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斗

矯正牙齒有效改變臉部曲線

矯正牙齒有效改變臉部曲線#戽斗

這些年坊間減肥瘦身大行其道,標榜身體曲線再塑廣告時有所聞,不過皆需付出一些代價,同樣的道理,臉部的曲線也可以重塑,整容手術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牙齒矯正也是改變臉部側貌曲線的主要利器!人的臉部若從側貌觀之,由上至下大概區分成「上、中、下」三等份,即從髮際開始,經額頭前突點、眉間點為「上臉部」,從眉間點、鼻樑、鼻尖、人中為「中臉部」,從人中、上嘴唇、下嘴唇、下唇頦部倒凹、下頦部為「下臉部」,該三部份構成臉部的側貌曲線。就成人而言,此三部份的距離應為相同,比例上為1:1:1;就小孩而言,下臉部特別短,俟青春發育時,下顎骨的發育及牙齒、齒槽骨的生長等因素,促使下臉部垂直高度的增長。若從額頭前突點、人中及下顎頦部前突點等三點連線,臉部側貌曲線大致可區分為「直臉形」、「凸臉型」、「凹臉型」。就不同人種其外觀曲線亦不盡相同,如西方人較屬「直臉形」,東方人較有「凸臉形」傾向,特別是黑人外觀常呈「雙顎暴牙形」。就解剖構造而言,影響臉部側貌曲線的因素主要受骨骼、牙齒及軟組織的綜合影響;骨骼包括前額骨、上顎骨及下顎骨,牙齒因素則包括上下門牙的傾斜角度,軟組織則包括鼻子及上下嘴唇厚度等。以「凸臉型」而言,常有上顎骨前突,上門牙外暴,下顎骨後縮的情形,即常見的「布袋戲哈麥兩齒」或「電視丑角七先生」的外觀;「凹臉型」則常伴有下顎前突,上下門牙倒咬(地包天),上顎骨發育部全的情形,即常見的戽斗(半月臉或芋粿翹);另外常見「雙顎暴牙」的臉型,即上下顎骨及牙齒皆前突,嘴巴前凸無法閉合,又稱「聯合暴」臉型。就齒顎矯正學的觀點,上述的各式臉形只要發生在「下臉部」,經過正確的檢查與診斷後,皆可以齒顎矯正方式來有效的改善。如單純的上排牙齒外暴引起的暴牙外觀,或下排牙齒外暴引起前牙倒咬地包天的戽斗外觀,或上下前牙外暴引起的嘴唇前凸外觀,可在發生外暴的齒列上,經拔掉某些牙齒製造空隙,再以矯正器將牙齒往後移動,並將原先拔牙的空隙關閉,此時牙齒排列正常整齊,下臉部的嘴唇前凸外觀也因此得以變平且改善。然而,若牽涉到上下顎骨的前凸或後縮時,其治療方式除了傳統的齒列矯正外,需合併「正顎手術」,將有問題的前凸顎骨切除後退或後縮的顎骨往前增長,這種大幅度的改變,可更有效改變臉部側貌的曲線條,其治療過程為:先作半年左右的齒列矯正,再施以「正顎手術」,手術完後再作半年的齒列矯正。因此,舉凡暴牙、戽斗、突嘴等臉部側貌的曲線條皆可藉傳統的齒顎矯正,必要時合併「正顎手術」來有效的改善,而作這些治療前皆須仔細地完成各項檢查(包括:各式測顱X-光檢查、環口全顎X-光檢查、牙齒模型、口內及臉部各種角度之拍照等)與心理評估,經過詳細診斷分析後,尤需與患者作充分的說明與溝通,畢竟在醫學的範疇中,即使各種器官組織的排列與大小,有其和諧性與邏輯性,但牽涉到「美」的界定與認知則有很大的空間,尤其對臉部側貌線條的認知,這是從事此類治療所必須格外用心與注意處!

