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

疑飲料中毒 衛生局派出調查小組調查

疑飲料中毒 衛生局派出調查小組調查#飲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雲林縣衛生局在4月20日下午約2點20分左右分別接獲消防局、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通報,內容表示雲林國中約有15位學生疑似發生食物中毒案件,在中午出現嘔吐、上腹痛、腹瀉等症狀,並以送往該分院急診室就醫,雲林縣衛生局的「食因性疾病調查小組」立即派員分別至醫院、學校、85度C做疫調訪查。 根據查獲結果,當天午餐人數大約1373餘人,午餐是由該校提供。菜單內容包括義式肉醬麵、奶黃包、炸蝦捲、黃瓜排骨湯。此外,該校學生7年4班學生31人於上午11時左右外購85度C之綠茶多多及海岩多多等2款飲品,而在下午1時50分左右,有15人陸續出現不適症狀,並被分別送往疾病管制局以及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區管理中心檢驗。就醫的15位學生當中,有14位已分別由家長帶回休養。其中還有1位學生留院觀察中。該校也呼籲學生請勿外購飲品,亦請85度C暫停供應涉嫌2款飲品,雲林縣衛生局將對本案持續監控,以防疫情擴大。

確保喝的健康 彰化將加強飲料店稽查

確保喝的健康 彰化將加強飲料店稽查#飲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序慢慢進入夏季,許多人都會買杯清涼又解渴的飲料來喝,不過究竟這些飲料是否添加任何不當的成分,或是水源是否有受到汙染等,民眾都不得而知,因此彰化縣衛生局為保障民眾吃的安心,喝的健康,近日針對縣內飲料店業加強衛生稽查。稽查重點包括「鮮乳、布丁、發酵乳食品是否保存在攝氏七度以下凍結點以上冷藏(庫)櫃中」、「熱藏(高溫貯存)之食品,溫度是否保持在攝氏六十度以上」、「冰塊來源為自製或外購」、「原料來源」、「使用水源為自來水或地下水」、「開放式作業場所是否有效防止病媒或灰塵沙土侵入污染食品之設施」、「飲料泡製、調理、加工及操作是否會交叉污染」、「調理完成之食品是否直接放置地面」、「從業人員手部是否於進入食品作業場所前或有其他可能污染手部之行為時洗手或(及)消毒後再工作」、「冰杓握把是否會與冰品原料或冰塊接觸」、「食品暴露之正上方樓板或天花板是否有結露現象」、「吊扇使用是否污染食品」。另衛生局要求飲料店業應告知消費者飲料保存方式及飲用期限,消費者於購買後應注意封口杯封口是否完全密封並應盡快飲用完畢。

含糖飲料超傷身 專攻擊心血管

含糖飲料超傷身 專攻擊心血管#飲料

美國日前一項最新研究再度證明,糖分攝取過多除了帶來肥胖之外,也會直接傷害心血管,甚至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喬治亞健康科學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添加在飲料中的果糖糖精、甜味劑,若長期大量飲用未來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發生。民眾一般對含糖食品的印象,大多僅限於會造成肥胖,而美國喬治亞健康科學大學日前發表一篇研究發現,常見於添加在碳酸飲料等飲品中的果糖糖精、甜味劑,其實不僅會讓身材變形,也會消耗血液中的好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與脂聯素(adiponectin)的水平濃度,以至於無法好好保護心血管。研究人員Vanessa Bundy博士表示,根據559位14至18歲青少年的血液報告顯示,果糖加工食品除了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之外,高果糖飲食也會引發體內胰島素抵抗的狀況,而胰島素抵抗導致血液中的高胰島素、高糖含量,即是2型糖尿病發生的主因之一。Vanessa Bundy博士提醒家長,現在含高量果糖的飲品與食品愈來愈多,絕對要為孩子的飲食健康把關,並建議學校不要放飲料自動販賣機,甚至在校內賣含糖飲料等,減低孩子喝到含糖飲品的機率。果糖主要富含在蔬果當中,而一般坊間大多都利用果糖加工產品,添加於飲料或食物裡,如最常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就含有相當高濃度的果糖。彰化秀傳醫院的衛教資訊也指出,過去有研究證實,長期攝取高果糖飲料不僅造成體重過重,同時脂肪也會在內臟堆積,並造成增加肝臟脂質新生等的狀況,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建議民眾切記均衡飲食,每天最好吃3分蔬菜與2份水果,與戒掉喝飲料的習慣。

