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

評估癌症化療後成效 正子造影可有效測量

評估癌症化療後成效 正子造影可有效測量#惡性腫瘤

醫界在正子造影對於非小細胞肺癌(佔我國肺癌病例的絕大多數)的篩檢和手術前後分期方面已十分肯定。光田醫院管理中心表示,對於臨床上採取放射線治療作為輔助或主要治療方式的肺癌病患,正子造影也有助於擬定治療計畫以及偵測腫瘤的復發。然而肺癌的治療除了手術與放療外,化療也是常用的方法。化療在近年來有蓬勃的發展,許多新藥被研發出來,但這些藥物往往都不便宜,除了金錢負擔之外,「良藥苦口利於病」,許多化療藥物在療程中還有些令病人不適的副作用,因此化療後或化療中的療效監測,遂成為各國醫學專家追逐的聖杯。光田醫院管理中心指出,過去評估化療效果常是以腫瘤大小的變化作為估算的根據,大致上都是以電腦斷層攝影或磁振造影作為測量的工具,而這兩種方法有時無法有效區分出治療後殘存的疤痕與腫瘤,且某些藥物是抑制癌細胞的活動而不是消滅癌細胞,對這一類的藥物而言,腫瘤的大小完全不足以代表療效。而正子造影則足以克服這些問題,不僅能判斷腫瘤大小,還可以更精準的探知腫瘤細胞的活動是不是有改變。在臨床上,提前了解當前使用的化療藥物效果對於患者的治療關係重大。目前除了肺癌以外,已知正子造影對乳癌和淋巴癌的化療監測也很有用。頭頸部癌症方面,因為腫瘤分類、分期跟治療的方式比較複雜,正子造影在這方面雖還沒有像肺癌、乳癌、淋巴癌這樣明晰的效果,但仍有所幫助。

資深藝人文英發現肺癌 專家呼籲:千萬別等罹癌才改變習慣

資深藝人文英發現肺癌 專家呼籲:千萬別等罹癌才改變習慣#惡性腫瘤

平常看起來非常健康活躍的文英阿姨,今年二月發現肺癌後,便停止工作、開始專心接受治療,但仍不幸於半年後過世。台灣的罹癌人口逐年快速攀升,平均13分鐘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專家藉此呼籲國人:每個人都要當「零期癌」來預防保健!千萬別等罹癌才改變習慣。根據2009年六月行政院衛生署公布「2008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惡性腫瘤連續27年蟬聯榜首!日本外科名醫、國立千葉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濟陽醫師發表說:一般看似健康的人也可能處於「癌症零期」,每個人都有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根據衛生署〔台灣癌症登記統計處〕追蹤資料顯示:男性癌症「五年存活率」為39.7%,女性為55.8%,平均存活率為47.8%。換句話說,即使手術成功、化療順利,治癒率仍不達一半。行醫40年、切除近3000例惡性腫瘤手術的日本外科名醫------濟陽醫師痛心的發現,病人接受手術、抗癌劑和放射線,兩個病人中還是有一個會死。於是,他決定採取更精進的研究。他花了10年的時間研究實證,病人接受治療外,加上他的飲食指導,震驚的發現,癌症存活率從原本不到50%,提升至66.3%,深獲日本醫界重視。濟陽醫師將這項突破寫成書籍《這樣做,讓癌症消失---日本名醫的飲食合併療法》,中文出版後也立刻深獲國內醫界、營養學專家的一致推薦。最近書市引進這一本日本外科名醫的暢銷書《這樣做,讓癌症消失》,才剛上架不到10天,讀者詢問度和銷售反應非常熱烈,可能是因為癌症為國人第一大死因,又昨天,資深藝人文英阿姨也在罹癌後半年不幸過世,癌症儼然成為台灣國病,因此民眾也特別警覺相關議題。但坊間的養生、防癌抗癌的理論和說法琳瑯滿目,民眾常常不知道該聽什麼好。中原大學 蔡敬民教授、陽明大學 潘懷宗教授、台安醫院 蘇主惠醫師等人就特別出來呼籲國人:「千萬不要聽信偏方,更不要以為單攝取某一種食物就能讓癌症消失。要提高治癒率,還是要回歸專業醫院的治療,養成正確的飲食攝取,提高營養吸收率,讓新陳代謝正常、提升免疫力,才是正確之道。」呼應了《這樣做,讓癌症消失》書中所強調的:醫療和飲食的「合併療法」才是目前最佳選擇。目前各種癌症的成因和治療都還不夠明朗,醫界與科學界都仍積極地努力研究。不過《這樣做,讓癌症消失》提供了民眾、醫生許多寶貴的突破與發現,以及臨床10年有效的飲食建議!相當值得國人參考。國人已經不能忽視癌症的侵襲,專家一致呼籲:養成正確的醫療觀念、飲食習慣,讓自己和家人都遠離癌症和病痛。

