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

居家養骨 3大方向著手

居家養骨 3大方向著手#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紀漸長後會發現走路變得吃力,站立有困難、容易軟腳,體力大不如前,因此開始嘗試保健食品,希望藉由補充營養,幫助回復年輕時的體力及活動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建議,平時的脊椎養護應從日常均衡飲食著手,透過每日飲食攝取營養,運動保健身體,避免不良姿勢3大方面著手,才是保健良方。保持肌力避免腰痛 延緩脊椎退化脊椎退化引起的腰痛與骨骼、肌肉、神經、血液循環等因素息息關關,維持適當規律的運動也可預防脊椎退化,運動的重點可放於負重和阻抗活動,看似輕鬆,卻能在運動過程當中,有效訓練腿部肌肉,例如步行、慢跑、跳舞及舉重,保持肌力對於避免腰部痠痛,延緩脊椎退化有相當的助益。避免不良姿勢 每日補充3.5杯牛乳平時維持正常的坐姿及站姿,避免不良姿勢,避免因玩3C產品及線上遊戲而長期低頭,40歲以後鈣質便會逐漸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因此每天需要補充成人所需鈣質700毫克,相當於3.5杯牛乳,但每日若攝取3克以上鈣質,容易引起泌尿道結石,破壞體內礦物質平衡,反而引發身體機能障礙。鰻魚、杏仁 促進循環、改善麻痺若想要維持良好的骨骼、肌肉健康,富含鈣值的牛奶、小魚、綠色蔬菜,是最好的選擇,另外,黃豆富含蛋白質,增加胺基酸外,還有助組成肌肉,鰻魚、杏仁富含維生素E,可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麻痺等症狀,另外,蛤蜊富含維生素B12,可修復受損神經,恢復正常機能。背肌與腹肌強壯時 脊椎較不易退化阮威勝院長表示,多做核心肌群運動,加強背肌、腹肌,當背肌與腹肌強壯時,脊椎比較不易退化,或是做負重運動,來增加骨質密度,平時如果肩頸痠痛,適當的利用按摩、徒手治療來放鬆,會有所幫助。

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

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過年大掃除,苦了許多賣命打掃的婆婆媽媽們,因為做家事時用力或姿勢不當,造成肌肉、骨骼傷害。才過完年,一位40多歲的家庭主婦即因右手腕疼痛無力而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原來罹患俗稱的媽媽手。每6小時冰敷 睡覺強迫肌腱休息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李俊瑩醫師表示,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當長時間重覆性的拇指及腕部動作後,容易過度剪力及摩擦產生傷害,嚴重時肌腱滑動受限,造成大拇指背側肌腱本身或周邊腱鞘發炎,症狀表現為大拇指根部靠近手腕處疼痛、無法使力,有時伴隨輕微腫脹,使用大拇指抓握東西時更是特別疼痛。李俊瑩醫師表示,當疼痛產生時,第一步應是不要再做會引起疼痛的動作,可以先自行冰敷,每6小時一次,每次15分鐘,如果症狀持續或疼痛嚴重,則建議至復健科接受治療。如服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輔以物理治療(冰敷及電療),同時運用貼紮舒緩症狀,夜間睡眠時,再以腕部副木強迫肌腱休息,通常約1~2週即可康復。當嚴重疼痛或對治療反應不佳時,則可以考慮注射類固醇,類固醇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調節身體免疫系統,治療急性發炎效果顯著,也不會有明顯副作用。通常疼痛會在注射2~3天後便明顯好轉。年輕人也有「3C」手 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李俊瑩醫師指出,舉凡洗衣、煮菜、打掃、抱小孩等家事,都需要手腕及拇指動作,用力過度就容易造成肌腱發炎,形成媽媽手。除30~50歲婦女較常見外,也曾有農夫因施力不當,或需長時間操作機器、使用雙手的銀行行員、作業員、廚師等為此問題就診,而3C普及,不斷重複且過度使用患部肌肉,也讓很多年輕人加入「3C手」的行列。其實,預防勝於治療,在急性症狀緩解後,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動作,或是使用護腕避免手部肌腱過度收縮,維持正確姿勢才是治本之道。當然,持續進行保健運動,包括手腕部伸展及肌力強化運動,才不會又因重複使用拇指工作,造成局部肌腱發炎。

