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直腸癌

大腸屬下消化道,長約150公分(5~6呎),直徑約21/2吋。大腸分為三部分:盲腸(Cecum):2~3吋。結腸(Colon):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直腸(Rectum):7~8吋。大腸之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交換電解質、貯存和排泄糞便。在台灣,據近日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報告,91年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佔各種癌症之第三位。大腸直腸癌之流行病學及病因,大致可歸納為:(一)基因之影響:少數之大腸癌有家族遺傳史,如家族性大腸瘜肉症:透克氏症(Turcot Syndrome)、嘉得氏症(Gardner Syndrome),這些病人不受環境及食物之影響,而隨年齡之增加逐漸發生大腸癌。大約10%的大腸直腸癌是和遺傳基因有關。(二)環境因素:不同地區的發生率不同,其差別可到數十倍之多。非洲之卡達地區發生率為0.6/100,000;美國有些州為32.4/100,000。這些不同並非種族基因不同之影響,不同種族之移民到一新地區,其大腸癌之發生率也會隨之改變。(三)性別:性荷爾蒙可能與大腸癌有關,因更年期前之女性比同年齡男性有較高發生率,其後兩性差不多。(四)大腸炎症: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兩者均易有惡性變化。前者發病後,每多治一年,癌之發生率便多1~2%;後者惡性變化為一般人的20倍以上。(五)膽囊切除後之影響:膽囊為儲存濃縮之膽汁,而膽汁之分泌最後大部分由小腸末端吸收。當膽囊被切除後,膽汁直接經總膽管流入腸道,而膽汁中之次級膽汁(secondary bile)因含致癌物質,進而影響大腸粘膜,增加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特別是右側大腸癌。(六)水質之影響:加氯消毒處理後之自來水,因某些氯化物有致癌作用。同時氯會干擾食物中硒元素之吸收,而後者可以減少大腸直腸癌之發生。(七)食物之影響:食物中脂肪或膽固醇增多時,腸中脂肪酸、膽酸及中性膽固醇皆增加,腸道細菌會將其分解產生致癌物質。油炸食物,脂肪含量愈高、溫度愈高、時間愈長,則突變愈強。另外發現素食者有較低之發生率。約二十年前,讀者文摘即曾報導安息日會之教友較少發生乳房、胰臟及大腸等癌症,此與水煮及素食有關。(八)其他癌症之影響:據統計,乳癌、子宮內腫瘤及卵巢癌患者,亦較易得大腸直腸癌,可能與肥胖及雌激素(Estrogen)有關。大腸直腸癌的症狀:解便習慣之改變。大便出血或糞便潛血。貧血。黏性分泌物。直腸疼痛。腹部疼痛。腹部腫塊。體重減輕。腸阻塞或穿孔。急性闌尾炎病徵。其他較少發生的症狀如淋巴腺侵犯引起下肢水腫、血栓靜脈炎、皮下轉移引起肌皮炎、腸道與鄰近器官間的管及因絨毛腺瘤引起低血鉀症等。大腸直腸癌之診斷:病史。指診檢查。各式腸鏡檢查:肛門鏡、乙狀結腸鏡及大腸鏡。糞便潛血試驗。放射線攝影:大腸鋇劑攝影。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MRI)。腫瘤血清檢查(CEA)。病理切片、細胞學檢查。愈早期發現的癌症,治療的效果愈好,預後也愈佳。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即使將整段大腸直腸全部切除,通常亦不危及生命,但肛門括約肌的功能關係著正常的社交生活,當面臨要犧牲它時,人生觀也可能隨之改變。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肛門出血莫輕忽

肛門出血莫輕忽#直腸癌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六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且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十大癌症之首,所幸大腸直腸癌是少數能早期發現且有效治療的癌症。手術治療是治療大腸直腸癌的主軸,依照腫瘤的位置而採取不同種類的切除手術,手術治療最讓病患擔憂的,除了是否能把腫瘤切除乾淨外,就是是否需要終身依賴大腸造廔(即人工肛門)排便,享受其暢快感。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李彥志表示對於低位直腸癌患者,由於腫瘤位置相當接近肛門,若已侵犯控制排便的肛門括約肌,手術切除往往需要將整個肛門及直腸根除,然後在腹腔壁做個大腸造廔,也就是人工肛門,讓大便經由大腸造廔排泄,即終身需揹糞便袋,如此將造成病患相當的困擾與不便,但若能早期發現診斷出低位直腸癌,並經仔細評估可行性後,則可考慮經肛門局部切除手術,再加上術後輔助性化學或放射治療,成功治癒率高達八、九成,且亦可避免終身受大腸造廔之苦。由於低位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出血,因此當出現肛門出血症狀時,即應儘速就醫求診,以利早期診斷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結腸直腸癌化學治療常見副作用