氣切或插管 家屬陷兩難

氣切或插管 家屬陷兩難#惡性腫瘤

68歲黃先生(化名)因高血壓併發腦出血,意識昏迷,住進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在腦出血穩定及腦壓恢復之後,裝上了大腦導水管,待病情穩定後轉至呼吸加護病房做脫離呼吸器的訓練。此次的腦出血,黃先生雖恢復少許意識,但卻留下了右半側肢體乏力及吞嚥、咳痰困難的後遺症。於是,呼吸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建議作「氣切」以利後續照顧及早期脫離呼吸器,卻引起家屬極大的反彈。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胸腔內科陳俊偉醫師說,所謂「氣管切開術」,簡稱「氣切」,是從頸部作氣管切開後放置氣切套管的外科手術,目的是在建立一個與外界連接的呼吸道,可外接呼吸器或作為抽痰的管道。當病患有上呼吸道腫脹或狹窄(如:腫瘤阻塞),需長期使用呼吸器(中樞神經病變、慢性肺部疾病)或是自咳能力差而呼吸道又有大量痰液無法清除的患者,醫師都會建議施行「氣切」,以利後續照顧。陳俊偉醫師表示,有許多家屬聽了週遭很多做氣切的病人,病情都會惡化或者一輩子依賴呼吸器,因而對「氣切」甚為反對,但是不做氣切可以嗎?而做氣切的下場都是一輩子依賴呼吸器、長期卧床嗎?其實,「氣切」或許可以改善病患喘的感覺及呼吸費力的情形,但只是提供一個方便照顧的途徑,對於原本的疾病並不會改善,並無法改變疾病的病程。對於上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如果做了氣切便可正常呼吸,而意識清楚的患者也有講話的機會,等阻塞的原因改善,氣切管便可順利移除;但若因惡性腫瘤造成上呼吸道阻塞,氣切的選擇就不是那麼絕對,必須考慮病患存活時間、生活品質、腫瘤本身的可治療性…。另外,老人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及腦血管疾病患者,因疾病本身的不可逆性,病情最後可能演變呼吸衰竭、氣切後一輩子依賴呼吸器的命運。陳俊偉醫師指出,臨床上,決定是否氣切或插管常令家屬陷入兩難。因此,醫療人員必須詳細告知並分析病患的各種可能預後情形,再由家屬或病患本人(意識清楚前)做決定。醫師的解釋必須要詳實,不能只著眼於眼前呼吸器的脫離或照顧的方便,也要考慮到對病患是否有實質幫助、家屬的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而家屬的考慮也要儘量周全,需尊重病患之前的想法,了解氣切是否對病情有幫助,呼吸器依賴的價值與否,病患存在的尊嚴與價值。因此,插管或氣切的選擇,會有掙扎,但更需慎重。

