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甜蜜謊言騙好大 市售蜂蜜過半不符合標準

甜蜜謊言騙好大 市售蜂蜜過半不符合標準#蜂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看似天然、健康的蜂蜜,卻在近幾年不斷傳出假蜜謊言,不管是賣場、網路購物,甚至是觀光景點,只要一不小心,購買到的恐都是假蜜,加上真假蜂蜜不易從外觀、品質上分辨,因此,消基會特地至各販賣通路進行採樣調查,結果發現14件的龍眼蜂蜜中不符合率占57%,16件其他種類的蜂蜜不符合率則占38%。蜂蜜產量不敷使用 業者恐會添加玉米糖漿清華大學化學系凌永健教授表示,一般來說,蜂蜜是由蜜蜂從花中採集,帶回蜂巢釀造所成的,主要以葡萄糖、果糖為主,但隨著氣候等因素影響,使得現在蜂蜜產量不敷使用。因此,在採集不足的情況下,有些蜂農會以蔗糖、澱粉等餵食,而有些中盤商、業者,則可能會以添加玉米糖漿為主,但此糖漿並不能百分之百被人體吸收,一旦攝取量過多,就容易對身體產生許多副作用,例如:慢性病、脂肪肝、肝纖維化等。玉米糖漿攝取多 肝炎、癡呆樣樣來如果民眾攝取過多玉米糖漿的話,到底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根據《優活》過去的報導指出,玉米糖漿比起一般天然糖類,例如蔗糖、紅糖等,傷害更劇,除了引起肥胖之外,也會造成肝炎、肝硬化、老人癡呆症的風險,且不僅蜂蜜含有添加疑慮,就連普遍的含糖飲料也會有,因此,民眾與它很容易就會扯上一腿。辨別真假蜂蜜小撇步:微酸有花香然而,話題再次回到消基會的檢測,凌永健教授表示,測試項目包括含糖量、酸度、澱粉酶活性、羥甲基糠醛5大項,只要缺少其中1項期時就表示有作假、稀釋的疑慮,一旦蜂蜜被稀釋後,剩下的就都只是糖漿而已。既然如此,民眾在購買時到底可以依據哪些標準做購買?對此,消基會引用農糧署的資料建議,可從外觀、氣味及結晶,品嚐口感、沖熱開水來判斷,舉例來說:手指放在玻璃瓶後,看不清手指、微酸、有花香。

蜂蜜好處多!5招教你揪出合成假蜜

蜂蜜好處多!5招教你揪出合成假蜜#蜂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蜂蜜的珍貴,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知道。《本草綱目》指出蜂蜜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止痛,能調和百藥,與甘草有同樣的功效。中東以及歐洲各地,更視蜂蜜為「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 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採得的花蜜,並混合唾液築巢而釀成。由於蜜蜂腳上有各種花粉和酵素,讓蜂蜜含多種維他命、礦物質,是養生、美容的聖品。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這種單醣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被廣泛使用到各種飲品和糕餅中。但長久下來,市面上到處充斥「假蜜」和「合成蜜」這些劣等產品,大賣場與超市裡,大約七成以上的蜜是合成的。產量減少 假貨領跑 蜂蜜因為氣候變化的關係,產量已經逐年減少,照理說應該不敷市場所需,甚至到了奇貨可居的地步,但事實上卻到處都可以買到廉價的蜂蜜。 原來就是不肖業者以化製果糖漿,加入少許從東南亞等地進口的便宜蜂蜜,再加入大量人工香料、色素、增稠劑,魚目混珠當成純蜂蜜販賣。像蘋果蜜、水蜜桃蜜……等,就很多是以假亂真的蜂蜜。原因不外乎這些花的花粉太少,根本不夠蜜蜂採集。更誇張的是,有些業者甚至連純蜂蜜都不放,全用化製果糖和香精充數,以假亂真,大賺黑心錢。 前面說過,氣候、溫度、環境都是影響蜂蜜產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根據研究指出,一隻蜜蜂要採集兩百萬朵花上的花蜜,才能產出一斤的蜂蜜,有些黑心蜂農還餵養蜜蜂糖水,連花粉都不用採了。利潤低、加上產量少,讓蜂農根本無法自創品牌,只好全數低價賣給中盤商,讓中盤商用純蜂蜜加上假蜜充斥在市場上販售,或是靠各地農會及產銷班等通路,來銷售純蜂蜜。 分辨蜂蜜真偽的招數 蜂蜜的真偽辨識令人困擾,到底該如何分辨真蜂蜜呢?以下的幾招,買蜂蜜時你千萬要記得。 1)看外觀/真蜂蜜不透明,所以拿起蜂蜜的玻璃瓶時,是無法通透清楚看到手指的,之所以濁濁不清澈,是因為蜂蜜中含有很多的營養素和花粉。倒出時,真蜂蜜延展性強,不容易斷。 2)氣泡/純的蜂蜜加水後用力搖,上層會出現大量細緻氣泡,且久久不會消退,甚至泡沫可維持兩小時之久,那是因為裡面有胺基酸。如果是糖水偽裝的假蜜,則氣泡粗大,很快就散開。 3)泡水/加水後,蜂蜜茶會濁濁的不清澈,那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的酵素和花粉。 4)沖熱開水/加熱水後,真蜂蜜有葡萄糖,遇熱會帶點酸味。加上純蜂蜜含許多有機酸和酵素,會有多層次的香甜味,但假蜜卻只是單一果糖,只有死甜味。 5)放冰箱/純的蜂蜜在低溫攝氏20度以下,或蜂蜜含水率低於20%時,蜂蜜中的葡萄糖容易產生結晶,尤其含葡萄糖比例較高的荔枝蜜和柑橘蜜更明顯。而假蜜以果糖為主要原料,並不會結晶。但龍眼蜜卻是個例外,葡萄糖含量低並不會結晶。液態狀的蜂蜜真假難辨,但反過來說結晶的蜜就一定是真蜜。(本文摘自/吃對很重要!教你辨識日常食物的42種方法/遠流出版)