結腸直腸癌化學治療常見副作用#直腸癌

自1982年起,癌症已成為我國十大死亡原因排行第一位,近年來結腸直腸癌為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僅次於肝癌和肺癌,男性與女性發生機率相似,好發生年齡為50-70歲。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原因與飲食、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年齡、是否有腺性息肉、是否有慢性發炎腸病變相關。新店耕莘醫院藥師 魏麗雲指出,結腸直腸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藥物主要以5-Fu加上Leucovorin為主。接受化學治療之民眾,可能因為藥物之性質,在治療期間發生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包括》1.) 影響骨髓造血系統,病人可能會有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發燒感染,治療上可使用廣效性的抗生素以及白血球生長激素,改善因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感染問題。2.) 對於發生口腔黏膜潰瘍的病人,除了使用抗生素、抗發炎藥、利用漱口藥水漱口給予預防及治療,也可以在治療前給予口含冰塊,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3.) 常見的胃腸道副作用,例如腹瀉可依據治療藥物的性質投予抗膽鹼藥物或是止瀉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對於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藥物可於治療前投予預防性止吐藥。4.) 某些藥物會引起病人手、腳、口腔周圍感知覺異常,一般停藥後就可改善,可以補充維生素B1,減輕神經毒性的傷害。手足部出現疼痛性皮膚出現斑點狀皮疹,稱之為手足症,可補充維生素B6改善症狀。5.) 常見化學治療引起之掉髮,可以頭部低溫處理或降低血流量,以減輕掉髮的嚴重性。多數藥品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就會停止,病人本身必需請教醫護專員,充分了解治療過程可能產生的反應,對於化學治療副作用的處置,以劑量調整及加強支持性療法為主要有效方法,因此,病人要與醫療人員互相配合,以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避免因藥物副作用造成病人與醫療的損失。

正確的飲食習慣,降低罹癌機率

正確的飲食習慣,降低罹癌機率#直腸癌

癌症一直是國人最大的夢魘,已連續廿五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署公佈2006年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仍為榜首,平均每十三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依死亡率排序,前三名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而且每年還以1%的比例持續增加中。大腸直腸癌的主要症狀,例如:血便、體重減輕、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小、腹漲、腹痛等,特別是有家庭病史的,不限年齡,有這些現象都應該盡早來院確實檢查。雖然大腸直腸癌大多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但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平衡,偏重於肉食,缺少了蔬菜水果,罹癌的族群漸漸有年輕化的傾向,三十至四十歲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了,且不少是晚期的症狀。大腸直腸癌若能及早發現,早期如第一期五年的存活率達九成,第二期則減少至50~70%,第三期降至三成以下,第四期更少於1%。根據統計顯示,大腸癌的病患求診時只有三分之一是早期,顯示大多數的人把大腸直腸癌的症狀當成是痔瘡等看待,並未能夠及早發現和治療。台東基督教醫院外科醫師 曾茂雄指出大腸的長度約一點五公尺,位於人體腹腔的周邊及骨盆腔的後方,直腸為大腸的一部份。大腸的基本功能是吸收水分、大便貯藏及排便。食物在胃及小腸消化吸收後便移向大腸,大腸會把其中的水分及有用的電解質再吸收,而其留下的廢物則形成糞便。糞便經由大腸的蠕動移至直腸,而環繞於直腸末端的括約肌可以控制糞便的排出。依據醫療研究得知,肉食者、少攝取纖維食物(蔬菜水果)者、嗜酒者、老菸槍及缺乏運動者皆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血便、頻便,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直腸癌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每年死於大腸直腸癌的病例超過3000人,其發生率與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與肺癌,高居癌症的第三位。雖然腸癌發生原因尚無定論,但遺傳基因、環境及飲食生活習慣均佔重要的因素。尤其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平日攝取過多的肉類、脂肪、膽固醇,卻缺乏纖維質的食物,因此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雖然癌症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但在眾多的癌症當中,大腸直腸癌是治療效果最好的,存活率也最高。本院統計477例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率,顯示第一期可達100﹪,第二期81.4﹪,即使是淋巴腺擴散的第三期腸癌,五年存活率仍可達63.6﹪。但國人往往輕忽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致使腸癌早期發現率低,有將近五成的患者,都是拖到癌症第三、四期才發現,也因此錯失了治療先機。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陳壽星指出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民眾若發現自己有血便、頻便、排便習慣改變、腹脹痛、貧血等症狀出現時,最好儘速就醫檢查。透過簡單的肛門指診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就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提醒4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接受肛門指診及糞便潛血檢查,每三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而高危險族群如癌症家族、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者、慢性大腸炎症及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則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全程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定期追蹤確保健康。

