼、扭傷以及血腫;骨折則佔5%,主要是髖骨、股骨、肱骨、腕骨、肋骨、頸骨及撓骨遠端骨折,甚至遲發性硬腦膜下血腫。 譚健民主任說,絕大部份的老年人都存有骨質疏鬆症,一旦跌倒則必然會容易發生骨折,其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劇上升。老年人跌倒病死率較無跌倒的老年人高出5倍之多,亦有研究指出跌倒後一小時仍不能站起來者,其病死率還會再高出一倍以上。 擔心再跌倒的無形恐懼成惡性循環「跌倒」是臺灣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死因,譚健民主任表示,單純的跌倒不僅導致老年人肢體傷害所帶來行動不便的不良後果,而爾後擔心再次跌倒的無形恐懼,更會影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自信及心理障礙,倘若又自我受限活動或被照護者約束行動,不僅加速老年人本身失能,更間接增加家庭及社會成本的負擔,因此,老年人跌倒的認知及其預防,已成為基層臨床醫師在老年人病患的照料中,一項必需要額外特別重視的臨床課題。 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掃描檢查的重要性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要能事先早期預警老年人口群為何較其他年齡層容易發生跌倒的風險及事故,才是大家必須共同早期認知的問題。因此,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群中,一旦在家中發生過兩次以上的跌倒事故,一定要先排除是否存有頸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症,而此時早期的「頸動脈超音波掃描篩檢」也就顯得更重要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