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

上完廁所肛門濕黏 竟是直腸脫垂

上完廁所肛門濕黏 竟是直腸脫垂#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的王女士前一陣子開始常覺得肛門處有濕濕黏黏的感覺,上完廁所後還會摸到肛門有突出物,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又發作自行買藥塗抹,但是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加嚴重,甚至還出現大便失禁的症狀。經檢查發現,王女士一直以為的痔瘡竟是直腸脫垂。王女士後來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狀況良好。好發族群以女性為主 人數約為男性5-10倍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劭潔指出,主要好發於年紀大(多超過65歲)或很小(小於2歲)的族群,以女性為主,約為男性5-10倍。林劭潔醫師表示因為患者多為女性,可能是因風俗文化造成求診率不高。長期咳嗽、便秘或肥胖恐致直腸脫垂林劭潔醫師表示,直腸脫垂最常被提到的病因,包括:骨盆底部肌肉及括約肌過度鬆弛、直腸腸套疊、直腸未正常固定於骨盆腔內,或是腹內壓上升,如長期咳嗽、便秘或肥胖等。直腸脫垂不處理可能有明顯的大便失禁,或外露的腸段黏膜受損出血,甚至壞死。直腸脫垂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運動、電刺激與調整排便習慣雖然有幫助,但成效不大。不過,手術需醫師仔細評估病人病情與身體健康狀態,再決定合適手術方式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壯男突下肢無力、失禁 後縱韌帶骨化所致

壯男突下肢無力、失禁 後縱韌帶骨化所致#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5歲的陳姓男子,近2年來出現漸進式雙下肢感覺麻痺,走路開始不穩,最近兩周更出現雙腳無力、大小便功能不佳、只能坐輪椅的情形,因平時還需照顧中風的父親,讓他感到困擾而就醫。經檢查確診是後縱韌帶骨化,脊髓壓迫所導致。40~60男性最常發生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金若屏醫師指出,患者到院時檢測下肢肌力只剩下3分(正常人應是5分),進行X光與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後縱韌帶骨化,因此進行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及鈦金屬釘內固定手術,從頸後將壓迫脊髓神經的骨化椎板移除,打入6支鈦釘固定頸椎,手術順利復原良好,術後下肢即有明顯感覺功能改善,住院一周返家休養,目前已可行走。金若屏醫師指出,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脊椎連結而成,脊椎與脊椎之間有椎間盤及關節相互連接,為增加脊柱的穩定性,脊柱椎體前後各有一條很長的韌帶,將每節脊椎加強固定,這兩條韌帶稱為前縱韌帶及後縱韌帶。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是是頸椎的後縱韌帶發生骨化,從而壓迫脊髓和神經根,造成肢體感覺和運動障礙,骨化出現的原因仍不明,大多可能與先天基因有關,常在40~60歲左右發病,並以亞洲男性居多。病因不明 易因外傷而發病金若屏醫師表示,因為後縱韌帶在椎體後側,所以需先切除椎體才能到達後縱韌帶進而切除骨化部份。因為此患者頸椎壓迫的節段過長,因此採用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並需特別考量脊椎術後之穩定性。金若屏醫師呼籲,雖然目前後縱韌帶骨化症的成因不明,大多數患者發病時無明顯誘因,病程緩慢,但近1/5的患者會因外傷、行走時跌倒,或乘車時頭頸突然後仰等而突然發病,並可能讓原有症狀加劇甚至造成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若民眾感覺頸部疼痛或不適,且伴隨出現四肢感覺、運動功能不適或障礙時,就應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利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老人步態不穩還失禁 竟是水腦症作祟

老人步態不穩還失禁 竟是水腦症作祟#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步態不穩和尿失禁,好發於老年人,常被誤以為是自然老化或是失智症,其實可能是常壓性水腦症在作怪。一名72歲陳女士,近2年來走路速度漸漸變慢,腳很難抬高,步伐變小且經常跌倒,原本認為是帕金森氏症而服藥控制但效果不彰;且近來記憶力及認知能力也開始慢慢變差,有時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等症狀。家屬帶至醫院,確診為常壓性水腦症。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老人,是少數可逆的失智症之一。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外科趙亮鈞醫師表示,約一半左右的常壓性水腦症病因仍不明,稱為原發性常壓性水腦症。而若因頭部外傷、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膜炎而引起者稱為次發性常壓性水腦症。3大症狀依序:步態不穩、認知/行為異常、失禁患者由於腦脊髓液蓄積造成腦室擴大,壓迫腦室周圍組織而產生常見的3個症狀:步態不穩、認知或行為功能異常、尿失禁。趙亮鈞醫師表示,常見及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步態不穩:患者走路呈小碎步,步距小,起步時特別困難,且轉身時也比正常人須多花兩三步才能順利迴轉;而第二個常見症狀為認知或行為功能異常:包含記憶力衰退、反應遲緩、嗜睡及人格特質改變等症狀;第三個常見症狀才是失禁:嚴重時會無緣無故尿在褲子裏來不及上廁所。引流手術助解困常壓性水腦症的藥物療效不佳,目前仍以手術為主。其中最常見的手術為腦室腹腔引流手術:也就是在腦室內植入導管,經由皮下將腦脊髓液引流入腹腔,由人體自然吸收,避免腦脊髓液的循環障礙進一步造成腦部損傷。而近幾年也有腰椎腹腔引流手術,能減少在置入腦室導管時造成腦出血的風險,提供患者多的治療選擇。

運動過度,小心大小便失禁

運動過度,小心大小便失禁#失禁

多運動可以增進身體健康,但也要小心運動傷害。一名73歲的蕭賴女士,一大早到公園做運動,誰知彎腰過猛,頓時癱瘓在地上、大小便失禁,經臺北縣立醫院脊椎外科醫師陳信彰開刀,已順利正常出院。主治醫師陳信彰表示,這位老人家是坐著輪椅由家屬推來門診,主訴腰痛、大小便失禁,理學檢查初步懷疑是脊椎狹窄,經MRI掃描後發現是腰椎第4、5節嚴重狹窄,合併椎間盤突出,導致大小便失禁的馬尾症候群出現。在陳醫師三個小時左右的脊椎減壓固定手術後,蕭賴女士很快就可以控制大小便並緩慢行走,最後正常而順利出院。陳信彰醫師指出,老人家通常就比較容易腰酸背痛,所以要避免過度彎腰或抬重物,運動方式宜多多走路或甩動手腳。脊椎外科是縣立醫院於上個月新增的醫療服務,禮聘臺北榮總專科醫師陳信彰加入該院團隊。院方表示,腰椎部位神經密集,開刀時稍一不慎就會傷到脊椎神經,反而會造成馬尾症候群,以致大小便失禁。蕭賴女士反倒是馬尾症候群而經該院手術成功出院,顯現陳醫師精湛的醫術。本文作者:臺北縣立醫院/護理長 陳志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