最適當的大腸癌篩檢方式

最適當的大腸癌篩檢方式#惡性腫瘤

許多民眾常問大腸癌篩檢的方式應如何進行?奇美醫院肝膽胃腸科 陳志州主任表示,大腸癌篩檢方法包括非侵襲性的直腸指檢、糞便潛血檢測及下消化道攝影,侵襲性的乙狀結腸鏡或大腸鏡等,這些篩檢方法各有不同的檢測率及優缺點。另有一些方法可以替代大腸鏡檢查。■ 直腸指診醫師用帶上手套的手指經肛門口進入直腸,用手指去偵測直腸黏膜上是否有腫瘤。這個方法最為簡單而且在診察室就可執行,缺點是只能檢查距肛門十公分以內的腫塊,所以這樣檢查的範圍是不夠的。■ 糞便潛血檢查多數的結腸直腸癌是良性腺瘤瘜肉轉變而成,如果將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瘜肉摘除的話,就能預防繼發的大腸癌,而瘜肉或是大腸癌大多會有微量的出血,這些少量的出血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因此可以用糞便潛血檢查做初步的篩檢,如果糞便潛血出現陽性反應,再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或是其他替代的的檢查方式,但有「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高風險病人,建議直接接受大腸癌檢查。糞便潛血檢查一般的檢測率約20-30%,缺點是檢查結果常受到受檢者飲食習慣影響,陳志州醫師說,若受檢者在檢查前三天攝取較多含鐵之飲食,則偽陽性大為提高。近年來使用免疫方法檢測潛血,偽陽性已大為降低。但這個方法只能檢查出正在出血的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有接近一半的大腸癌病人和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瘜肉病人,如果檢查的時間正好沒有出血則用糞便潛血檢驗檢查不出來。■ 大腸鏡大腸鏡是一種細長、可彎曲、具有光源、並能攝影的管子可安全且有效的檢視直腸和結腸。檢查方法先在大腸鏡檢查前要做正確的清腸準備,以避免阻礙病灶的尋找、觀察和處理。在檢查前一天要先空腹禁食,吃瀉藥以排出大腸內含的糞便。檢查時將大腸鏡從肛門放入,進入直腸、沿著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到達盲腸,甚至迴腸末端,經這樣的步驟可以做全大腸的檢查。大腸鏡檢時如果發現瘜肉或是腫瘤,能立刻執行瘜肉切除術或是摘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檢驗室作化驗,病理檢驗的結果可依細胞癌化的程度再來決定如何做進一步的處理。大腸鏡檢查可能會不舒服,大多數情況為輕微疼痛或是腹脹的感覺,一般人都可以忍受。但腸子較彎曲或是腸道神經較為敏感的人可能會很不舒服,這些人可以在安排檢查時選擇「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陳志州醫師指出,目前奇美醫院的「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是由專科麻醉醫師於大腸鏡檢查前先評估心肺等機能,並做相關的檢查以評估麻醉的風險。有些人會認為「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較容易造成腸道穿孔,奇美醫院經上萬病例的分析發現「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造成穿孔的風險並未高於一般大腸鏡檢查。腹腔或是骨盆腔經多次手術的人風險較高,在安排「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之前須告知相關病史,由醫師評估其風險性以決定是否進行該項檢查。但此項檢查需自費麻醉費用與相關藥物費用。其他替代方法,陳志州醫師說,有些情況會造成大腸鏡無法全部完成,例如腸道過度彎曲,或因手術或腸道粘黏,大腸鏡強行穿過可能有穿孔的風險,這時需要借助大腸雙相鋇劑攝影檢查(下消化道攝影)。(1)大腸雙相鋇劑攝影檢查:鋇劑攝影在檢查前也要做清腸準備,以免糞便混淆檢查結果。檢查方法:將液體狀的顯影劑(鋇劑)和空氣,經由肛門灌入大腸中,讓鋇劑充分粘附於大腸黏膜上,再用X光攝影以間接觀察大腸內壁是否有異常的地方。對於偵測比較大的腫瘤,效果和大腸鏡一樣好。但是,對於比較小的腫瘤和瘜肉,則大腸鏡比較好。此外,如經由這項檢查發現病變時,仍需大腸鏡檢查進行切片以確定病變性質。 (2)虛擬大腸鏡虛擬大腸鏡是使用「多方位電腦斷層掃描」,快速收集大量的人體影像數據,藉由高階電腦的軟硬體程式,將2D的影像轉成3D的影像,可以顯示出類似內視鏡的影像,稱為「虛擬大腸鏡」。虛擬大腸鏡的優點是,沒有大腸鏡檢查的不舒服或是疼痛感,也沒有腸穿孔的危險,且大腸發生阻塞病變時,用此方式,可以檢查阻塞部位以上的大腸及腸腔外的病變。不過虛擬大腸鏡也有缺點,主要在於較微細的病變無法檢查出來;發現病變無法做切片檢查,仍然需要安排大腸鏡;有時也有偽陽性的結果,如糞便、大腸痙攣及大腸皺摺處,可能會被誤以為有病變。此外檢查需要自費,費用較高。陳志州醫師強調,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治療的成效相當的好,因此,針對各人的情形可依上述介紹的原則,於適當的時機接受篩檢;至於篩檢的方式,則依個人的特質來考慮,在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適當的方式檢查。