多油少纖維,當心大腸直腸癌來襲

多油少纖維,當心大腸直腸癌來襲#直腸癌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每年死於大腸直腸癌的病例已超過3,000人,其發生率與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與肺癌,可說是高居癌症的第三位。雖然腸癌發生原因截至目前尚無定論,不過遺傳基因、環境、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均為重要的導因。尤其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每日攝取過多的肉類、脂肪、膽固醇,同時缺乏纖維質的食物補充,致使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雖然癌症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但是在眾多的癌症當中,大腸直腸癌可說是治療效果最好的,而且存活率最高,也是少數能夠治癒的癌症之一。根據統計,477例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率,第一期發現時可達100%,第二期81.4%,即使是淋巴腺擴散的第三期腸癌,其五年內的存活率也可達到63.6%。由此可見,愈早期發現,其治癒率愈高。不過,由於國人對於定期檢查的輕忽,致使腸癌早期發現率較低,將近五成患者都是已經拖到癌症第三、四期後才發現,早已錯失治療的先機了。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陳壽星表示通常說來,腸癌初期的症狀多不明顯,但若發現有血便、頻便、排便習慣改變、腹脹痛、貧血等症狀出現時,宜盡速檢查。極高比率的腸癌,其實是可以藉由簡單的肛門指診及乙狀結腸鏡來發現。因此,提醒4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定期接受肛門指診、及糞便潛血檢查;每三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對於高危險族群,如癌症家族,曾有大腸息肉、大腸癌病史者、慢性大腸炎症、或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全程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保身體的健康!

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是元兇

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是元兇#直腸癌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民國84年起,大腸直腸癌成為臺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名,僅次於肝癌及肺癌;民國94年,則有4,111人死於大腸直腸癌。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研究已近成熟,飆高的死亡率也逐漸引起國人的注意。文件研究顯示,飲食習慣的改變被認為是直接的元兇。然而,不僅飲食因素,其發生也與潰瘍性大腸炎、大腸瘜肉及家族性有關係。一般而言,如果家屬中曾有大腸直腸癌病史者,其罹患大腸直腸癌之機率比一般人多出數倍之多。另外,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之大腸癌皆由大腸瘜肉惡性變化產生,故大腸瘜肉的早期發現與處置非常重要。若能「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五年生存率非常高,治癒率可高過75%。新店耕莘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嚴守智指出,大腸直腸癌主要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最多,其餘發生於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左側大腸因為離肛門較近,所以容易出現肛門出血的症狀,同時也較容易因腫瘤長大而壓迫使糞便變細、便祕、腹瀉,甚至使腸道阻塞;右側大腸因管徑較大,很少引起阻塞,較典型的症狀為慢性大腸出血而造成貧血。大腸直腸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大便潛血檢查及血色素的測定、肛門指診、直腸鏡檢、大腸X光鋇劑檢查與大腸鏡檢。手術治療是大腸直腸癌唯一根治的療法。診斷後要盡早切除,而其他輔助療法有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等。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遵從下列建議是必要的:1.) 多吃蔬菜及含纖維素之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尤其是牛肉)、高膽固醇、油炸食物等,啤酒也不要喝太多。另外,也應攝取足夠之維生素A、D、E、C及礦物質鈣、硒等元素;硒元素之來源包括小麥胚芽、大蒜、麩糠、鮪魚、洋蔥、蕃茄、甘藍菜等。 2.) 養成每天排便之習慣,以減少致癌物質在腸內存留之時間。 3.) 多數的大腸癌是由大腸瘜肉轉變來的,如果能早期摘除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瘜肉的話,就能預防繼發的大腸癌。在臺灣,雖然醫療觀念已逐漸開放,大腸直腸的檢查方式也很簡易且進步,可惜仍然常常可見延誤的病例,例如將直腸癌當做痔瘡、大腸癌當成腸胃炎,而未能及時找專業醫師做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在此提醒四十歲以上的人,尤其是已經出現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的人,接受大腸X光鋇劑檢查或大腸鏡檢是有必要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