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

上課姿勢東倒西歪 每日訓練助改善

上課姿勢東倒西歪 每日訓練助改善#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不少家長反應孩子上課時像蟲子一樣動來動去坐不住,老師反應上課上到一半就開始托腮或是滑下椅子,不然就是東靠西靠想找東西靠著維持姿勢,對於孩子這樣的反應造成家長與老師極大的困擾。 近端肌群耐力不足 動作無法維持穩定我們身體姿勢的維持,是需要一些核心肌肉群的反應以及要有足夠的耐力,對於剛入學的孩子,若是姿勢維持的肌肉耐力不足夠,就會容易有這樣的一直換姿勢的狀況發生,例如:近端肩關節的肌肉群耐力不足,動作時無法維持良好的穩定時,孩子在寫字時可能就容易出現需要靠著桌子或是托腮幫忙維持姿勢,當學習的時間拉長,這樣不合適的姿勢就會出現的越來越多,久了恐怕造成姿勢不良。 5-18歲的兒童每日運動量要達30分鐘以上針對這樣的孩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汪玉珍表示,建議平日讓孩子在靜態學習之外,仍然能夠有一定的體能活動時間,根據WHO的指引,5-18歲的兒童建議每日連續體能活動的時間須達20-30分鐘以上,且須達到微喘流汗的程度,以維持一定的身體活動量。而身體活動量又與姿勢維持的肌肉肌力與肌耐力有一定的相關聯,因此讓孩子每日至公園等戶外動一動不只是休閒娛樂的功能,也能夠增進孩子的姿勢維持能力,以增加孩子在學校上課的學習本錢。 

活動/準爸媽的哺乳專修班

活動/準爸媽的哺乳專修班#姿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爸媽看過來!還在為新生兒餵食問題煩惱嗎?奇美醫院將舉辦一系列新手爸媽課程,本次講座將藉由個別指導方式,教導哺乳技巧、抱寶寶的各種姿勢、含乳的正確方式、擠乳技術,提升孕婦哺餵母乳的知能與技巧,讓準媽媽能成功且順利哺餵母乳,建立信心及家庭良好互動關係。日期:7/29、8/26、9/30、10/28、11/25、12/30時間:15:00-17:00(若遇天氣不佳如台南市停止上課或報名人數低於5對,則該堂課取消或順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地點:奇美醫院第二醫療大樓5F兒科討論室報名對象:懷孕滿32週的準媽媽、爸爸及家庭成員諮詢專線:(06)2812811轉53453-4報名方式::網路BeClass系統報名(進入親子教室頁面後-點選哺乳專修班-選擇所需日期報名)報名網址:http://www.chimei.org.tw/97_newindex/layers2/information.html注意事項:1.    因為場地限制,每場限制10對,恕不接受現場報名2.    報名後煩請記住「查詢序號」、「查詢密碼」,若需更改資料、或取消(開課前一週上網或致電諮詢專線,以利維護影響他人參與上課權利)時需使用到3.    每對家庭酌收費用(含茶水、飲料及上課資料)200元,於當日報到後收費並開立收據 

頭蓋骨硬梆梆 身體可動性恐受影響

頭蓋骨硬梆梆 身體可動性恐受影響#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頭薦骨指的是頭蓋骨、脊椎到薦骨的系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頭蓋骨並非單一的骨頭,而是由很多骨頭組成的。但是除了專家以外的一般民眾,恐怕都不清楚頭蓋骨是由幾塊骨頭組成、形狀長什麼樣子,又是怎麼組成的,甚至也不曉得雖然幅度不大,但是其實頭蓋骨是可以動的。頭蓋骨僵硬會導致脊椎緊繃 使姿勢受到限制我記得自己第一次聽見頭蓋骨可以動時,也嚇了一跳。當時對認識的醫生提起這件事情時,對方還對我說:「又在說些莫名其妙的話了,小篤,你少來了~」不過對方現在應該確實了解頭蓋骨可以動了吧……頭蓋骨具有稍微的可動性,要是這個機能削弱的話,會讓身心狀況都變得不佳。由於頭蓋骨僵硬會導致脊椎緊繃,使整個身體的姿勢與可動性都受到限制,一點好處也沒有。除了使身體各部位緊繃並痠痛外,有些人甚至會因為肌肉癒合功能,造成身體到處都是僵硬的肌肉塊。背部硬得像塊鐵板、呼吸變淺、行動力變差很多人會因為五十肩而抬不起手臂,或是背部硬得像塊鐵板,逐漸失去感覺。有些人則是呼吸會變淺,或是思考變得不順暢。有些人的行動力則會變差。想要脫離這些狀態,只要自行舒緩頭蓋骨即可。當身體從僵硬中解放時,心情會變得很愉快,身心都會感到清爽,肯定能夠大幅改善生活品質,迎來幸福快樂的每一天。頭薦骨自我療法,是以頭薦骨療法(Craniosacral therapy)為基礎。頭薦骨療法是請他人幫忙調整頭薦骨的方法,在歐美及世界各地相當普及。頭薦骨療法這種由他人進行的療法,而是能夠自己替自己舒緩的療法。因此是以頭薦骨療法為基礎,並大幅改良部分頭蓋骨操作方法或理論。此外也融入了亞歷山大技法(Alexander Technique)的要素,藉此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體感形技法。請各位透過頭蓋骨解放,找到全新的自己與原本的自己,讓兩者都綻放出璀璨的光芒吧。(本文摘自/名偵探實習醫SOP:「身體檢查法」基本演繹/世茂出版)