白喝了!市售蜂蜜幾乎是假貨 成分都是色素、增稠劑

白喝了!市售蜂蜜幾乎是假貨 成分都是色素、增稠劑#蜂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看似健康、天然的蜂蜜,只要一口就會甜到心坎裡,且蜂蜜還富含著許多維生素、礦物質,不僅可養顏美容外,還可以潤腸通便,但近年來市面上卻充滿著許多「甜蜜謊言」,不管是大賣場、超市,甚至觀光景點,事實上絕大多數蜂蜜都是合成假貨,到底要怎麼分辨真假蜂蜜?避免下肚的都是色素、增稠劑、熱量,且看《優活》彙整中醫師與養蜂協會的訪談,為民眾一一擊破這甜蜜的謊言,並教導大家該如何分辨真偽蜂蜜。蜂蜜好處多 潤腸、養顏美容樣樣來一般來說,蜂蜜是由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採集而成的花蜜,帶回蜂巢釀造而成的黏稠狀液體,主要以葡萄糖、果糖為主,而這種單醣是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此外,胡心瀕中醫師則表示,以中醫觀點上來看,蜂蜜性味甘平,富含許多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糖類,有潤腸潤肺、清熱、通便等的功效,也是養顏、美容的最佳聖品。但目前市面上假蜜多,業者除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方引進外,還會添加大量的人工果糖、色素、增稠劑等來魚目混珠,因此,民眾若是不小心挑到這類的黑心蜂蜜,喝下的恐怕沒有營養素外,也有熱量、糖分攝取過多的風險。市面上假蜜多 蘋果蜜、水蜜桃蜜只是噱頭台灣部分地區盛產蜂蜜,但為什麼市面上假蜜這麼多?養蜂協會江順良理事長表示,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是產量不敷所需,蜂蜜的形成與外在因素有關,例如,氣後、溫度等,只要氣溫過低、下雨等都會影響產量。第二是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引進東南亞地區的蜂蜜,因為在台灣一台斤就要200元以上,而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一台斤卻不到100元,另外,假蜂蜜還會添加人工果糖、人工香料、色素、增稠劑、香精等,以假亂真,將合成假蜜作為純蜂蜜在販售,例如,蘋果蜜、櫻花蜜、水蜜桃蜜等。市面上蜂蜜產品琳瑯滿目,為避免民眾購買到假蜂蜜,江順良理事長將提供4種方式,幫助大眾遠離陷阱:1)看外觀/真蜂蜜因花粉及營養素的關係,看起來濁濁的,較不清澈。2)口感/品嚐一口自然回甘,且帶有微酸口感就是真蜂蜜,因為假蜜只要一聞會有很濃郁的甜味且嗆鼻。3)觀察氣泡/當蜂蜜加水後用力搖後,上層會出現氣泡,若是泡沫綿密、久不退散則屬於真蜜,因為假蜜只要幾秒時間,就會瞬間沒有氣泡。4)認證標章/現在台灣養蜂協會有一種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只要透過此標章,即可來分辨真假蜜。幼童應避免攝取 以免引發中毒症狀最後,胡心瀕中醫提醒民眾,有2種人不建議攝取蜂蜜,第一是容易腹瀉的人,因為蜂蜜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若不慎食入的話,恐會引發不斷腹瀉;第二則是一歲半以下的幼童,因為蜂蜜中偶爾會含有肉毒桿菌的芽孢,而一歲以下幼兒的免疫系統及腸道系統尚未發展成熟,所以不宜使用。