塑化風暴趨緩 輸陸飲料解禁

塑化風暴趨緩 輸陸飲料解禁#飲料

去年因為塑化劑風暴,導致台灣的飲料被很多國家限制進口,重傷台灣飲料相關產業的出口,但是經過半年來的努力,終於在去年8月的時候,大部分國家都願意重新開放進口,只有香港、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與韓國等少數國家仍然限制進口,但是最近香港、韓國已經解除相關規定,而在本月9日時,中國大陸也解除相關禁令,對於台灣的相關產業不啻是一大利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表示,因為塑化劑風暴的關係,很多國家都要求五大類產品,包括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膠囊錠狀粉狀之型態,都需要提出無塑化劑的證明,並且通過層層檢驗之後,台灣才能夠出口,經過台灣駐外單位多次協商後,韓國、香港在去年就解除進口我食品需檢附我國檢驗證明文件的規定,恢復正常進口查驗。繼香港與韓國之後,中國大陸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因為台灣已經銷毀這些塑化劑的飲料,並且已經有效地控制相關產品的品質,因此日前解除相關限制措施,預計有877項產品將會受益。國際貿易局另表示,隨著大陸解除進口限制後,目前只剩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仍有相關規定,但在我駐外單位的努力下,其中馬來西亞已重申,如果在今年2月4日前,台灣的食品如果經過該國抽驗,證明沒有塑化劑含量超標的話,將考慮解除上述進口規定。

曾指控塑毒致罹癌 議員陳政聞妻病逝

曾指控塑毒致罹癌 議員陳政聞妻病逝#飲料

去年(100)因為塑化劑風波,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陳政聞妻子黃偵潔出面控訴塑毒導致她罹患大腸癌,而且在她化療期間居然發生中風,結果在今天傳不幸的消息,黃偵潔疑似因為心肺衰竭過世,得年33歲。在去年塑化劑被爆出來之後,黃偵潔就表示,她長期飲用1款酵素飲品達7年,但是卻爆出該產品可能含有塑化劑,她懷疑就是塑化劑導致她罹患大腸癌末期,並且已經轉移到肺、肝,如果真的是塑化劑的問題,那黃偵潔就是塑化劑風波下的第一個受害者。

夏季喝清涼手搖杯 聰明選減熱量

夏季喝清涼手搖杯 聰明選減熱量#飲料

炎炎夏日,享受一杯清涼的現搖茶飲料,是很多人的消暑法寶。享受清涼的同時,要聰明選擇才不會攝取太多熱量,同時可兼顧健康。您有注意到嗎?手搖飲料業者開始在店內貼心標示產品熱量供你我參考!由於手搖杯飲料與包裝飲料不同,可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口味眾多,過去消費者較難了解享受一杯飲料會喝下多少熱量。為了讓市民朋友聰明選擇手搖杯飲料,得知自己喝下多少熱量,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輔導手搖杯飲料業者標示產品熱量資訊。多家手搖杯業者已陸續實施熱量標示,14日衛生局特地至手搖杯的門市,將業者標示的方式與資訊介紹給市民認識與參考,讓消費者可以針對自己的口味與熱量需求,量身訂做適合自己的飲料。多家業者已以各種創意方式在本市門市標示產品熱量,如桌面點餐卡、櫃檯旁設置立牌、店內螢幕輪播、或在產品訂購的單張上標示。所以,走進這些門市點購飲料前,就可先參考熱量資訊,其中部分業者也已同步在全省門市實施標示;或者,因為天氣炎熱不想出門而以電話訂購飲料的市民朋友,也可以參考業者在官網上的熱量資訊再訂購。因為手搖杯飲料客製化的特色,每個人對糖分的要求也都不同,如果善用業者提供的熱量資訊,就可以針對自己的期待調整口味與熱量,協助關心健康的市民朋友選擇飲料時能兼顧健康。以一般純茶的冷飲為例,約350毫升的小杯飲料熱量約等於3~6顆方糖,而約700毫升的大杯飲料,熱量最高約等於12顆方糖。選擇越大杯的飲料自然容易不知不覺喝入比較高的熱量。(1顆方糖20大卡,一般成年男女,一天分別約需要2000~2300大卡及1500~1800大卡)另外,像是奶茶或加入珍珠等配料,熱量也隨之增加。如選擇奶茶,就可考慮選擇鮮奶調製的奶茶,熱量較一般奶茶低。而全糖大杯的珍珠奶茶比純茶飲料增加相當於15~25顆的熱量。所以,在選擇這些增加配料的茶飲時,若又想控制熱量,別忘了減少一些糖分。隨著民眾對健康議題的重視,健康飲食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食品業者提供充足的營養資訊、市民朋友關心自己選購餐點的熱量與營養、衛生局除輔導業者亦教育消費者,期望打造一個全民的健康消費環境。市民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108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http://www.health.gov.tw/。

便利商店吃三餐 多少熱量下肚全知道!