改善駝背 用「髖關節」走路就對了

改善駝背 用「髖關節」走路就對了#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管是走路、跑步還是其他動作,髖關節是人類一切動作的基盤。雖然日本人的骨架與許多歐美的模特兒或一流運動員不同,但總歸來說,身型好的人,或是走路姿勢漂亮的人,都是採用「髖關節步行法」走路。藉助下半身肌肉 就不會駝背或頭部往前伸這種步行方式是在走路時腳後跟先著地,打直膝蓋往前走。由於是打直膝蓋踏在地上,所以不會像「膝蓋步行法」那樣要浪費力氣伸直膝蓋,膝蓋就不會無端上下移動。膝蓋打直了,要往前走就必須藉助下半身後部的肌肉,也就是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因此,力道會確實往前,自然就不會出現駝背或頭部往前伸這類不自然的姿勢。以下雖是閒話,但據說許多日本人的髖骨都微微往後傾,因此與歐美人士相比,多無法靈活運用臀部的肌肉。假設歐美人士與日本人因為同樣的傷住院,一樣臥病在床數週,歐美人士通常是臀部肌肉會失去彈性而變得鬆軟,但日本人則是大腿前側的肌肉失去彈力而變得軟趴趴。髖關節是「人類動作的基礎」光是這樣就能造成平常走路姿勢的差異。換言之,若採用髖關節步行法,就能鍛練臀部的肌肉,進而得到提臀的效果,也有助於「抗老」。據說,髖關節是「人類動作的基礎」,一旦這部分失去原有的功能,身體各處就會變得歪斜扭曲。一旦身體失去平衡,姿勢當然會變糟,身體各部分承受的負擔也會各不相同。像是腰痛、膝蓋痛、跌倒等這些問題,也是因為身體失去平衡而連帶引起的。想必大家已經了解我推薦髖關節步行法的理由了吧。不過,只憑一句「用正確的姿勢走路」,大家應該很難時時刻刻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保持正確的姿勢,所以才需要本書介紹的「肌耐力訓練」。只要實踐這項訓練,就能讓全身肌肉保持平衡,姿勢也會變得更加完美。換言之,只有均衡鍛練全身的肌肉,才能輕鬆地以「正確的步行方法」走路,姿勢也才會愈來愈正確。開始肌耐力訓練之前 先讓身體變柔軟在開始肌耐力訓練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課,那就是在運動之前,要先讓整個身體變柔軟。先做做伸展操,讓身體鬆開來是非常重要的功課。不管是肌耐力訓練、健走、慢跑、游泳還是高爾夫,只要從事運動,就不能忽視伸展的重要性。運動之前先讓身體變柔軟,身體的可動範圍會跟著拓寬。肌耐力訓練也可透過伸展操加大部分動作的可動範圍,例如伸展大腿或是雙臂、伸直膝蓋或是彎彎手臂與膝蓋這些動作。可動範圍加大就能提昇肌耐力訓練的效果。運動前做伸展操的好處做伸展操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將肌耐力訓練的效果放大至極限以及避免受傷。這2點常被列為做伸展操的好處。基本上,肌耐力訓練是一種收縮身體肌肉的運動。「用力」等於「讓肌肉收縮」,肌耐力訓練可說是讓肌肉一直收縮的運動,所以才需要先做伸展操,盡可能擴大身體的可動範圍。其中原理非常簡單,即便是做相同的動作,可動範圍愈大,效果當然愈好。剛洗完澡的時候是進行伸展操最有效的時刻。我建議大家可以在泡完39度的溫水澡之後做伸展操。此時,原本緊繃的肌肉會因水壓而放鬆,血液循環也會變好。泡完澡肌肉變鬆弛時做伸展操,能夠收到非常明顯的效果。伸展「大腿肌肉」的方式有2種即便不在泡完澡之後做,伸展操也是一種隨時隨地都能輕鬆完成的運動,不管是想稍事歇息一下,還是趁著工作空檔都能做,請大家有機會就做做伸展操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下述經驗?長時間坐在桌子前工作而感到有點疲勞時,稍微伸展手臂,拉直背部,腦袋就會變得稍微清醒些。曾有實驗結果顯示,人體若是連續維持相同姿勢20分鐘,作業效率就會下滑。此時即便是做做簡單的伸展操,對身體也很有幫助。為什麼伸展「大腿肌肉」的方式有2種,伸展「膝蓋附近肌肉」的方式也有2種呢?以大腿的伸展為例,不同伸展操對大腿後側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大腿內側產生的影響,效果會各有不同。因此,即便是要伸展相同部位的肌肉,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伸展。(本文摘自/打造不老體質,從肌耐力訓練做起/世茂出版)