六類高危險人群 建議提早接受大腸癌篩檢

六類高危險人群 建議提早接受大腸癌篩檢#惡性腫瘤

大腸癌是國內癌症十大死因第三位,隨著台灣人的生活環境逐漸西化(過多高脂肪食物、蔬果及含高纖維食物減少,缺乏適當運動、生活緊張焦慮等),大腸癌罹病率近10年來呈倍數成長。根據多家醫院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人近五年來潛血反應陽性比率成長一倍,這其中有些人是罹患早期大腸癌。西元2004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分析國內29家醫院新診斷的6400名結腸直腸癌病人,發現病人平均年齡約65歲,男性佔五成七,診斷時的期別多數已是晚期的第二、三期,早期癌比例只佔一成多,相較於美國早期癌的二成九,台灣的大腸癌發現得較晚。國健局2004年起對中年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在超過46萬接受篩檢的人中,發現近七千八百名的瘜肉個案,有七百多名確認罹癌,其中接近三成是第一期,顯示篩檢可早期發現大腸癌。奇美醫院肝膽胃腸科 陳志州主任表示,大腸癌在發生的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下降等大腸癌症狀出現時才檢查,往往已是癌症後期了。要想早期發現與治療,則需定期篩檢,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經適當治療五年以上存活率可以超過8成。陳志州主任指出,大腸癌篩檢是希望從一般沒有任何徵狀的群眾之中,找出比較可能發生大腸癌的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追蹤,如果是已經有徵狀的人,則不論年齡,都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 誰需要接受大腸癌篩檢?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無症狀的人,都需要定期篩檢。此外,小於50歲並且較可能罹患有大腸癌的人(高風險群),也應接受大腸癌篩檢。■ 哪些小於50歲的人較有可能罹患大腸癌?1.曾有大腸瘜肉的人,而且瘜肉上皮細胞已具有癌變潛力者,視瘜肉數量與大小不同,於一至三年內,複檢大腸鏡。2.大腸癌病人的一等血親,如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則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每五年檢查大腸鏡一次。如果一等血親在四十歲以前就罹患大腸癌,則建議比病人診斷的年齡提前五年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大腸鏡。3.家族中有多位親屬都罹患大腸癌,而且診斷的年齡比較年輕,建議從二十一歲開始,每二年檢查一次大腸鏡;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檢查一次大腸鏡。4.有「家族性腺瘤瘜肉症」的家族史,則最好從青春期(十二歲至十四歲左右)開始,每年檢查乙狀結腸鏡。萬一發現罹患家族性腺瘤瘜肉症,因為將來發生大腸癌的比率非常高,可考慮及早切除所有的結腸和直腸。5.已經罹患大腸癌的個人,經手術切除大腸癌治療之後,每年應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次。6.對於有「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病人,發炎範圍為全部大腸,罹病時間超過八年的病人,應每年或每兩年檢查大腸鏡一次。至於發炎範圍局限於左側大腸的病人,應在發現超過十五年後,每年或每兩年檢查大腸鏡一次。7.曾經罹患乳房、卵巢或是子宮方面癌症的女性,在一生之中,大約有六分之一的機會罹患大腸癌。所以應該從四十歲開始,每三至五年檢查大腸鏡一次。 