齒顎矯正治療,擺脫戽斗族

齒顎矯正治療,擺脫戽斗族#戽斗

十多年前,名聞國際的政治漫畫家勞瑞先生曾以類似「戽斗」造型的「李表哥」來代表中國人之漫畫形象,當時有人就質疑「難道中國人就是戽斗族嗎?」勞瑞先生表示,卡通漫畫的誇張下巴表現中國人堅忍毅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彷彿間,突顯的下巴似乎是老外眼中中國人的另一種象徵!在解剖位置上,俗稱的「下巴」意指下顎及其前端頦部,在中國面相學中,「下巴」位處五嶽中之北嶽恆山,又稱「地閣」,屬於「十二宮」中的「奴僕宮」,代表一個人的「意志力、忍耐力、居家、愛情、下一代、部屬統馭及晚年運勢」,一般認為理想的下巴需圓厚寬隆,可謂「北方公候大貴,皆由地閣寬隆」,「地閣方圓,必主錢財堆積」,古人對圓厚寬隆下巴,表示這類人氣量大、耐力強,深得部屬及群眾擁戴,具有領導統御能力,給人一種安全感與信賴感,倘若大家注意觀察台灣官場人物,就有不少屬之!對「齒顎矯正」醫師而言,所謂的「戽斗」乃特指明顯突出的下巴,一般正常人上顎骨的相關位置皆較下顎骨(即下巴)來得前面,若由側面看一個人的外觀,從眉間、仁中至下巴前凸點的聯線大致呈直線,但當下顎骨太大或位置太前突或上顎太凹陷時,則就呈現下巴戽斗的外觀,此時下排牙齒常咬在上排牙齒的外側,矯正學上稱之為「前牙倒咬」(正常的上下牙關係應為上排前牙咬在下排前牙的外側約1到2mm),即俗稱「地包天」或「倒戽斗」,不過戽斗外觀的程度需視前牙倒咬的嚴重性與下顎骨前突多寡或上顎骨凹陷程度來決定,如有些人沒有前牙倒咬,但下巴明顯突出,卻呈戽斗相貌,有些人具骨骼性戽斗,牙齒卻因代償性作用使前牙免於倒咬,上述情形都會造成外觀上及功能上不等程度的缺陷與障礙,極度的下顎前突甚至會產生「芋粿翹」或「半月臉」的外觀,前牙無法切咬食物,說話產生障礙,與心理問題等,便需要作矯正治療。至於為何會產生前牙倒咬或戽斗呢?其原因錯綜複雜,大致上可歸納如下:功能性或假性前牙倒咬:常因牙齒早期咬合干擾或不良口腔習慣致使下牙咬到上牙的外面,臨床上最常看到的是乳臼齒早期嚴重蛀蝕,使後牙區無法咀嚼,為了切咬食物,常強迫下巴往前以利前牙咀嚼食物,如此長期持續易造成習慣性或假性的前牙倒咬或戽斗,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弄假成真」,變成倒咬齒列。齒性前牙倒咬此乃單純因前牙生長位置異常或齒軸方向異常所致,常好犯單顆或幾顆牙齒,外觀上大致不會有戽斗現象。骨骼性或真性前牙倒咬此乃下顎骨太大,太前突或上顎骨發育不足所致,其原因大多是遺傳因素,少部份為唇顎裂病患之上顎因手術縫合造成發育不足,突顯下顎突出或是某些特殊顏面畸型的病例。混合型前牙倒咬臨床上的戽斗或前牙倒咬,大部份是綜合前面三種原因的表現型。因此,當要治療這種前牙倒咬或戽斗時,首先就需作完整的齒顎矯正檢查與正確的鑑別診斷。對於戽斗或前牙倒咬的治療時機與原則雖未確切定論,但早期改善倒咬,至少能誘導下顎骨正常發育,減少牙齒因倒咬導致之牙齒切損,牙肉萎縮,增進小孩之咀嚼功能,與心理健全,若診斷確知為骨性戽斗或前牙倒咬時,其治療時機與方式即有所爭議,有些學者認為早期利用功能性矯正裝置改變下顎骨生長方向,有些學者則認為從小就有顯著的骨性戽斗,除了長大後以外科手術配合齒列矯正治療外,其他治療效果相當有限。不過,無論任何方式的戽斗與牙齒倒咬,早期的就醫與正確的診斷是幫忙處理這類問題的最好方法;下巴是意志力與自信心的表徵,除非過突的下巴與前牙倒咬影響到咀嚼功能與口顎健康,需靠齒顎矯正醫師的幫忙,「戽斗」人生的創造還是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與耕耘!

牙齒矯正,苦情美少女擺脫十年戽斗困擾

牙齒矯正,苦情美少女擺脫十年戽斗困擾#戽斗

台中縣一名李姓少女從小就因為牙床發育嚴重偏差,造成口腔內除了最左後方和最右後方的四顆大臼齒有接觸咬合外,其他竟然沒有一顆牙齒能上下接觸咬合;尤其是牙齒中負責切斷食物最重要的上下大門牙嚴重開咬,差距還高達將近一公分,以致於進食的時候無法完全咀嚼食物,長期下來造成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症狀。花費一年半的時間矯正治療,終於在近日成功打造李姓少女一口整齊漂亮、而且能正確咬合的好牙齒!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 - 李慈心 醫師表示,大部分這類型的個案都會直接尋求整型外科手術治療,雖然效果快速卻不見得能解決牙齒準確咬合的問題,所以為李同學設計的療程是先採用固定式牙套,加上迷你骨釘減少門牙開咬,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矯正,牙齒排列整齊也大幅地縮短上下排門牙的開咬間隙後才進行正顎手術,這樣不僅術式較簡單安全性高、術後穩定性也高,能確保牙齒正確排列、咬合準確,還可以改善臉型、發音、呼吸、食物咀嚼等能力。經過完整的矯正療程,現在的李同學不僅講話口齒清晰,整個臉型也從憨厚的長臉戽斗妹,搖身一變清新甜美的鄰家女孩。同學們都驚呼她變漂亮了,還質疑她是不是去哪裡做了美容整型手術;但對她自己來說,最開心的還是可以大口開心地享受自己想吃的美食。她說:能聽見食物被清脆咬斷的聲音,真過癮!李慈心 醫師建議口腔齒列不整或上、下顎骨位置不正等問題,應該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雖然口腔正顎手術整型必須等到成年才能進行,但若能早期進行部份矯正治療,就能有效先改善病人的不適症狀,即使未來還是需要進行口腔手術,也會降低手術的風險和複雜度。醫師呼籲,牙齒的發育不僅關係到外型是否美觀,還連帶影響學習、生理消化吸收、人格、自信心等多樣層面,千萬不可輕忽。民眾應該從小就關心孩子的口腔發育,讓孩子的成長有個美好的開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