拒絕肌肉痠痛 4大源頭一定要小心

拒絕肌肉痠痛 4大源頭一定要小心#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了解造成肌筋膜緊繃的成因,才能追本溯源,維持肌肉和肌筋膜的良好狀態,不再輕易受傷。1) 重複性錯誤姿勢典型動作:脖子前傾、駝背。錯誤的姿勢已經會造成肌肉損害,再加上經常、重複的長時間,處於錯誤姿勢的狀態,讓傷害再加成。錯誤姿勢會讓「肌肉負荷過大」,例如看書或電腦螢幕時「脖子前傾」,害得頸部肌肉比正常姿勢多負擔2~4倍重量。低頭滑手機,頭部重心跑到鉛垂線的前方,這時脊椎無法支撐頭部,必須靠肌肉的拉著;至於後仰,習慣趴著看書,小心壓迫到頸椎關節,容易產生骨刺。而「駝背」,會造成原本負責穩定脊椎的腹部核心肌群無法正常出力,轉由背部的肌肉取代,因此駝背的人常有肩胛骨處的肌肉痠痛(膏肓痛)。久了之後,核心肌群會退化,導致脊椎增生(長骨刺)、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這些都是典型肌肉過度緊繃所致,長時間、長期下來,肌肉耐力越來越差,肌筋膜緊繃頻率則越來越高。在頭頸部位,一定要保持,以肩峰與外耳道連成一直線、不要聳肩,由脊椎可支撐頭部重量。2) 肌肉過度使用典型動作:舉啞鈴、比腕力、寫字、打電腦。•「單一次數的過量」,常發生在舉啞鈴、比腕力、提重物等情況下,因錯估自己的力量而發生傷害;或是勉強肌肉使力,例如5公斤重物剛提不覺得重,10分鐘後可能覺得吃力,但勉強撐,肌肉就受傷了。•「重複固定肌肉過勞」,常見於不斷寫字、打電腦者。當肌肉因為疲勞受傷,可收縮的量變少,但卻還是要維持同樣動作,身體會要用更多的力,於是痠痛範圍逐漸擴大;這就像身體找其他人手來幫忙,也就是「代償作用」。肌肉可分「姿勢型」、「動作型」。「姿勢型」肌肉負責站、蹲、坐等等維持肢體的動作,久站、久蹲、久坐,就對肌肉造成壓力「動作型」肌肉負責瞬間完成的動作,例如拿起筆、撿東西,主要是拉動關節完成動作。如果把「動作型」肌肉當「姿勢型」使用,就很難不受傷,例如長時間握筆寫字,幾乎都會成為痼疾。3) 複合式傷害典型動作:跑步、打球、不良姿勢久坐。指採取「重複性錯誤姿勢」,而且過度使用某處肌肉。非常容易出現這類傷害的職業,包括運動員(尤其是快速扭轉的運動)、廚師、美編、建築工人、汽車維修人員等。要格外注意姿勢,並且每半小時休息或換動作,讓不同肌群輪流作用和休息。久坐的上班族也是高危險群,肌肉缺乏鍛鍊而力量失衡,體態通常不對稱,如果突然跑去運動,傷害容易發生。因為肌肉延展性不足,關節會承受額外的衝擊,非常容易受傷。運動前的「3步驟準備動作」,暖身、拉筋再加上針對要運動的肌肉先做數分鐘的肌力訓練,減少傷害發生。4) 意外傷害或開刀典型動作:車禍、球場撞擊、外科手術。無論是意外傷害或開刀,都會導致「組織纖維化」,「肌筋膜」和「肌肉」都不如從前平整滑順。這類問題造成的肌筋膜緊繃,處理起來最為棘手,範圍大,復元期漫長,有時甚至是無可彌補的永久性傷害。意外傷害以「車禍」和「球場撞擊」最為常見。至於開刀,傷口若順著肌肉、肌筋膜紋理橫切,復原狀況較理想,若垂直縱切,延展性更難復元。從復健的角度看,顯微手術是一大福音,對肌肉和肌筋膜的傷害縮小很多。(本文摘自/30秒完治!神奇的網球按摩解痛解剖書/蘋果屋出版)

