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脂肪酸

如何挑選食用油 可以越吃越健康?

如何挑選食用油 可以越吃越健康?#飽和脂肪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前幾年因為生酮飲食流行的關係,中鏈飽和脂肪酸(像是椰子油與奶油)突然變得很流行,但是就如之前所言,雖然有的人很適合吃飽和脂肪酸,但是也有很多人不適合!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油、苦茶油、葡萄籽油、魚油……這麼多的油,該怎麼挑選?首先我們要先認識油的成分與優缺點,才可以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油。飽和脂肪酸動物性脂肪含有較多的中長鏈飽和脂肪酸,含量的順序由大到小是牛油、豬油、雞油、鴨油,而椰子油、奶油則含有較多的中鏈飽和脂肪。中鏈脂肪酸含碳數少(6 ∼ 12個),之前因為生酮飲食的關係熱門過一陣子;一般我們所食用的油脂大多屬於長鏈脂肪酸,含碳數大於12個。由於中鏈脂肪酸(椰子油、奶油)含碳數較少,在身體吸收與代謝上與一般長鏈脂肪不同,有容易吸收卻不易儲存的特徵,所以在減肥時,熱量攝取減少的狀況下,更容易被身體利用後代謝生成酮體,對於利用生酮飲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重的人來說,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奶油與椰子油屬於飽和脂肪(沒有雙鍵),飽和脂肪酸在低溫下大多會凝結成固體,在血液中循環時會影響血液流速,而在食品營養學研究中也發現,飽和脂肪都有容易造成血管淤積的特徵,對於已經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油脂。所以美國心臟協會(AHA)才會在2017年全世界都瘋迷生酮飲食及椰子油減肥時,突然發表文章批判椰子油的風險。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情況下,飽和脂肪酸也可以是很好的選擇。原因是飽和脂肪酸沒有雙鍵,在身體內比不飽和脂肪更容易消化與代謝,尤其對於消化代謝能力較差的人來說,食用飽和脂肪(不論中鏈、長鏈)都可以幫助食物的運化。在我們的研究裡面,肺經血液循環不良的人,除了容易有高血脂問題,也會增加高血壓、冠狀動脈阻塞的機會,所以建議有肺虛的狀況,就要盡量避免食用飽和脂肪酸(像是椰子油、奶油、動物性油脂與內臟),但是飽和脂肪因為比較容易消化,尤其是椰子油、奶油含有中鏈脂肪酸,更是容易消化、吸收及利用,所以特別適合消化、吸收和代謝不好的脾虛朋友。長鏈單一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學研究顯示單一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在化學結構裡面有一個雙鍵的脂肪酸,可以減少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剛好我們食品的研究也發現,肺虛的時候容易會高血脂,含有比較大量單一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常常會有補肺的效果,與減少血脂的方向不謀而合。苦茶油、橄欖油、芝麻油、芥花油和花生油都是屬於單一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油脂,水果中酪梨(油)也含有大量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建議肺虛的朋友可以多加選用。但是這些油脂在沒有精製之前,像是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的沸點比較低,加上因為是不飽和脂肪酸的關係,在高溫下容易變質,甚至會產生致癌物質,所以建議大家如果要高溫炒菜或是油炸的時候,盡量要選購精製過的產品,而未精製的油品可以用來做涼拌菜。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最新研究顯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雖然沒有減少血中膽固醇的能力,但是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順暢,以及因為有多個雙鍵,多少有一些抗氧化的功能,對於所有人都很合適。比如紅花油、葡萄籽油、葵花油、核桃油、大豆油、玉米油裡面含有較多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油跟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一樣,在未精製之前沸點(冒煙點)較低,所以如果要用來炒菜或油炸,要避免未精製的產品。Omega-3脂肪魚油中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EPA,亞麻仁油是植物性Omega-3脂肪的來源,這些屬於健康食品的項目,主要的功能有抗氧化及減少發炎反應。由於Omega-3有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所以特別合適脾經過高造成過敏反應增加的人;反之,脾經太低,免疫力不足所引起的發炎反應,就不應該刻意服用Omega-3來抑制,因為已經不足的免疫反應,再用Omega-3來抑制的話,身體的狀況只會越來越糟。我們曾經有一個科學脈診使用者,生活作息很健康,每週也都有固定的運動,但是他的脈象常常會出現容易心肌梗塞的結果。他來參加我們的體質調整課程確認飲食習慣時,我們發現他正在進行生酮飲食,長期把椰子油當做主要的食用油,而飽和脂肪的椰子油非常不適合有心梗風險的人,所以我們建議他把食用油從椰子油改成單一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酪梨油或橄欖油。經過兩個星期之後,他日常的脈象就從有心肌梗塞風險的狀況變成了比較健康的陰虛脈象。再次證明了選擇正確的飲食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本文摘自/從食指看健康/商周出版)