蜂蜜不含蜂蜜?北市抽驗3件標示不實

蜂蜜不含蜂蜜?北市抽驗3件標示不實#蜂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市面上屢傳有假蜂蜜混淆事件。因此,臺北市衛生局於今年8月份進行市面蜂蜜產品專案調查計畫,抽驗地點包括超市、量販店、農產品專賣店、有機(生機)食品店等,共計抽驗10件蜂蜜產品,檢驗調查結果3件純度與外包裝標示宣稱不符,分別為2件蜂蜜產品不符合純蜂蜜規格及1件調和蜜不含蜂蜜成分。衛生局採樣10件標示「純」、「天然」或「100%」之蜂蜜進行檢驗,調查結果有2件蜂蜜產品「首席純蜂蜜」及「特級純蜂蜜」外包裝標示分別宣稱「100%純蜂蜜」、「100%的純造」,檢出碳同位素比值偏離天然蜂蜜且摻糖率大於7%,不符合純蜂蜜規格,另1件「龍眼花蜜」外包裝標示成分含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為調和蜜,但檢驗結果碳同位素比值較接近蔗糖及果糖,且不含蜂蜜應有之蛋白質成分,故判定該產品不含蜂蜜成分。純蜂蜜加水有泡泡 味甜微帶酸味到底真假蜂蜜該如何辨別?純蜂蜜外觀並不透明,合成蜜外觀上相當透明,五指放到瓶後看的一清二楚。且純蜂蜜加水搖晃時泡沫多,以熱開水沖泡時香甜微帶酸味。合成蜜品嚐時沒有天然花香味,只有糖水的甜感。加水搖振泡沫少,消失快。熱開水沖泡只喝出甜味,不帶有酸的感覺。衛生局呼籲民眾在選購蜂蜜產品時,最好挑選貼有「國產蜂蜜證明標章」黃色防偽標章,每件驗證蜂蜜產品都有驗證編號,有證明標章的蜂產品是可追溯來源且品質優良的。

基市抽驗冰、飲品均符合檢驗

基市抽驗冰、飲品均符合檢驗#蜂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於入夏即展開冰品、餡料與製作飲料之果糖蜂蜜抽驗共30件,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夏季細菌孳生快,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想要解暑的民眾購買冰品飲料時應注意販賣場所的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衛生習慣、盛裝容器的清潔,並避免向臨時攤購買散裝食品或價格顯著低廉、包裝過於陳舊的產品,才能避免病從口入,製造業者則應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落實執行自主管理;販售業者應向合法上游廠商購買安全食品,同時應注意原料及半成品儲存時之溫溼度,如此才能確保產品之衛生安全、消費者權益及本身之商譽。

一歲以下嬰兒忌餵食蜂蜜 嚴重恐致死

一歲以下嬰兒忌餵食蜂蜜 嚴重恐致死#蜂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李媽媽家有1名6個月大的嬰兒,最近因天氣漸漸變熱嬰兒常有流汗現象,因此李媽媽想餵食蜂蜜水以補充水分,卻遭醫護人員禁止並告知不可餵食1歲以下嬰兒吃蜂蜜,以避免肉毒桿菌中毒。為什麼嬰兒吃蜂蜜會造成肉毒桿菌中毒?主要原因為肉毒桿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蜂蜜偶含肉毒桿菌芽孢,而一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發展健全,而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如嬰兒食用含肉毒桿菌芽孢之蜂蜜,肉毒桿菌孢子就有可能於腸道中生長,產生毒素而造成中毒。至於肉毒桿菌早期發病症狀包括疲倦、眩暈、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症狀。神經性症狀通常於12至36小時間出現,但亦有數天後才發生,會造成視力模糊或複視、眼皮下垂、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唾液分泌障礙、口乾、吞嚥困難、言語困難及四肢麻痺等,嚴重時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給予適當的呼吸系統照護及抗毒素治療,死亡率可降低至7%以下。但嬰兒肉毒桿菌中毒要給予支持性之照顧,不可注射抗毒素以免造成過敏之危險,故相對於成人,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危險性較高。因此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家長,一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尚未健全,基於安全考量下應避免餵食蜂蜜。

勿餵食嬰兒蜂蜜 嬰兒中毒危險性高

勿餵食嬰兒蜂蜜 嬰兒中毒危險性高#蜂蜜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嘉義市政府指出,因蜂蜜偶含肉毒桿菌芽孢,而一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發展健全,且胃腸道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如嬰兒食用含肉毒桿菌芽孢之蜂蜜,肉毒桿菌孢子就有可能於腸道中生長,產生毒素而造成中毒。早期發病症狀包括疲倦、眩暈、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症狀。神經性症狀通常於12~36小時間出現,但亦有數天後才發生,會造成視力模糊或複視、眼皮下垂、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唾液分泌障礙、口乾、吞嚥困難、言語困難及四肢麻痺等,嚴重時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給予適當的呼吸系統照護及抗毒素治療,死亡率可降低至7%以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要給予支持性之照顧,不可注射抗毒素以免造成過敏之危險,故相對於成人,一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尚未健全,應避免餵食蜂蜜,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危險性較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