背硬梆梆、腳水腫 電腦病上身

背硬梆梆、腳水腫 電腦病上身#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俗稱電腦病的「VDT症候群」受到矚目的時間,應該有長達20年了吧。當身體向前傾一直盯著電腦畫面,用手肘撐著身體敲打電腦鍵盤,持續一、兩個鐘頭都保持這兩種姿勢,脖子、肩膀、背部一定會變得硬邦邦。交感神經亢奮之後,手腳會冰冷、血液循環下降,腳部甚至還會浮腫。如果一直持續上身向前傾的姿勢,隨著交感神經取得優勢,呼吸也會跟著變淺變快,壓力也會讓免疫力下降。深呼吸過度換氣就可能會陷入恐慌我有一位從事和電腦相關工作的朋友。這份工作壓力大到讓他長期陷在恐慌中。當一個人的呼吸變淺變快後,會不自主地反覆深呼吸,如果在深呼吸的過程中過度換氣(呼吸量超過身體的需要),腦內的氧氣過度增加,會讓人陷入恐慌,我的朋友就是這種情形(其實就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這種情形讓他在往後的10年,花了大筆的錢到指壓師那兒報到才痊癒。其實,我有個完全不花一毛錢的預防對策,就是多做「伸展運動」。打電腦每過一個鐘頭就休息10分鐘,動動身體做做伸展運動,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紓解肩頸的痠痛。我朋友就是做了指壓之後,沒有修正上身向前傾的姿勢,所以脖子或肩膀一痛,就貼含類固醇的消炎痠痛貼布。不論是站或坐上身的重心要往後事實上,這類痠痛貼布的副作用足以使人致死,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產品。簡便的痠痛貼布、消炎鎮痛劑(包括止痛劑在內),都會使交感神經緊張、讓血液循環變差。上身向前傾的姿勢不但會壓迫腸胃阻礙消化,還會造成肩頸的負擔讓人頭痛、頭暈,甚至發生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變。如果情況惡化,疼痛麻痺等不適症狀,今後有可能長伴你一生一世。大家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只要醒著不論是站是坐,都要抬頭挺胸,讓上身的重心往後,腹肌用力並伸展背肌。(本文摘自/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大是文化出版)