對付非小細胞肺癌 ”標靶治療”提高抗癌機會

對付非小細胞肺癌 ”標靶治療”提高抗癌機會#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一直以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肺癌近幾年更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第一位。肺癌在治療上,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種。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病人數85%以上,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是靠手術、放射線與化學療法。不幸的是,約70%病人在診斷時都已經無法接受手術,只能接受以化學治療為主的緩和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任莊淇源表示,根據國際學會治療指引,目前第一線化學治療藥物合併含鉑類藥物在治療無法開刀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時,疾病控制率約在30-40%。傳統化療藥物作用機制就是要干擾細胞分裂增長,但這些化療藥物不管癌細胞或是好細胞一律毒殺,特別是骨髓造血細胞、口腔腸胃黏膜細胞和毛囊細胞,患者接受化療後,可能會有嘴破、掉髮、免疫低下及噁心等副作用。莊淇源說,最近幾年發展出針對癌細胞量身訂「治」的「標靶治療」,是在一開始就已選擇好癌細胞中的目標,利用癌細胞某些特殊構造在正常細胞裡缺乏的特性,用專一性藥物攻擊這些特殊構造來殺死癌細胞,但對正常細胞則不造成或是只有很低傷害。目前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治療藥物,主要以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胺酸磷酸激活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活性藥物為主。在臨床使用上,依據亞洲各國統計,有近50%患者接受此藥治療而延長存活期。根據莊淇源的經驗,病人在開始使用此一藥物後,如果是有反應患者,一般兩個星期內患者會感覺到症狀減輕,緩解病狀速度較傳統化學藥物也較為迅速。但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皮疹、皮膚癢及貧血,不過屬於可逆性,停藥後即可改善。另一類標靶藥物則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雖然標靶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但這些藥物並非救命仙丹!臨床顯示,服用標靶藥物後,平均一年之後癌細胞又會復發,病情惡化。他說,隨著對癌細胞分子生物學的了解,近年有許多新藥陸續出現,在癌症治療上帶給患者新選擇,為病患提供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小的治療方式。許多病患都認為化療副作用相當恐怖,例如噁心、嘔吐、掉髮等,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都希望跳過化療,而直接使用標靶藥物。莊淇源建議,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可以組合成多種不同療程,病患不應堅持己見,以為最貴藥物就是最好救命靈丹,應在醫師評估下,靈活運用各種療程,提高抗癌機會。