優質湯圓過好年

優質湯圓過好年#飽和脂肪酸

文 /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 林琴雲 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也是歡樂新年最後之壓軸節慶,故元宵又有「小過年」之稱。元宵節應景食物非「湯圓」莫屬,其象徵全家團圓的特殊意義外,也代表希望新的一年有著和睦圓滿的新氣象。認識湯圓「元宵」即是俗稱的「湯圓」。主成份為糯米,糯米有別於白米,其成分中以支鏈澱粉含量居多(約佔99%),經加熱烹調後,產生Q順口感,但相對也會產生較高之黏性。且支鏈澱粉含量愈高者,其分解成單醣的速度相對較快,故其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愈高,愈易影響餐後血糖之控制 。因此,過量攝取易使得熱量攝取過多,導致體重增加或腸胃道不適外,也容易造成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上的困難。相對的,如何吃、吃多少就顯得重要囉!湯圓種類市售湯圓種類眾多,依其內餡種類可分為:無餡小湯圓、甜味湯圓:芝麻、花生、豆沙、棗泥等口味湯圓及鹹味湯圓:鮮肉湯圓等。但無論是甜內餡或鹹內餡,皆會因提升香味與滑潤口感,有些會拌入豬油,因此油脂含量也較高,容易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量攝取。湯圓熱量知多少?健康食湯圓不同種類之湯圓,有不同的搭配方式,只要能掌握正確的搭配原則,也能吃的安心無負擔。無餡小湯圓油脂含量較低,建議可在湯底添加桂圓、紅棗及薑汁,亦可添加甜酒釀,能增添湯底風味又可驅寒暖身,但適量添加即可。也可選擇代糖作為甜味來源,能減低熱量外,更能避免血糖過度升高。喜歡鹹口味者,除鮮肉湯圓外,建議可選擇無餡小湯圓,以適量蝦米、瘦肉絲炒香後,搭配香菇絲及茼蒿,湯底避免過多油脂及調味料烹調,除增加纖維攝取外,亦可吃的健康美味,但仍需酌量攝取。甜餡湯圓,因內餡已具甜味,故湯底部份,可不需要添加糖分。而對於喜歡甜味或糖尿病、減重之民眾,建議以代糖添加,或以無糖茶湯(如:綠茶、花 茶、麥茶等)作為湯底,除可減少熱量攝取外,亦可避免血糖控制困難。市售推出如:山藥湯圓、黃金(地瓜)湯圓、紫米湯圓等養生概念之湯圓。這類食材因屬於主食類食品,故攝取過多,也易加速血糖上升,應酌量食用。湯底陷阱需小心湯圓湯底選擇仍是一大陷阱!一般糖水湯底,添加1公克砂糖即產生4大卡熱量,若添加1大匙,即增加約60大卡熱量。若是紅豆湯底,每100公克約72大卡之熱量。而100公克甜酒釀也有約176大卡之熱量,若又添加一顆蛋花,約需再增加75大卡熱量。因此除了湯圓本身需小心外,湯底選擇也需特別注意,建議可利用一些養生食材,如:菊花(清熱解毒)、杞枸(滋補明目)、紅棗(補氣血)等,除可增加湯底香氣外,並不會額外增添過多熱量與負擔,更能吃的健康又養生。湯圓選購小撇步選擇合格有信譽之廠牌,且具完整標示(包括:品名、內容物名稱與重量、有效期限、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與聯絡電話及地址)之產品。產品包裝完整無破損,外觀無龜裂、斑點及結霜等情形。注意購買地點冷藏或冷凍溫度是否足夠,以避免溫度不足,增加食物變質之風險。食用小叮嚀湯圓多為飯後食用,建議與正餐主食類做替換,如吃3顆甜餡湯圓,應減少1/4碗飯量,以避免醣類過量攝取,增加血糖控制上之不易。酌量食用,避免因美味過量食用,造成熱量、醣類攝取過多。腸胃道功能不佳者,更需小心,以免多食,產生腸胃不適之問題。對於咀嚼、吞嚥困難之老人家或年紀較小之幼兒,因湯圓黏性高又滑順,食用時需注意細嚼慢嚥,避免噎食,造成危險。