走路歪一邊?出現5症狀脊椎不健康

走路歪一邊?出現5症狀脊椎不健康#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愛睏、緊張、小腹凸、失眠等困擾,別以為只是壓力造成的影響,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姿勢不良而引起的。所以當你感覺身體不適、精神不濟時,檢視自己的工作姿勢,調整一下體態,在深呼吸幾次,或你的困擾馬上就會迎刃而解。1) 老是昏昏欲睡沒有精神/昨天晚上明明睡了8小時,怎麼一早又是哈欠連連,感覺昏昏欲睡?可能是工作、座椅太低,使你整天伸長著脖子工作,導致腦部缺氧,因此老是覺得沒精神,一直想睡覺。2) 常常覺得胸悶、心悸/工作中常覺得莫名奇妙的緊張起來?可能是你彎腰駝背的坐姿搞鬼。當你肩膀僵硬、胸部凹陷時,呼吸也會變的較短淺,吸入的空氣只到胸腔就回吐,缺乏深呼吸的結果,讓你產生胸悶、心悸的不舒服感。3) 小腹總是減不掉/嘗試了各種偏方及運動,小腹卻總是凸凸的減不下來?可能是坐姿不良的影響。習慣性的斜躺在椅子上工作,腹部總是鬆垮的擠成一團,缺乏活動、伸展及深呼吸的結果,小腹的脂肪自然難以消除。4) 晚上失眠睡不著/想睡但是睡不著,總是輾轉難眠?可能是你的思緒混亂不夠放鬆,也可能是你的睡姿有問題。側睡時過度蜷曲身體壓迫胃部,手枕在頭部下方,雙腳交叉等不良姿勢,都會影響你的睡眠品質而導致失眠。5) 走路總是斜一邊/走路的時候常常越走越靠近馬路牆壁?可能是因為你的骨盆傾斜不平衡,使你有輕微的長短腳症狀,因此走路的時總是無法直線進行,會往腳較短的體側偏行。多數疼痛可由休息得到舒緩脊椎問題如果可以在早期發現,經由適當的藥物治療、配合復健運動和姿勢調整,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但是問題就是,一般脊椎病痛並不容易在早期發現,進行診斷與治療,而且常常會被認為休息一下就好了而忽略了其嚴重性,所以平常應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腰痠背痛的情況沒有因為休息而復原,或是出現上述4種情況之一,一定要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以免延誤病情而加重健康的負擔。局部疼痛,背部脊椎周圍產生局部的酸痛感,在適度的休息過後沒有恢復,反而持續很久或是更加疼痛,這個時候就應該要看醫生找出疼痛的真正原因。疼痛、酸麻、無力感,不管是否曾有脊椎部位的疼痛,如果手腳軀幹持續出現疼痛、酸麻或是無力等現象,很可能是因為脊椎不正常彎曲壓迫到神經所引起,一定要及早就醫找出原因。痛的睡不著覺,通常睡眠時候平躺的狀況可以減輕脊椎壓力,多數疼痛可以因為平躺休息而得到舒緩,但如果是因為腫瘤或感染等原因所造成的脊椎病變,平躺休息時反而會更加疼痛,甚至晚上會痛的睡不著覺。這種特殊反常的現象出現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大小便功能失調,如果有持續性的大小便功能失調,但腸道和泌尿系統的檢查卻沒有異樣,此時有可能是脊椎出了問題。(本文摘自/脊椎健康,全身健康/臉譜出版)

找回產前好身材 抱小孩姿勢是關鍵

找回產前好身材 抱小孩姿勢是關鍵#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學會正確的坐、站、行、臥姿勢後,除了在每天的例行活動中提醒自己隨時保持良好端正的姿勢外,還要避免許多容易造成身體傷害的危險姿勢。許多媽媽們,總是習慣用某邊手臂抱小孩,這也許是因為某邊手臂較有力的關係,但因為長久只使用某一邊的體側,卻可能導致身體肌肉施力不均,體態傾斜某一邊而不自知。抱小孩注意姿勢、抽空鍛練肌耐力也因為如此,多數的媽媽們還會有肩膀僵硬、腰酸背痛、小腹凸出等的問題,這些都與錯誤的抱小孩姿勢脫離不了關係,所以,女性如果想在生小孩後仍能擁有端正健康的身體,抱小孩時記得要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同時也要抽空做運動,鍛鍊身體的肌耐力,才有足夠的體力及精神帶小孩。小動作可能導致一輩子的傷害雖然這些動作看起來好像無傷大雅,或許你曾經或經常做這些動作也都沒有問題,但你卻不能因此而忽略這些小細節!原因是也許是你現在還年輕,身體肌肉力量、骨骼密度還能負擔的起這些不當姿勢而帶來的過度壓力,但日子一久年紀變大了以後,這些你以為沒關係的動作,卻很容易因為一次的彎腰或是付重而造成身體一輩子的傷害。生活中有些動作是無法避免的,也很難判斷這些動作是否具有危險性,但如果你能夠在動作前先思考一下才開始動作,並且記住所有動作都不可過度勉強,才能避免身體受到傷害。(本文摘自/脊椎健康,全身健康/臉譜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