大腸癌大作戰! 有家族史建議30~35歲開始篩檢

大腸癌大作戰! 有家族史建議30~35歲開始篩檢#惡性腫瘤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也逐年上升,大腸(結腸)通常被區分為五個節段,分別是: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就癌症發生的機率來說,直腸長度最短,但發生機率最高(約為30%)。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血液腫瘤科 - 歐偉仁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多樣化,也容易與痔瘡、習慣性便秘、減肥成功…等混淆,當出現下列症狀時,例、大便帶血、肛門出血、大便排不乾淨的感覺、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得較細、體重減輕、貧血、頭暈、疲勞、腹痛…等,就要提高警覺了。千萬不要忽略早期症狀,而延誤救治機會。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很多,從家族性遺傳、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均有明顯證據。一般而言,癌症發生多在中年以後,且多為偶發性,少有家族遺傳。如果癌症的發生年齡較早、侵犯多位家族成員、體內多處器官…等,要及早提高警覺。歐醫師建議,一般民眾無家族史,可以從40歲開始,每年接受直腸指診;五十歲開始,每五年檢查糞便潛血檢驗和乙狀結腸鏡一次。如果具有家族史,應依照個別狀況不同與醫師討論,提前至30~35歲開始篩檢。大腸直腸癌治療,基本方法有三:手術、化學治療(含標靶治療)及放射治療。手術除了切除原發部位的癌症之外,還包含腸造口以及轉移部位的切除。放射治療一般用於直腸癌,因為直腸有腹膜固定住,照射時不會漂移造成無病部位放射線暴露。歐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在早期癌症階段,以『治癒斷根』為目標;晚期癌症則以『症狀解除』、『拉長復發或惡化時間』、『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為主。化學治療傳統主要成分是 5-FU 與葉酸,近期開發的 Oxaliplatin 與 Irinotecan 與前兩者藥物合併使用,可以產生更好的療效。至於標靶治療(Avastin 與 Erbitux)則是以藥物接合癌細胞膜的接受器,對細胞質與細胞核內的化學訊號產生干擾,為病人帶來延長存活的機會。歐醫師強調不管是哪一種用藥,都必須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決定,量身打造,而不是如同在超級市場選購物品一般。但願每位民眾都能提高警覺,減少大腸直腸癌發生的機會。

什麼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

什麼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惡性腫瘤

什麼人需要做大腸鏡?若有下列情形者,建議應該接受大腸鏡檢查:● 有懷疑大腸癌之上述症狀者。● 潰瘍性大腸炎之患者。● 年紀大於五十歲,大便潛血反應陽性者。● 曾經罹患大腸腺瘤、大腸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之患者。● 家族史有大腸癌、遺傳性多發性腺瘤、遺傳性非多發性腺瘤及大腸直腸癌在接受大腸鏡檢查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大腸排空準備,也就是將大腸內殘餘的糞便完全清除。若能做到完善的大腸排空,則可減少病患接受大腸鏡時的不適感,同時更重要的是,可降低大腸息肉及早期大腸癌的誤診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張君照醫師指出,目前大腸癌的檢查,各大醫院大多採用電子內視鏡,其長度約130至160公分,可由醫師單人操作,或者加上一位助手採雙人操作。此外,目前世界上的趨勢逐漸採單人操作,單人操作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大腸過度伸長及插入時過度用力所造成的疼痛感。目前有所謂的「無痛性大腸鏡檢」,其實是以麻醉的方式,使患者暫時失去意識,以減少疼痛不適感。不過,「無痛性大腸鏡檢」也有其缺點,包括1.因麻醉所造成之心肺功能抑制;2.因病患不會反應疼痛感而相對增加腸穿孔之風險;3.必須自付麻醉的費用。大腸癌可治癒嗎?張君照醫師表示,大腸癌依照癌細胞侵犯的程度可分為四期,第一期可侵犯到大腸壁的肌肉固有層,第二層侵犯整層的腸壁、腹膜及附近相鄰的器官。以上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大腸癌,均沒有淋巴結的轉移。第三期為侵犯整層大腸壁並有淋巴結的轉移,第四期則為遠處器官的轉移,例如肝、肺等。大腸癌各期的五年存活率約為八十五%,六十%、四十%及五%。所以可以了解到,大腸癌愈晚期其治癒情形愈差。近年來在日本的研究發現,若是早期大腸癌只侷限於黏膜處,可以經由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來治療,其治療率高達百分之百,而且病患不需要接受外科手術切除一部分的大腸,可維持正常生理狀態。但若有淋巴結的侵犯,則必須接受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治療。「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預防及治療大腸癌的不二法門。目前有許多研究發現,第二型環氧化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關,所以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或阿斯匹靈,來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及大腸息肉變大。此外,多吃青菜蔬果以及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更是重要。張君照醫師提醒,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息肉或是只侵犯黏膜層的早期大腸癌,則可經由內視鏡治療,達到良好的預後效果。

Menu