素食有助改善體質 教你如何吃出健康

素食有助改善體質 教你如何吃出健康#飽和脂肪酸

現代人吃素,已經不像從前一樣,單純為了宗教的理由,而更多的因素是為了獲得身體的健康。國人的素食花樣比較多,有純素、奶素、蛋奶素、禪食、部分素食等。根據研究指出,人類的消化系統和牛馬羊一樣,比較適合素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韓丁頓博士所做的人體腸道解剖分析報告中顯示,人類不適合肉食,而適宜素食。因為肉食性動物的小腸短,大腸直而平滑;素食動物的小腸長,大腸也長。而人類的腸子約是自己身高的10~11倍,並且來回排列,腸壁不平滑且重疊在一起,此種腸胃較適合食素。再者,肉食中的動物脂肪,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長期食用容易引起膽固醇過高及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時也有致癌的可能性,再加上近年來口蹄疫、狂牛病、禽流感…等動物間傳染疾病的發生更是提醒我們該重新思考自己的飲食行為及習慣,建立一個更健康的均衡飲食。素食,究竟有什麼優點呢?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群提出以下四點供民眾參考:一、許多研究顯示健康的素食能減少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退化性疾病。例如:豆腐不僅比同重量的肉類熱量低,不含飽合脂肪酸,且完全沒有膽固醇(只有動物性食物才含有膽固醇),所以吃素者有較低的血膽固醇,加上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故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利,並且能延緩小腸中葡萄糖的吸收,可幫助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植物性食物體積大、熱量低,且具有飽足感,因此對於控制體重預防肥胖也有幫助。二、植物性飲食,包括:全穀類、豆類、蔬菜及水果,有降低人體罹患癌症機率的作用。根據研究指示,黃豆可減少乳癌的罹患率。因為黃豆中所含的植物固醇(Phytoestrogen)可減少腫瘤發生。黃豆所含的蛋白抑制劑可阻止及避免大腸癌、口腔癌、肺癌及肝癌的發生,這可能是因含有異黃素(Isoflavones)及其他抗癌酵素的關係。植物性食物中的植物固醇及皂素(Saponins)也可減少罹患大腸癌機率。三、素食可以減少癌症發病率.尤其是直腸癌,結腸癌。這是因素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加快,使糞便快速通過腸道,讓有害的物質及時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質對腸壁的損害。據美國研究發現,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發病率低百分二十至四十。 四、素食對預防骨質疏鬆症亦有好處。老年人(尤其停經後的婦女)為了防止骨質疏鬆,提倡多吃含鈣質的食品,而維生素C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很多植物食品(如綠色蔬菜,和某些瓜果等)含有豐富的維生C。相反,動物食品有時卻會影響身體利用鈣質的能力。因此素食不但可以淨化血液,預防便秘及痔瘡的產生,預防癌症,骨質疏鬆症,養顏美容,並且安定情緒。和肉食比起來,素食在養生方面實在益處多多。然而,吃素就是只能吃蔬菜、水果嗎?素食是不是會改變體質?就醫學研究的觀點而言,吃素確實可以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但是必須以『營養均衡』的方式來吃素食,如此才能達到改善生活品質及健康生活的目的。那麼應如何均衡、健康的吃素食呢?有些人常會擔心吃素是否營養足夠?某些營養素,如:蛋白質、鈣質、鐵質是否會有缺乏的問題?事實上,多樣性、廣泛的選用食物,吃的正確,絕對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1.廣泛的選擇各種食物,達到均衡的飲食,也就是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及其豆製品、豆奶、油脂類】。2.攝取適當的熱量,維持理想體重。3.多選用未精製的榖類食物(糙米、大麥、小麥、燕麥…等)以替代精製的白米、白麵。