丟掉消炎貼布吧!減重、運動改善腰痠背痛

丟掉消炎貼布吧!減重、運動改善腰痠背痛#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34歲的K先生是建築師,幾乎每天都對著電腦長時間繪圖,過去十幾年來,一直都有腰痛的毛病,四處找整形外科或整脊師治療。每次治療後,的確會暫時舒服很多,但這並非根本的解決之道。他來找我的時候,腰上穿著緊身褡(以質輕金屬製成的無袖覆身物,用以固定脊椎、骨盤,矯正脊柱彎曲或避免疼痛),在諮詢的過程中,還透露自己經常使用消炎鎮痛藥膏和貼布。我對著很愛講道理的K先生說,通常腰痛是因為腰部缺乏力量、交感神經過於緊張等原因造成的。貼上鎮痛藥膏或貼布,或是穿上緊身褡,也許會暫時讓症狀舒緩不少,但這麼做是無法根治的。我建議他,想改善腰部的血流狀況,必須刻意鍛鍊腰部的力量。具體來說,就是要修正上身向前傾的姿勢,同一個姿勢不要維持太久,適時做做伸展操,偶爾還要扭動腰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鍛鍊一下腹部肌肉。K先生聽了我的建議後,果然身體力行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環,讓腰部保持溫暖,漸漸不再需要倚賴消炎鎮痛藥膏和貼布,最後成功跟腰痛說再見。在上門求助的病患中,腰痛或膝蓋痠痛的人數僅次於頭痛,名列第二,而且有很多人習慣使用消炎鎮痛藥膏。依我的經驗,大多數人只要改變姿勢、減重、養成運動(步行)習慣,就能不再依賴藥物,完全脫離疼痛。當然,身體疼痛總是讓人難以忍受,而且疼痛會引起失眠、易怒、抑鬱,也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因此為了盡早消除疼痛,對症下藥非常重要;但若只會針對症狀下藥,卻忘了要根治,這也是不行的。 (本文摘自/90%的病自己會好/大是文化出版)

蹲下抹地姿勢錯誤 大掃除完竟椎間盤突出

蹲下抹地姿勢錯誤 大掃除完竟椎間盤突出#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春節腳步近,家庭主婦已經開始年終大掃除,61歲陳女士最近因蹲在地板彎腰用抹布抹地,突然覺得左腰嚴重疼痛,深吸氣時有換氣不順的感覺。他先到診所打針吃藥,症狀仍然沒有改善,醫師表示,打掃姿勢不對,就容易引起腰痠背痛。吸氣、上下床都會痛 姿勢不正確造成收治個案的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暨風濕科呂傳欽醫師表示,陳女士身體向左右彎曲時都會疼痛,深吸氣會加重左腰疼痛,上下治療床和床上翻身時都痛苦不堪。X光片顯示脊椎與椎間盤問題與以前相同,雖然陳女士堅持認為是腰部肌肉扭傷,但醫師診斷其實是因為不正確姿勢引起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而出現疼痛。 椎間盤為脊椎「避震器」 負責分散壓力呂傳欽醫師表示,人類的頸椎與腰椎形狀向前凸,胸椎形狀則向後凸,呈現「S」型。這種構造使直立身體得以對抗地心引力。每節脊椎與脊椎間隔著特殊軟骨,稱為椎間盤,性質柔軟像海綿一樣,可前後左右改變形狀,使軀幹能夠前彎、後仰及旋轉,同時也擔任脊椎間「避震器」角色,可吸收並平均分散脊椎承受的壓力。 椎間盤壓力主要來自於體重與姿勢,當軀幹處於不正確位置,如低頭或彎腰,就會將正常脊椎S形變成C型,增加椎間盤內部前面部份的壓力,迫使向後突出,壓到椎間盤後方神經,沿著神經走向的區域就會出現疼痛。上半身保持挺直 減少腰部傷害呂傳欽醫師說,大掃除常出現不正確姿勢,都會使椎間盤內部壓力更大,更容易向後突出,所以拖地、掃地、搬重物、清洗傢俱、撿拾物品,都應儘量避免彎腰。如果拖把、掃把或吸塵器握柄太短,兩腿可略為平行張開,或前弓後箭,運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向下彎曲,使身體半蹲,就能使脊椎挺直,維持S形姿勢;或是加裝延長握柄,這樣身體就可以挺直工作,避免向前彎腰。如果要搬重物,務必蹲下來,等重心穩住後,雙手把物品抱近身體,保持上半身挺直,再直直地搬起來,才不會造成腰部傷害。