便利商店吃三餐 多少熱量下肚全知道!#飲料

走進便利商店,除了包裝食品之外,現煮咖啡飲品、關東煮、熱狗及包子,甚至是現煮餐點等熱食,都陸續開始全面標示熱量,讓消費者能更方便選擇飲食兼顧健康。為了臺北市市民朋友的健康權益著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配合全國肥胖防治政策,全面性的輔導各類食品業者進行熱量標示,方便市民朋友選購前就得知產品熱量資訊,以作為健康選擇的參考。因為便利商店逐漸成為現今忙碌大眾三餐飲食的重要來源之一,不論是包裝的食品及飲料,或是便當、三明治、飯糰與麵包等食品,超商的現煮咖啡飲品或關東煮等各項熱食,也都是市民朋友經常選擇的餐點。在北市衛生局的輔導及超商業者的響應之下,從今年2月起,超商的關東煮、熱狗、包子等熱食開始陸續標示熱量等營養資訊。夏日來臨,業者自6月起也逐步將熱量標示擴及現煮咖啡飲品、冰品與現煮餐點、麵包,各家業者預計7月份會完成門市中各項非包裝餐飲的熱量標示。若想要了解這些產品更清楚的營養熱量資訊,業者也已經逐步將資訊公布在網站上,提供想了解相關訊息的消費者查詢。以現煮咖啡飲料為例,若想要享受咖啡香醇風味,黑咖啡自然是熱量最低,加入牛奶的咖啡也可以選擇不要加糖,但若選擇榛果、焦糖或香草風味則每杯將增加近百卡的熱量,這些資訊都可以協助市民朋友考量如何選擇飲料。隨著民眾對健康議題的重視,健康飲食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食品業者提供充足的營養資訊、市民朋友關心自己選購餐點的熱量與營養、衛生局除輔導業者亦教育消費者,期打造一個全民的健康消費環境。市民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108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http://www.health.gov.tw/。延伸閱讀「食品熱量彙整表」:http://www.uho.com.tw/HotMsg.asp?aid=11259

健康357! 預防肥胖上身有秘招

健康357! 預防肥胖上身有秘招#飲料

愛孩子,就從健康357開始!國民健康局表示,由於兒童飲食西化、精緻化,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攝取多,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熱量,加上看電視、上網等靜態生活,身體活動量不足,我國每4個兒童及有1名屬於過重或肥胖,肥胖兒童有2分之1的機率會變成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約3分之2。健康局表示,正常攝取3餐、天天5份蔬果、每週運動7天(每天30分鐘)從小培養孩子聰明吃、快樂動,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預防肥胖上身。國民健康局依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國小學童完訪樣本數2179人)及2008年「國中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國中學生完訪樣本數4856人),發現國小學童及國中生日常飲食中喝含糖飲料及吃油炸食品的情形嚴重,7成4的國小學童在調查日前1天喝了含糖飲料,約9成3的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至少有1天喝含糖飲料;約有5成6的國小學童每天的食物中有一半以上為油煎或油炸,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有1天以上吃油炸食品的情形約為8成5;國小學童平日看電視及打電腦的時間平均約2小時,假日面對螢幕超過4小時。健康局說,若兒童能減少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的攝取,增加身體活動量,可有效防治肥胖,保障孩子的健康,家長除了可以讓孩子養成健康357的良好生活習慣外,同時也提供10項健康生活小秘訣,讓親子間共同擁有親密關係與健康身心:1. 家長與孩子「一」起走路上學,聯絡感情共享早晨時光。2. 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每天不超過「2」小時。3. 每天吃「三」餐,天然食物營養均衡滿分。4. 「四」不一沒有: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油炸食物、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宵夜,遠離肥胖沒煩惱。5. 天天「五」蔬果,水果蔬菜我最愛。6. 「六」類食物均衡吃,健康長大不煩惱。7. 每週「七」天要運動,放假全家去郊遊,戶外活動好體力。8. 每天睡滿「8」小時,頭腦清醒身體好。9. 飯後散步不「久」坐,天天談心讓親子更貼心。10. 健康生活「時時」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體內環保最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