4.適量攝取身體所需的蛋白質:均衡的素食足可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而肉食往往會造成蛋白質攝取過多,導致人體罹患腎結石、骨質疏鬆症、心臟病與某些癌症。每天從五穀根莖類、豆類、核果類、種子類中選用食物,就可以達到『互補作用』,提昇蛋白質的利用率。如:黃豆糙米飯、紅豆麻薯…等,這種組合足以媲美蛋與牛奶,可提供優質的蛋白質。5.均衡素食,可獲得身體所需的鈣質:一般人都認為牛奶及奶製品、小魚乾等為豐富鈣質的來源,其實許多植物性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豆類、豆腐、芝麻、髮菜等,亦含有豐富的鈣質。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動物性蛋白質其中所含的『甲硫氨酸(Methionine)』,在代謝後,易與鈣質結合成硫化物,隨著尿液流失,這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罹患率偏高的原因之一。相反的,素食者,即使是純素食,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卻較低。6.每餐要吃水果,尤其是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以增加鐵質的吸收。植物性食物,如乾果類(葡萄乾、紅棗、加州梅)、全榖類、核果、種子類、及深綠色蔬菜等均含豐富的鐵質,只要與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一起食用,即可促進鐵質的吸收及利用。7.選擇各式各樣的蔬果,包括深黃色及深綠色蔬菜。選用各式各樣新鮮的蔬菜、水果,每天至少含一份深綠色或深黃色的蔬菜,及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如:柑橘類水果、奇異果、芭樂、蕃茄等,以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8.多選用天然(未經加工)植物來源的油脂,不使用任何提煉精製油。台灣許多寺廟裡的素食餐普偏含大量炒菜油,屬於高油脂、高熱量素食,用於烹調素食的植物油(玉米油、葵花油、沙拉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和動物油一樣,都是高熱量食物,吃多了一樣會使人增胖,也一樣會促成動脈血管硬化,演變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其他動脈硬化疾病。天然的植物油脂來源為核果及種子類,如:杏仁豆、腰果、核桃、松子、芝麻、葵瓜子、南瓜子…等。9.少吃油炸素食:炸茄子、炸蕃薯等素食是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已喪失原來低熱量素食的益處。油炸素食的另一個缺點是高溫油炸時,原有的有益性植物性化合物被破壞變質;例如紫色茄子皮和黃色蕃薯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植物性化合物,具抗氧化作用,能保護人體細胞,使其免於氧化物的破壞,經高溫炸後,這種植物性化合物因變性而喪失抗氧化作用,十分可惜。10.發霉的素食不能吃:花生、玉米、米、麥等食物容易感染黴菌而長霉,有些黴菌能釋出黃麴毒素,是強烈致癌物,能使正常肝細胞病變成癌細胞,引起肝癌。雖然並非所有發霉的食物都含這種致癌毒素,但為了安全,凡是發霉的食物,一律不吃才是上策。11.應選用不含農藥的素食:過多殘留農藥可引起急性中毒,但這種病例不多。含殘留農藥的食物久食後,難免有得癌的危險性,理由是許多農藥量大時,易造成消化道受損害,得消化道癌的機會較多。無論中外,政府衛生單位無法有效約束農人使用農藥和農作物經農藥噴灑後的採收時間,故消費者必須依靠自己的智慧來保健。12.縮短烹調時間、降低烹調溫度:食物經高溫或烹調一、二小時後,養分和有益的植物性化合物被破壞殆盡,剩下的營養素可說是微乎其微。蛋白質經久煮後也會變質而不利於健康。事實上,以素食來提供健康且均衡的營養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總之,低脂(低油)、低熱量、高纖、多水分、低糖的素食有益健康,只要不偏食(不過量)、食材新鮮、來源可靠、烹調得當,素食是一個營養又健康的選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