烏龜脖最傷頸椎!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

烏龜脖最傷頸椎!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長時間用電腦或打電動,容易出現不良的前傾姿勢,對脖子造成極大負擔,久而久之便引發電腦終端機症候群。我的診所有許多過度使用電腦或打電動,進而發生脖子問題的患者前來求醫。這類患者的共通特性是年紀較輕,這些年輕人懂事以來天天接觸電腦或遊戲機,從小到大處於姿勢不良的狀態,換句話說,他們一直過度使用自己的脖子。「低頭看手機、烏龜脖」最傷頸椎使用電腦或打電動時,通常會縮著頭往下看低處的螢幕,這是對脖子傷害最大的姿勢。如今無論在咖啡廳、公車或捷運裡,都能看到幾乎每個人大腿上都放一台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駝著背、脖子往前伸、眼睛直盯著螢幕看。這種俗稱為「烏龜脖」、「屈曲」的身體姿勢,對脖子的負擔最大。保護眼脖腰: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如果你每天都得使用電腦,最好選擇可調整螢幕高度的桌上型機種,較不易造成脖子負擔,也較適合長時間使用。坐在椅子上,伸直背部,雙手放在鍵盤上時,手肘要成直角,身體與書桌之間稍微有點距離,這樣的坐姿最正確。此外,電腦螢幕要放在書桌深處,離你越遠越好。連續幾個小時使用電腦不只增加脖子負擔,還會危害眼睛與腰部健康。建議每使用30分鐘應休息五分鐘,離開位子稍做走動,輕輕轉動脖子與手臂、上下振動肩膀,積極活動身體、促進血液循環,這一點相當重要。(本文摘自/改善脖子僵硬,身體90%的疼痛都會消失/采實文化出版)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

美人開關!3招伸展操 養成易瘦體質#姿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變瘦!想要變漂亮!很多人出於這樣的動機開始運動。運動本身是很棒,但光是運動,並不會讓人變美。為了在一星期內瘦下3公斤,每天跑10公里,這樣嚴苛的運動,消費熱量也許很高,卻不是能長久持續的。想要變瘦而進行劇烈運動以前,請先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能「筆直」站立。以端正的姿勢站立,自然就會鍛鍊到腿部肌肉與腹肌。腿部肌肉是全身當中體積最大的肌肉,因此只要鍛鍊腿部肌肉,就可以提升代謝力,變成易瘦的身體。除此之外,還要每天做伸展操來伸縮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以輕微的運動達到提升肌力的效果。因為不勞累,才能每天持續,但又可以有效率地長久鍛鍊到應該鍛鍊的肌肉,如此一來,自然能打造出易瘦的身體。以快速姿勢矯正伸展操,打開美人開關!前面提到,正確的姿勢,是打造美麗、易瘦體質的基礎,但工作和念書的時候,姿勢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彎腰駝背。因此我建議一天幾次,進行簡單的伸展操,順便檢查一下姿勢。1)背貼牆1分鐘/將頭-背-臀部貼在牆上,拉直背脊。這時不只是背骨,也要努力讓左右肩胛骨貼在牆上。如此一來,肩膀自然會打開,下垂的下巴也會仰起,脖子到肩膀停滯的血液循環變得順暢。只要伸展肩部,頭腦就會變得清晰,氣色也會變好。在辦公室,建議可以利用每次上廁所的時間來做伸展操。2)後揹手1分鐘/雙手在背部中央交握,然後把交握的手向後拉,抬到肩胛骨的中心位置。如此一來,雙肩就會打開,肩胛骨收攏,伸縮到肱二頭肌,改善脖子到胸口部位的血液循環,所以肩頸周圍會感到放鬆。臉色會變得紅潤,眼皮自然張大,眼睛看起來更炯炯有神,給人神采奕奕的印象。3)深坐1分鐘/坐椅子的時候,刻意把背貼到椅背處,深深地坐好。這時要刻意讓腰的底部與背骨呈垂直的角度。如此一來,腹肌和背肌自然就會緊繃,骨盤拉緊,大腿往內側收攏,雙膝緊貼。如果坐得太淺,就會無意識地彎腰,背脊也會彎曲,對腰部造成負擔。一天幾次,好好地利用深坐來矯正姿勢吧。(本文摘自/女醫師才知道的正確美容法/平裝本出版)

姿勢不良頭暈又背痛 當心頸椎病上身

姿勢不良頭暈又背痛 當心頸椎病上身#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常感到無故頭暈、失眠甚至背痛、手指麻木、耳鳴等毛病,當心頸椎病已上身。醫師表示,現代人不分性別、年齡,由於長時間固定在不當的頭頸姿勢下工作,壓力過大,飲食不注意,日積月累自然造成頸椎不當的負荷,導致頭頸部受傷。衛福部台南醫院家醫科主任林明興指出,研究顯示在神經衰弱的人群中,8成以上患有頸椎病,而頸椎病中9成以上,有神經衰弱的各種症狀。神經衰弱患者時常被發現頸椎部分肌肉痙攣,而且壓痛明顯,X光攝影證實頸椎有病理變化者也為數不少。脊髓型頸椎病拖不得  致殘率高頸椎病症狀確實複雜多樣,受牽連部位上至頭頂,下至腿足,淺至皮膚,深至某些內臟都會有異常的症狀。幾乎可以說疑難雜症都是頸椎闖的禍。依據解剖學,病理學和症狀表現,可將頸椎並分為6大類型:●頸型頸椎病/俗稱的落枕,通常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也是治療保健最有利時機。痠痛感以頸後部位為主,致頸後易於疲勞,在過度疲勞、風寒、枕頭或臥姿不適時時常發生落枕症狀。●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便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錯位,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以頭、頸、肩、臂、指疼痛為主的症候群。而症狀通常於夜間睡眠或晨起加重,時好時壞,會反覆發作。●椎動脈型頸椎病/會造成血流障礙,腦供血不足,易造成眩暈、頭痛、猝倒、視力障礙等臨床症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有眩暈、噁心、嘔吐、耳鳴、重聽、眼部痙攣等症狀,且發病與頭頸活動有關。●交感型頸椎病/常伴肩頸疼痛、手臂麻、或眩暈、頭昏、頭痛等症狀。由於在頸椎病的各種病理變化中,均會直接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末梢,或通過頸脊神經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即會出現相應症候群。●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率相當高,且症狀嚴重,一旦延誤診治可發展為不可逆神經傷害。由於椎管狹窄損害脊隨,且病程緩慢進展。常表現為下肢遠端麻木、肌力下降、肌張力增加,常伴有大小便障礙等。若錯失早期治療致殘率頗高。●混和型頸椎病/是指上述任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與病癥的頸椎病。實際上混和型才是臨床常見的。因此家醫科林明興主任提醒,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才能有效預防頸椎症候群。

不良姿勢佔多數 8成以上人有下背痛

不良姿勢佔多數 8成以上人有下背痛#姿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25歲的年輕男性,上班常要扛重物,長久下來,扛重物的身體右側腰部位置疼痛,有時甚至覺得疼痛感會往前移到腹部位置,於是來醫院求診,經過檢查後,發現腰椎第一節的腰椎旁肌是受傷位置,診斷是腰椎旁肌拉傷,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疼痛逐漸改善;之後醫師建議他持續做肌力強化運動,如此才能徹底改善長時間負荷扛重物而造成的肌肉問題。成大醫院復健部連偉志醫師指出,腰椎旁肌不適引起的疼痛,除了肌肉本身的問題之外,也容易與下列病症產生混淆,如神經根病變、內臟疾病、關節炎等,所以有腰椎旁肌疼痛的患者,還是要請醫師檢查過後才可判斷真正病症!預防之道:避免不良姿勢+規律運動腰酸背痛不是病,痛起來是真要命。連偉志醫師指出,這句話一語道破曾有過急性下背痛患者的心聲。在平常舉手投足、一舉一動,如起床、洗臉、刷牙、咳嗽,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下一刻做甚麼都會痛!有些患者甚至連最基本的呼吸,也會引起刻骨銘心的疼痛。下背痛說真的並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症狀。隨時保持挺胸縮小腹,是我提醒下背痛病人的口頭禪。根據統計全世界人口有8成以上的人曾經有過下背痛,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不良、過度的使用、摔跤、滑倒或脊椎關節退化引起。不良姿勢會使背部承受不正確的外力拉扯,導致背肌過度負荷而引起下背痛。所以為了預防下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的肌肉,加強耐力與柔軟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